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解说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社科文献  作者:吴黎熙  页数:301  译者:李雪涛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的现代精神,从本质上来讲应当归功于翻译。自近百年以来,整个西方的知识都被"翻译"到了中国。今天如果谁要是走进中国的书店的话.他一定惊讶不已:西方的每一部著作,无论是对中国持批评的态度,还是一些保守的意见,都会在原著出版没有多久就被译成中文。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文化或日常生活.政治或宗教,中国读者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到西方以往的思想以及那里的新近出版物。这一翻译的激情由来已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近两千年前佛教传入中国的时代。从那时起,中国不仅翻译了佛经,同时也把佛像"翻译"了过来。中国并不只为自己的文化和文明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同样也为整个人类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因为如果没有中国在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话,那今天的佛教.确切地讲,这一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进而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佛教,也就不复存在了。在这里,中国的贡献显然不只在翻译。中国不仅仅翻译了佛教.也在宗教、哲学以及美学诸多方面发展了佛教。吴黎熙在生前总是不遗余力地向人们介绍亚洲的艺术。他已经习惯于在座无虚席的房间里作他的报告了.并向他的听众展示幻灯片以及他所收藏的艺术品。这部堪称经典之作的论著.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是吴黎熙的专长: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陀造像。至于真正的东亚佛像,它是如何在早期由中国内地对朝鲜和日本产生影响的.在这里并没有作为主要内容来予以讨论。这一点我们是没有理由来责怪作者的。因为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内涵太丰富了.如果要同时兼顾两者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一点上.我想明白人是很容易谅解作者的.并很乐意去了解这位在这方面的专家所能向我们提供的知识。我们感谢中国的读者,同时也还希望他们能做进一步的探索,从而使得完整的佛陀造像艺术能够问世。

内容概要

 全彩印刷,全书装袋,便于保存。作者吴黎熙是德国的民族学、艺术史专家。他在书中论述了佛像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佛像艺术的种类、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佛像的铸造及绘画的制作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分析,以及古代印度、西方罗马和中国的艺术风格对佛像艺术的影响。  本书中印有作者从西方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甄选的152 件佛像作品,并在图像解说中提示了这些佛像的教义内涵、艺术特点、流派风格及产生的时代和特点。  本书被德国学者誉为佛像研究的“经典之作的论著”。  •佛陀,其生平、教义和传说   •千余年来佛教造像和绘画中的佛陀形象   •从印度到中亚、尼泊尔、中国西藏、柬埔寨和瓜哇

作者简介

吴黎熙(Helmut Uhlig, 1922-1997):20 世纪70~90 年代德语世界有关亚洲文化著作最重要的作者之一,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文化史、人类文化学以及亚洲的宗教诸多方面。他曾用20 多年的时间专门研究佛教的宗派及佛教艺术,并形成本著作。主要著作还包括《探寻佛陀的足迹》《神座之上》《西藏——开放的神秘之地》《佛陀——通往智慧之路》等。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顾彬(Wolfgang Kubin)教授序  赫尔伯特·海特尔(HerbertH/irtel)教授佛陀及其造像  吴黎熙(Helmut Uhlig)题记地图一览六烁迦罗阿提佛陀(本初佛)及如来的各种形式导论佛陀——其生平、教义及传说舍利、率堵波及其象征意义犍陀罗、马士腊及阿默拉沃蒂——有形体的佛陀造像之形成笈多王朝及佛教的古典时期波罗时代及佛教艺术在印度的终结佛像传遍亚洲本初佛及五如来喇嘛塔及曼茶罗——佛陀的象征性造像唐卡的世界佛陀造像中的傲慢与僵化第一批佛陀造像——从西藏的角度所作的阐述察雅‘洛丹喜饶(Loden Sherap Dagyab)另外一个有关佛像的传说恩斯特·瓦德施密特(Ernst Waldschmidt)教授佛教青铜像和绘画制作的技艺鸟里希·冯·施略德(Ulrich von Schroeder)小型铸像之金属分析约瑟夫·黎得乐(JosefRiederer)博士图像及详尽的解说 图001 佛陀头像 图002 夜叉像 图003 佛陀或菩萨像 图004 佛陀坐像 图005 佛陀头像 ……索引参考文献译后记第二版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其起因可能是这样的,在迦湿弥罗和印度北部,由于伊斯兰教的入侵,不仅促使许多佛教僧人,同样也有佛教艺术家逃往尼泊尔、喜马拉雅地区以及中国西藏。在某一过渡时期,如我们在马土腊所遇到的,当时的情景是这样,雕刻家们为所有的宗教派别服务。但到了笈多时代,特别是在这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这种情形彻底改变了。穆斯林们最终带来了他们自己的艺术家,那些铸造佛像的工匠们反正是派不上用场的。正如我们在大乘经典中所知道的那样,制作佛像——塑像、青铜像、雕刻作品以及绘画作品——被认为是做功德以改善自己的业力——人们行为的总和,它在往生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仅改变了艺术家们在信众组织或僧伽——僧团——中的地位(许多艺术家属于僧伽集团),同时也影响到了他们对教义的认识态度。其结果是,大约是从十三、十四世纪以来,在佛教徒避难的拉达克、尼泊尔和西藏地区,佛像数量急遮增加,而从佛教艺术角度来看,其间的质量则参差不齐。一眼看到出自这些年代以及其后的青铜像,人们就会清楚地感觉得到艺术家们对作品所倾注的那份爱心和虔诚,以及奉献精神,这特别表现在浇铸完成后的细节加工上。那些可以断定并非是艺术大师天才灵感的作品本身,其上常常有经过精心制作而成的镶嵌品及雕镂图案。从十六、十七世纪以来,在这一时期,我们在拉达克和西藏西部地区仅仅发现了少量的有名之作,青铜造像的质量,在西藏其他地区以及尼泊尔也变得每况愈下。但也并不是没有个别杰作出现,特别是在尼泊尔。不过这时成批量生产的粗制滥造之作剧增。这一情况在已费尽辛劳的一个多世纪之久(1850~1950年间)的西藏学研究中,完全被忽略了,因为这些年来的研究所用的例子大都是受中国内地影响的西藏地区,根本没有追溯到中国的喇嘛教艺术上来。只有当人们大量了解了全西藏的青铜像和绘画作品,特别是这一地区的西、北和南部的情形,才可能比较清楚地通观整体。因为在西藏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在大逃亡浪潮时代出现了这么多作品,直到现在,我们才逐渐了解到在几个世纪中佛教一喇嘛教青铜造像生产和传播的一个概貌。作为从迦湿弥罗来的艺术家避难的根据地的西藏西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里自12世纪起便在艺术上获得了重要的推动力。除这一地区之外,尼泊尔在印度传统的传承方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吴黎熙在生前总是不遗余力地向人们介绍亚洲的艺术。他已经习惯于在座无虚席的房间里作他的报告了,并向他的听众展示幻灯片以及他所收藏到艺术品。这部堪称经典之作的论著,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是吴黎熙的专长: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陀造像。                                                ——顾彬吴黎熙的见解特别值得赞同,他以自己缜密的治学态度给予了印度早期艺术流派中佛陀造像之肇始、发展以应有的位置……吴黎熙一再被证明他是亚洲文化的通才。我相信,他的这一部新书一定能够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赫尔伯特•海特尔

编辑推荐

《佛像解说(第2版)(全彩)》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佛像解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最初流行于印度恒河中上游一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的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而得到众生的拥戴。经过原始佛教、部族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密教的发展过程,直至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佛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佛教造像,也始自印度贵霜时代的犍陀罗,传向东南亚,中国,再传入朝鲜和日本。在传播过程中,造像也随着各地域风格的变迁而风格各异。《佛像解说》一书的作者---德国的民族学学者、艺术史专家吴黎熙---从西方博物馆和私人珍藏中甄选了152种佛像艺术作品,并对这些佛像的教义内涵、艺术特点、流派风格作了学术性的解说,逐个注明了时代和产地,与相应的史论文字互为补充,构成一部佛像艺术简史。
    综合其特点:
    一,专。吴黎熙在这本著作中,着重介绍了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陀造像。至于东亚佛像及其中国内地和朝鲜日本的影响并没有作为主要内容。如果读者对欧洲大陆的藏传佛像感兴趣,那么这本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作者并非印度学学者,藏学家,行文中选引资料也大多为二手资料,所以,在印度和西藏佛陀造像时,有一些措辞不一致的地方。如果不是特别强调细节,那么这本书图片精美,解说简洁也是不错的美学参考书目。
    二,私家收藏。这一点也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之一。与公众佛陀造像不同,作者的选材多是出自海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这一部分相当地丰富了我们对佛陀造像的认识。当然,因为是私家收藏,于是里面也有许多佛陀名字我们相当地陌生。
    三,学术性。这一特点也相当鲜明。作者使用学术性的解说方法,使读者对佛教艺术的发展有整体的了解。书中每一幅佛陀造像,作者都尽可能给出详尽提示,这些提示帮助我们读者更好的理解这些艺术作品。因此把他当作印度和藏传佛教的一部百科全书来找查资料集,也可。
    四,雕塑艺术之美。这里要跳开宗教的含义,简略聊一聊雕塑艺术的美在佛陀造像上的体现。古希腊的雕塑,取材于神话,出于敬神目的的造像,充满浪漫主义,人物形象多为崇高,典雅,优美。而罗马雕像因罗马人的务实冷静,出于对帝王歌功颂德的需要,因此,其人物雕像面目深刻,个性鲜明突出,整体表现出宏伟壮丽的面貌。
    佛陀造像是独一无二的,因教义而起。通常认为佛的形象是出家比丘相,头顶有肉髻,发呈螺旋状。身着通肩或袒右肩袈裟,不作任何装饰,表面看起来十分朴素,但是在躯体的塑造上却有着十分严格和繁琐的规定。身体上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合称为“相好”。“三十二相”是指不同凡人的三十二种奇异妙好特征,如双肩圆满、广长舌相、眉间有白毫等等。“八十种好”是指佛的头、面、眼、耳、鼻等处具有八十种微细美妙特征,大多是隐秘不露的。这些均缘自早期印度人的审美标准而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遵循的模式。除了“相好”,佛陀造像还有结构上的“量度”标准。比如,佛像的长宽各为120指(“指”为所造佛像中指的宽度)。长度从头顶至脚根,宽度是两手伸开的距离,坐像是站像长度的一半。佛像的每个细小的部位,如眼、鼻、额等也都有详细而具体的量度等。除却这些量度规定,此外,还有各佛陀手印,执物,姿势,座具,座骑的不同形成的千差万别。甚至这些菩萨的不同变化形象也代表着不同的宗教功用和意义。佛前不妄言,这些就不一一详述。有兴趣者可查阅相关资料。

    总之,这本书既专又深,再加上精美的图片,简要的解说,是我们了解佛像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佛像艺术的种类、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的绝佳读物。推荐。
  •   佛陀简称为佛,其意为“觉悟者”。佛陀包含了“断”、“证”、“功德”、“四身”、“五智”。相传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达多,后来出家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了无量功德的圆满者,无上的究竟者,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含有更加深密的含义,浅显的解释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谓创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谓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说的修行方法,切实做去,便有成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虽然也能发挥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神迹,但那不是佛陀重视的东西,最要紧的是佛陀的完美德行和从彻悟中发出的伟大智慧。佛陀以人间的肉身,示现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佛陀既有肉身,自然会被膜拜,佛像的千变万化、流传甚广、伴随人类历史及佛教的发展史。《佛像解说》一书便是让我们通过对佛像的研究,了解佛教的起源和脉络,探求佛陀的本质思想和佛教的精髓。

    正如作者所说,两千多年来的人类文明史,佛陀也许是基督之外在世间造像最为丰富的人物了,尤其是在亚洲许多国家有无数的人在为佛陀制作圣像。长久以来便在佛教这古老的内核上裹满了由鬼神迷信、魔鬼恐怖、各种各样的神灵以及人类的草率构成的装饰图案。其实在佛陀住世之时,真正能够理解其教义的人并不多。这些人自然不需要像这本书所展现给我们的、以多种多样之变化形式为题材的图像。对他们来讲,佛陀是没有形体的,是智慧教义的象征,不过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没有造像的话,那么人们也许早就把教义给忘掉了。因为谈到佛教,我们想到的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是佛陀那些容易记住但又难于理解的言论?抑或是我们已经多次见到过的,并且在我们的想象世界里已经打下烙印的结跏趺坐的佛陀像呢?所以佛像对于佛教的发展和人们了解其教义是至关重要的。

    《佛像解说》追溯了佛陀造像的起源。按照佛教传说,佛陀的母亲手抚无忧树枝,从右肋毫无痛苦地生下了后来成为佛陀的儿子悉达多。悉达多刚出生,就与莲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本行集经》卷八(丽藏本)之“树下诞生品.下”云:“菩萨生已,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得彼四种莲华之座扶持如来”。文中,“菩萨指尚未成佛的悉达多”,“如来”是释迦牟尼的十种尊号之一。由于佛陀降生伊始就向东西南北各走了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花,因此,佛陀莲座的花瓣数目有定制,常规是七的双倍或四倍。双倍即十四瓣,或称十四叶,表示佛陀向东、向西各走了七步。至于向南、向北也走了七步,则不问可知。这很像中国古代说二十八宿的四宫有四象,有时只画出左青龙、右白虎,而前朱雀、后玄武则不问可知。四倍即二十八瓣,或称二十八叶,表示佛陀向东南西北各走了七步。中国佛陀造像的莲座,仿效印度的形制。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舶来品,佛像在中国有深刻的“翻译性”和“改造性”,当佛教传到中国汉民族地区后,汉文化的传统观念也通过佛像制作者的雕塑反映在佛像的容貌和服饰上,因此在汉地的寺庙中出现了众多的丰颊广颐、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福相”的佛和菩萨塑像。而对比在西藏塔尔寺中的藏地佛教释迦牟尼像,则迥然不同于汉地佛教的佛像,完全是藏族佛教信徒心目中的佛的形象。

    在中国佛教中,观佛除一般观想佛身之相好外,并有法身、实像等诸观,并发展出了所谓“四种念佛之法”,即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像念佛。一看便知其中的观像念佛、实像念佛都与作为观想对象的佛像有直接关系,因此作者在书中总结道:佛像对于信众来讲,绝非仅供顶礼膜拜的对象,对它的观想更构成了修行的基本方法。而作为普通人来说,机关我们不懂教义,但可以欣赏佛像之美,在作者看来欣赏活动本身同样是一个参与过程,从佛像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中体味佛的慈悲、佛陀的爱、获得佛像之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也是实现了一次有意义的修行过程。
  •   佛教,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
    我们现在在寺庙里看到的佛像,大多数都是近现代的纺织品。
    本书提到的佛像,很多都是很有价值的文物。
    包括很多被斯坦因等从敦煌带到国外的佛像。
    本书对我们了解佛教、佛像艺术等,都有很好的帮助。
  •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佛像在印度发端的开始以及之后的传播,包括到西藏。可以结合梁思成先生的佛像的历史一书看,后者介绍了佛像传入中国之后的发展。
  •   书印刷精美,价格小贵。本书的知识性非常强,各类佛像的来源、演变非常具体,对于了解佛教有很大帮助。正在读~
  •   從學術的觀點,對佛教的歷史,內涵做了簡單的介紹,對佛像的說明很生動,讀這本書,似乎聽一個難得的知音娓娓而談。書的印製也很精美。
  •   我买了 很好的书 和国内研究佛像的书很不一样
  •   本书对佛像的讲解很到位,不可多得的好书!!
  •   这本书对于了解佛教造像是个很好的选择,印刷装帧都很好,推荐
  •   这是供佛教研究者使用最佳书.值得珍藏。
  •   书很棒,不是胡说的,研究很扎实,值得收藏。就是封面脏了,弄不干净,很心痛。
  •   印刷很好,是本精美的书。
  •   书的内容,是图文并茂,历史性强。
    印刷质量也很好!
    正在读……
  •   很好的书,质量没说的
  •   看了一点,还没有阅读完,稍后会看。
  •   包装和纸质不错,内容还没看,感觉比较学术
  •   十成新书,包装很不错
  •   非常好的一本参考书,在国外买不到。
  •   不是那些商业图书,纯粹为了牟利的,很值得一看!
  •   带着虔诚的心来读。
  •   替朋友买的,他说很客观
  •   作者以西藏和印度的佛教造像为阐述对象,也是本书的重点。对东亚佛像、朝鲜、日本佛像并未给予展开论述,可惜书中佛像的彩色图片少了些,
  •   质量倒是挺好的,线状非粘胶,文字字体小,图像清晰,给人干净清秀的感觉。佛像的出处、规格、材料记载齐全,体现了德国人的求真性格,“佛像解说”也就是达到描述说明的层次,要达到艺术欣赏的层次还得自己慢慢琢磨。
  •   一口气买了8本佛像的书,这本书是装帧最好的一本。缺点是内容浅显一点。
  •   算是一本很基础的关于佛像的书,可以作为入门书籍来看待。总体上来说,很满意,图片也比较丰富。但是,总觉得黑白照的图片很旧一样,这点不满意。
  •   封皮厚实,印刷精美,摸着感觉真好。
    里边的插图很精美,难得的清晰,书页得底色带点儿青绿,还带着墨香,感觉非常舒服,不愧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的。
  •   就是有西方人的理性思维
  •   二版不如一版好
  •   虽然内容有点旧,涉及的名词和地名都是古印度区域的,但是作者写的很用心。里面的文明体系与我们差距有点远,仅作参考而已。
  •   老外的研究精神还是很认真的,值得肯定,但是感觉还不够全面系统和透彻
  •   还不错,就是照片彩色的少些。
  •   反正不如梁启超的那本写得让我更爱看。我觉得写得有点儿水。
  •   译文比较生硬,不是很易懂。后篇图片还是不错的,但不是非常适合初学者吧。
  •   佛像图片很粗糙,一本不值得购买的书
  •   两星是给翻译,原作应该是五星。译的语言文字僵硬死板,行文毫无流畅可言,句子结构也没有尊重中文的习惯。译者有可能是出色的学者,但绝对和翻译家无缘。在没有深谙翻译之道以前,不该拿这种不负责任的东西出来。当然,就书的内容来看,还是应该感谢译者传播了这位伟大汉学家的力作。
  •   (附全幅佛像精美彩图8张),为什么没有啊!
  •   没有赠送全幅佛像精美彩图8张
  •   帮朋友代购,说很好,值得看。
  •   还 没 细看 但是 看 图片 很 不错 的
  •   一个有厚度的人一本拿在手里 看在眼里很舒服的书
  •     《金刚经》上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虽如此,着相习气严重的我还是对于佛像乐此不疲。
      本书解释详细,没有宗教主义的神秘色彩,有的是作者的娓娓道来。从犍陀罗到后期密宗,无所不包。特别是其中那副鹿野苑的佛像,晚上一个人的时候盯着看了很久。。。
      相由心生,但心又何尝不会受到相的影响?见相生心,生心离相。佛教的造像,最终的目的还是帮助人们离相吧?
  •     入门见佛
      评《佛像解说》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在我国和儒教、道教并称为三大国教,可见在我国的影响力颇深。在我国的西藏和大多数南方地区,很多百姓也信奉佛教,佛教为广大佛教徒提供了一个信仰和心灵慰藉的空间。
      
      佛像,是佛陀塑像的简称,由于形相皆以释尊为主体,所以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理想特征,各尊佛像的形体、容貌和姿仪皆祥和、宁静、端祥、庄严。《佛像解说》中从佛教的创建开始,讲述了佛教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佛教的教义和传说;书中印有作者从西方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甄选的152 件佛像作品,并在图像解说中提示了这些佛像的教义内涵、艺术特点、流派风格及产生的时代和特点。本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印度和我国西藏的佛陀造像(我国的佛教也大抵是东汉时期从印度分支传过来的),可以让佛教徒对佛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也是大饱眼福的好机会。
      
      佛教的起源本为一门智慧学说,用现在的话说,是佛陀本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一些真知灼见,他欲为迷惘的人们指出正确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是一门包容的智慧学说,即使是后来成为宗教以后,佛教也没有排斥其他宗教的学说。出于和其他宗教竞争和政治等方面的需要,佛教从原始的智慧学说变成了一种宗教。宗教的确立需要政治上的强权来干预、推行和宣传,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的发展并流传至今,阿育王的贡献至关重要,这一点是大多数学说上都认可的。
      
      西藏应该是我国佛教文化得以系统保存的一个地区了,喇嘛教(藏传佛教)在西藏是主流的教派,并一度“政教合一”为统治工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藏传佛教才作为独立的宗教形式存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等一系列寺庙为佛教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也为佛教徒和民众了解佛教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本书中多处提及西藏佛教的知识,可见藏传佛教在当今世界佛教中还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佛教的盛行和文化的发展,西藏也为世界提供了很多佛像,可惜的是,目前尚存在国内的佛像已经不多,很多佛像因为种种原因流失到国外,为国外博物馆和私人所有,实属我国佛教的一大损失。
      
      佛教是一门修行的学问,如果不提及宗教说法的话。佛教鼓励悟道、提倡隐忍,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宁静的空间。带着虔诚的心情去阅读,《佛像解说》可以让我入门见佛,也让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佛教的知识。
  •     佛陀简称为佛,其意为“觉悟者”。佛陀包含了“断”、“证”、“功德”、“四身”、“五智”。相传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达多,后来出家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了无量功德的圆满者,无上的究竟者,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含有更加深密的含义,浅显的解释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谓创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谓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说的修行方法,切实做去,便有成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虽然也能发挥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神迹,但那不是佛陀重视的东西,最要紧的是佛陀的完美德行和从彻悟中发出的伟大智慧。佛陀以人间的肉身,示现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佛陀既有肉身,自然会被膜拜,佛像的千变万化、流传甚广、伴随人类历史及佛教的发展史。《佛像解说》一书便是让我们通过对佛像的研究,了解佛教的起源和脉络,探求佛陀的本质思想和佛教的精髓。
      
      正如作者所说,两千多年来的人类文明史,佛陀也许是基督之外在世间造像最为丰富的人物了,尤其是在亚洲许多国家有无数的人在为佛陀制作圣像。长久以来便在佛教这古老的内核上裹满了由鬼神迷信、魔鬼恐怖、各种各样的神灵以及人类的草率构成的装饰图案。其实在佛陀住世之时,真正能够理解其教义的人并不多。这些人自然不需要像这本书所展现给我们的、以多种多样之变化形式为题材的图像。对他们来讲,佛陀是没有形体的,是智慧教义的象征,不过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没有造像的话,那么人们也许早就把教义给忘掉了。因为谈到佛教,我们想到的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是佛陀那些容易记住但又难于理解的言论?抑或是我们已经多次见到过的,并且在我们的想象世界里已经打下烙印的结跏趺坐的佛陀像呢?所以佛像对于佛教的发展和人们了解其教义是至关重要的。
      
      《佛像解说》追溯了佛陀造像的起源。按照佛教传说,佛陀的母亲手抚无忧树枝,从右肋毫无痛苦地生下了后来成为佛陀的儿子悉达多。悉达多刚出生,就与莲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本行集经》卷八(丽藏本)之“树下诞生品.下”云:“菩萨生已,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得彼四种莲华之座扶持如来”。文中,“菩萨指尚未成佛的悉达多”,“如来”是释迦牟尼的十种尊号之一。由于佛陀降生伊始就向东西南北各走了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花,因此,佛陀莲座的花瓣数目有定制,常规是七的双倍或四倍。双倍即十四瓣,或称十四叶,表示佛陀向东、向西各走了七步。至于向南、向北也走了七步,则不问可知。这很像中国古代说二十八宿的四宫有四象,有时只画出左青龙、右白虎,而前朱雀、后玄武则不问可知。四倍即二十八瓣,或称二十八叶,表示佛陀向东南西北各走了七步。中国佛陀造像的莲座,仿效印度的形制。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舶来品,佛像在中国有深刻的“翻译性”和“改造性”,当佛教传到中国汉民族地区后,汉文化的传统观念也通过佛像制作者的雕塑反映在佛像的容貌和服饰上,因此在汉地的寺庙中出现了众多的丰颊广颐、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福相”的佛和菩萨塑像。而对比在西藏塔尔寺中的藏地佛教释迦牟尼像,则迥然不同于汉地佛教的佛像,完全是藏族佛教信徒心目中的佛的形象。
      
      在中国佛教中,观佛除一般观想佛身之相好外,并有法身、实像等诸观,并发展出了所谓“四种念佛之法”,即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像念佛。一看便知其中的观像念佛、实像念佛都与作为观想对象的佛像有直接关系,因此作者在书中总结道:佛像对于信众来讲,绝非仅供顶礼膜拜的对象,对它的观想更构成了修行的基本方法。而作为普通人来说,机关我们不懂教义,但可以欣赏佛像之美,在作者看来欣赏活动本身同样是一个参与过程,从佛像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中体味佛的慈悲、佛陀的爱、获得佛像之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也是实现了一次有意义的修行过程。
      
  •     尘世间最神圣一刻不幸来临,死亡开始逼近伟大导师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狮子河边林中,佛陀在此布最后教法,随后涅槃。此前,众弟子悲痛不已,释迦牟尼说,我入于涅槃后,你们可常来看视我的金身,佛陀不会死亡。众人说,如此,请世尊常住世上。(一)
      
      世尊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以另外的方式最终获得不朽,通过经典或者是佛教艺术形式。后者最直接表象就是造像的出现与流行。“伟大人物性格的力量正在于他们并不进行选择,他们自始自终就完全是他们所愿望和要实现的那种人物。他们本来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而且永远如此。”(二)如果说我们把佛陀放在黑格尔哲学来看,佛陀也许就是这样一个情境对象。根据佛家典载,佛陀成佛之时,佛陀为调伏邪魔外道,希望塑造他的像来代替他。于是就有了八岁,十二岁和二十五岁等身像。据说造像尺度都曾问过释迦牟尼的保姆,与释迦牟尼的身形完全一样,并且由释迦牟尼亲自开光。(三)
      
      这些造像流传有序,传于后世多年,甚至直到今天。尽管似乎有根有据,释迦牟尼生前就已经有记载出现塑像或者绘画的肖像。但是,“从考古的实际出发,第一批佛像的出现不会早于公元二世纪。”(四)初期的佛像传播应该是与宗教文化的环境相联系,“在造像中,他是被风格化、理想化了的,他几乎成了一尊全能的超自然的神,在许多佛像中还刻画出了他超自然的相好。在开始为佛陀造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就开始膜拜他了。而这在佛陀住世及僧伽形成的第一个世纪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一切都改变了。宗教间的对抗愈来愈尖锐,而佛陀并没有一伴后继者以继承其在比丘和居士前的高风亮节及权威。有什么能比给佛陀造像以代替其预期的权威,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方法呢。”(五)——比起佛典里的佛陀亲自为自身造像开光的传说,吴黎熙的解说无疑更令人信服。如是,佛陀的形象在佛教史上的应用以及变化,都离不开对造像的认识。雕刻的佛像即是佛陀的一种神化,反过来也提升了佛陀和佛教的宗教气氛。
      
      自从得到由这种雕塑物开阔了宗教气氛之后,塑像便越来越盛行。到了后来,虚拟的,或者意念里的,信徒想像产生的造像开始出现,并得到了相应的神职,以至于佛陀自己本身,也不得不接受各类思想派生出来的形象及其象征物了。(六)它们各自形成一种表达方式,有时它们的教与学已经远远超过佛陀本人所能理解的范畴。所衍生出来的造像成形,都有一个更宽的活动范围,经常都超出了佛教原来所有的定义。但正是这些新思想,新符号,佛教在异乡传播得更远更好。佛像作为重要象征形式置身事内并目睹了盛衰的全部过程。
      
      今天人们所理解的佛像,已经是一个式微艺术。“佛陀造像或许跟佛陀的真像永远有一段距离,但在两千年中产生的无数作品使得这一传统得以流传下来使得我们可以在这里汇编成册,只不过今天这一传统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七)尽管我们可以说造像艺术的辉煌还会卷土重来,但它的艺术形式已经不再是信徒心灵的依托了。就算还会出制造更美的佛教塑像物,但似乎已无人顶礼。
      
      一,《汉藏史集》班觉桑布,西藏人民出版社,二十九页
      二,《美学》第二卷,下册,黑格尔,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一年七月一版,三零九页
      三,《汉藏史集》班觉桑布,西藏人民出版社,二十七,二十八页
      四,《佛像解说》吴黎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八页
      五,《佛像解说》吴黎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十页
      六,《佛像解说》吴黎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四十六页,这个类似的释意,马克思或者黑格尔曾对基督教的相关可能性与意义作过出色的探讨。
      七,《佛像解说》吴黎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七十五页
  •     在佛教的发源地,据说,凡将来有大成就者,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好相貌。在汉译佛典中,有很多有关佛陀“相好”的说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体所指乃佛的色身所具备的庄严微妙的形相。中国佛教因此产生了一种重要的修持方法——观佛三昧,亦即将心定于佛陀相好一处之安定状态,观想其功德,又具体的有十二品,由于对佛法只知皮毛,不敢妄谈,这里指说说自己观此书的几点心得。
      
      一品装帧。拿到手里的《佛像解说》,既不像画册,沉重的铜版纸装帧让人手捧阅读困难;也不像一般的图文书,程式而浅薄、俗魅。它舒服的用纸让印制的佛像图片典雅、精致,让说明文字清爽、隽永。
      二品设计。封面、扉页、勒口的设计都耐人寻味,但我更对内文的设计情有独钟,尤喜文图对照的佛像解说部分。它一改图文书图文同页穿插排列、以文为主的程式,尽可能做到画册式的图片设计,突出图片,让读者欣赏佛像之美,文字仅是辅助说明,其排版与图片若即若离,看似随意,却显现空灵之美。
      
      三品佛像研究。书中论述了佛像的发生和发展,佛像艺术的种类、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佛像的铸造及绘画的制作工艺和所用材料分析,中国、印度、罗马艺术风格对佛像艺术的影响等。
      
      四品佛像文化。佛像中的图案以象征手法之运用,表达了佛教诸多因素中的一个部分。如莲花瓶是作为现实存在的开始,宝座象征着禅定,球状的树表示觉悟,法轮意味着第一次传道,窣堵波代表着涅槃。好似千佛一面,可只要稍加留意,仅是佛陀的手印就有触地印、与愿印、禅定印、施无畏印等。
      
      五品佛像艺术。犍陀罗时期的造像,不论从体态、面相,还是从发髻、服饰和衣纹来看,都与希腊阿波罗神像别无二致。随着犍陀罗艺术向东南方向延伸,从马土拉到笈多艺术,佛像逐渐摆脱希腊的影响,从着重表现力量以及凝重、沉郁的神态,逐渐过渡到印度本土崇尚肉感的美学原则,构成了一种朦胧、含蓄而又神秘的美感,同时通过其恬静的神情,传达怜悯、关怀世间的情怀。佛像中国化后,其精神气韵仅靠分析外在的形体美很难达到,需要更多的佛教知识体认。
      
      开篇说过,“观佛三昧”含十二品,手捧的《佛像解说》一书,我粗浅的也有五品。品读《佛像解说》,也似观佛,静下心来,实现一次有意义的特殊修行,领略佛像之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