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山河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朱幼棣  页数:385  字数:37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个人的科学觉醒一本书的写作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跨度,从2008年春天汶川“5·12”大地震前就已动笔,而基本完稿则在2011年多雨的秋天。其中一年多时间,由于写《大国医改》而完全放下。一个人的学养识见、思考求索,以及写作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倘若学习、研究与写作的“边际”一再扩大,受苦受累而且艰窘。像一个匠人同时做很多件手工活,都铺开了,或起了个头,或打了一半,又不想粗制滥造,为使成品有一点特色,即使起早贪黑地干活,能出手的也只有寥寥几件。——于是,《怅望山河》写写停停,放下拿起。但唯一的好处是,这种被动性的时间隔阻,可多些沉静思考,不同的学问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回头瞧瞧就会发现原先设想的不足。还是从后面部分说起。二《后望书》出版后受得了读者的好评。记得在一次座谈会上,有读者希望能谈及长江三峡及其他相关问题,提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看法。确实,一本书要把所思考关注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说清楚,是不容易的。在《后望书》的最后一节“回望奉节”中,我已经走进了那条壮丽忧郁的峡谷和急湍的江流。——但当时,仍不能决定写些什么或怎样写。不仅仅是因为地貌的相似,与长江三峡同样纠结的还有晋陕大峡谷。在那里行走、思考,没有任何的禁忌,远离焦点和热点,而给人启示。对晋陕大峡谷自然和人文的游历与调查,在十多年间分段陆续进行。最先闯入这个峡谷,还是在新华社做记者时的偶然。有些地方只要去一次,便永远让人牵挂。此后,一有机会,便想方设法要去看看,像惦念苦难贫穷的母亲。——黄土高原、滚滚的黄河和几近原生态的大峡谷,总会给人的视觉与内心带来强烈的震撼。虽然与写作的内容无关。沿着当代历史曾经“高歌猛进”的峡谷行走,观察一些断面,找出一些隐瞒或者忽略了的重要事实,试图重新认识、重新解读历史长河的滚涌与流向。——这是一种心境,或找寻不同的观察角度。如同年轻时搞测量,找到基准点和参照物很关键。从内蒙古的托克托、从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的老牛湾——长城与黄河在那里相会,还有晋陕蒙能源基地、万家寨大坝与电站、府谷城、佳县白云山、柳林和军渡、壶口瀑布……我一次又一次整理行囊启程,一次又一次满身风尘地归来。地理的、历史的、人文的、科学的、环境的……都挤在这一条雄伟荒凉的峡谷里,磕磕碰碰——只有长江三峡能与之相比。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走完了黄河中游的晋陕大峡谷——其间还数次去长江三峡——黄河大峡谷这本尘封破碎的大书,还是没有完全读懂。2011年中秋,阴有雨。我从陕北榆林出发,经佳县,又一次进入晋陕大峡谷,沿黄河南下。过碛口古镇,又折向陕西耀县,看孙思邈的药王山,最后来到司马迁的故乡韩城,到了黄河的龙门——那里也是晋陕大峡谷的终点。浑黄的河水从百余米宽的峡谷中咆哮而出,一个漩涡接一个漩涡——大抵,逆水而上的“鲤鱼”是很难跳过这道“坎”的,“鲤鱼跳龙门”只是古代读书人的愿望罢了——铁索桥、公路桥、铁路桥和高速公路桥挨挨挤挤,横绝在谷口。黄河出龙门后便倏地舒展开来了,水面宽阔,浩浩荡荡,奔向潼关,心情也为之豁然。离开龙门后,来到了黄河边被称为梁山的小山下——那是塬首之所在。悬崖峭壁之上,隐约聚着一组建筑,司马迁就长眠在那里。登山与读史,往往不可分,更何况面对的是前贤人格与思想筑就的高峰。此时大雨如注,登山的石级上流水纵横,如急湍的沟渠,步步惊心——我仰望峰顶,想着《史记》中的一些篇什、一些故事、一些名句,不觉雨水淋湿全身。大雨中,一步一步攀援耸立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高峰,我想,司马迁不只记下了数千年来的历史,不只创造了一种史书的文本——太史公的春秋史笔,横绝旧时的激流,足以使那些胡作非为者、私欲无限膨胀者、权力不受约束者,在决策之前、在行事之中,心存些许畏惧,不敢放肆。——在古老的司马迁祠里,悬挂着一面明镜。虽然我不是历史学家,此时却忽然明白,对同样伟大的河流长江、同样雄伟的峡谷,该写些什么。——知识不只是记叙发生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创造过什么辉煌业绩的乐章,也不是记录感叹如烟往事的“断简残篇”、野史笔记。知识首先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种整体把握和判断,还有,作为后来者对历史进程的科学理解和解读。于是,在走出晋陕大峡谷后,在不见月光的中秋之夜,在韩城的一家快捷旅店里,听着屋外潇潇的风雨声,打开电脑,开始本书最后两个章节的写作——此时,遥想着春天里长江中下游洞庭湖与鄱阳湖因缺水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地方部门与学界、民间的争论不断。衰草连天落日愁,呜咽千年水怎流?昼苦短夜长,水真浑啊。三晋陕大峡谷呈南北走向,长江三峡正好东西走向,在中国的地图上,两条峡谷的延长线成九十度夹角。这是永远照耀中国古今与未来的不曾相交的十字星座——就像长江与黄河一样。因为在《后望书》中我已经写了黄河,所以,在本书中我接着写海河——在地质时代,海河与黄河是一个水系。黄河很长时间沿着今天海河的干流从天津入海。黄河与海河共同孕育塑造了华北平原。——应该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并不比西欧与北欧少,北京的年降水也堪比巴黎、柏林,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华北的河流为什么全部变成了季节河?北京成了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不仅在于人口的稠密。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因为1963年8月落在太行山区的一场暴雨,在海河流域引发的一场大水灾,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不是把缺水,而是把水患当成海河的主要矛盾,进行连续十六七年不间断的大规模治理,这在方略上就有诸多的问题。水不出山,平原上就没有水。虽然“根治”了,但母亲河已经没有了生态流量,气息奄奄。接着便引滦(河)济津、引黄济京和南水北调。这些大工程、大举措一气呵成,几乎没有间断。是不是“功在当代”,愧对子孙?四李开复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前不久见到一位海外留学归来、担任过中关村高管的成功人士,他说“我的成功和经历不可复制”。我想人生事业能否复制无关紧要。每一个人的经历可能相似,但又完全不同。所以所确定的目标也不相同,我想,一个人只要能做他所喜欢做的事就可以了,对我来说,便是学习和写作。二十多岁时,在矿山做技术员。每天在野外测量或到井下放样。那时,自学了所能找到的地质与成矿的书。因为是有色金属矿,整天接触的便是断层矿脉裂隙,古火山构造带。看惯了生与死、枯与荣,也习惯了大山的沉默与流水的喧哗。这段生活成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此后,虽然职业不同了,但对地质的兴趣与爱好一直没有中断。1984年冬天,当我随共和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登上南极大陆,涉过冰海走近百米高的冰川时,深受感动。这是地球上最古老、也是最后的大陆,如此辽阔、如此壮丽、如此纯洁。我回国时,带回很多从南极捡回的石头,有水晶、玛瑙,也有形状特别的火山石。八九十年代,我分工采访过地矿行业,到过很多地方。1994年秋天进中昆仑山采访时,又看到了成矿带上强烈地震活动的遗迹,引起了无数回忆。——尽管人类自以为已经了解很多,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对山川和大地,仍然所知甚少。地球从形成至今已有40多亿年漫长的历史,而人类进化至今不过两三百万年,而真正成为有智慧的“人”,只是在第四纪冰期结束以后,就是说,只是在一万多年前,才开始我们人类真正上升的历史。当下,我们似乎只关注生活状态网络信息,而忽视了我们脚下的大地,忽视了生存的环境。15年前,业余时间研究的结果写成了《珠宝王国》一书,当时正在新华社从事时政的采访,鉴宝收藏之类还没有盛行。——我是从地质与历史文化角度偶然撞入这个大门的,但很快转身走了出来,未再深入。有时在差异甚大的领域转换,可以增加学习与探索的兴趣。所以,当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些专家一再在媒体上宣称地震不可预测,而且在将来也无突破的可能时,对我这个老地质队员来说,简直无法接受。又比如,岷江上的紫坪铺水库,有人赞扬它为“世界上第一座经受了8级地震仍然安全的百米以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并作为“大坝与和谐发展”的典范,这我也无法接受。为什么要把高坝水库建在活动的大断裂上?或者说——规划时没有作过地质地震的评估吗?大地震有何根据完全排除诱发的可能?这些都不值得好好研究吗?——于是,我继续从地质构造的角度对地震火山等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与研究,开头四个章节也可看作学习的心得和笔记。拒绝盲从,独立思考,以期有新的见解,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心灵的自救。世界正处于大变局中,除了政治觉醒、思想解放外,我想不可或缺的,是人的科学觉醒。如是,在建设和改革中,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执著地面向未来。有些问题的提出,虽然还不够严谨和成熟,但很重要。五正在书稿进行最后修改时,2012年春节前,有位几十年不见的大学同学突然来找,邀我去朋友处看一块绿色晶莹的矿石。他说送过好几个地方检测,有家权威的宝石检测中心第一次检测结果还认为是玻璃。我问了矿石的发现地点,他说,记得你十多年前就写过宝玉石的书,我们想问问你认为是什么玉石?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葱岭玉!”我说丝绸之路最早应是“玉石之路”,在唐代,波斯商人曾将葱岭石带到长安,引起过轰动。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中断,“葱岭玉”也就从市场上消失了近一千年。——大家闻之大喜,纷纷举杯,为了隐而复现的宝藏,说喝酒喝酒。确实,这些年来,怅望山河,我们已经失去得太多,而且这种破坏性的开发利用至今仍在继续。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欲说还休,不是一句重现“青山绿水”所能了断的。从“葱岭玉”我又想到那条千年以前法显、玄奘法师西行走过的路——我正着手写一部与佛教文化有关的书,高山阔岭、大漠风尘,经常出现在脑际,我似乎熟知了那里隐而不显的一切。这也是我一眼就断定那绿色晶莹的宝石是“葱岭玉”的原因。法显、玄奘等圣徒一样求法者的背影已经远去,渺不可追。但一个人在信仰和求学的漫漫路上跋涉,虽然孤独而艰难,在智慧星光的照耀下,时有所悟,时有心得,也有很多快乐。

内容概要

  山与河,组成了大地构造,组成了辽阔的风景。祖国的山河也是我们信仰与理想的支撑。
  周总理说“李四光是一面旗帜!”——大震已经过去,解读龙门山大断裂,许多问题仍需求证和回答。李四光曾指出川西是个危险地区,为什么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从汶川、玉树,到西南,灾难还在一再发生,难道我们还能无休止的开发和破坏、在地震学科中永远无所作为?
  百年海河航运的兴起与衰落。“根治”变成了对母亲河的刨根断根。中国北方,北京天津,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断流了。几十年里一再在治水和治污、缺水和调水、水灾和抗旱中轮回。不恢复河流的生命与最低的生态流量,能维系华北的可持续发展吗?
  土地山林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仅仅过去几十年,人们便彻底遗忘了:“千岛湖”原是沃野,千年古城、无数村镇,沦为泽国。几十万移民半个多世纪的流浪、迁徙,仅仅是为了建一座装机不大的电站。
  从云梦泽的消失,连天波涌洞庭的形成,再到高峡平湖,欲说还休。长江中游究竟能容几个大湖?新世纪初大规模的退田还湖刚刚结束,可后三峡时期长江中下游水系生态无情的变化,洞庭湖、鄱阳湖的生死纠结,同样值得忧虑和关注。
  前路曲折崎岖,失误和挫折是民族的宿命?怅望山河,愁绪满怀,希望或许便在再后望之中——一些决策,一些项目,“功”在当代,却未必利在千秋。历史与地理、成功与失败,长远与短见,难道不值得用科学发展观重新思考、重新审视?
  作者以炽热的情怀、广博的学识,严谨的分析,深邃的思考,冷峻的笔触,迎难而上,还原那些被隐瞒或者被忽略的重要真实,引导客观深入的认知,唤醒人的科学觉醒。——这是朱幼棣继《后望书》之后,历时五年推出的又一部震撼人心的力作。
   
 

作者简介

  朱幼棣,学者、作家。曾为新华社著名记者、国务院研究室司长。现为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研究员。
  生于浙江黄岩。做过矿山技术员,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编,工业采访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2年被评为新华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曾被国家地矿部授予“荣誉地质队员”,获首届萌芽创作奖、首届地球奖。现为国家软科学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
  朱幼棣在经济、地质、能源、医药、文学甚至书法等诸多方面有较深研究,出版过十多部著作。《怅望山河》是继《后望书》、《大国医改》后又一部力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李四光的旗帜
001 大地震的追问 
002 听一听李四光的声音 
003 真实的谎言:“三大因素”决定地震无法预测 
004 玉树最初震颤之后,为什么没有预警? 
005  “地壳只是一张薄薄的纸” 
006  “叔叔,为什么要地震?” 
第二章 “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007 地震,有字的书与无字的书 
008 海原,南北地震带北段的生死节点 
009 邢台大地震。关于地震的巨人对话。中国地震预报的发端  
010 李四光: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011 海城临震预报:跑赢大地震 
第三章 大师缺失的时代
012 宏观判断上的犹豫与游移 
013 唐山大地震:临震的“非常预报” 
014 走近龙门山断裂带 
015 不容忽视的强震“填空性” 
016 汶川5?12地震究竟有没有先兆? 
017 是否能容纳不同观点?要不要重视群防群治? 
018 超越思想的局限与知识的边界 
第四章 河山不能承受之重
019 从都江堰到杨柳湖、紫坪铺 
020 震中映秀—北川? 
021 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 
022 能否拨开大地震的若干疑云? 
023 大地震与造山运动 
024 地震与天文,太阳和月亮 
025 中国会有火山爆发吗? 
026 西南下一个大地震可能发生在哪里? 
027 虎跳峡,高山深谷里隐藏着强震的风险 
第五章 北京水危机的背后
028 与都城相伴的河流 
029 昆明湖与西湖:城市的另类水源地的样本 
030 北京原来有多少水可用? 
031 官厅——建了一座缺水的大水库 
032 调水、调水:无限拉长的距离 
033 泥河湾的奥秘与永定河的灾变 
第六章 海河,不再入海的河流
034 水尽海河 
035 怀念海河:我们怎样认识母亲 
036 从河谷到山前平原,“缘河而生”的文明与政治中心 
037 思想、智慧与河流——见证赵州桥 
038 1958年,发飙的跃进从大修水库启动 
039 河流的脉动与“洪泛滩区” 
040 东川口等几十座水库的溃决 
第七章 治理与拔根——引滦、引黄和南水北调
041 1963年的海河:天灾与人祸叠加  
042 不可能实行的“黄万里建议” 
043  “百团大战”海河,十五年壮志与血汗的回报 
044  “村夫”陈永贵对大雨的认识 
045 华北地下水:危及子孙后代的索取 
046 无水:冀南之难 
047 年年干旱,遑论N年一遇的防洪工程 
048 还能出郭守敬这样的大师吗? 
第八章 天津与海河之殇
049 “海河无帆船” 
050 解放桥见证什么? 
051 海河流淌的平原 
052 回望天津:河与海托起的城市 
053 从内陆、内河走向海洋 
054 滨海: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 
055 滨海新区开发与“东进西出”战略 
第九章 白洋淀:不仅是一个北方大湖的命运
056 邓小平对白洋淀污染的批示 
057 “年轻的湖”是怎样衰老的? 
058 白洋淀突发的死鱼事件 
059 白洋淀的枯竭和西大洋、安格庄水库 
060 聆听易水悲歌 
第十章 让淮河休养生息
061 石漫滩、板桥水库的惨剧 
062 灾难为何以暴戾的方式降临? 
063 淮河治污之痛 
064 中国最好的河流 
065 淮上人家愁云不散 
066 在生态流量与纳污之间寻求平衡 
第十一章 “借问新安江”
067 水底古城:不该遗忘的见证 
068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069 假如海瑞仍在淳安为官 
070 新安江航道与浙西、徽州的经济地理 
071 新安江项目的决策:原来还有其他选择 
072 我们错过了什么? 
073 以人为本,“综合效益”的科学观照 
第十二章 后三峡时期:生态与生存的纠结
074 江与湖:长江生态系统的渐变与突变 
075 极端天气和异端的论点 
076 三峡居民、土地和淹没的纠结 
077 水库移民不等同于高山区“扶贫搬迁” 
078 初识三峡航道,真正的《建国方略》 
079 川江夜航,翻越三峡大坝 
080 在亚洲伟大的峡谷河流上航行 
081 最后的回馈,被淹没的文明 
082 再走川江,值得忧虑的生态环境 
083 拦江成湖,蓄起来的不只是水 
第十三章 后三峡时期:长江水系与河湖的变迁
084 传说中的云梦泽 
085 荆州、荆江和江北大堤 
086 湖泊的死与生:洞庭小湖到八百里巨泽 
087 与水争地到退田还湖 
088 唯有长天,不见秋水——中下游湖区的连年大旱 
089  防洪能力,从宣传到现实 
090 关河望断,大江难东去 
091 鄱阳湖的纠结之一:三峡蓄水对鄱阳湖究竟有没有影响? 
092 鄱阳湖的纠结之二:要不要建“闸坝?” 
093 怅望洞庭 
094 山河不语 
后记 一个人的科学觉醒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还有一本书,淡黄色的封面,如泥石流崩泻山体,也像山地上无人收割的麦田——这也是一本关于第四纪地质的书。一张一张死去与活着的灾民悲痛欲绝的脸,一再叠印在深绿与黄色上。再读这些书,是为了写几篇西南水电开发与地质灾害、地震地质研究和预报的决策参考,报送领导。 在这些书里,我读到了许多灼伤人眼的地名:汶川、茂汶(茂县)、北川,还有映秀、漩口……这些,都成了瓦砾遍地的废墟。我在电视里看到,汶川县城东沟,那是一条著名的断裂带,在那里可以观察到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岩石类型。这个宽不足两公里,而有些地方只有几百米宽的断裂带,成了天堑,成了生离死别的地方。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作者潘桂堂是我的老乡、地矿部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几十年里已经30多次上青藏高原野外考察,书中那些地方都是他亲自考察过的。有一天晚上,在北京的招待所里长谈,我问他最危险的考察是哪一回。他想了想说,在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交界处的断裂带上,攀上一个陡峻的古火山口考察,上去了竟下不来。——这样用脚走出来的地质学家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我翻阅着这本关于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学术著作,竞有恍若隔世之感。很多与地名有关的地学名词,现在都需要注释了:“彭灌杂岩体”——彭是彭县,现在称彭州;灌是灌县,现在叫都江堰市;“威州镇东沟剖面”——威州镇即汶川县城;还有著名的“汶川一茂汶大断裂”——茂汶即今天的茂县。龙门山大断裂中有许多推覆体,形成了许多“飞来峰”。推覆群的“根带”,正在映秀一白水河一北川。 汶川大地震使根带发生撼动。 地震其实需要地学研究的支撑。这是一门艰辛与寂寞的工作,还需要长期深入野外考察——可能十年几十年那只“老虎”都还在沉睡,蹲伏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醒来。一代又一代人只能在大地上老去。但是,勇气与真知灼见,需要在寂寞中坚守和磨砺,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没有一种倒下叫站起。倒下的已经永远倒下了。我们活着的人,不能愧对死难者,愧对后人。

后记

一个人的科学觉醒一本书的写作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跨度,从2008年春天汶川“5•12”大地震前就已动笔,而基本完稿则在2011年多雨的秋天。其中一年多时间,由于写《大国医改》而完全放下。一个人的学养识见、思考求索,以及写作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倘若学习、研究与写作的“边际”一再扩大,受苦受累而且艰窘。像一个匠人同时做很多件手工活,都铺开了,或起了个头,或打了一半,又不想粗制滥造,为使成品有一点特色,即使起早贪黑地干活,能出手的也只有寥寥几件。——于是,《怅望山河》写写停停,放下拿起。但唯一的好处是,这种被动性的时间隔阻,可多些沉静思考,不同的学问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回头瞧瞧就会发现原先设想的不足。还是从后面部分说起。二《后望书》出版后受得了读者的好评。记得在一次座谈会上,有读者希望能谈及长江三峡及其他相关问题,提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看法。确实,一本书要把所思考关注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说清楚,是不容易的。在《后望书》的最后一节“回望奉节”中,我已经走进了那条壮丽忧郁的峡谷和急湍的江流。——但当时,仍不能决定写些什么或怎样写。不仅仅是因为地貌的相似,与长江三峡同样纠结的还有晋陕大峡谷。在那里行走、思考,没有任何的禁忌,远离焦点和热点,而给人启示。对晋陕大峡谷自然和人文的游历与调查,在十多年间分段陆续进行。最先闯入这个峡谷,还是在新华社做记者时的偶然。有些地方只要去一次,便永远让人牵挂。此后,一有机会,便想方设法要去看看,像惦念苦难贫穷的母亲。——黄土高原、滚滚的黄河和几近原生态的大峡谷,总会给人的视觉与内心带来强烈的震撼。虽然与写作的内容无关。沿着当代历史曾经“高歌猛进”的峡谷行走,观察一些断面,找出一些隐瞒或者忽略了的重要事实,试图重新认识、重新解读历史长河的滚涌与流向。——这是一种心境,或找寻不同的观察角度。如同年轻时搞测量,找到基准点和参照物很关键。从内蒙古的托克托、从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的老牛湾——长城与黄河在那里相会,还有晋陕蒙能源基地、万家寨大坝与电站、府谷城、佳县白云山、柳林和军渡、壶口瀑布……我一次又一次整理行囊启程,一次又一次满身风尘地归来。地理的、历史的、人文的、科学的、环境的……都挤在这一条雄伟荒凉的峡谷里,磕磕碰碰——只有长江三峡能与之相比。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走完了黄河中游的晋陕大峡谷——其间还数次去长江三峡——黄河大峡谷这本尘封破碎的大书,还是没有完全读懂。2011年中秋,阴有雨。我从陕北榆林出发,经佳县,又一次进入晋陕大峡谷,沿黄河南下。过碛口古镇,又折向陕西耀县,看孙思邈的药王山,最后来到司马迁的故乡韩城,到了黄河的龙门——那里也是晋陕大峡谷的终点。浑黄的河水从百余米宽的峡谷中咆哮而出,一个漩涡接一个漩涡——大抵,逆水而上的“鲤鱼”是很难跳过这道“坎”的,“鲤鱼跳龙门”只是古代读书人的愿望罢了——铁索桥、公路桥、铁路桥和高速公路桥挨挨挤挤,横绝在谷口。黄河出龙门后便倏地舒展开来了,水面宽阔,浩浩荡荡,奔向潼关,心情也为之豁然。离开龙门后,来到了黄河边被称为梁山的小山下——那是塬首之所在。悬崖峭壁之上,隐约聚着一组建筑,司马迁就长眠在那里。登山与读史,往往不可分,更何况面对的是前贤人格与思想筑就的高峰。此时大雨如注,登山的石级上流水纵横,如急湍的沟渠,步步惊心——我仰望峰顶,想着《史记》中的一些篇什、一些故事、一些名句,不觉雨水淋湿全身。大雨中,一步一步攀援耸立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高峰,我想,司马迁不只记下了数千年来的历史,不只创造了一种史书的文本——太史公的春秋史笔,横绝旧时的激流,足以使那些胡作非为者、私欲无限膨胀者、权力不受约束者,在决策之前、在行事之中,心存些许畏惧,不敢放肆。——在古老的司马迁祠里,悬挂着一面明镜。虽然我不是历史学家,此时却忽然明白,对同样伟大的河流长江、同样雄伟的峡谷,该写些什么。——知识不只是记叙发生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创造过什么辉煌业绩的乐章,也不是记录感叹如烟往事的“断简残篇”、野史笔记。知识首先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种整体把握和判断,还有,作为后来者对历史进程的科学理解和解读。于是,在走出晋陕大峡谷后,在不见月光的中秋之夜,在韩城的一家快捷旅店里,听着屋外潇潇的风雨声,打开电脑,开始本书最后两个章节的写作——此时,遥想着春天里长江中下游洞庭湖与鄱阳湖因缺水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地方部门与学界、民间的争论不断。衰草连天落日愁,呜咽千年水怎流?昼苦短夜长,水真浑啊。三晋陕大峡谷呈南北走向,长江三峡正好东西走向,在中国的地图上,两条峡谷的延长线成九十度夹角。这是永远照耀中国古今与未来的不曾相交的十字星座——就像长江与黄河一样。因为在《后望书》中我已经写了黄河,所以,在本书中我接着写海河——在地质时代,海河与黄河是一个水系。黄河很长时间沿着今天海河的干流从天津入海。黄河与海河共同孕育塑造了华北平原。——应该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并不比西欧与北欧少,北京的年降水也堪比巴黎、柏林,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华北的河流为什么全部变成了季节河?北京成了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不仅在于人口的稠密。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因为1963年8月落在太行山区的一场暴雨,在海河流域引发的一场大水灾,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不是把缺水,而是把水患当成海河的主要矛盾,进行连续十六七年不间断的大规模治理,这在方略上就有诸多的问题。水不出山,平原上就没有水。虽然“根治”了,但母亲河已经没有了生态流量,气息奄奄。接着便引滦(河)济津、引黄济京和南水北调。这些大工程、大举措一气呵成,几乎没有间断。是不是“功在当代”,愧对子孙?四李开复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前不久见到一位海外留学归来、担任过中关村高管的成功人士,他说“我的成功和经历不可复制”。我想人生事业能否复制无关紧要。每一个人的经历可能相似,但又完全不同。所以所确定的目标也不相同,我想,一个人只要能做他所喜欢做的事就可以了,对我来说,便是学习和写作。二十多岁时,在矿山做技术员。每天在野外测量或到井下放样。那时,自学了所能找到的地质与成矿的书。因为是有色金属矿,整天接触的便是断层矿脉裂隙,古火山构造带。看惯了生与死、枯与荣,也习惯了大山的沉默与流水的喧哗。这段生活成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此后,虽然职业不同了,但对地质的兴趣与爱好一直没有中断。1984年冬天,当我随共和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登上南极大陆,涉过冰海走近百米高的冰川时,深受感动。这是地球上最古老、也是最后的大陆,如此辽阔、如此壮丽、如此纯洁。我回国时,带回很多从南极捡回的石头,有水晶、玛瑙,也有形状特别的火山石。八九十年代,我分工采访过地矿行业,到过很多地方。1994年秋天进中昆仑山采访时,又看到了成矿带上强烈地震活动的遗迹,引起了无数回忆。——尽管人类自以为已经了解很多,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对山川和大地,仍然所知甚少。地球从形成至今已有40多亿年漫长的历史,而人类进化至今不过两三百万年,而真正成为有智慧的“人”,只是在第四纪冰期结束以后,就是说,只是在一万多年前,才开始我们人类真正上升的历史。当下,我们似乎只关注生活状态网络信息,而忽视了我们脚下的大地,忽视了生存的环境。15年前,业余时间研究的结果写成了《珠宝王国》一书,当时正在新华社从事时政的采访,鉴宝收藏之类还没有盛行。——我是从地质与历史文化角度偶然撞入这个大门的,但很快转身走了出来,未再深入。有时在差异甚大的领域转换,可以增加学习与探索的兴趣。所以,当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些专家一再在媒体上宣称地震不可预测,而且在将来也无突破的可能时,对我这个老地质队员来说,简直无法接受。又比如,岷江上的紫坪铺水库,有人赞扬它为“世界上第一座经受了8级地震仍然安全的百米以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并作为“大坝与和谐发展”的典范,这我也无法接受。为什么要把高坝水库建在活动的大断裂上?或者说——规划时没有作过地质地震的评估吗?大地震有何根据完全排除诱发的可能?这些都不值得好好研究吗?——于是,我继续从地质构造的角度对地震火山等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与研究,开头四个章节也可看作学习的心得和笔记。拒绝盲从,独立思考,以期有新的见解,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心灵的自救。世界正处于大变局中,除了政治觉醒、思想解放外,我想不可或缺的,是人的科学觉醒。如是,在建设和改革中,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执著地面向未来。有些问题的提出,虽然还不够严谨和成熟,但很重要。五正在书稿进行最后修改时,2012年春节前,有位几十年不见的大学同学突然来找,邀我去朋友处看一块绿色晶莹的矿石。他说送过好几个地方检测,有家权威的宝石检测中心第一次检测结果还认为是玻璃。我问了矿石的发现地点,他说,记得你十多年前就写过宝玉石的书,我们想问问你认为是什么玉石?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葱岭玉!”我说丝绸之路最早应是“玉石之路”,在唐代,波斯商人曾将葱岭石带到长安,引起过轰动。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中断,“葱岭玉”也就从市场上消失了近一千年。——大家闻之大喜,纷纷举杯,为了隐而复现的宝藏,说喝酒喝酒。确实,这些年来,怅望山河,我们已经失去得太多,而且这种破坏性的开发利用至今仍在继续。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欲说还休,不是一句重现“青山绿水”所能了断的。从“葱岭玉”我又想到那条千年以前法显、玄奘法师西行走过的路——我正着手写一部与佛教文化有关的书,高山阔岭、大漠风尘,经常出现在脑际,我似乎熟知了那里隐而不显的一切。这也是我一眼就断定那绿色晶莹的宝石是“葱岭玉”的原因。法显、玄奘等圣徒一样求法者的背影已经远去,渺不可追。但一个人在信仰和求学的漫漫路上跋涉,虽然孤独而艰难,在智慧星光的照耀下,时有所悟,时有心得,也有很多快乐。

媒体关注与评论

山河之殇,心灵之震荡!    ——许戈辉,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    国朝多聪明,少傻子,多机灵,少认真,多游戏,少严肃。一位才高八斗的学士说,所谓傻子,就是认真、严肃,有点儿一根筋做事的人,——不是只求做事不求回报,而是坚持首先把事做好,回不回报还在其次。傻子做事,出于激情不错,更重要源于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认真、严肃的基础。以此标准,本书作者无疑属傻子一类。    透过作品中的激情——忧心与愤懑,执意与取舍,我们读到的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认真与严肃,它们近乎庄重、华美、尊贵。    ——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创办人

编辑推荐

《怅望山河》作者长期关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这使其能以绝无仅有的冷静笔触对现存问题和缺憾进行科学的观照,还原那些被隐瞒或者被忽略的重要真实,还山河以“清白”,引导客观深入的认知,唤醒人的科学觉醒。

名人推荐

山河之殇,心灵之震荡!——许戈辉,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国朝多聪明,少傻子,多机灵,少认真,多游戏,少严肃。一位才高八斗的学士说,所谓傻子,就是认真、严肃,有点儿一根筋做事的人,——不是只求做事不求回报,而是坚持首先把事做好,回不回报还在其次。傻子做事,出于激情不错,更重要源于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认真、严肃的基础。以此标准,本书作者无疑属傻子一类。透过作品中的激情——忧心与愤懑,执意与取舍,我们读到的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认真与严肃,它们近乎庄重、华美、尊贵。——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创办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怅望山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6条)

 
 

  •    与朱幼棣的前作《后望书》比起来,《怅望山河》目光更加专注,也更多了许多惆怅。在《后望书》中回望建国以来各种被人为抹去的文化符号,那些大开大建的历史场景,那些历史文化古镇的灰飞烟灭,那些为了道路为了利益一再退让的老传统建筑一再地被铲除、被拆迁、被商业、被刻板化、被形式化。。。一切的一切都看得人极为难受和痛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的号召到头来只剩下物质文明的一枝独秀,留下焦灼、焦虑、急躁的人们无处哀伤逝去的心灵寄托。从《后望书》到《帐望山河》整体上调子是一致的,依然是后望,依然是怅然,依然是反思,依然是忧虑。《后望》里思考文化文明,历史遗迹与古建筑,《怅望》里则是地震、江海水资源、生态与生存。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朱幼棣忧思重重,他身上也有独特的敢言士大夫精神,种种诘问皆发人之不敢言。我想他在这些诘问中试图唤醒着国家、政府和社会良知的道德心。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丰富而又短缺,这是常识,然而不知道的是原来情况严重到这般地步。书中附了大量的照片,“海河”名不副实,海河的水不再流入海里,变成了内陆河;北部大旱,庄稼全烂在地里;北京缺水,天津缺水,华北全面缺水,曾经富饶风景秀丽的白洋淀快要变成干淀;南水北调忙着南水北调,可是发现所有的河上都有桥,可是河里都没有水。。。。生态严重失衡,也不能怪灾难总以暴戾的形式出现。
      
      怅望山河而无语,千百年前的那片山河依旧在,却已物是人非。没有水,即便一片繁华又如何,曾经的丝绸之路,曾经的楼兰,曾经的敦煌,不都湮没于黄沙之中。系统地跟随作者的足迹,走过这些原本是沃野和盆地的村镇,看过那些淹没于水底的古镇牌坊,恍然又一次文明的消失,不光是天灾,更是人力所为。看这些人定胜天的种种壮举,看满目创痍的山河,再看同片山河上热火沸腾的建筑工地,又想起孔尚任《桃花扇》里所唱“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没有出路,没有未来,只有茫然无措与“为谁辛苦为谁忙”。
      
      在后记里作者说,这本书的写作其实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跨度,从2008年春天汶川地震前就已动笔,直到2011年才完稿,写的过程中写写停停,也愈加认识到拒绝肓从,独立思考的重要,甚至将这种书写视为“一个知识分子心灵的自救”,在他眼里“知识,首先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种整体把握和判断,还有作为后来者对历史进程的科学理解和解读”。那么,参与其中的知识分子们呢?我们呢?作者提倡要科学觉醒,其实不若说是生态觉醒,更具体点是“功在千秋万代”的觉醒啊。
  •   从后望书、大国医改,到这本怅望山河,朱幼棣先生不是高产的作家,却绝对是很有良心的学者。
  •   作者以非常宏观的视野考察了我们的山川河流,展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重大工程的变迁。他分析得越是深入,心情就越是沉重。面对茫茫山河,怅然情绪不禁升起。朱幼棣以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关照我们的山河。
  •   今年抗日抵制日货闹得沸沸扬扬,若是有时间上街喊口号,不如静下心来看看这本书!我们美丽的家园,美丽的山川河流,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朱幼棣是个有良心的人。写出了很多人不敢说的话。
  •   网上说<<怅望山河>>成功的预测了芦山地震,买来验证,果真有眉目。好书!!
  •   看完后望书后,知道朱幼棣的书必须看
  •   书中的文字揭露了社会现实,客观而真实。很多人都是写浮夸的文字,作者写的很深沉,视野宏大。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人与事,还有多少人会去看看我们的大地母亲怎么了?满目疮痍,大地母亲的血管里没血了,生肿瘤了,被人为切断了。好不令人伤心。这本书应该每个人都看一看,我们生存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别到时候完全破坏了才开始忏悔,就像地震,等发生了,死了那么多人,一切都来不及了!
  •   我们怎么能对我们的山川河流无动于衷呢?越是基础的越是宏大的工程,对人的影响越是深刻。在我们都在谈论旅游的时候,可曾想过相机中记录的风景,也许在几年后就会消失。我们需要有人把记忆留下。
  •   这本书非常好,直面问题,提出忧思。朱幼棣先生是真正的爱国者。
  •   朱幼棣,预言帝!
  •   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我们的国家太让人惆怅,未来之路太漫长。
  •   看过《后望书》才决定跟的。不愧是多年的资深记者,写实,有高度,醍醐灌顶,发人深思。
  •   看完《后望书》后,果断又去买了他的书,只是看着过于消极,希望我以后经过了专业学习之后能够更加辩证地看待问题。
  •   后望书的作者,他是研究这个的,所以选了这本书,感觉不错
  •   装帧很好的一本书,看完后,真的要保护我们的环境,很重要!
  •   期待朱记者的写的书
  •   粗读了一下,很好的书啊!值得一读!现在这样的书不多了
  •   真不错,封面很漂亮,草草看了下,作者的思考,很深刻。很喜欢。
  •   作者是位有良心的官员。可惜这样曾经的为政者太少了,何况我们也无法保证作者如果面对不受限的实权,不会变节。
  •   深刻深邃
  •   刚看了几个章节,字里行间能清晰地感觉到朱先生赤诚的家国情怀,真正的爱国青年不该错过这本书。
  •   不多说了,祖宗留下的河山,被我们糟蹋了
  •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吾问无为谓呜呜呜呜呜呜
  •   很好,理想很丰满!
  •   为自己自己挑选的,很是喜欢
  •   第三次购买,一直作为礼物送朋友!
  •   很有思想性,能学到很多知识
  •   老公的最爱,我不知道内容是什么。
  •   内容详实生动,很有启发
  •   朱先生的哲思与对社会的担当,令人感动不已。
  •   帮别人买的,据说很有用
  •   写的可以,可以作为谈资来读。
  •   看过这本书以后,很多答案都很明白了。我们如今很多地方正在不顾一切的毁掉我们子子孙孙赖以生存的大好河山。
  •   昨晚刚刚读完,生态保护已经很难逆转了,希望政府高官能够看到。不足的是抒情过多,文字有点拖沓,但仍然瑕不掩瑜。
  •   很有历史感,不说文字,就这些反思的史事,就值得各级决策者看看,愿发展与美丽中国并行,体现出老祖中天人合一的智慧
  •   近代地理地质与大事件
  •   一开网络都是负面消息,再多这么一本专业的负面消息,让我们感觉活着的更要不易
  •   关心天下大事,可展卷一读,思考比较开阔深刻。
  •   关于中国水利与建设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   看此书,心情如标题一般无力。看到了一些真相,看到了一些凶残。
  •   专业与文学结合
  •   此书观点鲜明,分析犀利,文字优美,虽然对其观点不一定完全赞同,例如对建设水库诱发地震的分析,造山运动的概念和理解等,本人都有不同看法。的但读后能发人深思。不足的是,文章有点龙头蛇尾,前面比较精彩,后面的则是应景之作。
  •   翻了一眼,提不起兴趣
  •   河山犹在?——《怅望山河》的自然之问  城市雾霭重重的大气、日渐消失和臭腐的城河、退化和远离的绿地……一年一年,当一页页的记事历被更替,我们关于自然的记忆逐渐被各种钢筋水泥和无差别的绿化植被覆盖,如何能够告诉自己,这片土地,就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家园?怅望山河,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川,再也不复原来的模样,人工截起的大坝阻拦了河流奔腾东去的方向,梯田割裂了根系深茂的丛林,流失的泥沙浑浊了我们的水源,而被冲走的何止是土壤呢,潮湿的空气里面曾经有过的清新的氧气与和谐诗意的环境也不复存在了罢。  水库地震、河流干涸、湖泊污染、被迫搬迁的家园,这个多震、多旱、多涝的中国,不是在昨天,也不是自然的,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到北京缺水、海河断流,从南水北调的河区危机到天津的“无津”,从白洋淀污染的悲鸣到新安江水底被迫沉入的千年城池,从三峡天气的影响到鄱阳洞庭的生死……作者朱幼棣用沉痛而不乏严谨的叙述,讲述了属于这片土地上山河的失意与怅惘。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我们不是没有听过,而是麻木地更加厉害,仅仅着眼政绩观短视的政策、只关注经济效益不关心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发展思路、迎合权把子放弃科学真理和真相探寻的“专家”以及放弃抗争和法治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是让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推手,悬崖上掉落了我们的乡土和家园。  伴随着建设和投资,从东部到西部,从...北疆到南国,狂热的人们以科学和发展的名义“改造”着自然,寻求某种“人定胜天”的自卑的胜利,而环境对人类的报复总是在看不见的时候到来——犹记否,07年洞庭湖的堤坝上的鼠灾成患?犹记否,一个个被迫油漆上绿色的“秃顶”的山包?犹记否,那些乡村或者城镇里面被污水毒害到泛起恶臭和油光的水源?如果不记得,那么,大雨过后依然灰蒙蒙的天空,日渐加重的呼吸道疾病,被空气腐蚀的家中的不锈钢护栏……我们太过健忘,或者我们太天真,我们放弃掉了我们自己的家园,当转身的时候,它已经没有了可以供给我们回忆和疗伤的一片天地。  “长江 长城/黄山 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曾几何时,我们以地理上那些如母亲一般温柔和父亲一般坚强的名字作为我们游子在外不变的一腔乡愁,而当低矮的屋檐也不见,城市千篇一律的模样,不再涌流的趵突泉和月牙泉们定义的家乡情结和美景中国,以及时时存在隐患的悬在我们头顶上的堤坝和天量的水汽,能否继续带来这样的情感呢?当我们回忆起我们的乡土的时候,留下的,是颓唐的小城镇富营养化的水体、垃圾场、无情的柏油路、总也好不了的咳嗽……河山犹在?  我们愿意问出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它的因果,不知它的答案。  “这些年来,怅望山河,我们已经失去得太多,而且这种破坏性的开发利用至今仍在继续。”“世界正处于大变局中,除了政治觉醒、思想解放外,我想不可或缺的,是人的科学觉醒。如是,在建设和改革中,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执着地面向未来。”  《怅望山河》是作者的“科学觉醒”,是作为一个人对于生存的环境的责任,而我们需要的,是在我们阅读了这样一本帮助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反思之作之后,去问出我们自己的自然之问。  用行动代替答案。  By 林怿  2013年2月18日23:05:14  写于御庭园 阅读更多 ›
  •     虽然我对这本书的评价给了四星(推荐),但是我依然还是觉得这算得上一本失望的书。我不是书托,也没有精神分裂。  《怅望山河》是朱先生继《后望书》、《大医改》之后的又一力作,书中以汶川地震为引子,畅谈了自己关于地震、河流建设的众多看法。其中既不失事实论证,也不失感慨书情,可以算得上一本值得推荐的书。然而令我失望的是,这是一本感情丰富到逻辑略显单薄的书,让我们还是从头说起。  朱先生说,本书最早写于汶川大地震之时,断断续续花了这么多年功夫补充、完善。而这本书写作的理由之一,或许就是面对专家的无耻,当他看到一个年轻的专家在电视上说地震的三大不可预测,简直就是出离愤怒了,于是本着作为一个老地质工作者的良心,决定要对此进行反驳。  其实,我觉得朱先生无须对此太友邦惊诧了。事实证明,比起火山、地震,人们最担心的还是“专家辟谣”,而朴素的生物知识也告诉我们,至少地震之前还是有些征兆的,比如青蛙、老鼠出动。朱先生将此归结于政府的不重视,比如以前的地质研究归到了国土资源部,而学术的官僚化、技术化也使得专家信口开河。  当然,在我看来,其实政府部门是希望能预测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是越出事,政府就越做大。地震之后,至少地震局是有底气、有资金了。然而真正问题是,即便投入再多的预测,你能跳出官僚体系来说话吗?让我们做个假设,现在有...一份报告摆在你的桌面,说明天有70%的几率在某地发生地震,你作为负责者你敢去发布吗?如果明天不发生,这责任谁承担?迁徙中的各种问题谁负责?  似乎说远了。在论述完地震可以预测的结论后,朱先生将矛头对准了山河的改造。改造旧山河曾经是多么雄伟的概念,但如今,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工程。比如南水北调,比如拦堤修坝,比如水库建设。朱先生都给出了一个自己的答案,当然,我在此还不敢认同这些观点。这也是我比较失望的理由,因为朱先生或许太过注重于煽情,因此少了必要的技术分析,比如说到北京,会突然说起巴塞罗那的奥运场馆建设,虽然看上去像是要对比,但这种突兀,显然没有给我足够多的理由来说明城市建设的方式与方法。或许,是我这理科生固有的思维执着,我总觉得这本书还缺少详细的证据支撑,我可以理解人们对自然的改造最终会反噬人类自身,但究竟有多大的危险,以及我们是否以今天的标准来绳昨日之事,这些其实都是值得细细推敲。  但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值得大家去读一读,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放下科技决定论的观点,重新给我们自己提个醒,今天你在用水,但明天的水在哪里呢? 阅读更多 ›
  •   一句真话的分量有多重?不容易啊。
  •   作者以其老新化社记者的身份,从自已的实际调研经历中,向国人揭示了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威胁,当政者不向老一辈科学家如李四光学习,努力探索,防灾减灾,却把一切后果归结于不可知的自然灾害,令人痛心。
  •   有深度,值得卖来收藏。
  •   作者是一个老干部,写的东西十分像公务员考试的策论。
  •   中国需要很多这样的知识分子。
  •   作者的本意是好的,书中作者激情饱满,宣泄的比较过分,从侧面则很大程度的减弱了条理性。如果仔仔细细推敲书中的很多例子,前后矛盾重重,不知道作者在出书的时候,自己对内容审查了没有。作者的爱国激情是值得赞赏的,怅望山河,我想看到的是更多的理性的、严谨的论证,可惜了。3个星,是给作者的爱国激情打的。
  •   国朝多聪明,少傻子,多机灵,少认真,多游戏,少严肃。一位才高八斗的学士说,所谓傻子,就是认真、严肃,有点儿一根筋做事的人,——不是只求做事不求回报,而是坚持首先把事做好,回不回报还在其次。傻子做事,出于激情不错,更重要源于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认真、严肃的基础。以此标准,本书作者无疑属傻子一类。... 阅读更多
  •   初中课本上上有一张图片,显示的是三峡大坝投票决议,大屏幕上显示2600+赞成,300多反对~当时还很纳闷,修大坝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还会有人投反对票~越来越大终于慢慢了解,修水坝并不是看着一条河就截断装上发电机组这么简单~~看了朱先生这本书,真心感受到浓重的苍凉与怅惘,有太多的讳莫如深不可言,也有太多怅然之外的无奈,但是还是能在字里行间看见作者的良心~
  •   多哈又在开气候大会了,依然吵成一锅粥期望政治家解决气候和环境问题不如靠每个人自己,看了朱先生的书很有收获
  •   以科学的名义,一次次绝根手术,海河断流,各大水域不再有生命的流量,这样的破坏何时能够停止。无论是决策的难免失误还是刻意的忽略隐瞒,结果总要显现。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从参与决策,但必备的常识和科学的精神却可以让我们远离简单的附和和粗浅的质疑,至少有能力做出独立的判断。知识的边界不可否认,但主动而理性的科学观念却可以拓展常识的外延。我们不仅要看得见事实,也应看得懂... 阅读更多
  •   “神马都是浮云。”农夫山泉只是一个市场做得好的饮用天然水品牌,厂建在各地。水源亦并非完全取自千岛湖,没有一个大水库,“娃哈哈”纯净水不是照样销往全国么?如果说旅游资源,现在徽州民居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淳安、遂安原是两座千年古城,新安江沿岸的古镇与古村落还少么?就是与徽州相比,也绝不逊色。再说,千岛湖如果被缩小为“百岛湖”,周边还保留若干古城古镇和古村落,除去... 阅读更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