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中“弱者”的逻辑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张云  页数:309  
Tag标签:无  

前言

与张云博士的交往开始于1998年,那一年我刚刚就任马来西亚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当时还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的张云被学校推荐选派担任我和夫人的业余中文老师,我们的友谊从此开始。在我们的交往中,我发现张云对于国际关系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深造,从北外毕业后他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走上了学术的道路,之后他又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先后供职于日本具有影响力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和日本国立新潟大学。我从多方面听说了张云的学术造诣和学术热情,在这些年来的交往中也亲眼看到了他的这些令人敬佩的学术资质。本书在张云提交给早稻田大学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翻译而成,此次出版正是他在学术和事业方面成功的体现,作为多年的好友对此我非常高兴,并为我们的友谊感到骄傲。我与张云的友谊也因为我们对于地区事务的共同兴趣,尤其是对于东盟与大国关系的兴趣而得到加强。作为马来西亚外交部原东盟司司长,以及我担任了长达7年之久的马来西亚驻中国大使的经历使我有幸在第一线观察东盟的许多成就,特别是它与中国不断深化的关系。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我认为张云的这本著作在学术上为理解东盟与主要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作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在东盟地区以外并非有很多人充分理解东盟的智力力量(intellectual power)或者说规范(norm)作为东盟在处理与大国关系中的战略工具的作用。张云正确看到了“东盟规范”(ASEAN norms)在追求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地区框架中起到了包容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大国的不同利益的重要作用。

内容概要

《国际政治中"弱者"的逻辑:东盟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认为东盟与亚太地区主要大国关系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东盟向这些国家推广“东盟规范”和社会化这些大国的过程.作者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分析,而对占主导的现实主义“大国平衡”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此理论框架下,《国际政治中"弱者"的逻辑:东盟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以东盟与亚太地区4个大国(即中国、日本、美国、印度)的关系为案例,认为以“东盟规范”为表征的东盟在认识方面的魅力或者说是东盟的“软实力”正是其对外关系成功的真正基础。《国际政治中"弱者"的逻辑:东盟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在理论方面的发现有两点:一,揭示了现实主义的理性计算和建构主义的社会化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被认为是相互对立的这两大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是有接点的,二,证明了社会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国际政治中"弱者"的逻辑:东盟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讨论了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未来,认为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能为各国所认同的“地区规范”。

作者简介

张云,日本国立新泻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国际政治)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2010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曾任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济广报中心客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东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美日三边关系等。

书籍目录

序言 拿督•阿卜杜勒•马吉德•艾哈迈德•汗第一章 导论 一 为什么研究东盟的对外关系 二 两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将东盟视为整体和 为什么选择“东盟对外关系”的说法 三 研究目的 四 理解东盟:社会经济因素还是政治因素驱动 五 文献回顾 六 预期研究成果和贡献 七 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理论框架与“东盟规范” 一 “规范社会化”与“权力分布” 二 “规范”与“社会化” 三 分析框架 四 “东盟规范”中的“硬规范”和“软规范” 五 “弱者”的逻辑和东盟“软实力” 六 “东盟规范”的来源和发展 七 东南亚东盟与区外大国关系 八 东盟的对话伙伴机制 第三章 东盟与中国:社会化成功的案例 一 中国对东盟的早期反应 二 东盟与中国关系的转折点:柬埔寨危机 三 促使中国从双边主义向多边主义转变(1991~1994年) 四 东盟地区论坛、中国与东盟(1994~1999年) 五 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1999~2003年) 六 中国:是否真正被社会化了 七 小结 第四章 东盟与印度:建构分享与关怀的共同体 一 东盟成立前的亚洲地区主义与印度 二 东盟的创建与印度 三 东盟在柬埔寨问题上与印度的接触 四 冷战后学习“东盟方式”——作为“部门对话伙伴”的三年 五 东盟地区论坛框架内的东盟与印度的互动——从双边主义到多边主义 六 东盟地区论坛框架下东盟对核试验的反应 七 缅甸问题与民主 八 小结 第五章 东盟和日本:在“东盟规范”和西方规范之间 一 经济领域的早期互动 二 柬埔寨问题上的东盟和日本 三 人权、民主和缅甸问题 四 东盟与日本促进推广“人的安全保障” 五 在东盟地区论坛框架下的东盟和日本 六 日本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七 中国与东盟共促日本“入亚” 八 “新福田主义”与日本的亚洲身份和认同的增强 九 小结 第六章 东盟与美国:两种不同规范的相互社会化 一 东盟对于美国的认知:一个良性大国 二 东盟、美国和缅甸问题 三 东盟、美国与东帝汶问题 四 东盟地区论坛框架下的东盟和美国 五 东盟应对美国的挑战:第二轨道 六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 理论发现 二 关键转折点视角与东盟对外关系 三 “东盟规范”的“软实力”与东亚地区合作规范的建构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首先,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成功地与尚未建交的东盟成员国建立或者恢复了正式的外交关系。1990年8月,中国恢复了与印尼的正式外交关系,随后的10月中国与新加坡建立了外交关系,1991年初又与文莱建立外交关系。至此,中国与当时所有的东盟国家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这样中国与作为整体的东盟组织建立正式关系的条件也成熟了。同时,东盟也在考虑,后冷战时期,如何利用其对话伙伴机制,加强其与各主要外部大国的关系。当时中国外交孤立的局面促使中国主动地向东盟表达了积极的意愿。1991年5月29日,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的钱其琛致信时任马来西亚外交部长、东盟部长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阿朴杜拉•巴达维(Datuk Abdullah Badawi),在信中钱其琛写道:“我们非常高兴地注意到,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组织,东盟在亚太地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里,我十分郑重地向您,并通过您向东盟其他国家外长,表达中国准备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安全等领域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与对话的愿望。”①巴达维很快给钱其琛回信,邀请钱其琛以马来西亚政府客人的身份访问马来西亚,参加于1991年7月19日举行的第24届东盟部长会议(ASEAN Ministerial Meeting,AMM)的开幕式。②很明显,东盟在与中国开始发展正式关系时是谨慎的,东盟并没有直接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对话伙伴关系。

后记

本书是在笔者向日本早稻田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原文为英文)的基础上翻译、修改而成的。我幸运地得到了世界各地朋友们的帮助,没有他们,这本书的面世是不可能的,在成书之际,我想在这里进行一次书面的感恩之旅。首先要感谢早稻田大学的导师林华生教授在整个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我的教诲、帮助和指点。我也很感谢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高原明生教授长期以来对我的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学术上的指点自不待言,高原明生教授还慷慨地在其赴美国哈佛大学访学期间将其在日本的住宅借我居住一年,为本书的构思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一员,我要感谢在中国的母校北京大学和始终关心和爱护我的北大的老师、同学们。我要感谢在北京大学的导师梁守德教授,作为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奠基人,梁教授对我的启发是深远的。同时,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任院长,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王缉思教授在北京、东京等地的多次交谈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还要对为我们能在早稻田大学学习而不遗余力的潘国华教授表示衷心感谢,也对在早稻田大学学习的前两年提供过资助的日本财团表示感谢。

编辑推荐

《国际政治中"弱者"的逻辑:东盟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当代东亚与中国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际政治中“弱者”的逻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因为作者才买这本书,而且这书只有在亚马逊买的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