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陆学艺 唐军 张荆 主编  页数:23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共北京市委社工委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建立的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的又一研究成果,是北京市社会建设蓝皮书系列的第二本,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未来五年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重点思考了“十二五”期间北京社会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人口问题、社会公平问题、民生问题、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结构调整问题等备受关注的热点、难点,同时结合北京市政府的“十二五”规划,对北京未来社会建设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

陆学艺
研究员,教授。曾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第八、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会长。
张荆男
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学科部副主任、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法社会学、刑事政策学、人力资源管理。

书籍目录

Ⅰ 总报告
 1 北京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北京社会建设“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
刘金伟
Ⅱ 社会结构篇
 2 北京流动人口科学管理的战略思考 尹志刚
 3 北京市50个重点村城乡一体化建设新进展 宋国恺
 4 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 李晓壮
 5 “十一五”期间北京、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比较
赵卫华
Ⅲ 社会事业篇
 6 “十一五”北京住房政策分析报告 李君甫
 7 北京市延庆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李晓婷
 8 首“堵”之困:2010年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分析 朱涛
 9 北京市社会救助实施状况分析报告
杨荣
 10 北京市家政服务员就业状况分析
白素霞 沈自友 李大经
 11 2010年北京社区居家养老:进展、困境及对策 周艳
Ⅳ 社会管理篇
 12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建设体系不断推动首都社会
建设与管理创新发展
岳金柱
 13 社会矛盾中利益受损人群的群体界限特征及其行为选择分析
——基于北京市公众的社会矛盾调查 薄钢 张宗林 范文
 14 “十一五”期间北京信访工作的新理念与新发展 张宗林
 15
2010年北京维稳状况分析
张荆
 16
2010年北京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鞠春彦
 17 2010年北京郊区县社会建设评估与分析
王丽珂

章节摘录

  城乡结合部在改造过程中,通过落实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整建制”农转居,这样有利于整体规划集体产业用地,用于发展集体产业,确保了转居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如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保障转居农民人均有50-52平方米的回迁房,这样既保障了农民的用房,同时又为了确保农民的利益及可持续发展,根据农民的意愿,让多数农民选择两套户型较小的住房,其中一套自住,另一套多数用于出租,以便增加转居农民的收入。  与此同时,在50个“挂账村”的整治中,规划了集体产业用地和劳动力安置用房,可安置劳动力大约12万人。这样既有利于集体产业的发展和集体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些“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结合周边产业功能区和发展定位,将建设公租房、商业设施等,这些设施将来投入运营无疑增加了集体的收入,转居农民将从中受益。比如,在改造过程中,一些村的办法和经验是保障每个劳动力有50平方米的产业用房,通过股份量化的形式让农民从中分红。  “整建制”农转居模式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政府可以拿出大量资金,一次到位地解决好“农转居”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如北京市政府决定投入约300亿元用于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农转居”农民的社会保障。如果没有“整建制”农转居模式的探索,政府面对如此规模的转居农民一定是一筹莫展。这一模式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转居农民的后顾之忧,也从根本上消除了由于“城中村”问题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确保了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就业、增收有途径等目标的实现。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11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