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学问边上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胡鸿杰  页数:328  字数:360000  

前言

为书写序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因此讨巧,借用崔海莉与我的一段“访谈”,充当《写在学问边上》的序言。    崔海莉:各位网友,大家好!开篇之前,请允许我先讲讲邀请本期嘉宾的一段小插曲:当我以《名家访谈》栏目邀请本期嘉宾时,他回复我:“我不是名家,你访某某某吧!”我回复说我们只访教书的时,他又回复:“我院名家众多,我真的不能算名家。”直到我解释说别人自有别人会去访,他才算是接受了访谈。是谁呢?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胡鸿杰博士!    胡鸿杰:各位网友,大家好!    崔海莉:胡老师,我曾经就“标签”和“主题词”的区别向您讨教过。如果要您给自己加一个标签,会是什么呢?    胡鸿杰:教师的身份,编辑的习惯,农民的思维……    崔海莉:“农民的思维?”据我了解,现在这是一个褒义词:简单而务实。这种思维决定了您的一贯作风,不论为人处世还是做学问?    胡鸿杰:人的思维大多来源于自己的经历。我早年问作为一名“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了四年,通过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初步形成了“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中国可以看作是一个农民的国度,大多数国人上推两辈就是农民,连毛泽东主席都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更何况我们这些平民百姓。    至于如何概括“农民的思维”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可以用“抽象到具体”方式总结它对一个人的影响。    崔海莉:很想知道为什么标签不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呢?我觉得老师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把这个丢下的。    胡鸿杰:我在1981年北京高校运动会400米比赛中跑出52"99的成绩,经大会确认和裁判长签字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并被授予证章和证书。因此,这个“国家二级运动员”显然要比“专家评定”和高考前的“测试”重要得多。    崔海莉:您在博文《颠倒》中写道:“也许这些身兼‘数家’的家伙,只有在回到自己家的时候,‘颠倒了的历史’才能被‘颠倒过来’。”不过,我还是有一个疑问,这些身兼“数家”的人还知道或者回得了自己家吗?“回家”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担心离家太远,找不到来时的路吗?    胡鸿杰:这个不用担心,因为我几乎每天都坐在“家里”。当然,身体的回家和精神的回家是有一些区别的,但是都意味着与自己的亲人比较近、心情比较放松等等。    崔海莉:胡老师可真幽默!“满街柴草满街尘,炊烟尽处聚暮云。人生有为能几时,日日虚白到黄昏”。您2008年4月1日在新浪开博客时写的一首《无题》,也是您邮箱喜欢用的签名。这里,我们看到了胡老师的另外一面。    胡鸿杰:这是我在插队时写的东西。基本“心绪”都在文字里,如果让作者解释自己的东西,那将是一件很傻的事情。我只能说的是,这个东西与“4月1日”无关。    崔海莉:无关呀,我一直以为有某种深层含义呢!现在写博客对您来说似乎已是一种习惯了,我看到您甚至在凌晨三四点钟发博客。不论是没睡还是早起,这一举动都可以说明些什么。    胡鸿杰:基本是完成了一次“午睡”——有时候自己的想法稍纵即逝,如果不赶紧“记录”下来,就永远失去了。而写完之后还可以继续睡一段时间。    崔海莉:抓紧记录?您害怕什么?有过“江郎才尽”的担忧吗?我知道有好几位编辑不知是不是对文字太有敬畏之情了,会有“恐慌感”。    胡鸿杰:主要是兴趣使然。    崔海莉:祝贺胡老师“记录”的这些博文最终结集成书!您曾说过:“我总是觉得网络只适合浏览而不适于阅读。”说句实在话,就我的阅读习惯而言,有些文字更愿意看到纸质的版本,尤其是当我期望对它进行深层次思考时。老师的一些文字,譬如《孤军奋战》,譬如《“师说”》、《“奴才人才论”》……读后很是让人钦佩。我佩服的不仅仅是您的文笔和坚持思考、写作,而是能真真切切地写出这类题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为,在我看来,这些文字是要得罪人的——尤其在被流传和异化之后——杀伤力是惊人的!当然它杀不了别人,更多的时候是让我“被自杀”。所以,即便事实如此,即使问题存在,我也不会说。您呢?写这些是为什么?    胡鸿杰:我的《胡言》截止时间是2009年底,今年的东西没有收录。当然,其中的有些文字并不亚于你说的那几篇文章。我的想法倒不在于“得罪人”与否,而在于它是不是事实,如果是事实,那就是事实与人过不去了——我不过是一个记录者。    崔海莉:那我也实事求是地回答,我是今年才开始关注老师博客的。诚如老师所言,我也一直认为网络不适合深层次阅读。对于这些文字,最多也就是用几秒钟扫一下。也许是职业原因,也许是生活圈子的问题,对上面几篇印象特别深。不论截止到哪一年,《胡言》是出版了。    胡鸿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崔海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广西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社吧?从您的视角——也就是分别从作者和编辑的角度看,在浅阅读时代,《胡言》的出版意味着什么?    胡鸿杰:意味着我们的职业同胞不一定非在一个“坑里”刨食,还可以有更广阔的生存领域。    崔海莉:如果说博客是一种随陛、自由的文字,那么,刊物呢?“如果从1986年一本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书把我与‘责任编辑’这个称谓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计算,我当‘责任编辑’已经25个年头了”——这也是您博文中的一段话。在这25年里,您对专业刊物的看法有过变化吗?专业刊物只是专业人士“自娱自乐”的场所,业外人士对这些刊物需求只是“纸质很好,大小合适,如果再多加几个洞,打苍蝇就更方便了”和“村东头的厕所没纸了”?从《办公室业务》到《档案学通讯》,作为一名总编,有着怎样不足为外人道的艰难?尤其当这种艰难和一个称之为“事业”的关键词联系起来时?    胡鸿杰:我一直不太喜欢“事业”这个词,至多是一种职业吧——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已。不过,不同的刊物有自己的定位,要么有内容,要么有市场——可惜的是,我现在也没有遇到这样的刊物。至于《办公室业务》和《档案学通讯》,都还没有“成形”,没有达到真正的出版物的水平,也就是大家一起玩玩吧。    崔海莉:“谋生手段?”就像吴冠中说“我负丹青”(注:《我负丹青》为吴自传)一样,这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效果不同,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说的。    胡鸿杰:大家都“有资格说”什么是自己的“谋生手段”。根据马克思的说法,劳动在共产主义到来之前都是人们的“谋生手段”,它所对应的应该是“第一需要”(或称为“理想状态”?)。我想,吴老可能也是这个意思。    崔海莉:在您的观念中,什么是“真正的出版物”?有几个基本构成要件?    胡鸿杰:真正意义的出版物——实现社会影响。    我是这样理解的,一种真正意义的、有社会影响的出版物,包括图书、期刊和报纸等所谓的“信息资源”,必须有一定的内容和品位,有一定的发行数量。    (如果要件中包括来稿质量就有下面的问题,否则胡老师不必回答接下来的两个问题。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太大了,没意思。但是,不放又不好)    崔海莉:对当下档案学界的文风有何看法?    胡鸿杰:基本上是“状语研究”和“新文本主义”。前者主要是指“在×××下的×××研究”、“基于×××……”,后者是上海大学于英香老师所称的“麦当劳”化;文章的选题要么来自国外,要么来自其他领域,唯独与我国档案职业活动关系不大,基本上处于自娱自乐。    崔海莉:在您的观念中,怎样才算是好的文字?    胡鸿杰:所有的大家都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但是我无法给出具体标准。至少是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吧。    崔海莉:既然档案期刊属于“杂志”的一种,您会不会在意发行量?    胡鸿杰:很在意,因为我曾经是一个职业编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只好“大家一起玩”啦!    崔海莉:那您的潜台词是:好的刊物应该是有市场的,不论是普通刊物还是学术刊物。既然目前市场可以决定刊物的价值,那么中国的学术氛围还算令人满意?    胡鸿杰:中国的学术氛围是否令人满意?已经是有定论的问题。我只是想说,“市场”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应该包括一定的影响力,不能只满足于自娱自乐。    崔海莉:胡老师还记得为《档案学通讯》写的第一篇“卷首语”吗?    胡鸿杰:2000年第l期,已经收入了《胡言》的“办刊人语”中。    如果说“卷首语”具有划时代意义,就会成为笑话。但是,至少让我们刊物有了自己的“言论”,而“言论”对学术期刊的成长很重要。    崔海莉:十年后,您回首时有《十年一梦》。下一个十年您又会作怎样的总结?我注意到从今年开始,贵刊邀请全国档案期刊的总编轮流写卷首语。    胡鸿杰:我暂时没有“下一个十年”的设想,如果还在做的话,就一定会“还有话说”。    崔海莉:2002年7月贵刊组建杂志联络员队伍;2003年1月由16开改为A4版,杂志社被中编办核准为法人单位;2004、2008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核心期刊,进入CSS(:I来源期刊,成为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的代表……伴随着这些记载的,应该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胡鸿杰:这些都是职业编辑必须做的,没有任何的“创意”。    崔海莉:论坛不属于“创意”的一种吗?其实在现有条件下,我们都在不自觉中做了很多。老师没有必要如此耿耿于怀。    胡鸿杰:我主要是想区分“本职工作”与“额外劳动”。至少我现在的工作基本上没有任何“创意”。    崔海莉:如果想让你有“创意”,您需要怎样的一种环境和氛围?    胡鸿杰:二十多岁、饱餐一顿,又睡了一个好觉之后,如果周围的温、湿度合适,可能会有“创意”。    崔海莉:杂志社有多少在编在岗人员?    胡鸿杰:无可奉告。    崔海莉:我若是“淡如水”,看到您这个访谈的标题一定会满地打滚说不干了!标题太霸道了。    胡鸿杰:他现在正在南宁当区长,暂时不会注意国计民生之外的问题。    崔海莉:下一步,就论坛和杂志的联动方面,杂志社有什么计划?    胡鸿杰:暂时没有。需要与大家商量和时间“洗礼”。    崔海莉:老师怎么看“《档案学通讯》论坛”和“档案界论坛”?    胡鸿杰:我们的“论坛”我已经在《匆忙一年中》说过了。另外,我从来不评价别人的刊物。    崔海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档案人的愿望。从贵刊的角度,对这一发展有哪些计划和准备呢?    胡鸿杰: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顺其自然吧。    崔海莉:看到胡老师总是“游学”各地,有一大部分内容是在讲“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中国档案职业状况分析”这两个专题吧?前一个好像是您的博士论文,全文16.5万字,我虽无缘得见,但在2003年第6期的《档案学通讯》上看到了这篇论文的文摘——《理念与模式——中国档案学论》;后一个是您2005年7月获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项目批号:05BTQ015)。    胡鸿杰:第一个题目的“升级版”——《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档案学评析》刚刚由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第二题目2009年获得了国家档案局科技三等奖。    讲得明白点,它们加起来就是“理论与实际”。    崔海莉:“理论与实际”——这就不难理解这两个讲座为何如此有市场了!    胡鸿杰:我觉得主要是人气,市场问题还不好说。    崔海莉:《论中国档案学的学术尊严》在2005年《档案学通讯》的第五、六期连载时“曾引起‘老前辈’们的强烈反响”,老师如果不介意,能说说吗?您触及了什么底线,引起公众如此关注?    胡鸿杰:他们可能没有太理解文章的本意,所以“情况还在恶化”。    崔海莉:所以您会《再论中国档案学的学术尊严》?    胡鸿杰:对。    崔海莉:已经到了胡老师不愿多言的地步了?好,我们就翻过去吧。胡老师曾说自己“做书”分三类:一是著作,《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办公室管理概论》;二是教材,《秘书学教程》、《机关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事务管理》、《项目开发与管理》;三是工具书,《中国公民实用手册》(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档案管理小百科》(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我不想说“著作等身”之类的恭维话,否则胡老师又会回答:“我没有那么矮嘛!”    胡鸿杰:做档案学的没有“著作等身”的人,至少我还没有达到这种自我认知的愚蠢境界。    崔海莉:查了一下,《中国公民实用手册》为“方鲁主编”。“方鲁”?老师的笔名?    胡鸿杰:那书是我们一伙人编的,“方鲁”是我过去用的一个笔名——最早为仿鲁——代表对某位大师的崇敬。当然,“造假不成”则只能“方鲁”——正直而愚钝。    崔海莉:我们说“鲁直”,丝毫没有愚钝的意思!    胡鸿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崔海莉:怎样看待“教书”这份职业?请允许我请教关注“档案与文化”、“档案学人”以及“精神的家园”的“非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鸿杰:我国的情况是,能者做、不能者教——我现在做不了什么事了,所以“教”。    崔海莉:在老师的观念中还是“学而优则仕”嘛!但这回答只“直”不“鲁”。在您的博客中有一段李方桂坚辞不就时说的话:“我认为,研究人员是一等人才,教学人员是二等人才,当所长做官的是三等人才。”我们暂且不把工作分三六九等,就编辑、教师、学者三者而言,您更喜欢哪一个社会角色?或者说,您更愿意从事哪一种劳动?前面您说过自己是“教师的身份,编辑的习惯”。    胡鸿杰:我不喜欢“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如果让我喜欢的“社会角色”,那就只能是农民了。    崔海莉:好的编辑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好的作者也不一定能讲好课;这个,您同意吗?    胡鸿杰:完全同意。    崔海莉:在您的职业生涯中。从“教师的身份,编辑的习惯,农民的思维”中各有什么获益?    胡鸿杰:教师的悠闲、编辑的规范和农民的坚守。    崔海莉:6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李培根16分钟的演讲被30次掌声打断。老师如何解读?    胡鸿杰:李校长只能在现有“体制”中起到缓冲剂的作用,几句过年话和几次掌声也只能说明那是一次成功的“毕业典礼”。    如果按照“根叔”的说法,被自己一天骂八遍而不许别人骂一遍的是母校,那么“被自己一天骂八遍而不许别人骂一遍的”人可能就是校长。    崔海莉: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上面的做法似乎不起什么作用。    胡鸿杰:毛主席已经说过了——任何人如果再说,就是只能重复了。    崔海莉:可是,这是胡老师一篇文章的标题啊!您从档案学的研究领域和档案学的研究态度两个方面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并提醒我们“当一些学风、方法、认识和态度,在数十年中没有给档案学带来根本改观时,难道我们还会将其再沿袭数十年吗?”    胡鸿杰:把毛主席和“我的话”加在一起,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毋庸赘言。    崔海莉:据说胡老师当年读大学时是因为招生的老师发现这里居然有学生报考档案专业,绝对不能让您“漏网”?    胡鸿杰: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在“1978那些事”中提过了。    崔海莉:1978年老师还为获得这个专业的读书资格出了一次“公差”吧?    胡鸿杰:应该没有。    崔海莉:后来呢?有没有什么原因让您主动或被动地“漏网”?想没想过要挣脱这个网?    胡鸿杰:职业与人的生活不能完全一致,一个社会的人应该有更大的自由度。虽然大家必须为了生存去“谋生”,但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应该有“漏网”的余地。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内容概要

《写在学问边上》作者(胡鸿杰)文化底蕴深厚,文字犀利、诙谐有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化类随笔。
《写在学问边上》分七部分,内容包括《挖掘媒体资源富矿———基于传媒主体的新闻信息资源利用研究》·序、《基于学术评价视阈的中国档案学阐
释与批判》·序、《档案学范式的历史演进及未来发
展》·序、《档案管理学新论》序言、求序记、文字的太极功夫、读清样、为何而写、《胡言》后记、被审查、民国往事、《胡言》读后感(附三则)等内容。

作者简介

胡鸿杰,男,1958年生,国家二级运动员。管理学博士。现任《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一个人和他的期刊(代序)
第一部分 书边文字
《二十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序
《挖掘媒体资源富矿———基于传媒主体的新闻信息资源利用研究》·序
《基于学术评价视阈的中国档案学阐 释与批判》·序
《档案学范式的历史演进及未来发 展》·序
《档案管理学新论》序言
《档案文献编纂学》序言
《声像档案管理概论》·序
《世系谱牒与族群认同》·序
《基于主体认识视角的当代中国档案 学术研究》·序
《档案管理视角下个人信用信息有效 性保障研究》·序
《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序
《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序
《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序
《孟子家族的记忆———孟府档案管理 研究》·序
朋友之托 
第二部分 《胡言》前后
求序记
文字的太极功夫
读清样
为何而写
《胡言》后记
被审查
民国往事
《胡言》读后感(附三则) 
第三部分 教学心得
陪太子读书
解释
开学之前
致备考博士生的公开信
第一课
“大辩”
“师说”
蔓延
“三档团”
孤军奋战
三江源
写在学问边上
吾师研究
拖堂
轮回
广西三日
进了厨房
雨天轶事
高低之间
迟到的毕业证
内地大学,你当为何事? 
第四部分 办刊人语
媒体的力量
拒绝书评
提高质量
Z学新说
增刊 “责任编辑”
好收成
顺口溜
出京
局限之美
“××五”
公投
绝版
路在何方
未定稿
被培训
培训成果
手稿 Lost in Tralation
少见多怪
学术不端一面观
台北·518 
第五部分 闲日漫谈
学者的背影
“国内一流”
共同创作
秘书的学问
又见“集成” 《PMBOK》
读门记
树大招风
摩托罗拉
WORD
陈词
“沙龙”随想曲
风险漫谈
颠倒
夏日断想
老二
殊途同归
不是学问的学问
尚能会否?
业界掠影
回归“常识”
兰台佳丽
言归正传
管理资源分析 
第六部分 凡客偶得
跟“老大”学点什么?
溥天之下
汽油涨价的“好处”
感谢“天狗”
也谈“排名”
会议趣谈
新年献词
“球市”
回家过年
“阿凡达”
“强权低能”
“奴才人才论”
民怨
蜂蝇
科学的敬畏
世博一日
等待
老丈人协会
难辨雄雌
世界杯
还乡团
浑水
升井
献血
袪魅
古为今用
一张收据
表达·中国 塑像
新年畅想
“垃圾分类”之惑
何趣之有
过渡人物
数字游戏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调研
只有行政履责,才能经纬分明 
第七部分 性情感言
理由
“起跑”种种
独自等待
大姨慕萱
63号
剪影
乡亲
狗市
提水
时光的误区
北纬50°
误机·杭州
心灵角落
昨夜
又闻风雨声
7月28日
手表
我的“七十年代”
梦回1980
去武大
T31次
庆儒先生
肉眼凡胎
我的2010
卫生间
思维帽
老米
后记

章节摘录

《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序④    作为一种社会结构,职业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论愿意与否,在一般情况下你都要扮演一种职业角色。比如,到目前为止,我就经历了农民、文员、编辑和教师四种角色。从1978年开始,我的个人“角色”又与“档案”联系在一起。因此,当我们历时三年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时候,我自己认为我是为其撰写序言的最佳人选。    从根本上讲,我们的课题就是要发现档案职业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因此,这种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我国档案职业现状及其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不能是简单的思辨更不是“联想”,而是来自实际状况的报告——档案职业有着自身的职业主体、职业客体、职业条件和职业技能。正是依靠这些特有职业状态,档案职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体现着相应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不断进化,档案职业越来越显示出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征和发展趋势。    首先,档案职业存在明显的方法、技能和设备依赖倾向。比如,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注重管理方法和管理设备等等。无论从档案职业的发展历史和档案职业赖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变化要求上看,档案职业技术化都是一个正常趋势。从总体上讲,任何职业都不能离开技术因素而独立存在。但是,这种技术因素的存在,是以其职业主体、职业客体为前提条件的。也就是说,它不能成为突出于职业的其他要素而存在的独立因素。否则,就会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使职业的基本功能被淡化——职业成为一种技术的“边缘”。    其次,档案职业的主体存在一定的女性化倾向。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事实胜于雄辩”——根据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事业统计综合年报》提供的数字,我国档案管理职业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从1993年的64%,上升到2002年的65.5%。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从54%增至59%,档案室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从80%增至8l%,分别增长了一至四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一个庞大且逐步发展的女性从业群体存在于档案职业之中。我国档案管理职业的女性化现象,集中反映出女性的一般特征和择业观念与档案管理职业存在的特有联系。    再次,档案职业的状况存在某种边缘化的倾向。据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职业发展和变化》报告表明,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社会职业发生了增长和发展、衰落和消退、调整和变化三种趋势。其中,“图书与档案管理员”以平均年增长一1.0%被列在“衰落和消退”的职业之中。曾担任过10届国际档案理事会秘书长之职的查尔斯·凯斯凯姆蒂博士曾以其资深的档案职业生涯经历对我们课题组人员说过,如果不是发生战争或其他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永远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这是职业的性质和特征使然。也就是说,边缘化有可能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档案职业原生态势。    “职业化”意味着一个拥有和运用独特的知识、技能、方法、思维模式和语言文字等等(同质化)的群体专门以从事某类工作为业,通过向社会提供特定的产品来参与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档案职业正是以其职业客体——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档案维系着自己的存在的。    实事求是地讲,作为一种“阶段性文件”和“信息资源”,档案在脱离了现行管理活动之后,在未来的时空中,其用途取决N种选项,是非常不确定的,根本无法得出周延的结论。如果用这种基于未来的设定进行档案的管理和职业设计,无论是档案的收集还是档案的鉴定,就会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其实,对档案的价值和功用的认识,应当立足于对现有档案的分析。比如,档案基本状况,档案利用率的分布情况等等。如果这种分析的数据和模型是科学的,就能够说明现存档案的利用规律。根据档案利用规律对现存档案进行适当分级,就可以使现存的档案的结构得到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职业的发展潜质。    如果是档案资源的价值和功用决定了档案职业的社会职能的话,那么,档案职业势必面临着资源优化的选择。除了对“现存档案的结构进行优化”之外,扩大职业资源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事实上,现行文件利用的提出就是这种选择的一种结果。撇开档案管理部门开展“现行文件利用”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由此带来种种问题不谈,仅就档案职业资源建设而言,我们所关心的是保证这种职业资源的制度化的关系模式是什么,以及这种职业资源会给档案职业带来什么?    从组织形式上看,无论是作为档案职业体系基本成分的档案馆,还是作为档案职业体系重要基础的档案室,都不是现实状态和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公共部门。也就是说,档案职业组织中所保管的职业资源并不是直接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它们或者是各级各类办公部门的组成机构,或者是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内部机构,没有一条实质意义上的服务大众的渠道。加之历史原因和传统意识的影响,使得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理想在短期难于实现。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一些地方规章明确了国家档案馆在“现行文件利用”方面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法律的协调和行政的执行已经解决。档案职业组织扩充职业资源的行为,要取得社会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需要说明的是,档案职业是以管理档案资源并实现其社会服务的职业,是职业客体——档案资源的确定性决定了职业的确定性。职能一旦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职业本身发生了变化。如果档案职业组织真的成为“现行文件利用”的基地和国家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那么,只能说明一种新兴职业产生。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社会职业发生调整和变化也的确是一种发展趋势。    当然,对“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不能也没有必要用“序言”来完成。因此,大家可以通过正文的章节对档案职业慢慢品味。P22-24

后记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与《胡言》处于相近或者稍后的时间段。按照现在流行命题方式,应该叫做“胡二”才对。不瞒各位,这种心思我也动过。但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一来是《胡言》的出版“命运坎坷”——在一些人眼中,似乎只要触犯了某些上古时期传下来的禁忌,就一定是大逆不道;即便是最终没有什么实际问题,也会捕风捉影地找一些“不足”。二来是这本集子里的文章,至少有二三个部分与《胡言》不同,比如我为一些学术著作写的序言。因此,如果沿袭过往的书名,多少有些名实不符。    说到现在这个书名,还应该从很多年前到我家做木工活的一位匠人那里寻找渊源——那时候我正在读高中,社会比较流行自己或者请人“打家具”。我的家人没有这种“打家具”的手艺,就通过熟人介绍请了一位木匠。印象中这个木匠在我家待了很长时间,由于混得很熟再加上有一把力气,所以我经常给他做“小工”,偶尔也做一些细活。记得是在他完成使命离开我家之前,曾经非常认真地对家里的大人说,这个孩子可能不太适合读书,也许杀驴对他更加合适。我当时不太明白,就插了一句话问“驴怎么个杀法?”好像木匠的说法是,迅速将驴搬倒,然后杀之。虽然我的家人和自己都对木匠的说法不太认同,但这毕竟是有人对我的职业生涯做的一次评估。现在想来,当时不论理解与否,杀驴肯定与“学问”无缘。    多少年过去了,我做过农民、文员、编辑、教师。特别是在一定时期内,似乎也与“学问”关系密切,但是细想一下,终究与学问无缘。自己真正能够做到的,不过是把别人的“学问”顺一顺,将他人的“学问”讲一讲,最多就是一个中介而已——沾边而不是即为“边上 ”。就拿收在这个集子的那些“序言”来说,不就是在人家做好的“学问边上”比划比划、说上两句咸淡适中的废话吗?如果这些边上的东西还是由“别人”捉刀写的,那就更加可悲了。所以今后大家千万不要把那些顶在书前面的“序言”当回事,真正的学问应该是后面和里面的东西。更不要希望这些“边上”的东西为自己遮丑或者添彩,因为其中说法基本上与“学问”无关。    就像杀驴者应该有自己的职业操守——不能把驴杀得不死不活一样,写在学问边上的东西也应该有作者的道德底线——至少是自己写的。也就是说,这个集子里的东西“至少是自己写的”。至于其中的味道,则应该由编辑来鉴定、由读者来评说。而不论大家的鉴定或评说的结果如何,我在此一并感谢。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写在学问边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胡鸿杰老师新书《写在学问边上》(胡言II)新鲜出炉,我急不可耐的买来,急不可耐的读完,真是酣畅淋漓,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我有一同学是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对胡师也是久闻大名,昨日强烈要求我为其新买的《胡言》和《写在学问边上》索要导师签名,可见胡师的影响已不仅在我们档案学界。确实,此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好的可读性,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性、趣味性、文学性、通俗性于一身,老少咸宜、开卷有益、让人心情“越来越美好”的著作。 近些年来,档案学的著作不断涌现,但是说句老实话,真正能让人爱不释手的著作恐怕还真不多,而胡师的《胡言》、《写在学问边上》就是这类书,胡师在书中的一篇篇小文或者小品,语言流畅,文笔生动,故事精致,寓意深刻,此功夫绝非一般人可以掌握。 在档案学界,胡师的口才那是出了名的,其经常到全国各大高校讲学,所到之处无不让众高校师生折服,原来档案学可以这么理解,原来好多问题可以这么看待,好多学生大有茅塞顿开、相见恨晚之势,再加上能说一般能写,胡师奇好的文笔大大提高了该书的可读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胡师一流口才和文笔的背后是有深刻的思想作为支撑的,也就是说,较好的可读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共同铸就了这本书的“核心竞争力”。胡师更像是一个哲人,以其绝顶聪明的头脑参透了好多事情,包括社会、人生、人情、官场、学界,并且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和命题,就档案学科而言,胡师的思考全部是直接关乎这个学科前途命运和未来走向的关键命题,我们从中既可以看出胡师的一些深深忧虑和悲观,比如“去档案化”、“电子文件研究”等关系学科发展走向的命题,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于学科振兴的信心和乐观精神,充分体现出了一个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说,胡师是一个看清学科大势的人,有着更加远大的科学眼光和智慧。 胡师不但看清了好多东西,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胡师在看透一些事物之后敢笑,敢怒,敢言,他不仅仅局限于档案学科中看问题,而是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其中也不乏黑色幽默,让人发笑的同时体会到其中的本质和奥妙,这是最让人钦佩和尊敬之处。因为说出真相,道出事实,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气魄的,这是一种真性情,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所为。 在胡师娓娓道来的故事里,在严谨科学的分析论证中,在让人捧腹大笑的语言里,我们更能感受到胡师乐观、开朗、洒脱、潇洒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深刻领悟,是大智慧。可见,胡师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厚重之书。 当然,作为一名档案学专业的学生,让我感到折服的地方还在于,胡师为我们学界提供了一种档案学人表达自己的崭新方式,这更像是一种出世之道,不局限,不狭隘,以开阔的思路和眼界,以档案学科及其蕴含的理念和模式为基础,以客观、公正和包容之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学科的共通之处,并以此来看待人生和社会中的许多命题,给人柳暗花明之感。最近流行一问——你幸福吗?在读完《写在学问边上》之后,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了清晰的答案。读到了好书,受到了启发,感受到了独特的思路、科学创新的思维以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我感到了巨大的幸福。期待胡师能够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智慧,我想正因为有了胡师这样具有不断思考、分析理性以及人文关怀的学人,我们学科的发展才会更加的科学和坚定,才不至于迷失。因此,我们对未来有无限的信心!(陈建)2012年11月6日于人民大学品园三楼
  •   二天就看完了,小杂文有意思,引发了我不少思考。本书没有落入俗套的地方在于,充分挖掘了档案学科的文化价值,对于档案学人而言,深化了我们对档案本质的认识,特别是视角多样,文笔清丽,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感叹深思,好久没读过这么轻松的档案书籍了,趣味横生,不愧为大家作品。生活小事,处处与档案相关。虽然都是胡老师随笔,但可见其人其事之品格,那种学术风范和和蔼可亲的形象跃然纸上,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我一看完就向师弟师妹推荐,他们正读的起劲呢
  •   胡老师的书非常的幽默,在幽默中还有启发性,看了之后觉得对档案学有了新的认识。
  •   作者想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年轻人介绍一种罪基本的,生活中罪常用的经济学原理,让大家在轻松阅读中探究日常生活背后的隐藏的经济规律!!
  •   不同的小品文,一个个的看,有节奏感、有思考空间
  •   大师的新作啊!一定好好读读
  •   这本书你可以用一天看,也可以用一生来看。事实上每次翻阅,总有收获。有时候是强烈的共鸣,有时候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更多的是深深的反思……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图书泛滥的时代,这样的好书已经不多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