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史话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郭松义  页数:183  字数:11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水利史话》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人民对水兴利除弊的历史。
兴利主要指兴修农田水利,开挖运河,拓展航道,以及建立城市供水、排水系统等;除弊主要就是指排洪防涝,特别是防范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泛决和沿海潮水的侵袭。自古兴办水利和防洪治水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四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人和事,郑国、李冰、西门豹、郭守敬等都是其中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都在实践中为我们后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水利史话》由郭松义所著。

作者简介

郭松义,浙江上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的研究。出版有《民命所系:清代的农业和农民》、《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等著作二十余部(含合著),发表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引言
一 远古时代的水害和治水
1.洪水为害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2.对大禹治水传说中有关疑问的解释
3.原始农田水利
二 大型水利工程的相继出现
1.期思陂和芍陂
2.漳水十二渠
3.郑国渠
4.李冰修建都江堰
5.历代对都江堰的维修
三 关中水利和北方的农田灌溉
1.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
2.北方其他地区的水利工程
3.井灌的发展
4.元明清时期的京畿水利营田
四 南方地区的水利兴修
1.南阳和两淮地区的陂塘渠堰
2.后来居上的太湖平原农田水利
3.县它山堰、莆田木兰陂和会稽郡的鉴湖水利
4.围田和圩田
5.堤垸和垸田
6.广东的堤围
7.山区的水利开发和不慎而致的水患
五 黄河水患和治河
1.早期的河泛与防治
2.秦汉时期的黄河
3.关于黄河八百年安流
4.唐末至元的河决与治理
5.明清时期的治河活动
6.清代后期河患日趋严重
7.几次成功的治河活动
8.在治河实践中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技术
六 长江中下游和太湖平原区的水患治理
1.长江中下游的堤防建设
2.太湖平原区的河道疏浚
七 京畿永定河的防治
1.金元明时期的永定河工程
2.清代大修永定河
八 航运和运河
1.从邗沟到汴渠
2.通济渠和永济渠
3.宋代的汴渠及其他河运
4.南北大运河的开凿、维修
九 东南沿海的海塘
1.早期的海塘建设
2.浙江海塘
3.江南海塘
十 城市水利
1.古代城市水利
2.唐代长安和明清北京的城市水利
十一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水利建设
1.西北新疆地区
2.北方大漠地区
3.关外东北地区
4.西南云贵地区
5.西藏
6.台湾

章节摘录

版权页:元明清三代,北京成了统一国家的首都,是政治中心,但经济重心却在南方,每年的赋税主要取自长江中下游诸省,特别是供养皇室、官员、兵弁的几百万石漕粮,需要从那里源源供应。自明以来,漕粮要靠沟通北京与杭州的南北大运河承运,可偏偏运河某些地段的水文条件又很不好,政府往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勉强保持运道通畅。这样,便促使一些人寻找办法,试图通过某种途径,以摆脱南粮北调的困境。在京畿兴办水利,增加粮食生产,被认为是可行之法。早在元代,丞相脱脱就建议,于京畿近地开发水利,招募南方人耕种,每岁可得粟麦百余万石,不烦海运漕粮而京师食足。明代水利专家徐贞明也强调:“神京雄踞上游,兵食宜取之畿甸。”后来,清道光年间林则徐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注意兴办京畿农田水利的另一个原因是,包括永定河在内的海河水系,经常发生泛决改道,按照“水聚之则为害,散之则为利”,或“用之则为利,而弃之则为害”的原则,他们主张通过治水营田,获一举两得之利。清雍正时协助怡亲王允祥规划畿辅营田的陈仪,对此曾有很好的议论。他说:治理水害和营田_相辅而行,与河川相连的沟渠洫浍排灌系统,没有一条不可以起到“行水”和“分水”的作用。

编辑推荐

《中国史话:水利史话》是物质文明系列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水利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本书是我给一位好朋友代买的,他与本书的作者一样,是那种对水利事业充满了感情的人,所以此人读此书就会有情投意合的感觉出现!
  •   书还可以,了解性质的书
  •   还行,中国人在这方面颇有建树。
  •   一本通俗的科技专门史通史,虽然从史学理论上没有任何建树,但重点突出,全面而则要.个人觉得很好,对于非专业读者,除了大禹治水和都江堰这些最著名的案例之外,尤其明清治黄方面,还提炼了水利学的思想,很有些意思.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