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女声唱腔声学实验研究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侯超  页数:349  

内容概要

  本书从声学语音学角度研究锡剧女声唱腔的声学表现,主要借助音长、音高、音强三个跟戏曲旋律密切相关的声学要素来揭示锡剧念白和演唱的旋律特点。主要研究内容有:一、锡剧唱腔与方言音系的关系;二、锡剧不同选段的念白、演唱实验分析;三、锡剧不同选段的念白实验比较和演唱实验比较;四、锡剧不同选段的念白、演唱综合实验比较。此外,本书在有关章节讨论了入声字在锡剧念白和演唱中的表现以及锡剧念白的节奏问题。

作者简介

侯超,安徽利辛县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综合语音实验室实验师,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语音学和汉语方言学,参撰学术专著l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现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项,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课题源起
 1.2锡剧简介
 1.3本实验的研究设计
第二章 锡剧唱腔的音系
 2.1声母系统
 2.2韵母系统
 2.3声调系统
第三章 锡剧簧调选段声学实验研究
 3.1《庵堂相会》选段声学实验研究
 3.2《秋香送茶》选段声学实验研究
 3.3《红楼梦》选段声学实验研究
 3.4《嫁媳》选段声学实验研究
 3.5《珍珠塔》选段声学实验研究
 3.6《寻儿记》选段声学实验研究
 3.7《玲珑女》选段一声学实验研究
 3.8《玲珑女》选段二声学实验研究
 3.9《 玉蜻蜓》选段声学实验研究
第四章锡剧念白实验比较研究
 .4.1锡剧念白时长比较研究
 4.2锡剧念白音高比较研究
 4.3锡剧念白音域比较研究
第五章 锡剧演唱实验比较研究
 5.1锡剧演唱时长比较研究
 5.2锡剧演唱音高比较研究
 5.3锡剧演唱音域比较研究
第六章 锡剧女声唱腔综合实验研究
 6.1锡剧女声唱腔的时长研究
 6.2锡剧女声唱腔的音高研究
 6.3锡剧女声唱腔的音域研究
 6.4锡剧女声唱腔的音强研究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图3.41显示,《红楼梦》选段念白字调的调型与演唱字调的调型差异明显,只有少数字的调型走势基本一致,如“开、眼、残、谁、来、鲜、是、生、了、风、香、难、真、飞、天、尽、处、长”等,但这些调型基本一致的字中,平声字占了多数。从整体上看,本选段念白和演唱单字调型模式不一致的字占大多数,这说明本选段演唱与念白受到不同的旋律模式制约,各有自身的规律性;虽然本选段演唱和念白单字调型走势不尽一致,但是有不少节奏群甚至唱句的总体音高走势却很相似,例如“飘坠尘泥”、“忍受了风霜刀剑苦逼凌”、“天尽头处”等,这些节奏群或唱句都有音高下降趋势,说明两者有共同的旋律制约因素。本选段在演唱时时长延长明显,有很多拖腔之处,唱字的音高上下抖动性增强,唱字在拖腔时音高围绕中线的上下波动既增加了音乐感,也是生理调节的需要。本选段与《庵堂相会》和《秋香送茶》相比,拖腔使用明显增多,不像前两个选段只有首尾唱句或中间的过渡句才出现音高抖动现象,说明了“簧调开篇”和“簧调慢板”的唱腔风格与“老式簧调”和“老簧调”有明显不同。为进一步统计念白与演唱的旋律变化情况,我们将念白的音高均值模式与演唱的音高均值模式进行对比,请看图3.42(见第150页)。图3.42显示,从总体趋势上看,《红楼梦》选段多数念白的音高中线走势与演唱的音高中线走势存在一致性,少数唱句起字和收字模式不尽一致;从折度上来说,演唱的折度与念白的折度相当,说明演唱虽然拖腔明显,衍生出不少唱字,但音高走势较为平滑,折度并未明显增加。

编辑推荐

《锡剧女声唱腔声学实验研究》编辑推荐:南京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语言科技创新及工作平台建设”,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重大项目,“江苏区域方言文化研究”(刘俐李主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锡剧女声唱腔声学实验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