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贝集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周有光  页数:277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我85岁那年,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至今二十年。老伴去世,独居斗室。  独居并不孤独。阅读古今中外书刊,随时笔记一闻一得,活跃了我的独居。  斗室并不清冷。电视和电脑使我知道国内外的时事变化,亲友和记者来访,畅谈古今人事成败,热闹了我的斗室。  我的笔记日积月累,成了累赘。  一位小辈女亲戚时来翻看,觉得十分有趣。  她说:不仅有趣,而且有益,可以开拓视野,启发思考。我来帮你,从中选编一部分,公开发表,使更多人共享你的"秘笈"。知识性,趣味性,会引来喜欢"探秘"的读者。  我说:这是写给自己查看的,一得之愚,一孔之见,随意下笔,不假思索;为了节省笔墨,多半写成超短篇,过于简略,不成章法。  她说:从大量书刊中选出有价值的篇章,把篇章的精华凝结成超短篇,你做了读物加工,便于领略要旨,符合所谓"清流拾贝、浊浪淘沙"。你下笔轻松,读者也就浏览轻松。读者喜欢这样的轻松读物,在消遣中增益见闻。  我说:何必给出版社增添垃圾?  她说:变垃圾为财富,这就是现代人的智慧。  这些亲友闲谈,后来居然促成了这本休闲读物。题名《拾贝集》:第一集"清流拾贝",第二集"浊浪淘沙",第三集"以史为鉴"。  我年老力衰,所读所思,定多不合时宜,敬请读者指正!  周有光  2009年8月13日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周有光先生的近百篇文章,是继《朝闻道集》后这位106岁的世纪老人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及他近年积累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他定名为《拾贝集》,昵称它是一本“休闲读物”。
  然而,虽谦称“休闲”,但与《朝闻道集》一样,周老以他独特的风格对人类文明和中外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新的审视,对国家、社会和文化发展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理性的反思。这些文章平实而高远,简练而睿智,有的几乎达到了见所未见、思所未思?境界,充分体现了周老超然物外的胸襟和气度,开阔而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
  本书共分为三辑:清流拾贝、浊浪淘沙、以史为鉴。文章虽短小精悍却汪洋恣肆,平淡如水而意蕴深厚;句句真话,字字珠玑,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了这位百岁学人的赤子之诚。

作者简介

  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1923—927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1928—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
  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和委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聋人手指字母方案》。国际标准化组织投?认定,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07098)。
  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人之一。提倡现代汉字学和比较文字学。出版《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朝闻道集》等语文专著30余种,发表论文300多篇。1989年离休。

书籍目录

增订版编辑前言
原版前言
第一集 清流拾贝
 窗外的大树风光
 《(伊索)的舞台艺术》序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端午节的时代意义
 从“河东河西”到“双文化论”
 “拼盘”与“杂炒”
 “不爱祖国?美国”
 “多极化”与“一体化”
 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简化”与“今译”之辩
 东亚四小龙的起飞
 芬兰:手机大国
 不丹王国的民主化
 江南在哪里?
 《百岁新稿》自序
 动物的恩仇意识
 走进世界
 漫说太平洋
 学写八股文
 有书无斋记
 天圆地方说
 20世纪的来客
 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
 文化穿梭机
 残酷的自然规律
 看守高粱地
 《现代汉字学》序言
 东洋变西方
 日本新语文的旗手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人类历史的演进轨道
第二集 浊浪淘沙
 冥王星下岗
 人在水中千万年
 梦想飞机的虚拟工厂
 日本孩子少于狗
 鹦鹉捉贼
 大雁粪雨
 光绪被害新证
 卢作孚之死
 ……
第三集 以史为鉴
附录
周有光著作单元行本目录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103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圣约翰大学的校友对我说,"五卅惨案"(1925)以前的校友可能只剩你一个了,请你写点回忆吧!我的记忆急剧衰退,只留下依稀的杂忆,害怕记忆错乱,闹出笑话。勉强写下,只是姑妄言之。  1923年,我考入圣约翰大学。我是从静安寺坐独轮车到学校的。在路上回头看一看,后面还有四五辆独轮车向梵皇渡方向行进。土包子走进洋学堂,处处都新奇。  入学第一件事是付费注册。注册第一个手续是领取一张姓名卡片,上面用打字机打上我的姓名罗马字拼写法。校方叮嘱,一切作业和文件,都得按照这样拼写打上我的姓名。一看,这是上海话的罗马字拼音。校方不用北京话的"威妥玛"拼写法,自行规定一种上海话罗马字,  全校必须遵守。学校档案都用这种字母顺序来处理。我开始看到了字母顺序的科学管理。  校园很美,建筑区之外有花园区,是从兆丰花园划过来的,也叫兆丰花园。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校园要草坪和树木来装饰。校园之内,人行道以外全是绿色草坪,花园中有许多参天大树。当时这个校园,跟世界上任何优美校园相比,决无逊色。  在两座楼房之间,学生抄近路不顾规定,践踏草坪来去。校方因势利导,在这踏坏的一条草坪上铺上石板,使不合法的过道变成合法的过道,而且显得更加优美。  把偌大的校园整理得如此整齐,要感谢总务长李瀚绶,他是前辈校友,管理能力使人佩服。当时大家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只叫他O. Z. Li。他的办公室只有很少几个人,干活都招临时工来做。  校园语言用英语。一进学校,犹如到了外国,布告都用英文。课程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是外国学问,用外国的英文课本,教师大都是美国人,讲授用英语。只有中国课程如中国古文和中国历史,由中国教师讲授;中国教师自成团体,有一位领导。"五卅惨案"之前的领导是有名的教育家孟宪承先生,孟先生也是前辈校友。古文教师是经学家钱基博先生。学生用钢笔写作业,他大骂:中国人不会用中国笔!用钢笔写的作业一概退还重写,用毛笔!学生私下嘀咕:笔还能分国籍呢!  校长卜舫济,美国人,能说一口浦东腔上海话。有一次,他用上海浦东话对学生说:你们离开房间的时候,要把电灯关掉,否则浪费电力,电厂就要发财,学校就要发穷!学生大乐!卜舫济校长亲自授课,教哲学史。枯燥乏味的课程,他教得生动活泼。我至今还记得他在课堂上的传授:尼采说,不要生气,生气是把别人的错误来责罚自己。  教师指定的课外读物,常有《大英百科全书》的条目。我原来只听说《大英百科全书》,现在第一次使用它,觉得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位英国教师教我如何看报。他说,第一,问自己,今天哪一条新闻最重要?第二,再问自己,为什么这一条最重要?第三,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我知道吗?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书,首先查看《大英百科全书》。我照他的方法看报,觉得知识有所长进,同时锻炼了独立思考。我看到同学有自来水笔,那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很感羡慕。不久,上海也有出售了。我去买了一支,爱不释手。文房四宝变成文房一宝,不是异想天开吗?  我看到同学有打字机,更加稀奇,一再借来学习打字。既打英文,又打国语罗马字。由此我体会到国语罗马字的好处。我觉得书写的机械化是一件大事。汉字也能用打字机打吗?不久日本做的汉字打字机输来上海,但是使用不便。  英语之外要读一种第二外国语,我选读法语。老师是一位法国老太太,她养一头小狮子狗,上课带到课堂上,先向小狗讲许多话,叫它安定下来,不要吵闹,然后开始教学生。她教课只说法语,不说英语,开头我们听不懂,后来渐渐就听懂了。  进入二年级,学校通知学生讨论"荣誉制度"(honour system),这是考试无人监考的信任制度。目的是培养人格,培养道德,培养青年自己站起来做人。"荣誉制度"以课程为单位,如果同班、同课程的同学大家同意,就可以申请实行。我们经过多次讨论之后,提出了申请。同学自己去取考题,老师不来监考,的确无人作弊。  圣约翰是教会学校,但是不仅信教自由,而且思想自由。我从图书馆借来马克思的《资本论》英译本,埋头看完,没有看懂。又借来托洛茨基的《斯大林伪造历史》,英文写得很好,当时我不相信他的说法,认为他在造谣。我有两位同班同学到苏联中山大学去读书,被打成特务,长期坐水牢。一位终于回国,一位不知去向。  学校实行学分制,班级可以略有伸缩。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开始分专业,专业可以更换。每人选两个专业,一个主专业和一个副专业。专业主要分文科理科,分得极粗。学校手册上说,大学培养完备的人格、宽广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去选择专业。这跟苏联方式一进大学就细分专业完全不同。  我的数学成绩比较好,教师希望我选择数学为专业,我的同学一致反对。他们说,圣约翰的长处在文科,来圣约翰而不读文科,等于放弃了极好的机会,我于是选择文科。  当时中国的大学教育不发达。圣约翰算是最大的大学,只有大学生500 人,连附属中学的中学生500 人,号称1000 人,这是规模最大的学府了。据说,当时北大只有大学生200人,杭州之江大学只有大学生80人。规模跟今天相比,几乎小得难以相信。  圣约翰的毕业生受社会欢迎。校友很多在外交界工作,还有很多在当时英国管理的海关、邮局、银行、盐务等事业中就业。这些都是高薪工作,被骂为买办阶级。当时,薪金(薪水)和工资,含义不同,薪金是中产阶级的酬劳,工资是劳动阶级的酬劳,高低悬殊,俨然有别。现在中国青年们不懂得薪金和工资的分别了。八十年前的生活和思想跟今天大不相同,历史在曲折前进。  圣约翰出了许多名人。赫赫有名的外交家颜惠卿出身于圣约翰。有一座宿舍楼纪念他的父亲颜永京,名为"思颜堂"。顾维钧半夜私出校门被开除,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外交家,来校演讲,受到盛大欢迎。我去意大利的米兰旅游,到领事馆登记,出来的领事是我的同班同学。外交是圣约翰校友的拿手好戏。  宋子安比我高一班。星期六下午宋庆龄和宋美龄有时来校接宋子安回家,顺便到兆丰花园溜达。宋子安的一位同班同学跟宋美龄谈恋爱。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只是一个牙齿有点歪斜,他去修正了牙齿,显得更加倜傥,真是城北徐公。不久宋美龄跟大人物结婚了。同学们见到他就说,你的牙齿修得真好呀!  名作家林语堂是校友,他长住在美国,设计一部新型的汉字机械打字机。我到他家去,他的女儿表演打字给我看。后来发明汉字的电子打字机---他的发明没有得到推广。  圣约翰的校友中有许多实业家。抗战时期,我在汉口拥挤得无法插足的民生轮船公司售票处遇到同学童少生。他问我来干吗?我说来买票去重庆。他说你跟我来,给我一张大菜间的票,还说你一家在这个小房间里挤一挤吧。这在逃难的当时,是天大的奇遇。  我的妻子张允和,她的姑夫刘凤生,跟邹韬奋同班,都是圣约翰的前辈同学。邹家穷,刘把家里给的钱分一半给邹,助邹上学。抗战前夜,他们二位、我和我妻子,多次约好在礼拜六晚上去百乐门舞厅跳舞。这是当时的高尚娱乐。我们都是埋头苦干的工作者,也要轻松一下。  圣约翰大学和中学同在一个校园,都是男校。当时还没有男女同学。另有圣玛丽亚女中,校址离开不远。每逢圣诞节,圣玛丽亚的女生来到大学校园一同做礼拜,热闹非凡。这叫做大团圆。  ……

编辑推荐

  清流拾贝,浊浪淘沙。  句句真言,字字珠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拾贝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读百岁老人的拾贝集,有感悟三条,一是老人敢言,二是文人相轻,三是大文人也不见得都都有傲骨,像大历史学家、大文学家、大学者郭沫若先生有点像墙头的草
  •   dfsdfsd
  •     百岁老人还能写文章,思路清晰,言语简练,实属不易。很多人到了100多岁的年纪已经是类植物人了。百岁老人也不明白的问题,就是名符其实的世纪难题,而百岁老人思考得出的见解,必然闪烁着真知灼见。
      
      这世纪难题就是:江南在哪儿?有地理的江南,气象的江南,语言学的江南,历史学的江南......同一个江南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了不同的疆域。而江南字面的意思起码是长江以南,可是在杜牧的诗中,长江以北的扬州也是江南。文人对江南的定义更是凭感觉。那么江南到底在哪一片儿呢?也许就是那流放者的温柔乡,或者是那精神的世外桃源。
      
      真知灼见就是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认为多极化不如一体化,多极是多个霸权,是系统的不兼容,导致战争;一体化是系统的兼容,在同一个体系下,在普世价值下,协同合作,各自发展。同时,一体化不是单极化,单极化是单一霸权。不过,一体化和单极化实在易于混淆。单极化肯定能实现一体化,而一体化要避免单极化则困难了。这就好像,民主其实会扼杀自由,而民主和自由同时实现,则需要不断的付出代价。
  •     本书2009年8月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增订版。
      书的内容分为三辑,其一曰“清流拾贝”,其二曰“浊浪淘沙”,其三曰“以史为鉴”。是周老晚年写的随笔札记的结集之一。其中部分篇章选入《静思录》,此前已拜读学习。再读此书,是为探寻周老晚年精神世界的进一步拓展。
      翻阅此书,仍不 时为老先生的远见卓识所启迪。智者“拾贝”,众人共赏,有缘寓目,不亦幸哉!记下几点,以备异日参考:
      在国人的心目中,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是完全异质的东西,关于如何对待和吸收西方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而在周先生看来,人类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在聚合运动中前进的。部落文化聚合成城邦文化,城邦文化聚合成国家文化,国家文化聚合成多国区域文化,多国区域文化聚合成人类共同的国际现代文化。所谓“国际现代文化”,就是“先进国家已经行之有效、权威学者们一致公认、正在全世界传播开来的有利于人类生活的知识和事物,就是全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国际现代文化。”它的精髓是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而科学是一元性的,不分民族,不分国家,不分阶级,不分地区。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相互接触,相互吸收,其中有普遍价值的部分融入国际现代文化。与此同时,各地传统文化依旧存在,但是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他提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都进入国际现代文化和地区传统文化的双文化时代。”(页16)这就把东西方文化对立的观念彻底超越了,对中国人如何对待、吸收境外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关于人类历史演进的轨道,周先生对苏联的五阶段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称社会主义)不以为然,提出应该“重新研究”。认为“苏联瓦解,证明社会主义是理想,资本主义是现实,理想与现实性质不同,不能相提并论。”“把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也不妥当。社会发展没有尽头,科学的历史观不预设最后阶段。”(页89)并指出“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大同论’,把历史演进分为大同和小康两个时期。大同是玄虚的理想,小康是具体的现实。古代圣人‘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都是仰望大同而建设小康。中国今天建设小康,志在大同。”(页90)
      关于同为美国近邻,先前均为欧洲国家殖民地,后来又同为民主制度,为何墨西哥和加拿大发展水平差距甚大——后者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前者却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周先生的解释是:“是不良文化传统的影响。”(加拿大是英国殖民地,而墨西哥却是西班牙殖民地。“伊比利亚文化虽说是欧美西方文化的一个分支,由于有欧洲黑暗时期的传统,又受了伊斯兰教和非洲原始社会的影响,水平低于先进的西方文化,缺乏现代化精神。”“西葡在美非等殖民地推广奴隶庄园,厉行奴隶劳动,掠夺殖民而不是开发殖民”,因此“美国北方的加拿大发达了,美国南方的墨西哥发达不起来。一北一南,迥然不同。”(页117)
      关于现代生活的要素,周先生认为,需要在“衣食住行”之后加上“信”字。因为“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而“我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是全球化的主要特征。”(页119)
      以往只知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是毛泽东说过的话,读了本书《诗歌之页》一篇,始知语出陈独秀《国民党四字经》(载1927年12月26日《上海工人》43期)。
      关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西欧成为温和的民主社会主义,到俄罗斯成为残暴的斯大林主义”,周先生认为“这显然是不同的历史背景产生不同的历史后果”,因为“蒙古在元朝也统治汉族,可是汉族没有接受蒙古文化,而俄罗斯在金帐时代接受了蒙古文化。”(页156)
      此外,关于前苏联斯大林时期大饥荒、大清洗,关于红色高棉时期柬埔寨发生的惨剧,本书也通过摘录的数字资料给与了集中的展示。
      在本书附录的许宜春《百岁干爹》一文中,节录了周先生给许宜春的几封信。其中一封里有这样的话:“对人生,对世界,既要从光明处看到阴暗,也要从阴暗处看到光明。事物有正反两面,同时存在。盛极必衰,否极泰来。道路崎岖,但前面一定有出路。”(页261)不愧世事洞明者的通达之言,可供更多的人参考。
       2012年11月24日读后记
  •     周有光《拾贝集》
      
       看过周有光的《语文闲谈》知道他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性情中人,以为他的年龄也就六七十岁,但是没想到现在周先生已经有一百多岁了。巴金离开我们以后,好像五四就远离了我们,成为了历史。但是仍然有顽强的生命穿越了历史。巴金晚年几乎没有写过什么东西,顶多就是题几个字,但是周有光不仅穿越了历史,而且在百岁以后还接连出版了好几本书,不能不让人钦佩。以前了解周有光,只知道他是一个语言学家,在中国的语文学界是泰斗级人物,汉语拼音方案的重要制定者之一。没想到周先生在解放前竟然是研究经济学的。不过因为该行也躲过了文革的劫难,他的经济学同行全部都倒在文革中了。还有一个没想到的是他的妻子张允和竟然和沈从文先生的妻子张兆和是姐妹。顺手查了一下,原来她们有姊妹四个,人称“合肥四姐妹”也是一段有趣的传奇。
      
       周有光先生的一生经历了四个朝代,满清,北洋,民国,共和国,论年龄应该是我的太爷爷的那一辈。自古以来,百岁老人可以下地干活,但是几乎就没有听说过能够动笔写作的了。毕竟头脑已经不那么灵活了,思维也不那么敏捷了。不过看看周先生的书,却不能不让你肃然起敬。
      
       其实书很杂,有周先生的文章,有周先生的口述,也有不少是周先生的摘抄。其实我最留心的还是周先生摘录的这部分,一个百岁老人,今年一百零六岁了,进入还那么关心世界局势。其中摘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和苏联的解体有关,虽然都是从各种报刊上看到的内容,但是却有很多并不为我们所熟知。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苏联的几次政变,二战时期的内幕。原来车臣在二战的时候是站到希特勒一边的,苏联有比中国还多的伪军。但是这些伪军其实是斯大林血腥统治的反抗者,结果当希特勒攻入苏联以后,很多部队都阵前倒戈。历史其实非常复杂,越进入细节,就越难以用道德来评价。历史并不像教科书中的样子,有时候事情的因果都变得让人不可思议。
      
      
      
  •     “解放后,搞计划经济,我原来的那些经济和金融的东西就没有用啦,反而业余爱好变成了正业。”甥孙陈乃群的转述,揭示了周有光在将近五十岁时转行的根本原因,值得留意。
      “古代有一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个水流都是不稳定的嘛,可是它要过桥的时候这个水流就稳定了,所以船自然会通过这个桥洞。”原来如此,我之前对此是不求甚解的。
      “社会科学有所谓‘英文解字’,‘英文都是象形字’。‘bed’是床的象形字,不像一张床吗?‘eye’是眼的象形字,左右两边是眼睛,中间夹一个鼻子。”就这两例来说,倒挺形象,有意思。
      “(日本)海军战败,陆军没有战败!败于美国,没有败于中国!军事战败,经济战胜!实力雄厚,卷土重来!”不得不承认,歪理有理。
      “宗教,有多神教,有一神教,有无神教。”林汉达此言让我对其肃然起敬。
      “义和拳是过去的伪科学。伪科学是今天的义和拳。”一针见血。
      “宁可无斋而有自由,不要有斋而无自由。”无自由,即便有书斋也必不长久。
      “考古不易,考今更难。”信然。
      
      再抄两段话:
      
      一位英国教师教我如何看报。他说,第一,问自己,今天哪一条新闻最重要?第二,再问自己,为什么这一条最重要?第三,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我知道吗?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书,首先查看《大英百科全书》。我照他的方法看报,觉得知识有所长进,同时锻炼了独立思考。
      
      参加“世贸”只是产品进入世界,不是人民进入世界。人民进入世界,才是真正的“入世”。人民“入世”,就是成为世界公民。成为世界公民,不用写申请书,也没有公民证,但是要进行两项自我教育:扩大视野和补充常识。
      
      1989年苏联社科院调查:“苏共究竟代表谁?”答案:代表劳动人民7%;代表工人4%;代表官僚85%。这是瓦解前夜的民意。
      
      挑点刺儿:
      第99页最后一句,“生产方式”后应加句号;第105页,老舍的逝世年份应为1966年;第123页“苦恋”第一段第二行,半个破折号应为“一”字;第159页,引文前后的引号应去掉(《没有哭泣的葬礼》一文其他几处也如此);第172页“工农联盟”第二段第一行,列宁去世的年份应为1924年;第174页倒数第二段第一行,“普通”应为“普遍”;第181页“十年镇压”第二段第一行,“为了”后的冒号应去掉;第200页第三段倒数第一行,最后一个句号应在引号内;第204页第七段第一行,“夠”应为“够”;第208页第一段,“亲爱的母亲”应顶格;第214页第四段第一行,“1965”后应加“年”字;第248页倒数第一段倒数第二行,分号应为冒号;第249页倒数第一段第三行,分号应为冒号;第250页第三段第三行,“自已”应为“自己”;第250页倒数第二段第二行,“当晚”表述混乱,依前文是“7月16日”,可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的;第261页第一段第一行,应前空两格;第261页倒数第四段倒数第一行,“带”字应为楷体;第261页倒数第三段第一行,“卡扎非”应为“卡扎菲”。
      
  •     前一阵正好看到一篇汪丁丁老师的文章,讲到顾准的时候感叹如今许多的读者对于这些纸面上的名字心存的更多的是崇敬之情,或是其高风亮节或是其学人气质,而这些过多的崇敬反而淹没了我们对于这些学者作品本该有深一层理解。换句话说,本该由其作品、成果引起的欣赏转而由其人格、品行等诸多因素代替了。
      我想恐怕我对周有光先生也是这样。
      这位原学经济学,半路出家转攻语言学的百多岁老人,以其一生的孜孜不倦和耕笔不辍,还有谦和近人的品性打动着我们,而其汉语拼音之父的名头更让人心存敬畏。无论以年龄还是资历,周有光先生都可谓活字典,或如沈从文所言“周百科”。而从其回忆当初加入语言学研究、进入汉语拼音改革小组的经历时,更是让我颇为惊讶地看到了我们人大曾经的校长吴玉章的名字。
      就我个人感觉,周有光先生生于1906年,这对他来说颇为有益。我的意思是,这个年份,不只是让他成为当今活着的四朝元老,更是让他在小时候接受旧学,青年时迎着五四的遗波进入西式大学,从而奠定了其一生中西合璧的治学理念和方法。这恐怕是五四主力们过于极端地否定传统文化,和建国后只知马氏而没有传统文化这之间仅存的完整。
      单以此书而言,“清流拾贝”、“浊浪淘沙”、“以史为鉴”三集各有侧重。或是晚年基于更宏观更本质的思考所谈的人生意义和文化发展问题,或是针对时事所做的评论,或是简单地摘抄一些新闻、趣闻,还有的就是相当多的篇幅通过摘抄和评论的方式反思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而以古评今之意跃然纸上。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时在身旁的小册子上记录下点什么,主要是关于第一集,也是看到的些许启发,如今简要地记在这里,供自己日后深思。
      104:周有光谈怀古的意义乃是教育今日。按:颇不赞同,尤其是古的可怀性。日后得闲整理下在贸易史课上的考试卷纸。
      105:双文化时代的判断。按:文化的演进、对抗、摩擦、融合恐怕是个渐进而动态的过程,传统和现代尚能有区别,中西则不然。况且我国自五四、文革之后仍有多少传统?回头再读《文明冲突论》。
      106:民族-土地的统一联系,是否反而证明西藏问题的敏感之处?想法要留存。
      110:繁体字改简体字的问题。
      113:独裁的利弊。拟另写一篇单说。
      119:解析真实的八股文,颇为有趣。
      131:多极化是否真的会导致战争?引入外部威胁,把原本的外部变成内部,比如外星人入侵,带来人类的团结?
      218:又一次历史的误会。还是贸易史考试卷中谈吧。
      221:衣食住行的行乃是孙中山加上去的。挺有趣。
      222:又一次看到了郭沫若作为文人的自我背离。正好之前看到郭写给斯大林的献诗。
      245:历史发展的“规律”我觉得是否是时候行为?那国家、制度的兴衰是否如自然选择一样?
      
      其实,尽管我所知所学离语言学差的不是一丁半点,但我还是对汉字改革尤其是繁体字改简体字无法赞同。我觉得这是从一个方面破坏了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在的某种逻辑完整性和具体化的方法论。这就像很久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的用比写字和改用打字机打字前后的海明威(或许是另一作家)的文风有了极大地变化。周先生谈到此,则说简化字是古往今来就有的,简化后更便于使用。不过我觉得,汉字自然地演化过程,如果人为地一步到位终归不妥。况且汉字简体化一是切断了我们对于承接古代文字、文化的认知手段,二也切断了大陆和台湾的文化一体性。当然,对于文字学我终归毫不了解,或许我所说的只是歪理谬论。
      一想到此,我不由就生出开篇时的感慨。对待周有光这样一位世纪学人,哪怕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你无法赞同,但是仅是其品性与修为,就让人高山仰止心生敬畏。
      所以我对周有光老先生也是一样,崇敬之情多于理解。这也许也是由于我的学识浅陋,也许则是时代真的在发展。
      
  •      冷月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防范悠悠之口,遂修改史书,使得自己的皇位“合法化”。于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永乐实录》记载: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标……次上(朱棣),次周王肃。明朝正史告诉我们,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第四子。
      斯大林时期几乎吹捧成圣经的《联共(布)党史》,苏联解体后被指责伪造历史,顿时被批得体无完肤。俄罗斯开放苏联档案之后,历史学家根据档案重写历史。
      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当权者修订历史以维护统治的事都常有发生。而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假新闻假研究更是层出不穷,真相往往隐没在扑朔迷离中。面对泛滥且真假难辨的各种消息,我们何去何从?一本《拾贝集》让人顿悟——从真相中笃学之,是为“清流拾贝”,自假象中明辨之,是为“浊浪淘沙”,于历史教训处慎思之,是为“以史为鉴”。
      《拾贝集》收录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的近百篇文章,其中包括这位106岁的世纪老人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及他近年积累的读书笔记和摘抄。文章虽短小,却夹杂着作者对人类文明和中外历史经验的理性反思,其中不乏对国家社会中种种问题的精辟评论。
      此书出版后引起很大关注,不少人感佩于周老在如此高龄仍勤于思考、笔耕不辍,称奇之外无不庆幸国有这样的老人。然而,只是停留在对周先生 “百岁尚能思考”、“垂暮仍可出书”的敬仰,未免对不住周老的良苦用心。周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最跌宕起伏的一百年,这段历史于我们年轻人,只是教科书上里的文字、历史剧中的影像,于周老,却是其人生不同阶段的真实经历。作为历史的参与者——或者某种意义上说,推动者,周老在多个领域内做出诸多建树。前半生在他工作的经济学领域,之后又在中国汉语拼音的制定、大陆的语文改革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到了晚年,我们仍在享用简化字和拼音带给我们方便的时候,他在思想领域又给我们带来其智慧和经验。他说:“先知是自封的,预言是骗人的。如果事后不知道反思,那就是真正的愚蠢了。聪明是从反思中得来的。”“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困难重重。可是旧纸堆里有时发现遗篇真本,字里行间往往使人恍然大悟。”如何抛开无处不在的误导,辨证的看待历史,周老一语指出。
      而对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对于中国之外的世界,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五四之际,年轻的“愤青”们纷纷感慨德先生赛先生被关在墙外。殊不知强大的制度惰性存在,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制度都是缓慢向前发展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经历过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政府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的周老见证了百年来中国经历的各种灾难,然而他的字里行间却鲜有愤懑,对历史长河的流向总是洋溢着达观和期待,与我辈动辄愤怒的谴责一切不公平事物的态度迥然不同。愤青诚然无罪,却也无用。批评是件张张嘴就能做到的简单事情,而放弃空洞的愤怒去冷静的思索做更多的实事要困难的多。周先生或许正是因为目睹了太多的灾难和历史变迁,没有给自己戴上有色眼镜,也不允许自己做出任何无知的虚妄判断,才会有超越众人的深邃思考。对于他一直想了解的中国、苏联和美国,他从大量资料中“吹尽狂沙始到金”,令对现状深恶痛绝却并不真正了解反对的东西的我们不得不汗颜。总听耄耋之年的老人谈论《拾贝集》,有友人戏称周老是老一代人中的韩寒。周老受欢迎程度确实不亚于这位80后思想界的领军人物,不过韩寒毕竟年轻,也许经过岁月历练,明日的韩寒在很多事情上也会有更成熟的见解,在思想和气度上会直追这位老前辈。
      人们称《拾贝集》字字珠玑,周老却说是“休闲读物”,举重若轻的气度一览无遗。平实而高远,简练而睿智,《拾贝集》当得起所有盲目或不盲目的溢美之辞。胡适说:“那时我觉得世界上二、三百年来有一种公开的趋向,朝科学民主这个方向走,朝新的科学方法走。那个时候,我朋友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我表示过这样的话,把这个抽象名词人格式,把他看作人,最容易错误的,容易人格化,也就容易偶像化;偶像化了,便会盲目崇拜。……当时,我的朋友陈独秀因只认得两个名词,不知道科学是一个方法,民主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
      人说“台湾不知鲁迅,大陆不知胡适”,好在我们有周有光。
      
      
  •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1-05/15/content_1352736.htm
      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假信息层出不穷,真相往往隐没在扑朔迷离中。面对泛滥且真假难辨的各种消息,我们何去何从?一本《拾贝集》让人顿悟——从真相中笃学之,是为“清流拾贝”,自假象中明辨之,是为“浊浪淘沙”,于历史教训处慎思之,是为“以史为鉴”。
      
        《拾贝集》收录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的近百篇文章,其中包括这位106岁的世纪老人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及他近年积累的读书笔记和摘抄。文章虽短小,却夹杂着作者对人类文明和中外历史经验的理性反思,其中不乏对国家社会中种种问题的精辟评论。
      
        此书出版后引起很大关注,不少人感佩于周老在如此高龄仍勤于思考、笔耕不辍。然而,只是停留在对周先生 “百岁尚能思考”、“垂暮仍可出书”的敬仰,未免对不住周老的良苦用心。
      
        周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最跌宕起伏的一百年,这段历史于我们年轻人,只是教科书上里的文字、历史剧中的影像,于周老,却是其人生不同阶段的真实经历。作为历史的参与者——或者某种意义上说,推动者,周老在多个领域内做出诸多建树。前半生在他工作的经济学领域,之后又在汉语拼音的制定、语文改革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晚年又给我们带来其智慧和经验。他说:“先知是自封的,预言是骗人的。如果事后不知道反思,那就是真正的愚蠢了。聪明是从反思中得来的。”如何抛开无处不在的误导,辨证的看待历史,周老一语指出,“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困难重重。可是旧纸堆里有时发现遗篇真本,字里行间往往使人恍然大悟。”
      
        经历过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政府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的周老见证了百年来中国经历的各种灾难,然而他的字里行间却鲜有愤懑,对历史长河的流向总是洋溢着达观和期待,与我辈动辄愤怒的谴责一切不公平事物的态度迥然不同。愤青诚然无罪,却也无用。批评是件张张嘴就能做到的简单事情,而放弃空洞的愤怒去冷静的思索做更多的实事要困难得多。周先生或许正是因为目睹了太多的灾难和历史变迁,没有给自己戴上有色眼镜,也不允许自己做出任何无知的虚妄判断,才会有超越众人的深邃思考。
      
        人称《拾贝集》字字珠玑,周老却说是“休闲读物”,举重若轻的气度一览无遗。平实而高远,简练而睿智,《拾贝集》当得起这些溢美之辞。
      
      
  •     老家伙成精了, 这么大岁数还这么清楚, 谁说当代没有知识分子,没有思想界? 周老还算是个知识分子吧. 要么就是我错了, 周老只是没有被肃清的残余分子.
      
      前半部分算是比较温和的民主主张, 后半部分算是比较隐晦的民主主张. 关于苏联的大清洗, 以前了解不多, 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二, 感觉还是很震撼的. 斯大林比他妈老毛黑多了嘛.
      
      
  •     新刊物《信睿》创刊之初,拟用《信小报》为刊名,请“大家”写几句话,吴稼祥先生如是说:有的“报”很小,非要说自己大;有的“报”很大,反而说自己小,所以,信小报。吴先生的洞见和幽默我颇为欣赏。而在最近的阅读体验中,周有光先生的《拾贝集》同样给了我“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的享受。
      
      周先生的文章,堪称“大人物的小文章”。
      
      说其人物之大,一点都不夸张。周先生年龄大,106岁,做得了我的“超级爷爷”。这本《拾贝集》所收录的文章,大多写于先生95岁高龄之后,想想这鹤发老人闭目凝思,敲打键盘的神态,着实令人感动。周先生身名大,是国家语言文字的权威,我们在咿呀学语之后能用拼音来学习文字,有他一份功劳,其事迹和成就,非三言两语能概括的了。周先生文章小,足见他虚怀若谷:不拿架子,不拿腔调,不做长文,行文如小桥流水,说理如月洒庭院,一本书翻着翻着,不知书页将尽,而又回味悠长。周先生在序言中将自己的书称为“休闲读物”,其大人物的风范,跃然纸上。
      
      作为一位百岁老人,周先生退而不休,天文地理,国内国外,时事民生,其涉猎之广,思考之深,着实叫我后辈汗颜,而又倍感幸运。俗话说,家有老人是一宝。而国有老人又何尝不是一宝呢?周先生的文字,我欲用“百岁真言”来概括,是因为无论是作为“一国”,还是作为“一民”,读来都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周先生在《不爱祖国爱美国》一文中,就标题中所言之事发出“百岁一问”:亲爱的读者们,请开导我,给我一个简单而明白的答案吧!这,不就值得“一国”来深思吗?而《漫说太平洋》一文,先生将太平洋概括为中国的“外洋”,美国的“内海”,其目也远,其言也真。
      
      对于“全球化”,对于“地球村”,这位可爱可敬的百岁老人更是给年轻后辈指出了简洁而清晰的建议:孔子登鲁而小天下,现代人登月而小地球。人民入世才是真正地入世,真正地成为世界公民。世界公民,从本国看本国要改为从世界看本国,从本国看世界要改为从世界看世界。我们要补充常识,因为常识是不断更新的。走进世界,无法再梦想世外桃源,只有认真地学习地球村的交通规则。周先生的“真”,还体现在对“常识”的坚守上。在《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一文中,读过高考学子发出“我要睡觉”之控诉的“零分作文”,周先生写信给“长者”,直言:“打零分不能解决问题。要承认,错误不在学生。”你说,这样的老人,不是你我“之宝”,国家“之宝”,那谁又是呢?
      
      周先生在《百岁新稿》自序中说到:“希望《百岁新稿》不是我最后一本书。”我想,这不仅仅是周先生自己的心愿,也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      话说天下大势——读周有光《拾贝集》
      
       杨津涛(启风)
      
       刊于北斗网
      
       今年2月,在联合国安理会的一次会议上,印度外长克里希纳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他当时错念葡萄牙外长的发言稿长达几分钟,还毫无察觉。有网友对此表示“理解”:作为一个78岁的老人,有点糊涂在所难免。由此看来,在大家眼中,人一旦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即使说错点或做错点什么也都是在情理之中了。那如果我告诉你,有一位106岁的老人至今非但思路清晰,甚至还出版了新书,你会不会相信呢?
      
       原本是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老先生,后来改行研究文字,成了“汉语拼音之父”。85岁退休回家,广泛涉猎文史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随读随想,边看边记,于是先有了《百岁新稿》、《朝闻道集》,再有了今年这本《拾贝集》。在我看来,周老其实是以一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向读者展示着自己所窥见的“天下大势”。
      
       对所谓“天下大势”,想必大家对《三国演义》开篇那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话都是耳熟能详。即使是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这句话也仍有其价值。一战的时候法国与德国就是冤家对头,到了二战依旧势不两立,然而战后却能在欧共体(欧盟)的框架下开展广泛合作,其原因何在?周老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堪称经典,“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多极化),法国采取‘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虽然马路还是只有一条,但是“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一体化),不再撞车了。”六十多年来的世界历史,也很好地验证了西方政治学界所提出的“民主和平论”——民主国家间几乎是不会发生战争的。
      
       周老在《拾贝集》中对“民主”有很多精彩的诠释。在他看来,“民主是人类的经验积累”,既与种族无关,又和阶级无涉。人类政权总会遵循“从神权到军权到民权”的演进路线,使“全世界的国家都在这条路线上竞赛”。 毫无疑问,此种竞赛的规则与目标就是周老眼中的“天下大势”。
      
       中国、美国和苏联是周老最为关注的三个国家。他在书中讲了一则故事,说克林顿去参观兵马俑,一名中国青年对他说:“你领导美国。”克林顿随即纠正道:“错了,不是我领导美国,是美国人民领导我。”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几分,但已足见周老对美国民主的推崇。与此同时,周老在《拾贝集》中还摘录了很多有关苏联的札记,凡政治极权、计划经济、文化禁锢全无所不包,其中涉及“大清洗”的资料尤其详尽,如“历史记录的累计:斯大林掌权二十五年间,死于非命的总数,下限2200万,上限6600万人”,又如“1937——1938年间,莫斯科一地,每天有上千人被枪决。”如此种种,真可谓触目惊心。
      
       在周老出生后的第五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出任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曾有一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世界潮流”也就是“天下大势”,当年苏联逆潮流而动,所以最终不免分崩离析的命运。
      
       三个国家中,中国是祖国,美国是成功榜样,苏联则是前车之鉴。周老无论是赞扬美国,还是反思苏联,其实都是在试图为中国寻求一条未来可行的路径。当然,这条道路必须要能顺应“天下大势”。试想,如果不是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顺应世界大潮,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那就断然不会有今天仅次于美国的GDP。所以周老对马克思的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资本家不是只剥削,不生产价值。资本家有三种功能:创业功能、管理功能和发明功能。”“马克思(1818—1883)去世太早……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全貌,因此《资本论》只可能是哲学推理,不可能是科学实证。”
      
       如周老所说,今天的中国已从“天下中心”变成了“世界一员”。从前的竞赛规则由天朝一言而定,如今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个普通成员,就必须要在世界各国共同制定的规则下求发展。既然民主是“天下大势”,那中国也不能置身其外。针对国内一些学者对民主的审慎态度,周老曾对记者说,“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某个国家要不要的问题。有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讲,民主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其实,要改的是国情,不是民主。”这可谓是一语中的。
      
       《拾贝集》继承了《朝闻道集》的思想风格,“兼有俯瞰全球的文化视野,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背景,语言大师的清通文字,历史老人的清明睿智,现代公民的社会关怀,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听一位世纪老人话说天下大势,正是“言则启智,善莫大焉”。
      
      
      http://www.ibeidou.net/?p=7399
  •     ——读周有光先生的《拾贝集》
      
      笔者当年错过了《百岁新稿》,那时天天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周先生在这本书的自序中说,“希望这不是我的最后一本书”。又说,“老年读书,我主要读专业以外的有关文化和历史的书籍,想知道一点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背景。首先想了解三个国家,中国、苏联和美国。……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困难重重。可是旧纸堆里有时发现遗篇真本,字里行间往往使人恍然大悟。……先知是自封的,预言是骗人的。如果事后不知道反思,那就是真正的愚蠢了。聪明是从反思中得来的。”以此来看周先生先前那本受人瞩目的《朝闻道集》,和现在这本《拾贝集》,基本上没有脱离开这个研究的范畴。百岁之后的周有光,离开自己原先的研究领域,开始在历史中寻找值得新世界反思的东西。
      
      周有光先生是上个世纪之初生人。早年就读于近代著名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后任教高等学院,任职银行系统,现代中国第一代经济学家。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被留在该委员会工作,自此彻底改行,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成为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这一百年来中国从近代史走向现代,国人不停地面临世界前所未有之变局。周先生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如果说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文字学的家学素养跨越学科、避开运动,成就新的事业,在个人史上是一个奇迹的话;那么在百岁之后重新进入大国政治史、经济史的研究和反思,并且在高龄保持着许多国际问题思考的前沿性,对民主政治基本理念的谙熟,则无疑显示出这个知识人对自我身份和使命的清醒认识。冯友兰先生曾说:“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中国有源远流长丰富宏大的文化,这是旧邦;中国一定要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作并世之先进,这是新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有光先生追寻的,正是别人历史之中可供我们实现“新命”的思想遗产。
      
      周有光先生编著的《朝闻道集》和《拾贝集》前后两本书,最值得看的笔者以为是先生编选材料的眼光,这些材料本身即观点。先生本身鲜明的文化比较研究色彩,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能力以及近年来对国际政治沿革历史的观察,使得这些收集到的材料往往含有深刻的意味,看似在谈别人的问题,实则是对我们自己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思考。先生谈“多极化”和“一体化”,虽然问题不像谈到的这么简单,但给人很清晰的启发:
      
      2008年8月,俄国军队进入格鲁吉亚,俄格两国形成冲突。格鲁吉亚部分俄侨聚居地要求独立,格方坚决维护领土完整,俄方出兵护侨。俄格对抗背后是俄美对抗,俄美对抗的实质问题是,俄国主张“多极化”而美国主张“一体化”。多极化即世界有两个以上的重心,也即足以影响别国命运的超级大国,多极化无疑意味着对抗。一体化即共同遵守同一个行为准则,同场竞技,在一个规则之下比赛。这也是联合国存在之本。俄罗斯人和亚洲人往往认为“一体化”是美国独霸的“单极化”的代名词?欧洲人争辩说,“单极化”是“一强独霸”;“一体化”是“平等协作”,二者迥然不同。一战之后,法国主持欧洲外交,对德采取“惩罚”原则,废除军备,限制经济,还要支付巨额赔款。结果引起德国国内民众争生存、求发展的极端情绪,为希特勒的纳粹所利用,结果酿成世界范围的人道主义灾难和物质浩劫。二战之后,美国主持欧洲外交,对德改变措施,采取“援助”原则,限制军备,发展经济,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协助。德国生产迅速恢复,德法化敌为友。欧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多极化”变成了“一体化”。
      
      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诚惶诚恐地等着美国来“惩罚”。想不到美国同样没有“惩罚”,而是实行了“援助”,日本经济很快超过战前,成为经济大国,日美“两极化”变为日美“一体化”。这不是美国的慈悲心肠,而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人们懂得援助从前的“敌人”就是援助自己,日本大量购买美国的技术和设备,日美贸易共同迅猛发展。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不仅经济起飞,都从封建军国主义改为进入现代民主政治。但是,俄国不是德日,苏联瓦解之后,俄国要求继承苏联的大国地位,独立于欧盟“一体化”之外,没有动摇俄国传统的大国自尊。“多极化”和“一体化”成为冷战之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主要分歧。周先生的这番判断,基本上厘清了这两个概念,揭示出今天大国纷争的内涵,乃是源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潮流的普世价值判断。
      
      周先生在另一组文章中逐一考察了小国的崛起,比如“亚洲四小龙”、芬兰、不丹。以很小的篇幅从它们的历史、政治、经济的变革入手讲述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崛起之谜。特别是芬兰,是一个北欧小国,在两次大战中军备苏联打败,成为战败国,割让了大片国土,成为苏联第16个加盟共和国。那时,芬兰无力收复历史上的失地,就在较小的土地上创造科技奇迹。经过50年到70年代中期的工业化,发展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70年代后期开始以高科技为动力,1990年后,电子工业迅猛发展。今天,芬兰经济的成功受到世界瞩目,被称为“北欧的日本”。芬兰的例子说明,历史的包袱并不总是成为国家发展迟缓的理由,历史的,让它们归于历史,周先生此番考察意义深远。
      
      周先生的这几部书,最使人们心生的感慨,其实不是先生在这个年龄还能阅读和写作,而是他在今天仍在不停思考。我们可以循着这书中的文字去找寻他每天思考的是那些问题,这是很方便的事情,而且也不难就这些论题看出先生对自己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始终有殷殷之情,但是最可贵的正是这思考本身。先生经历这一百年中国历史的纷繁跌宕,经过与亲人失散的痛苦,面对今天新世界更加复杂的局面,重新考量自己长年的专研和知识贮备,做出了自己的生活选择,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样本,一份知识分子与时代、与眼前的世界如何相处的样本。那就是不停思考,思考,本身即是意义,也是和世界的关系。
      
      2011.2.26
      
  •   相信 愛一天抵過永遠
  •   同信~~
  •   按顺序排名:斯大林,毛泽东,希特勒
  •   很钦佩你能有如此缜密的思考……
  •   找本书有时间读一下
  •   克里米亚的故事又来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