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往事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新世界  作者:李刚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慈禧太后说:“改革如此难,不如跳湖死。”皇族载泽上密折:“立宪可为国家建万年久长之作。”皇室里并非没有明白人,为何他们还是亲手将王朝带上穷途末路?袁世凯用,一张照片搞掉政敌岑春煊,他们都是素有声望的改革巨匠,为何却在最紧要关头斗得无止无休?
  救国图强搞新政,为何却让底层百姓恐慌不已,以致砸学堂、反禁烟、砍电杆、毁税局?搞革命,太危险,身为官员夫人的秋瑾为何偏偏抛家弃子革命?孙中山流亡海外十几年,如何成为革命党人不可取代的领袖?一切的一切,真相就在这部历史的盛宴中浮出水面。

作者简介

  李刚,新锐历史学者;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专业,其作品厚厦严谨,交风流畅,在海外华人中也渐具影响力和话语权。曾出版《犁与刀:百年中日问题忧思录》、《铁血中日:千年五战》、《大清帝国最后十年:清末新政始末》等著作。发表《清末宪政改革中的日本因素》、《“琉球交涉”期问巾日外交策略考》、《试论中日传统复仇文化:以<赵氏孤儿>与<忠臣藏>比较分析为例》、《古代反腐难解兴亡怪圈》、《“铁路国有”缘何引发帝国崩溃》、《中国历代乇朝政治体系的优与劣》等数十篇研究性文章。作晶先后被凤凰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中华读书报》、《南方都市报》、新西兰《先驱报》、《新京报》等媒体推介,并由香港浸会大学旧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等境内外机构收藏。
  这一代青年学者,代表着一种趋势:青年们登上了思考政治与历史的舞台。他们不是教科书喂养出的知识的附庸,面正在以一种积极的姿态、理性宽容的视角重新观察历史、发现中国。当历史被真实地还原为其本身,他们发出的声音将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改革派:世界是平的,必须搞立宪
 本朝还可苦撑五十年
 驻外公使提倡君主立宪
 一个京官的强国梦
 立宪国无不胜,专制国无不败
 沙皇为慈禧提供反面教材
 李总督说:乱命,粤不奉诏!
 李鸿章遗诗:三百年来伤国步
 王公大臣“只以诟毁洋人为快”
 机器者,圣人不语?
 李鸿章借访美进一步认识西方
 张之洞任疆寄数十年,家不增一亩
 “东方芝加哥”的缔造者
 张之洞的政治优势
 张之洞与戊戌党人的由合到分
 张之洞的“保守”与智慧
 张之洞1901年预测:本朝再图十年之安不可得
 搞改革,要把理论做扎实
 张总督成了科举制度的掘墓人
 张之洞的身后名
 袁世凯幸遇张謇
 袁世凯的军队改革方案
 重臣为何纷纷保荐袁世凯
 北洋新军,是朝廷的,还是袁世凯的?
 他毕竟是数一数二的治世能臣
 他们眼中的袁世凯
 《纽约时报》专访袁世凯
 袁世凯的政改路线图
 清政府的弱国外交
 天津再开风气之先
 张謇给慈禧太后送《日本宪法》
 “善变”的梁启超
 梁启超说:法治国家好
 海外立宪派与开明官员们的“共振”
 他一生都在扛君主立宪的大旗
 1906年,当预备立宪诏书发布
 戴鸿慈、端方建议建立“法制”国家
 皇族载泽上密折:立宪可为国家建万年久长之作
第二章 清王朝:一个帝国最后的救赎
 张謇问慈禧:改革是真还是假?
 慈禧太后与曾国藩长子曾纪泽的一段对话
 慈禧太后说:我希望我们中国将来会强大
 伊藤博文来访刺激后党
 戊戌政变后,不得因噎废食
 《中外纪闻》收归官办,“不准议论时政”
 清政府照会英领事:不关贸易事,《申报》不准登
 《大公报》呼吁慈禧别再揽权
 光绪皇帝是个明白人
 光绪皇帝的读书单
 端王煽动“杀一龙”行动
 载漪说:拳民用的是爱国之心
 慈禧太后的开战宣言
 庚子悲剧对整个帝国的大冲击
 流亡“行在”的最初反应
第三章 革命党:当元勋搞革命,不容易
第四章 “80后”贵胄接班:改革是真,揽权也是真
第五章 暗杀时代:废话少说,先杀-批大员!
第六章 底层社会的喧哗与骚动
第七章 立宪派最后通牒:不开国会,就革命!
第八章 保路运动:经济账,革命算!
第九章 武昌起义,是历史的偶然?
第十章 辛亥-代:承载光荣与梦想

章节摘录

  “男儿不惜为国死”,死对于一个有志气的男人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大事,但什么是“国”?眼前的“国”又是谁的“国”?当务之急,“光复汉族,还我山河”是首要任务。因为徐锡麟的生活环境不缺少官场文化,他就逐渐产生了“以术倾清廷”的想法,打算以捐官之法,使光复会的成员进入清廷内部,以掌握军权。经多方活动,1905年冬天,在绍兴徐克丞的资助和徐锡麟表叔、湖南巡抚俞廉三推荐下,徐锡麟捐得官职。尤其是俞廉三,在当时为政还是比较正派的,在朝廷和民间都得到广泛好评,更重要的是,安徽巡抚恩铭还是他的门生,所以他的推荐很重要。  在赴安庆上任前徐锡麟就对秋瑾等人说过这样一席话:“法国革命八十年战成,其间不知流过多少热血,我国在初创的革命阶段,亦当不惜流血以灌溉革命的花实。我这次到安徽去,就是预备流血的,诸位切不可引以为惨而存退缩的念头才好。”  赴任后,因为官职很小,徐锡麟就主动申请前往日本学习陆军,但是因为眼睛近视没有学成,归国后,徐锡麟打算进一步在仕途发展,借以“权倾虏廷”,通过各方关系,徐锡麟谋得筹办安庆陆军小学的差事。后表叔俞廉三再次向安徽巡抚恩铭力荐,恩铭对老师回信说:“门生正欲用之,无劳老师悬念……适成立巡警学堂,以伯荪(徐锡麟字)之才,料可胜任。”再加上徐锡麟的精明能干,一步步得到了恩铭的器重,1907年初,徐锡麟升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会办等职,该学堂学生毕业后大都分配到全省各地就任警官,所以又称警官学堂,更重要的是,该学校武器装备很好。  1907年2月,徐锡麟与表妹秋瑾约定在安徽、浙江同时发起反清起义。起义原定在7月19日举行,会党人物叶仰高被捕后叛变,供出光复会首领“光汉子”已打入安徽官场,并供出了其他光复会会员的别号,两江总督端方电令安徽巡抚恩铭立即拿办。恩铭很信任徐锡麟,就召徐商议,徐锡麟立即意识到“事机已迫,稍一退步,前功尽弃”,就决定在7月8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起事。由于恩铭这一天要参加幕友张次山母亲的八旬寿诞,毕业典礼得提前两天举行,起义也在仓促中于7月6日进行。徐锡麟匆忙中派人“设盛宴于花厅,预埋炸药于厅下”,同时亲自去邀请文武官员届时莅临典礼。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大大小小的儿百个片断,以蒙太奇的手法将辛亥革命的复杂场景一一展现出来,展现了一个王朝走向覆灭的过程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雷颐  本书用鲜活的故事,“重现”历史原生态,启发读者的历史观与历史责任感。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田彤  现代与传统,“洋”与“中”,南与北,“持枪的”与“说事的”,搅和纷纷攘攘大变局,怎不令我等热血击筑:不仅仅是段子,更可见出我中华的那段好机会、好激烈、好选择:如今并非残阳一抹,我读到的《辛亥往事》,有沧桑,有道义,有启示。  ——著笔评书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义化遗产继承人 单田芳   历史有时需要回到真实的原点,才能揭示时代变迁的奥秘。  百年辛亥,充满了各种强权和利益的见证,这部秉笔直言的新作,打捞了一些不该沉没的关键场景,那次改变整个民族命运的历程由此显得立体而厚重。  ——著名媒体评论人《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 石述思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雷颐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田彤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单田芳  著名媒体评论人 石述思联袂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辛亥往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过程描写的十分详细
  •   辛亥革命的爆发终结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走向了共和。
  •   关于辛亥革命的好书。
  •   真实,细节丰富
  •   内容非常丰富,只是各种说法没有标明出处,好些事情都是第一次听说,不敢轻信。而且发现文中有不止一处错字。
  •   有些野史充实,有可读性
  •   辛亥革命,过去的评价和讲法,比较正面,比较笼统,很多细节和一些所谓的负面的真像,其实就是真正的历史,过去多年来未有公开批露过,一些史学家也不愿去冒这个风险。现在开始不断地出版了一批这方面的史书,此书应是其中之一了。
  •   今年是辛亥革命隆重纪念的一年,寻踪主流,我买了一本关于辛亥革命的书籍。看了序言后,我就断定这本书的价值不菲,绝对好书。用词精准,语句流畅,主题把我精准,阐述人物有血有肉,另我们对百年前追寻中国前途命运出路的能人志士和那段可歌可泣前赴后继的拼搏年代感动不已。
  •   一本对辛亥革命认识有新意的好书。
  •   单独来看太过琐碎,没有之前那本《辛亥前夜》写得好,倒是可以作为“前夜”的补充……
    另外,有多处错字、漏印,让我怀疑当当卖的是不是盗版书……
  •   看辛亥不能只看表面上的那些起义,其它地方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
  •   对于我个人比较喜欢历史,感觉内容不错
  •   很好的书快递很给力
  •   没有开始读,但是看简介和目录还不错
  •   注重事件描述
  •   还不错。买了自己看的。还不错。
  •   “辛亥往事:揭开不为人知的辛亥革命真相”这类题材的书在最近3年简直出的特别滥了。
  •   非常一般,都是一些皮毛,真的看不下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