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财政思想史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彭立峰  页数:334  
Tag标签:无  

前言

  当下经济学是显学,但是从属于经济学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并非如此,作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难点和重点的中国财政思想史更是门庭冷落。约一个世纪以来,虽然历经若干代学人的艰难开拓,中国财政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其发展并不平衡。与古代财政思想史和现代财政思想史的丰硕研究成果相比,晚清财政思想史(1840~1912年)的研究明显薄弱,迄今尚无专著面世。  研究薄弱并不意味着研究不重要。诚然,在源远流长的中国财政思想史中,晚清财政思想史只占很短的篇章,但是它开辟了中国财政思想史的新时代。晚清70余年,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民族危亡的忧惧下,晚清学者开始承认和接受市场经济,自觉地引入西方市场经济思想和民主政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重塑中国财政思想。这使得晚清财政思想逐步摆脱了传统财政思想的桎梏,转而朝着现代财政思想的方向发展,这标志着中国财政思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一角度讲,晚清财政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今的财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内容概要

  本书从晚清财政原则思想、财政收入思想、海关关税思想、外债思想、财政支出思想和财政管理体制思想等六个方面入手,对晚清财政思想史进行专题式体系化研究。通过对以上六个专题的研究,本书勾勒出晚清财政思想的全貌,理清了晚清财政思想发展的脉络,初步实现了晚清财政思想的体系化,并且指出市场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标示出晚清财政思想的发展规律,这使得晚清财政思想史不但揭开了中国财政思想现代化转型的序幕,而且对今日中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财政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彭立峰,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背景与意义:选题说明  二 成绩与问题:文献述评  三 内容与意旨:研究架构第一章 晚清财政原则思想研究 第一节 量入为出原则  一 量入为出的现实不可能  二 维护量入为出的主观努力  三 固守量入为出的原因分析  四 量入为出的双重影响 第二节 量出为入原则  一 量出为入的客观必然  二 量出为入的实际转换  三 量出为入的理论探讨  四 量出为入的双重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二 政策建议第二章 晚清财政收入思想研究 第一节 农本理念下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 魏源的财政收入思想  二 冯桂芬的财政收入思想  三 洪秀全的财政收入思想  四 简要评述 第二节 重商理念下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 王韬的财政收入思想  二 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的财政收入思想  三 陈炽的财政收入思想  四 简要评述 第三节 工本理念下的财政收入思想  一 康有为的财政收入思想  二 梁启超的财政收入思想  三 严复的财政收入思想  四 简要评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二 政策建议第三章 晚清海关关税思想研究 第一节 关税存废之争  一 封关禁海论  二 自主关开论  三 全面弛禁论  四 简要评述 第二节 关税税权之争  一 协定关税  二 自主关税  三 简要评述 第三节 关税政策之争  一 保护关税论  二 自由贸易论  三 保护关税论与自由贸易论之间的徘徊  四 简要评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二 政策建议第四章 晚清外债思想研究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外债思想  一 刘锡鸿的外债思想  二 马建忠的外债思想  三 李鸿章的外债思想  四 简要评述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外债思想  一 “借债救国”思潮  二 “拒款救亡”思潮  三 “外债善恶”论  四 简要评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二 政策建议第五章 晚清财政支出思想研究 第一节 财政行政主义  一 “节用储财”  二 “以农立国”  三 “祖宗成法”  四 简要评述 第二节 财政投资主义  一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二 “振兴商务以浚饷源”  三 “中体西学”论  四 简要评述 第三节 财政利民主义  一 “富民”  二 “纵民为之”  三 “并加保护”  四 简要评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基本结论  二 政策建议第六章 晚清财政管理体制的思想研究附表 晚清外债统计参考文献后记 英文目录

章节摘录

  1.减轻农民负担1860年,李秀成请求对农民减税,实行轻税政策。洪秀全下诏,“朕格外体恤民难……令该地佐将酌减若干,尔庶民薄一分赋税,即宽出无限生机”,正式确定轻税政策。第一,富人纳重税,贫户纳轻税的区别对待政策。太平天国政权对地主富户课以重税,并勒令共捐军饷,代替贫户纳捐税。如果地主富户不按期交纳,则采取各种办法追索。对贫户则课以轻税,无力完纳者,予以减免,往往不予课究。1861年11月,在乡间“稽户口、立门牌,牌价有数十百金不等,贫民不逮,并责于富民……曩称富人,重为刻剥,名日“大捐”。第二,薄赋。与清政权的“厚赋敛”不同,太平天国政权实行轻税政策。当时太平天国政权规定,“每丁耕四十亩,纳赋三石六斗六升,钱三百六十文”。这比清政权田赋的名义税率大约少一半,而且太平天国的田赋并无浮收、折征等额外负担。李秀成在苏州时,曾“将郡县百姓民粮,各关卡之税,轻收以酬民苦”。事实上,在太平天国控制范围内的田赋负担明显轻于清政府。

编辑推荐

  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经济思想史,西北政法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晚清财政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