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2011-11-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何苏六  页数:39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何苏六编写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是中国第一部年度性国家纪录片发展报告。
本书始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进行的一系列调研工作,课题组将所获得的大量一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合相关产业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印证,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版)》框架包括:“总报告”、“宏观视野
”等栏目,注重评估形势,分析问题,预测发展,提出建议;“行业动态”、“行业报告”、“个案研究”、
“纪录片研究:东亚经验”、“学术观点”、“流派研究”等栏目侧重展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纪录片产业的年度发展动态和个案剖析。另外,“大事记”是对2010年纪录片领域所发生大事的集纳与整理,同时侧重于产业方面的信息筛选。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过5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政治化、人文化、平民化和社会化时期。本报告指出:推进国产纪录片的产业化发展,要立足我国纪录片生产创作的客观实际,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构建播映体系、重塑市场主体,培育交易市场、加强市场监管,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综合开发,增加产业投人、扩大生产规模,立足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健全政策法规、改善宏观管理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国产纪录片在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各环节运行有序、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轨迹显示,政治传播和文化传播成为其重要诉求。目前,纪录片产业化发展也全面铺开。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节点,回首过去,展望未来,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的新契机和现实环境,对于各类挑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此才能把握历史机遇,实现中国纪录片的真正繁荣。

作者简介

何苏六,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CCTV栏目综合评估专家,SMG首批智库成员,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项目评审专家。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百人工程、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广电总局“十佳百优”理论人才入选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纪实影像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研究”(2011)、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项目“中国题材纪录片国际化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及影响力研究”(2010)、亚洲传媒中心项目“纪录片在构建东亚汉文化圈中的功能研究”(2009)、国家广电总局项目“国产纪录片繁荣发展策略研究”(2008)等。发表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专著)、《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译著);主要论文有《纪录片的观念》、《中国纪录片30年:话语权与话语的演进》、《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主持完成“纪录片综合评估系统”、“中国纪录片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等研究报告。纪录片《母亲,别无选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国际青年电视节大奖;纪录片《千秋基业——邓小平与中国教育》获新闻出版总署首届音像制品一等奖,中国首届文献纪录片“经典作品”奖;纪录片《迁徙的人》获2007年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长纪录片奖。先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国际青年电视节评委会副主席、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第11届长江韬奋奖评委、201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评委、英国东方纪录片节国际评委,多次担任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学术奖”评委、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优秀纪录片奖评委、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评委、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星花奖”评委。

书籍目录

BⅠ 总报告
 B.1 2010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BⅡ 宏观视野
 B.2 纪录片与国家的关系
 B.3 国产纪录片发展政策梳理与管理创新思考
 B.4 纪录片产业的价值何在
 B.5 中国纪录片产业构晟芬析
 B.6 发现纪录片产业的蓝海
 B.7 当前纪录片市场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BⅢ 行业动态
 B.8 中央新影集团:打造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龙头
 B.9 从广州纪录片大会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
 B.10 探析新华社纪录片发展之路
 B.11 中央电视台创办国家级纪录频道
 B5.12 纪录片评估体系介绍
BⅣ 行业报告
 B.13 2010年纪实类频道收视报告
 B.14 纪录片产业营销分析
 B.15 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
 B.16 中国纪录片放映之院线市场研究报告
 B.17 高校纪录片生产机制研究
 B.18 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发展状态研究
 B.19 中国纪录片制作公司现状调查
 B.20 中国文献纪录片发展报告
 BV 个案研究
 B.21 上海纪实频道产业化运营研究
 B.22 《我的抗战》纪录片运作的多元探索
 B.23 民营纪录片公司三多堂的成长之路
 B.24 运营制胜与运营背后:CNEX案例研究
BⅥ 纪录片研究:东亚经验
 B.25 日本纪录片发展历程及现状
 B.26 韩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与趋势
 B.27 中国香港纪录片发展历程与概况
 B.28 中国台湾纪录片发展历程与近况
 B.29 中国澳门纪录片发展现状与展望
BⅦ 学术视点
 B.30 将摄影机作为记录、科研的工具
 B.31 纪录片的文化书写功能
 B.32 高清时代纪录片特征及创作规制
 B.33 略论电视纪录片研究的新取向
BⅧ 流派研究
 B.34 区域纪录片研究概述
 B.35 “南派”纪录片的理论分析与现实判断
 B.36 草原纪录片:草原文化的影像生存
 B.37 作为品牌策略的纪录片流派
 B.38 从媒介地理学的角度关照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之路
BⅨ 附录
 B.39 2010年中国纪录片大事记
 B.40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是选题问题。纪录片选题缺乏多样性。就我国纪录片总体而言,普通人、边缘人题材占了大半,且这些纪录片仅满足于记录个体的表层生活形态,造成题材单一。纪录片在选题上缺乏整体规划。当前的中国纪录片选题过分强调个性,即使是归在同一主题之下的系列纪录片在选题上也常缺乏统一的风格,因而显得单薄且支离破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较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种有活力的节目类型,纪录片必须介入社会,介入主流,才会有足够多的观众。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敦煌》、《瑜伽》、《台北故宫》,由于在题材的独特性上稍逊色,所以在销售额上没有出色表现。二是表现手法问题。过于注重现在时,表现手法不够厚重。目前中国纪录片过分注重对拍摄对象现在时的描述,缺乏历史的纵比和现实的横比,在表现手法上缺少对复杂性的挖掘、对模糊性的展现、对多义性的探究、对关联性的透析,厚度不够。偏重说教,缺乏故事性。部分纪录片人自视颇高,往往以救世主的姿态立于镜头之后,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文化精英姿态,宣讲一些远离大众生活的另类题材,所制作的纪录片虽有一定的信息量,却少有吸引人的故事留住观众。制作技术不够精良。国内有许多纪录片,因为太粗糙,或者画面不够精美,或者技术达不到国际标准而只能自产自销。《森林之歌》是中央台制作的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无论是节目的题材还是主创团队都堪称不可多得,但是由于制作经费不足致使无法完成高清版制作,因此丧失了很多宝贵的销售机会,因为国际自然类纪录片的高清化比例很高,画面质量对自然类纪录片至关重要。

编辑推荐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版)》: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版)》是中国第一部年度性国家纪录片发展报告。作者何苏六将所获得的大量一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合相关产业部门的数据进行对比印证,从而对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版)》集纳了政府权威部门、业界精英和学界专家的观点,对纪录片行业动态进行预测,从不同角度对纪录片未来发展提出构想。
  •   本书始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进行的一系列调研工作,课题组将所获得的大量一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合相关产业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印证,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   内容详实、非常有助于了解中国纪录片现在的发展状况
  •   该书前半部分很系统,后半部分有些凑篇幅的感觉。不过读后还是很有收获的。
  •   可以当史料用
  •   书较厚,装帧也比较精致,这是对它的第一印象。其次是它的内容,涉及到了纪录片产业的方方面面,同时还涉及到了国外的纪录片产业和国内的许多流派,信息很充实。目前书还没读完,才读了总报告,正在看有关行业内的一些系统的东西。总之此书和适合学纪录片和搞纪录片的人学习、借鉴、思考。
  •   怎么说呢,买回来之后才觉得还是张同道的那本编辑得好,因为那本里面的知识太好了,都是纪录片研究组的研究成果。而这本感觉不是太成体系,尽是一些论文,而且感觉价值不大。最重要的是,那本书便宜呀。反正我的论文基本上没用到这本书。
  •   主要用来写毕业论文,用它丰富资料,写的2011年,其实内容是2010年的行业报告,没有另一本好
  •   看这本书好几次了,书店太贵

    包装良好~有阅读卡~正版~很好啦呵呵
    就等着下班后好好翻看内容了~
  •   质量不错,物超所值。。
  •   质量很好,正版权威书籍,实用且有收藏价值。很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