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关系史纲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沈志华,李丹慧,杨奎松,牛军  页数:5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 苏关系史纲》是几位中苏关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的又一力作。他们在掌握大量丰富的中国与前苏联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对中苏关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和分 析,特别是对中苏关系的许多重大事件做出的新住释。对于所有研究中苏关系或者对那一段历史有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是开卷有卷的。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国际关系之一,本书作者多数是在这一课题上造诣最深、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学者。在我看来,这部著作是每一个对中苏关系感兴趣的读者的案头必备之书。国内著名学者利用大量史料、包括大量解密资料展示、探讨1917-1991年中苏关系的曲折历史,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苏联与中国革命、中苏同盟建立、中苏分裂与对抗、中苏关系正常化等重大事件,是国内第一部完整反映中苏关系历史的力著。

作者简介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出 版的学术专著有《喜欢此商品的人还喜欢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年)、《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并主编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和《朝鲜战 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等。

书籍目录

序中苏关系的历史与中俄关系的未来——写在《中苏关系史纲》出版前的几句话 李凤林 / 1《中苏关系史纲(增订版)》序 陈兼 / 9增订版说明 沈志华 / 15第一篇 难以确定的对手(1917~1949)第一章 中苏建交声中的革命输出 / 3第二章 苏联援助下的国民革命 / 23第三章 莫斯科与中国的苏维埃革命 / 39第四章 战争威胁下的中苏外交 / 52第五章 中苏两国的战时合作与冲突 / 64第六章 中国内战与中苏国共关系 / 91第二篇 同志加兄弟(1949~1960)第一章 同盟条约的签订及中苏利益冲突 / 111第二章 朝鲜战争与中苏同盟的实质性进展 / 127第三章 苏共二十大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 139第四章 苏联的经济援助与中共的政治支持 / 157第五章 苏联对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援助和限制 / 171第六章 毛泽东在共产党莫斯科会议独领风骚 / 190第七章“大跃进”、人民公社与中苏对内政策分歧 / 206第八章 军事合作、炮击金门与中苏对外政策分歧 / 219第九章 中苏两党在理念和政策上难以弥合的裂痕 / 252第三篇 从分裂到对抗(1960~1978)第一章 中苏分歧公开化与短暂的缓和 / 279第二章 两党关系破裂与两国关系恶化 / 334第三章 中苏同盟关系的彻底瓦解 / 375第四章 国际共运分裂与中苏走向对抗 / 410第四篇 走向“正常化”(1979~1991)第一章“正常化”问题的缘起 / 451第二章 开启“正常化”进程 / 466第三章 双边关系逐步改善 / 491第四章 走向“正常化”的转折 / 504第五章 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 525跋中苏同盟破裂的内在原因 / 531附录一参考文献 / 541附录二译名对照表 / 561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篇 难以确定的对手(1917~1949)毛泽东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中国人中最早真正向俄国人求助的,是孙中山。由于高唱“以俄为师”,孙中山改造了国民党,并且成功地创立了自己的军队,把它的国民革命从南到北推进到了中国当时的大多数省份。蒋介石继承下来的国民党虽然最终与苏联分道扬镳,但是,国民党曾经依赖于苏联的帮助,并且受到过俄式革命的激进影响,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坚定地在中国推行俄国经验和俄国逻辑的革命党。在莫斯科直接指挥下的共产国际的领导下,中共从最初的几十人,一車发展到数万人。苏联的种种帮助是它得以在旧中国极端复杂和危险的境况下生存发展的要作之一。 无论国共,它们在和苏联的关系上都历经曲折。但也正是这重重曲折,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的历史,并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值得回味和思索的故事。第一章 中苏建交声中的革命输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日益严重地掐于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压迫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由于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使得这个国家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捏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媒体关注与评论

研究和总结中苏关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历史演进中获得启示.避免重复前时前代所犯下的错误,才可能为中俄关系的长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甚至为中国处理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一个可资利用的范式。正所谓以史为鉴,开辟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沈志华等中苏关系研究的中坚力量的新著《中苏关系史纲》的出版恰逢其时。  ——原驻苏联火使李凤林中苏关系史是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了解中苏关系的演变,对解读中国历史是必不可少的。这部著作不仅完整记述了中苏关系的全过程,而且澄清和揭示了不少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被扭曲和被遮蔽的历史片断。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章百家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国际关系之一。本书作者是在这一课题上造诣最深、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学者。这部著作是每一个对中苏关系感兴趣的读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美国康奈尔大学讲卒教授陈兼

编辑推荐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由杨奎松、沈志华、李丹慧、牛军强强合作 新史料 新视野 新观点 解读七十年中苏关系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苏关系史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这一版淡化了在国共内战时期苏联对中国北方的大力援助,也许是受了较大压力的结果。这也就回避了中苏关系中前期的一个重要问题,导致历史发展路径没有解释清楚,难以解释后续大量事件。对这一版很失望。
  •   如能添加一个中苏关系大事时间表就好了,增加整体性.
  •   沈志华在最后的总结中的论点有些马后炮。当时中苏两国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国家关系都是以党的关系为原则的,不存在后来所说的正常的国际关系。中苏破裂的原因在与毛泽东想挑战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老大的地位,苏联则想竭力保持住这种地位。另外,中国在此过程中也扮演了不太好的角色,挑拨苏美关系,希望爆发世界大战从中渔利。但苏联对此看的很透,知道中国在玩儿什么把戏
  •   关于毛在莫斯科的讲话,原文不在了,一个删节版本,不仔细读就不知道毛的讲话为何会让在场的人震惊
  •   送货速度很快书本质量也很好
  •   书的质量很好,来的及时,书中内容新颖,值得一看
  •   依据档案材料来客观的还原历史,使读者能清晰的看待中苏两国的关系历史。我才看了杨奎松、沈志华两人的前两部分,后两部分还没看,就先说到这了。
  •   好书值得一看。表扬速递。
  •   很好,毕竟是专业的人写的
  •   沈志华教授的书还是值得买的,让我们看见共和国历史背后的阴影
  •   因为一个电影才有想去仔细了解的想法。这本书很全面且权威。
  •   沈教授的书,还是非常棒的。有几位作者的书,我是必须买的。沈志华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   完全呈现了20世纪,中苏关系发展史以及从兄弟到仇人,最后正常化的原因、症结!
  •   从印刷、装订到内容100分~
  •   孤魂何托,旅榇奚依?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