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吕思勉  页数:465  字数:5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很想做一部《新史钞》,把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情,钞出来给大家看看。其原因如下:    中国历史是很繁的。要想博览,很不容易。专看其一部分,则知识偏而不全。前人因求简要钞出的书,亦都偏于一方面(如《通鉴》专记“理乱兴衰”,《通考》专详“典章经制”等),且其去取的眼光,多和现在不同。近来所出的书,简是很简的了。但又有两种毛病:(1)其所谓简,是在全部历史里头,随意摘取几条,并不是真有研究,知道所摘出的事情,都是有关紧要的。(2)措词的时候,随意下笔,不但把自己主观掺入,失掉古代事实的真相;甚至错误到全不可据。    因有这种原因,所以我想做部书,把中国的历史,就个人眼光所及,认认真真的,将他紧要之处摘出来;而又用极谨严的法子,都把原文钞录(有删节而无改易),自己的意见,只注明于后。但是这种书已经不大容易做了。就做成了,也不大容易刻。    这一部书,是我历年在学校里教授所预备的一点稿子,联缀起来的。虽然和《新史钞》的体例相去尚远。然而其中也不无可取之处。给现在的学生看了,或者可以做研究国史的“门径之门径,阶梯之阶梯”。我这一部书,和以前出版的书,重要的异点如下:    ◎颇有用新方法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其中上古史一篇,似乎以前出版的书,都没有用这种研究法的。此外特别的考据,特别的议论,也还有数十百条。即如中国的各种民族(特如南族近人所通称为高地族的),似乎自此以前,也没有像我这么分析得清楚的。    ◎读书自然不重在呆记事实,而重在得一种方法。我这部书,除掉出于愚见的考据议论外,所引他人的考据议论,也都足以开示门径;可称是研究史学的人必要的一种常识。    ◎这一部书,卷帙虽然不多;然关于参考的书,我都切实指出(且多指明篇名卷第);若能一一翻检,则这部书虽不过六十多万言,而读者已不啻得到二三百万言的参考书。且不啻替要想读书的人,亲切指示门径。    ◎现在读史,自然和从前眼光不同;总得在社会进化方面着想。但是随意摘取几条事实(甚且是在不可据的书上摘的),毫无条理系统,再加上些凭虚臆度之词;硬说是社会进化的现象,却实在不敢赞成。我这部书,似乎也没这种毛病。    以上的话,并不是要自行表扬;只是希望读者诸君,在这方面注意一点。至于这部书的体制,我还有几条要说,如下:    △本书全用白话,取其与现在人的思想较为接近。但遇(1)文言不能翻成白话处,(2)虽能翻而要减少其精神,(3)考据必须照录原文处,仍用文言。    △全书区区六十余万言,于历史上的重要事实,自然不能完具。但其详略之间,颇有斟酌。大抵众所共知之事从略,不甚经见之事较详,有关特别考证之处最详。    △中国的历史,和东南洋中西亚各国,各民族,关系极多。要彻底明白中国史,必须于这诸国诸族的历史,也大略叙述。但为篇幅所限,只得想个断制之法。其民族遂人于中国,变为中国之一民族者详之。其余便只能述其与中国关系的事情。我于这一部分,也略有研究。将来若有机会,当再另做一部书,以飨读者。    △引据的书,和举出的参考书,都注明篇名卷第。惟当然可知其在何篇何卷的,不再加注,以避繁琐。如某君时代某人之事,当然在正史某帝纪某人传中,某朝的赋税兵刑制度,当然在某史的食货刑法志内之类。    △纪年都据民国纪元逆推。①但若必须知其为某朝某君时之事,或须知其为西元何时之事,则或附注于下,或竟从变例。    △地名除与现今相同者外,均注明其为今何地。惟区域太大者,其势无从注起(如郡只能注其治今何地,势难尽注其所辖之地),请自用读史地图等参考。人地名有参照西史的,都于其下附注原文。    △双行夹注,为吾国书中最善之款式(可使首尾完全,而眉目仍清醒),故本书仍多用之。本书用双行夹注处,与用夹句号处不同,并请注意。    △凡引用成文处,除提行另写外,两头皆施…’号。删节处用……号。其(1)名词,(2)成语,(3)特别提出的名词或语句,(4)引用他人之言而不尽照原文钞录处,均用‘’号。

内容概要

原版《中国通史》完成于1939年,分上、下两册,上册18章,分门别类地叙述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类;下册36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中国政治的变革。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们这次将原书竖排繁体改为横排简体;为了版式美观,将原书的双行夹注,改为单行;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将民国纪元统一改为公元纪年。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我们对全书进行了细致认真的点校。除此之外,基本未作任何改动,目的就是让读者读到最原始、最纯粹、最璀璨的史学巨著一《中国通史》。本书由吕思勉编著。

作者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多年来潜心于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先后从事杂志编辑、心理医生等职业,发表心理励志类作品近100万字。

书籍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
 第二章 中国的历史
 第三章 现在研究史学的方法
 第四章 本书的分期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 汉族的由来
 第二章 古史的年代和系统
 第三章 三皇五帝
 第一节 三皇五帝时代社会进化的状况
 第二节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第三节 尧舜的禅让
 第四节 禹的治水
 第四章 三王时代
 第一节 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
 第二节 夏殷的兴亡
 第三节 商朝的事实
 第四节 商周的兴亡
 第五节 西周的事迹
 第五章 春秋战国
 第一节 春秋
 第二节 战国
 第六章 汉族以外的诸族
 第一节 獯粥
 第二节 东胡
 第三节 貉
 第四节 氐羌
 第五节 粤
 第六节 濮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疆域
 第八章 古代社会的政治组织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教育和选举
 第五节 兵制
 第六节 法律
 第九章 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商业和货币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变迁
 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一节 古代的哲学和宗教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变迁
 第三节 东周以后的学派
第二篇 中古史(上)
 第一章 秦始皇帝的政策
 第二章 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一节 豪杰亡秦
 第二节 项羽的分封和楚汉的兴亡
 第三节 汉初功臣外戚宗室三系的斗争
 第三章 汉初的休养生息
 第四章 汉朝的武功
 第一节 匈奴
 第二节 西域
 第三节 朝鲜?
 第四节 闽粤南越和西南衷
 第五章 前汉的衰亡
 第一节 汉武帝的内政
 第二节 霍光废立和前汉的外戚
 第六章 社会革命
 第七章 后汉的兴亡
 第一节 光武的中兴
 第二节 后汉的武功
 第三节 后汉的外戚和宦官
 第八章 秦汉时代的政治和文化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教育和选举
 第三节 赋税
 第四节 兵制
 第五节 法律
 第六节 学术
第二篇 中古史(中)
 第一章 后汉的灭亡和三国
 第一节 后汉的乱源
 第二节 汉末的割据和三国的兴亡
 第二章 两晋和五胡
 第一节 晋初异族的形势
 第二节 八王之乱
 第三节 西晋的灭亡
 第四节 胡羯的兴亡
 第五节 鲜卑的侵入
 第六节 东晋内外的相持
 第七节 苻秦的盛强
 第八节 淝水之战和北方分裂
 第九节 拓跋氏的兴起
 第十节 宋篡东晋和魏并北方
 第三章 南北朝
 第一节 宋齐的治乱
 第二节 北魏的盛衰
 第三节 东西魏的纷争和侯景乱梁
 第四节 周齐的兴亡和隋的统一
 第四章 军阀和异族
第二篇 中古史(下)
 第一章 隋朝的内政外交
 第一节 隋文帝的内治
 第二节 回族的起源和分布
 第三节 高车和柔然
 第四节 突厥的起源
 第五节 突厥的盛强和隋朝与突厥的交涉
 第六节 朝鲜半岛三国和中国的关系
 第七节 隋唐的兴亡
 第二章 唐朝的初盛
 第一节 唐太宗灭突厥
 第二节 藏族的兴起
 第三节 印度阿利安人人藏
 第四节 唐朝和朝鲜、日本的关系
 第五节 从魏晋到唐中国和南洋的关系
 第六节 武韦之乱和开元之治
 第三章 从魏晋到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情形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教育和选举
 第三节 兵制
 第四节 刑制
 第五节 赋税制度和民生
 第六节 学术和宗教
 第七节 门阀的兴废
第三篇 近古史(上)
 第一章 近古史和中古史的异点
 第二章 唐朝的分裂和灭亡
 第一节 安史之乱
 第二节 唐中叶后的外患
 第三节 肃代到穆宗时候的藩镇
 第四节 宦官的专横
 第五节 黄巢之乱和唐朝的灭亡
 第三章 五代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一节 梁唐晋的争夺
 第二节 契丹的兴起和侵人中国
 第三节 周世宗的强盛和宋朝的统一
 第四章 北宋的积弱
 第一节 宋初和辽夏的交涉
 第二节 宋初的政策和后来腐败的情形
 第三节 王荆公的变法
 第四节 神宗的武功
 第五节 元韦占绍圣的纷更和徽宗的衰侈
 第五章 北宋辽金的兴亡
 第一节 女真和金室的起源
 第二节 辽朝的灭亡
 第三节 北宋的灭亡
第三篇 近古史(下)
 第一章 南宋和金朝的和战
 第一节 南宋初期的战事
 第二节 和议的成就和军阀的翦除
 第三节 海陵的南侵和韩健胄的北伐
 第二章 南宋金元的兴亡
 第一节 蒙古的由来
 第二节 蒙古征服漠南北
 第三节 金朝的灭亡
 第四节 南宋的灭亡
 第三章 蒙古的武功
 第一节 大食盛强以后西域的形势
 第二节 蒙古的西征
 第三节 蒙古和朝鲜日本
 第四节 蒙古和南方诸国
 第四章 元朝的兴亡
 第一节 汗位继承的纷争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第三节 元朝的灭亡
 第五章 宋辽金元四朝的政治和社会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学校选举
 第三节 兵制
 第四节 刑制
 第五节 租税制度(上)
 第六节 租税制度(下)
 第七节 钞法
 第八节 学术风俗
第四篇 近世史(上)
 第一章 明朝的对外
 第一节 明朝的武功
 第二节 瓦刺的强盛
 第三节 蒙古的再兴
 第四节 倭寇和丰臣秀吉
 第二章 明朝的内治
 第一节 宦官的专权
 第二节 权臣和党祸
 第三章 清朝的兴起
 第一节 清朝的先世
 第二节 建州女直的盛衰
 第三节 海西女直的南迁
 第四节 清太祖的兴起
 第五节 辽东西的战争
 第四章 明朝的灭亡
 第一节 流寇和北都陷落
 第二节 福唐桂三王的灭亡
 第三节 郑氏和三藩
 第五章 清朝的盛世
 第一节 满洲内部特殊势力的消灭
 第二节 清朝对待汉人的政策
 第三节 顺康雍乾四朝的政治
 第六章 近代的蒙回藏
 第一节 种族和宗教的变化
 第二节 黄教的盛行和天山南路的回教
 第三节 卫拉特的盛强和清朝征服蒙古
 第四节 清朝平定西藏
 第五节 清朝平定卫拉特
 第六节 清朝平定回部
 第七节 清朝征服廓尔喀
 第七章 近代的西南诸族
 第一节 湘黔的苗族
 第二节 滇黔的濮族和金川
 第三节 两广的粤族
 第八章 近代的后印度半岛
 第一节 平缅麓川的灭亡和缅甸建国
 第二节 清朝和缅甸的交涉
 第三节 黎莫新旧阮的纷争和清朝讨伐新阮
 第四节 暹罗的建国
 第九章 清朝的中衰
 第一节 乾隆时的衰机
 第二节 嘉庆时的内乱
第四篇 近世史(下)
 第一章 中西交涉的初期
 第一节 西人的东来
 第二节 基督教初人中国的情形?
 第三节 中俄初期的交涉
 第四节 西南最初对待外人的情形
 第五节 五口通商
 第六节 英法兵攻破京城和东北的割地
 第二章 咸同时的大内乱
 第一节 太平军
 第二节 捻军
 第三节 回事
 第三章 藩属的丧失
 第一节 英俄的亚洲侵略和伊犁交涉
 第二节 安南和缅甸暹罗的丧失
 第三节 中日甲午之战和朝鲜的丧失
 第四节 教士保护权的变迁和德据胶州
 第四章 清朝覆亡和民国的兴起
 第一节 革新的原动力
 第二节 咸同光三朝的朝局
 第三节 戊戌政变和庚子之乱
 第四节 满蒙藏的危机(上)
 第五节 满蒙藏的危机(下)
 第六节 清朝的末运
 第五章 明清两代的政治和社会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学校选举
 第三节 兵制
 第四节 法律
 第五节 赋税制度(上)
 第六节 赋税制度(下)
 第七节 币制的变迁
 第八节 学术思想的变迁
第五篇 现代史
 第一章 从武昌起义到正式政府成立
 第一节 武昌起义和各省光复
 第二节 临时政府的成立和北迁
 第三节 大借款宋案和赣宁之役
 第四节 正式总统的举出和国会解散
 第二章 俄蒙英藏的交涉
 第一节 俄蒙交涉
 第二节 英藏交涉
 第三章 五月九日的国耻
 第一节 五口通商以来外交上形势的回顾
 第二节 日占青岛和二十一条的要求
 第四章 帝制复辟和护法
 第一节 帝制运动
 第二节 对德宣战和复辟
 第三节 护法战争和南北议和
 第五章 南北分裂后的变故
 第一节 皖直战争
 第二节 军政府的绝续和北方下统一令
 第三节 赣豫陕的战事和川湘鄂之争
 第四节 直奉战争
 第五节 北方黎徐的更迭和南方广州之变
 第六节 各省的纷扰
 第七节 裁兵废督和自治的潮流
 第六章 最近的蒙藏
 第一节 蒙古的取消独立和再陷
 第二节 六年后的英藏交涉
 第七章 最近的交涉
 第一节 巴黎和会的失败
 第二节 华府会议的参与
 第三节 鲁案的解决
 第四节 共同出兵和中东路
 第五节 松黑航权和尼港事件
 第六节 中俄的新交涉
 第七节 中国和德奥的新交涉
 第八节 日本在东北的形势
 第八章 最近的财政
 第一节 民国时代的财政情形
 第二节 中国的内外债
 第三节 新银行团的复活
 第四节 最近的关税问题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历史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我可以简单回答说:历史者,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者也。原来宇宙之间,无论哪一种现象,都是常动不息的;都是变迁不已的。这个变迁,就叫做“进化”。因此,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个“因果关系”。明白了他的“原因”,就可以预测他的结果,而且可以谋“改良”、“补救”的法子。要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所以要“经验”。一个人的经验有限,要借助于别时代,别地方的人,就要有“纪载”。纪载就是“历史”。所以历史是各种学问都有的。但是从前的人,研究学问的方法粗,常把许多现象,混合在一起。后来的人,知道这种法子是不行,就把宇宙间的现象,分析做若干部分,各人研究其一部分,就各部分研究所得,再行想法子合拢起来。这个便唤做“科学”。研究社会进化现象的一部分,就唤做“历史学”。从前的人,研究学问的方法粗,以为“史者,记事者也”,宇宙间什么现象,都应该记载在里头。所以《史记》的《八书》,《汉书》的《十志》,什么专门的学问、譬如天文,律历。奇怪的事情譬如五行。都有。现在的宗旨,却不是这样了。“社会现象”,也是“宇宙现象”之一,他的“变迁进化”,也脱不了“因果关系”的。虽然这种因果关系,不像自然现象那么简单,因而“断定既往”,“推测将来”,也不能如自然科学那么正确,譬如断定既往,不如矿物学。推测将来,不如天文学。然而决不能说他没有因果关系。研究历史之学,就是要想“认识这种因果关系”。这便是历史学的定义。第二章 中国的历史要明白一种现象的因果关系,先要晓得他的“事实”。考究人类社会已往的事实的东西很多,譬如(一)人类之遗骸,(二)古物,无论工艺品,美术品,建筑物。(三)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都是。记载往事的书籍,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然而最完全最正确的,究竟要推书籍。所以研究历史,仍得以“史籍”为中心。我们中国的史籍,究竟怎样?我且举两种史籍分类的法子,以见其大概。一种是清朝的《四库书目》,这是旧时候“目录之学”中最后的分类。史部: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召令奏议(诏令、奏议)、传记(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史钞、载记、时令、地理(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职官(管制、官箴)、政书(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目录(经籍、金石)、史评。一种是近人所撰的《新史学》,略参些新科学思想的。见《新民丛报》和《饮冰室文集》。第一正史:(甲)官书所谓《二十四史》是也。(乙)别史如华峤《后汉书》、习凿齿《蜀汉春秋》、《十六国春秋》、《华阳国志》、《元秘史》等,其实皆正史体也。第二编年《资治通鉴》等是也。第三纪事本末:(甲)通体如《通鉴纪事本末》,《绎史》等是也。(乙)别体如《平定某某方略》,《三案始末》等是也。第四政书:(甲)通体如《通典》,《文献通考》等是也。(乙)别体如《唐开元札》,《大清会典》,《大清通礼》等是也。(丙)小记如《汉官仪》等是也。第五杂史:(甲)综记如《国语》,《战国策》等是也。(乙)琐记如《世说新语》,《唐代丛书》,《明季稗史》等是也。(丙)诏令奏议四库另列一门,其实杂史也。第六传记:(甲)通体如《满汉名臣传》,《国朝先正事略》等是也。(乙)别体如《某帝实录》,《某人年谱》等是也。第七地志:(甲)通体如《某省通志》,《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也。(乙)别体如纪行等书是也。第八学史如《明儒学案》,《国朝汉学师承记》等是也。第九史论:(甲)理论如《史通》,《文史通义》等是也。(乙)事论如《历代史论》,《读通鉴论》等是也。(丙)杂论如《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是也。第十附庸:(甲)外史如《西域图考》,《职方外纪》等是也。(乙)考据如《禹贡图考》等是也。(丙)注释如裴松之《三国志》注等是也。以上两种分法,都不十分正确,现在且别评论他。要知道历史书分类的法子,可以自己把“目录之学”的书参考。其中应该先看的,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书目》四种。我以为历史的书,从内容上分起来,不过(一)纪载,(二)注释,(三)批评,三种。考订大抵属于注释,也有因此而下批评的。其中又以纪载为主,必须有了纪载,批评注释两种,才有所附丽,其间有主从的关系。历史书所纪载的事实,从前的人,把他分做(一)治乱兴亡,(二)典章制度两大类。参看《文献通考》序。这两个名词,不甚妥当,但是一时没有适当的名词,姑且沿用他,我以为前一类可称为“动的史实”,后一类可称为“静的史实”。正史中的“纪”、“传”,是记前一类事实的;“志”是记后一类事实的;二者又皆可出之以“表”,以图减省;所以正史可称为“纪传表志体”。各种历史,要算这一种的体例,最为完全。所以从前把他立于学官,算做正史。编年和纪事本末,是专记前一类的事实。政书是专记后一类的事实。从研究上说,编年体最便于“通览一时代的大势”;纪事本末体,最便于“钩稽一事的始末”;典章制度一类的事实,尤贵乎“观其会通”;所以正史、编年、纪事本末、政书这四种书在研究上都是最紧要的:因其都能“网罗完备”,而且都有一个“条理系统”。其余的书,只记一部分的事实,或者是许多零碎的事实。只可称为“未经编纂的史材”,专门研究,都是很有用的,初学暂可从缓。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开化极早之国,历史一类的书,真是汗牛充栋;其余各种材料,却也不少;譬如钟鼎碑刻和其余各种古器物,都有合于前说的古物一类。各地方特别的风俗,特别的方言,都有合于前说的风俗习惯、典章制度一类。可惜科学不甚发达,没有能够把他严密整理罢了。这就是今后学者的责任了。第三章 现在研究史学的方法现在研究史学,有两件事情,最应当注意的:其(一),是要有科学的眼光。便是现存的材料,都要用科学方法,去整理他。其中最紧要的有两层:(一)是把不关于历史之学的析出,以待专门家的研究;譬如天文、律、历。(二)是把所存的材料,用种种科学的眼光去研究他,以便说明社会进化的现象。譬如用经济学的眼光去研究食货一类的史实,就可以知道社会的生活状况,就知道社会物质方面,物质方面,就是社会进化的一种原因。其(二),是要懂得考据之学。研究历史,最紧要的就是“正确的事实”。事实不正确,根据于此事实而下的断案,自然是不正确的了。然而历史上一大部分的事实,非加一番考据,断不能算做精密正确的。只要看从前人所考据的便可见。所以考据之学,实在不能不讲,其中最紧要的也有两层:(一)是要懂得汉学家的考据方法;这一派学问,是我们中国最新而又最精密的学问。必须懂得这一种方法,一切书才都可以读,一切材料才都可以使用。不然,就全据了些靠不住的材料,或者有了材料,不知道用法。(二)是要参考外国的书;从前中国历史中,关于外国一部分最不正确。譬如朝鲜、安南要算同中国关系最深的,然而纪载这两国的事情,还是误谬百出。今后研究,必须搜罗他们自己的书。《四库书目》著录外国人所自著的历史,只有郑麟趾的《高丽史》等两三种。这是因为当时朝鲜、安南等,表面上都是我的属国,暗中却都是帝制自为,所以禁止国内的书籍不准到中国来。中国人也就不去考求,可谓于外情了。就是中国的事情,也有要借外国史参考,方才得明白的:譬如元朝在西域一方面的事实,就须参考西史;参看《元史译文证补》。清朝未入关以前的事实,中国人完全茫昧,反要参考朝鲜人的著述;参看日本稻叶君山《清朝全史》。就是个好例。这一层,外国也是如此。譬如朝鲜人,讲高丽以前的历史,就一大部分要借中国书参考。总而言之,世界大通,各国的历史,都可以参稽互证。试看近人《章氏丛书》中的《法显发见西半球说》,就可见得中国的历史竟可供给墨西哥人参考了。这两层,是最紧要的。其余应当注意的地方还很多,且待讲到下面,随时再说。第四章 本书的分期从来讲历史的人,因研究的方便,总把他划分做若干时期。本书也用此法。现在把本书所分的时期,开列于下。(一)上古史:周以前。(二)中古史:上,从秦朝统一起,到后汉全盛时代止;中,从汉末分裂起,到南北朝止;下,从隋朝统一起,到唐朝全盛时代止。(三)近古史:上,从唐中叶以后藩镇割据起,到五代止;中,北宋;下,南宋。(四)近世史:上,元;中,明;下,清中叶以前。(五)最近世史:从西力东渐到现在。以上不过是大略的区划,其中一切事实,并不能截然分清。总而言之,是为研究上的便利。至于所以如此分法,读到后文自见,现在也不必絮烦。第一篇 上古史第一章 汉族的由来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总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现在世界上,固然没有真正单纯的“民族国家”。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之上,究竟民族宜乎单纯,还宜乎复杂?假如说复杂,可以复杂到怎样程度?自然也还是一个问题。然而一个国家建立之初总是以一个民族为主体,然后渐次吸收其余诸民族,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然则要晓得一个国家最古的历史,必须要晓得他最初的民族,也是毫无疑义的了。建立中国国家最早的民族,就是“汉族”,这个也是讲历史的人没有异议的。近来有人说:汉字是一个朝代的名称,不是种族的本名,主张改称“华族”或“中华民族”。殊不知汉字做了种族的名称,已经二千多年,譬如唐朝用兵,兼用本国兵和外国兵,就称“汉蕃步骑”,这就是以汉字为种族之名的一证。而且现在还是一句活语言。——譬如现在称汉满蒙回藏,岂能改作华满蒙回藏?况且“种”、“族”二字,用起来总得分别。汉族不能改作“华种”,若称“华族”,这两个字,有时候当他贵族用的,不免相混。若称“中华民族”,四个宇的名词,用起来怕不大方便。而且现在“中华”做了国号;中国又是五族共和,这四个字,用到最近的时代,意义也容易混淆。总而言之,把臆定的名词,来改通行的语言,极难妥当。所以本书仍旧用汉族两字。然则汉族还是从“有史以前”久已在中国本部的呢?还是从他处迁来,人“有史时代”,其形迹还有可考的呢?这便是“汉族由来”的问题。关于这一个问题的回答,要算是“西来说”最为有力。近来人关于这一个问题的著述,要算蒋观云的《中国人种考》,在《新民丛报》里。最为详博。但是他所举的证据,还不尽可靠,我现在且举两种证据如下。当看蒙文通《古史甄微》。这两种证据,似乎都还谨严的。其(一)古书上说昆仑的很多。《周礼•大宗伯》:“以黄琮礼地。”《郑注》“此……礼地以夏至,谓神在昆仑者也”。典瑞“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郑注》:“祀地,谓所祀于北郊,神州之神。”《疏》:“案《河图括地象》,昆仑东南万五千里,神州是也。”人神州以后,还祭“昆仑之神”,可见得昆仑是汉族的根据地。然则昆仑究在何处呢?《尔雅》:“河出昆仑墟。”《史记•大宛列传》:“《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隐蔽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说文》:“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水经》:“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河水出其东北陬。”《山海经》:“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都以河所出为昆仑。河源所在,虽有异说,然都起于唐以后,不能拿来解释古书。要讲“古代所谓河源”,《史记•大宛列传》所谓“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而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其说自极可靠。那么,如今于阗河上源一带。一定是汉族古代的根据地了。《书•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释文》“马云:昆仑,在临羌西。……析支,在河关西。”《疏》:“郑玄云: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郑以昆仑为山,谓别有昆仑之山,非河所出者也。”这一个昆仑,在如今西宁县的西边青海地方,和前一个昆仑无涉。所以孔疏特地申明一句道:“非河所出”,郭璞《山海经注》,也说:“言海内者,明海内复有昆仑山。”这个“海”是夷蛮戎狄,谓之四海的“海”,不是海洋的海。(二)汉族二字,是后起之称,古代汉族自称。他族称汉族,或说“华”,或说“夏”。《左传》戎子驹支对晋人,“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襄十四年。《国语》“裔不谋夏,夷不乱‘华’”,都是个证据。近人因此附会到《列子》上头的华胥之国,固然不甚可靠。列子这部书,本来真伪夹杂,这一段又是寓言。凡寓言里的人名,地名,以至一切物的名,都不宜求其物以实之。然而西史的巴克特利亚(Bactria),史记上称他做大夏,似乎是这地方的旧名。为因汉时西域诸国,譬如安息、大夏等,都能证明他是译音。《吕氏春秋•古乐篇》:“黄帝令伶伦作律,伶伦自古大夏之西,乃之阬喻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似乎就是这一个大夏。那么,阿母河流域,似乎也是古代汉族的居地。参看近人《太炎文集•论种姓》。以上两种说法,如假定为不谬,则汉族古代,似居今葱岭帕米尔高原一带,这一带地方,据人种学历史家考究,原是各大人种起源的地方。汉族人中国,所走的大概是如今新疆到甘肃的路。近来人多说,“汉族沿黄河东徙”。这句话,似乎太粗略。现在的黄河上源,在古代是氐羌人的根据地。见第六章第四节。总而言之,“汉族西来”,现在虽没有充分的证据,然而蛛丝马迹是很多的。将来古书读得更精,古物发现得更多,再借他国的历史参考,一定可以大为明白。这就要希望诸位的努力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超值金版-中国通史值得一看
  •   大师的杰作,对喜欢中国历史的可以看一看,不过要有点文言文的功底,因为全书大都是引用古籍的原话,需要有文言文的功底才看得懂。
  •   这本书前面文言文比较多,需要有功底,我是能明白,但是翻译不错来,就像看英语似的,不过这本书慢慢的看完别和小说似的粗略的看,等看完的时候会对中国的历史有了一个目录似的的了解,不错。工作之余看看做好不过了。
  •   不错,虽然还没开始读,但是纸张感觉还不错,物超所值
  •   准备春节期间读它。
  •   这种版本更适合现代的阅读习惯,品相内弄都很满意,推荐!
  •   好书!孩子要买的,新书,值得一看!
  •   还没看,看评论买的,应该不错
  •   个人觉得一般,有些太笼统
  •   分门别类地叙述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
  •   书还没读 感觉纸张 印刷有一小点点缺陷 其他的都很好 没什么大问题
  •   还未细看,纸张太薄,能看到背面文字
  •   一部好书,读史可以明智,增长知识,指导未来
  •   书的质量挺好的,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对于一般人来说有点深奥了,不适合我这种初学入门者,呵呵
  •   应该是快运的问题。。。书角折了,本来以为书很厚,没想到400多页也很薄
  •   买了这么久,还没有看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