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社科文献  作者:闻黎明  页数:402  
Tag标签:无  

前言

  西南联合大学是1937年11月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它于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时刻诞生于湖南长沙,初名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迁至昆明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所战时大学于1946年5月正式结束,三校分别复员返回北平、天津。西南联合大学在短短八年半中,和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书写了中国抗战教育史的光辉篇章。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这所集中了众多学术大师和优秀人才的战时高等学府,是特殊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知识群体。全校师生怀着抗战建国的坚定信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已成为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广大师生当年从事的活动、思考的问题、提出的主张,无一不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独立、建设现代化国家、建立永久国际和平秩序的事业的缩影。而艰苦办学、战时生活、校园文化、学人职任、民主运动、人物命运等等,至今仍启迪着人们不同方面的思考,使“西南联大”四个字深入人心,而西南联大研究也近乎成为一门显学。这些现象,既表达了人们对西南联大的怀念,也反映了这所已经离开今天七十年的高等学府仍产生着深刻影响。  西南联合大学是有待不断开发的“富矿”。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爱国、民主、科学、文化、教育、人才等主题词频频出现,而每当人们看到这些流行语时,便会情不自禁地与西南联大联系起来。一位多年关心西南联大研究的学者,曾为西南联大研究提出了中西文化、新旧文化、东西部文化(或内地与边疆文化)、民主与科学文化、名校与师生文化、德育与智育文化、教育与科研文化、教与学的文化、校内与校外(社会)文化等九项课题。这些课题,只是从文化的角度提出来的,其实需要研究的不止这些,如战时教育、战地服务、政局分析、社会改革、学术研究、文化建设、外交政策、前沿科学等等,都值得史学工作者进一步的努力。本书选择了西南联大与抗日战争密切相关的若干问题,希望通过对它们的再现,反映抗日战争与这所高等学校的互动关系,进而反映这场战争对中国教育事业乃至中国社会的某些直接影响。  本书共八章。第一章“动荡年代”,介绍七七事变爆发前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战火中的劫难。第二章“慷慨迁徙”,描述三校先迁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再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其间又在南岳、蒙自、叙永设立三所分校的过程。第三章“直面轰炸”,旨在再现日军对昆明的狂轰滥炸,学校师生因应轰炸的态度与措施,及在大轰炸中的生活。第四章“反对妥协”,阐扬全校师生反对妥协投降,开展各种宣传,进行兵役动员,在全民抗战中保持高昂的斗志。第五章“文人抗战”,介绍师生的话剧演出、诗歌创作、电台播音及募捐支前等活动,以展现这一身在大后方的群体如何投身抗战。第六章“学术参战”,叙述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的大学师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在学术、教育、科技等不同领域,为抗战作出的积极贡献。第七章“投身战场”,描写师生如何以实际行动直接参加不同岗位的战斗,他们有的活跃在抗战前线,有的为美国盟军担任翻译,有的为美国航空队提供各种服务,有的驾驶卡车奔驰在滇缅公路上,还有些人为抗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第八章“关注日本”,主要阐释西南联大参与编纂中日战事史料,冷静分析国际关系演变,以及对于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认识。  上述史实,有相当部分鲜为人知或知之不详。因此,本书在利用现有资料基础上,花费了很大气力发掘散见于当时各种报刊上的基本史料,目的就在于弥补所缺,充实细节,以便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能有较多的前进。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既是中日两国史学界的使命,也是本书的目的。

内容概要

在八年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西南联大的师生们离乡背井,别妻离子,把自己的命运与这场民族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战胜帝国主义侵略,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现代化国家,贡献了生命的点点滴滴。本书所介绍的三校在战火中的劫难、战时大学的建立、大轰炸下的疏散、反对妥协投降、运用各种智慧武器参加战斗、踊跃输捐支持前方、积极从军献身抗日战场、对国际形势的观察分析和对战后处置日本的思考等等,无不生动反映了广大师生在复兴中华民族征途上可歌可泣的努力。

作者简介

闻黎明,1950年生于西安,祖籍湖北省浠水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河南大学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及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政治史、思想史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著作有《闻一多传》、《闻一多年谱长编》、《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合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合著)、《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等。

书籍目录

前言代引第一章 动荡年代  第一节 战火初燃  第二节 学府劫难第二章 慷慨迁徙  第一节 南迁长沙    一 三校合一    二 汇合长沙  第二节 再迁昆明    一 迁滇论争    二 艰难搬迁    三 跋涉山水  第三节 三设分校    一 初设衡山    二 再设蒙自    三 复设叙永第三章 直面轰炸  第一节 日军空袭  第二节 轰炸灾难  第三节 对应措施  第四节 疏散岁月    一 “跑警报”    二 疏散生活    三 疏散态度第四章 反对妥协  第一节 同仇敌忾  第二节 怒斥投降  第三节 精神支柱  第四节 兵役宣传  第五节 汲取力量第五章 文人抗战  第一节 抗战演出    一 《祖国》演出    二 《原野》与《黑字二十八》    三 《野玫瑰》  第二节 诗歌强音    一 抗战热情的写照    二 战时生活的记录    三 战斗意志的升华  第三节 播音五洲    一 技术后援    二 专家演讲    三 多语播音    四 抗战节目  第四节 踊跃输捐    一 募集寒衣    二 飞机捐款    三 救济灾民    四 援救作家第六章 学术参战  第一节 弘扬爱国主义    一 史学家的情怀    二 “贞元六书”的意义    三 “龙”图腾的启示  第二节 加强应用科学    一 普及国防化学    二 倡导军事心理学    三 开展人口调查  第三节 推动国防科技研究    一 航空动力学研究    二 核武器研究的先声第七章 投身战场  第一节 湘江岸边从军热  第二节 服务美国志愿队  第三节 担当盟军翻译官    一 响应征调    二 奔赴疆场  第四节 应征青年远征军  第五节 青山处处留忠骨第八章 关注日本  第一节 编纂中日战事史料    一 规划设计    二 组织实施    三 编纂目的  第二节 正视国际关系演变    一 对日英东京谈判的反响    二 对英国妥协态度的批判    三 冷静分析国际矛盾    四 自力更生坚持抗战  第三节 战后处置日本讨论    一 处置原则    二 损失赔偿    三 失土收回    四 政体改造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日本侵略军残暴行径,不仅没有摧毁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人们的抗战决心。7月30日,张伯苓向《中央日报》记者发表谈话,指出:“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31日,张伯苓接受蒋介石召见时,亦表示:“南开已被日军烧掉了,我几十年的努力都完了。但是只要国家有办法,能打下去,我头一个举手赞成。只要国家有办法,南开算什么?打完了仗,再建一个南开。”蒋介石听了很感动,说“南开为中国而牺牲,有中国即有南开”。  天津的南开大学被彻底摧毁了,北平的清华大学,命运也十分悲惨。清华大学位于北平西郊,其前身是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1925年始设立大学部,次年国文、西洋、历史、政治、经济、教育心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工程等学系开始授课,后来又陆续增设了哲学、社会、东方语言、数学、体育、音乐等学系,成为四年制的正规大学。清华大学的经费来自美国退还的部分庚款,充足的经费使它无论在教学设施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堪称一流。58个研究室、实验室中,有些设备在当时的国际上也是最先进的。面积达。7300余平方米的图书馆,收藏中日西文图书33万册,各类杂志3万余册,三个大阅览室可同时容纳500人。  由于美国未与日本开战,所以有人觉得日本不至于对有美国背景的清华园下手。然而,这种幻想马上被现实打破,清华园终未逃脱劫难。

编辑推荐

  本书共八章。第一章“动荡年代”,介绍七七事变爆发前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战火中的劫难。第二章“慷慨迁徙”,描述三校先迁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再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其间又在南岳、蒙自、叙永设立三所分校的过程。第三章“直面轰炸”;第四章“反对妥协”;第五章“文人抗战”;第六章“学术参战”;第七章“投身战场”;第八章“关注日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喜欢西南联大,喜欢这段历史。
  •   正版书,半价也还能能接受,不错。
  •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历史。
  •   了解下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情况,读书人或称为知识分子传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和国家民族忧思的使命感。
  •   闻一多先生的孙子所著
  •   观点和方法都比较传统,一代人的局限如此。
  •   穆旦“死于抗战疆场”?
    苏 华

    为要写一篇曾在西南联大物理系读书的何泽庆的小传,购买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9年10月出版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著者为闻黎明。闻黎明是编著过《闻一多年谱》的(我在1994年买过此书,湖北人民版),再著这样一本研究知识分子抗战的书,应该不会有大的差错。但令我非常不安的是,这样一本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申请“西南联合大学研究”课题,且被推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的书,仅是随手翻了翻,就发现三处明显的错误:
    一、第六章《学术参战》第275页,作者称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结构及其振动光谱》(正确的书名应为《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及其结构》),系1940年出版,并想当然说,“出版后立刻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而据吴大猷回忆,这本书是1939年拿到上海排印的,1941年书印好,却又运不到昆明去,直到1941年晚期,吴大猷给印厂列了一个单子,这才将这本书给国外物理学“所谓的权威”寄赠了20本(见《中国物理学史》,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吴大猷口述:《早期中国物理发展之回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二、第277页,“其后,吴大猷推荐的李政道、杨振宁,华罗庚推荐的孙本旺,曾昭抡推荐的王瑞駪、唐敖庆,便踏上了奔赴美国学习考察之路。”
    这里出现了中国物理学史上常识性的错误:吴大猷荐的是李政道和朱光亚,并没有杨振宁。杨振宁在1945年便已考取清华奖学金留美。此段的对错请详见《吴大猷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李政道文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年5月),丘宏义《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三、第七章《投身战场》第334页,更为令人诧异——闻黎明把穆旦的卒年都弄错了:“和缪弘一样,穆旦也牺牲在抗战疆场上。”不知道作者的这个结论从何而来?真实的穆旦,是死于1977年2月26日,离作者所写的“死于抗战疆场”足足多在世三十多年。而且,穆旦的死是一桩文坛公案,所以留意“文革”史的很多人都知道穆旦的悲剧是由谁造成的。对于中国现代诗史上的这位天才诗人,作者犯了以举手之劳查查相关书籍就可避免的错误,以致让人对整部书的质量产生了怀疑。
    闻黎明的这本书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常常使用一些不恰当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形容词,让人读起来很不是味道。但凡学术研究著作,应尽量避免过于文学化的褒贬,客观道来,比什么都好,这似乎已是学界的共识。需要说明的是,我之所以指出闻黎明这本著述中的问题,也是出于对现在某些学科带头人在著述上的不严谨的担忧,希望此事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警觉。

    (原载《文汇报》2010年6月16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