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与合作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社科文献  作者:陈华  页数:25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社会管理的宗旨是为了获得一种理想的秩序,然而,到底何种秩序为理想?以及如何可能?这是人类社会管理漫长历史长卷中浓墨重彩的部分,也是《吸纳与合作(非政府组织与中国社会管理)》一书在不同国家的比较中不断追寻的问题。
  通过对不同秩序的溯源,《吸纳与合作:非政府组织与中国社会管理》认为,合作秩序可能是人类各种文明殊途同归的一种结果。在一种超越“控制”和“吸纳”的合作型社会管理模式构建中,对政府与非?府组织关系进行深层次多侧面的透视,尽管是复杂而困难的,但是对中国未来的社会管理来说,又极富深远意义。

作者简介

  陈华,1974年生,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入选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研究方向: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NGO与公民社会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合作秩序与社会管理:一种分析框架
 一 社会管理基本理论的历史梳理
 二 合作秩序与社会管理
 三 社会管理合作秩序达成的制度设计和制度选择
第三章 中国社会管理模式变迁的历史和现实审视
 一 中国历史上的一元统摄传统与基层社会自主性的共存
 二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总体性社会”特征和社会管理“行政性整合”的日趋强化
 三 近年来我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总体特征:“控制-吸纳-协作”模式
第四章 中国社会管理的核心困境及原因探析
 一 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核心困境:有效合作治理机制的缺失
 二 中国社会管理中有效合作机制缺失的现实考察维度之一——资源依赖的视角
 三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中有效合作机制缺失的分析维度之二——组织自主性分析
 四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中有效合作机制缺失的分析维度之三——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分析
 五 我国历史上公共领域保证权责对等机制的长期缺失
第五章 比较与行动视野中的合作秩序建构
 一 从政府层面看,各国在达成合作秩序方面主要是构建了一些制度化的合作机制
 二 从非政府组织层面来看,达成合作秩序的主要做法是围绕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责任问题构建如下几种机制
第六章 中国“合作型”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理念及演进路径
 一 转型期中国社会管理的理念:超越自治与控制张力的合作
 二 转型期中国“合作型”社会管理模式的路径构想之一:释放?拓展非政府组织的自主性空间
 三 转型期中国“合作型”社会管理模式的路径构想之二:构建非政府组织责任机制
第七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②互通有无的“互惠互利”型合作,其目的是保障人类互通有无的交换活动的公正性,以实现交换双方的互惠互利,其基本动力是“互需一互补一互惠一互利”。③共同提高福利水平的“共创共享”型合作,它保障了人们交换之后消费物品的公正性,以实现人们通过共创、共建等生产活动而对收益的共享,其基本逻辑是“共生一共创一共识一共享”。上述三类合作分别实现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矫正正义、交换正义和分配正义。亚里士多德曾经对公正(正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认为,从形成来源上看,公正可分为自然形成的公正和约定俗成的公正。前者对全体公民天然就具有一致效力,而后者在开始时是不确定的,只是通过约定才确定下来。从本质上看,公正的含义就是均等和守法。在均等的意义上,公正可分为矫正的公正、交换的公正和分配的公正。矫正的公正是对所得与所失进行均匀调配,交换的公正指市场中的等价交换关系,分配的公正就是结果的均等。而且,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本质上是利他的,因为公正必须存在于与他人的互惠关系之中。①  2.不同合作秩序的实现  青木昌彦曾将人类共同体的博弈均衡区分为共用资源域、交换域和组织域等,作为制度分析的基础。  “共处共生”型合作是在共用资源域内形成的内部成员之间的“和平共处”博弈均衡状态。在人类的历史演进中,该类合作的组织形式从赔偿制度开始,经历了从村落公社、庄园(教区)、封建领地,到民族国家的演变过程。其制度条件是私有产权的保护,并最终以立宪契约的法律制度形式加以确定,其理论论证是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互惠互利”型合作是在交换域内形成的、社会成员之间基于物品的互需、互补而产生的博弈均衡状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吸纳与合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吸纳与合作,这本书也不错。
  •   社会学方面的书,可以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