三峡峡口方言词汇与民俗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作新  页数:291  
Tag标签:无  

前言

  三峡,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书卷中,留存了人类幼年时代的生活影像①,谱写了成长壮大中的瑰丽篇章;展望未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三峡,必将在新的世纪里,为中华的崛起和强盛,为人类的进步与繁荣,增添更为光辉的彩页。  “三峡”,即长江三峡。作为一个文化地理范畴,三峡的空间范围可以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即从重庆奉节的白帝城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之间约200公里的狭长地带②,此为自然地理上的三峡。广义的三峡,其上端可溯及重庆市,出口则可至南津关以下的长江与清江(古夷水)交汇之地宜都,这样,三峡所涉及的范围,应该包括湖北宜昌、鄂西州,重庆万州、涪陵、黔江等区县以及原重庆的一部分。

内容概要

本书立足长江与清江(古夷水)交汇之区的三峡峡口,以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方言词汇与民俗为研究对象,按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十一大类加以叙介,从词汇来源,组合结构、动态发展、语词表达,构词理据、语文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揭示了峡口方言词汇的语言特征,并以峡口作为整个三峡乃至中国此期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由语言词汇观照其社会文化,因此,本书对语言学、民俗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资料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作新,男,1957年生,湖北枝江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二三峡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湖北省语言学会理事,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赴韩国讲学。发表学术论文六卜余篇,出版专著有《汉字结构系统与传统思维方式》、《语言民俗》、《三峡民问习俗概观》、《三峡方言研究——宜昌方言词语及文字汇释考议》和《中国古代文化语词类谭》。

书籍目录

前言上篇 一 服饰   (一)头衣与头饰   (二)上衣   (三)裤子与足衣   小结 二 饮食   (一)饮品   (二)主食   (三)肉食   (四)鱼类食品   (五)蔬菜   小结 三 居处   (一)房屋的整体结构类型   (二)房屋的内部结构划分   (三)房室中的组成部分   小结 四  交通   (一)水上交通工具   (二)陆上交通工具   小结 五 器物   (一)农耕生产用器   (二)手工加工用器   (三)饮食炊器   (四)纺织缝纫用具   (五)其他用具   小结 六  生产   (一)水稻的栽种与收藏   (二)肥料的制作与施撒   (三)其他生产活动   小结 七  礼仪   (一)结婚的礼仪   (二)生育的礼仪   (三)做生祝寿的礼仪   (四)丧葬的礼仪   小结 八 节日     (一)过年   (二)“元宵”及其他   小结 九 文娱   (一)文字图符形式的文化事象   (二)语言形式的文化事象   (三)行为符号的文化娱乐形式   小结 十  称谓   (一)宗亲亲属称谓   (二)姻亲亲属称谓   (三)亚亲与仿亲亲属称谓   (四)非亲属性称谓   小结 十一  时空   (一)空间表达   (二)时间表达  小结下篇 十二 词汇的构成 十三 复音词的结构 十四  词汇的发展 十五 词语的表达 十六  构词的理据及其文化心理 十七  峡口方言词的语文价值例说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一 服饰  衣服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的重大创举之一。在今天,人之所以成为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不会疏略衣服所具有的标志性作用。人是能够创造并使用符号的高级动物,从广义的立场上说,服饰也应属于人类所创造的一种符号。  衣服有护体保暖之作用。或许我们可以试想在炎炎夏日,虽酷热难当,可人们也不致全然的裸露,这时所穿的衣服显然没有冬口蔽体御寒的功能,更多的或是在于遮羞。这情形当然是历史传统积淀的结果。可是在原始时代,当人们还没有发明衣服时,彼此都以裸露为常,人们恐怕是没有裸而羞涩一说的。因此,追索原始,我们更相信衣服的缘起主要的还在于装饰。  衣服属饰物之列,汉语的“服饰”一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缘起有所揭示。本章我们讨论20世纪后半叶三峡峡口区的“服饰”状况,包括衣物以及有关饰物,并由此观照其所蕴涵的文化因素。  (一)头衣与头饰  头衣,即头上所服之衣,用一种大而化之的概括说法就是帽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峡峡口方言词汇与民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研究方词汇、文化的人不妨一读,对于方言词汇考释肯定有很大的启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