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台湾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赵国明  页数:328  
Tag标签:无  

前言

推介一部新式台湾史    张景旭    恰逢两岸关系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之际,赵国明(荒芒)先生撰写的《台湾台湾》一书和读者见面了。本书是一部用诗话体风格介绍台湾古今历史的开拓性著作;是一部力图融知识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历史著作。本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对人们了解台湾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学术著作往往是严肃的、枯燥的。有关台湾的历史著作尤其如此。究其原因,学者们更多地关注论证和考证的细节,而轻忽故事的经营,更别提诗歌这一纯文学因素的加入和领衔。《台湾台湾》一书就是这样一部探索诗意表达的新式文本,是一部将古今中外的历史资料、考古发现、分析推理和近体诗融会贯通的通史类著述。    这本书里有许多的“新”。    一是定位新。该书是首部史料翔实而又别开生面的台湾全史素描。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虽然如此,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近代明郑之后较多,早期《三国志》、《隋书》等史册中有一些片断,而远古夏商以前更是难寻历史的踪影。这就需要根据史料和最近考古发现去反推、去梳理,因此文本的叙述要大量地关乎出处以及辨伪,否则会面临内行人士和读者的质疑,而这些东西太多又会影响可读性。《台湾台湾》一书则在梳理史料和考古成果时较好地关照了叙述方式,用推理的形象故事和通俗而又诗意的叙述,以中国历朝作为参照的时间坐标,以片断的方式亮出该时代的声音和容貌,让台湾的远古“复活”、还原。    就以第一章中的《住在海底的“海峡人”》和《四千六百年前那场残酷的浪漫》二文为例。作者并未纠缠于考古新发现,而是结合这些遗址文明的文化特征,着重叙述了两个凄美而感人的爱情故事,而爱情故事又不是目的,是为了介绍远古人群的桃花源式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住在海底的“海峡人”,与峻美的山水、各种动物和谐共处,却又在灭顶的水灾来临时,表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而那场残酷的浪漫,以对一个殉情女子的行为的肯定,表现人类对于群婚制的厌恶和对甜美婚姻的歌颂。    又如第二章《卫温率兵赴夷洲及其命运》一文。《三国志》中有关卫温赴台的描述很简单。对于东吴舰队的构成、赴台湾的登陆点、军队活动,以及抓壮丁的原因都未介绍,而该文却根据考古发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相对细致的复原图,一个相对完整的渡海故事。    总之,书稿中的历史资料比较丰富且新,而考古发现更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以及故事、想象的支点。有了史实的权威性,以及诗歌和诗意的表达,使得该书介于史书和故事书之间,它比一些台湾通史类著作更平易,比《我们台湾这些年》更权威、严肃。    二是主线清晰而新颖。通过一个主线来贯穿整个台湾的历史,而每一章又是这一主线的不同侧重点。这一条主线就是“台湾人民的性格和精神的源头,台湾人民与大陆的精神的联系”。    台湾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浩如烟海,如何取舍,如何减裁,一定要有个标准。标准不同,文本的内容、价值以及史实的判断也不同。例如,书中把从卫温赴台到明末之前的这一段历史的主线定为:“沿海民众拓展生存空间,中原王朝谋求行使主权”,这是准确而可信的。台湾与大陆一峡之隔,且先住民大都是从大陆而来,作为开疆拓土的古代中国王朝,寻求文化上的拓展和联系,是当时的通常做法。    西荷据台时期和日本据台时期的主线,则分别侧重在“台湾人民民族意识的首次亮相”和“坚持抗战,坚守民族意识”上;对于明郑时代、清统时代,主线的侧重点分别放在用中华传统文化理念来经营台湾、防止台湾分裂上;而二战以后的台湾的主线,则定在争取民主,促进和平统一上。    明晰而新颖的主线抓住了台湾历史的魂,也增添了本文的条理性。    三是观点新。新的观点贯穿在书中,比比皆是,不仅文章中有,就连诗歌中也有大量的独家观点。    对于许多历史事件中存在的空白点,或是重大事件留下的谜团,作者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比如,作者对徐福船队被飓风吹散,部分船只来到台湾的论证,很有新意:作者对照《史记》与旧时日本僧人留学中国时的口述实录,发现了船队出发时和到达日本时人数上的差距,得出至少有一大半的“振男女”散落在海中诸岛。    书中还重新评价郑成功父子:郑成功不是完人,治军严苛,巨压之下易怒激变;郑经并非一无是处的割据者,他是驱荷的英雄,也算是明朝的孤臣,他任用陈永华,对提升台湾的经济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再比如,对蒋氏父子在台湾的评价,既客观地介绍了其在台湾的高压统治,又肯定了他们对于坚持与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而对于其在台湾恢复经济、实现腾飞的一系列做法,则是持高度褒扬的态度。真正做到了用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历史。    书中近体诗则是作者集中阐发观点的又一载体。比如,在介绍于右任登高望大陆且相信国家统一时,作者的诗中写道:“天长存瑷谴,日久化甘霖。”论及施琅率水师为统一国家与郑军进行澎湖决战,双方将士各有死伤时,作者有诗议之:“……古今同理论,白骨让蓝图。”此观点既有对生命消逝的悲悯,又含着对历史规律的感慨。像这样观点鲜明又诗意盎然的诗句,书中俯拾皆是。    作者怀着甘为“祖国和平统一促进派及架桥人”的满腔热忱,凭借自身的学术专长,兀自经年,在穿越永远没有尽头的时空隧道之中,从若有若无、似隐似现的历史陈迹中不断有所惊喜、有所发现,不断地对史料有所搜讨考辨。最终以“蚍蜉撼树,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创作了有关台湾的诗词五百余首(书中选其二百首),人物、事件一百三十余篇;该书利用考古最新成果及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再现了不同时期台湾风云变幻的一个侧面,勾勒出台湾人民热爱台湾、开发台湾、保卫台湾的历史轨迹。这种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是中国必将走向复兴统一的强大动力。共同的血脉和文化,共同的中华民族的复兴远景,把两岸同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新的时代,新的气象,新的理念,新的创造。我愿意向读者推介这本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对祖国宝岛台湾的历史充满了激情的书。作者是一个受过专业史学训练的媒体人,在从事媒体业务、文学创作的同时,下工夫搜集有关台湾历史的资料,怀着对台湾和台湾历史的热爱,撰写出这样一部融史学与文学于一体的台湾史书。本书以时间为经,以台湾历史大事和重要人物为纬,意在凸显出台湾特有的开放包容、崇敬自由的精神风骨,同时也展示了两岸人民自古以来休戚与共、血肉相连的历史画卷。本书融诗歌之美、史料梳理与手记于一体,利用考古最新成果及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介绍台湾历史中最真实、最重要的人和事,可谓是第一部史料翔实、诗文并茂的台湾通史。

作者简介

 赵国明,笔名荒芒、渔光。祖藉江苏南京。历史专业研究生学历。北京青年报编辑、记者。2007年度获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一等奖获得者,2010年获北京市新闻奖二等奖。出版过长篇小说一部——《别告诉我你是善类》;诗集三部,其中近体诗集一部。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大众音乐协会会员。
作过教师、杂志编辑、晚报专栏作者,自1994年9月供职北京青年报社,现为该报副刊《中学作文》、《东张西望》、《临时主编》等版面编辑。

书籍目录

【推荐序】
赵国明《台湾 台湾》序
推介一部新式台湾史
诗情画意识台湾
第一章 无纪年时代(公元230年前)——海洋族群在汇聚在初垦,打造台湾人特有的精神
 第一节 远古时期台湾风物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台湾风物
 第三节 夏商时代台湾风物
 第四节 周朝时台湾风物
 第五节 秦汉时期台湾风物
第二章 台湾纪年时代的开启(公元230年到1604年)——沿海民众拓展生存空间,中原王朝谋求行使主权
 第一节 三国时台湾风物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时台湾风物
 第三节 隋朝时台湾风物
 第四节 唐宋时期台湾风物
 第五节 元朝时台湾风物
 第六节 明朝时台湾风物
第三章 西荷侵占及初步大开发时期(1604年到1661年)——西荷奴役体系逐渐崩溃,台人民族意识首次亮相
 第一节 争夺澎湖阶段
 第二节 西荷分据台湾阶段
 第三节 荷兰独占台湾阶段
第四章 收复后至归统时期(1661年到1683年)——按照传统文化经营台湾,坚守明朝正朔以求克复
 第一节 郑成功经略台湾
 第二节 文功武治
 第三节 关于郑经
 第四节 统一台湾
 第五节 平台功臣
第五章 归政统一时期(1683年到1895年)——不断调整政策以防分裂,官民联手对抗外侮侵犯
 第一节 固台政策及台民起义
 第二节 族群的崛起及融合
 第三节 胜败荣辱两件事
 第四节 清廷的台湾政策及台湾近代化功臣
 第五节 台民抗击日军
第六章 日据时期(1895年到1945年)——坚持抗日斗争五十整年,对祖国的认同发自内心
 第一节 “前七年”武装起义阶段
 第二节 “后八年”武装起义阶段
 第三节 非武装抗日阶段
 第四节 坚持抗战到胜利
第七章 战后时期(1945年至今)——自强不息迎来民主时代,放弃隔绝共谋两岸发展
 第一节 退守台湾初期
 第二节 共识“一个中国”
 第三节 西式民主运动
 第四节 亲情的呼唤
后记
【附录】
 百年台湾咏怀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对于清朝坚持的“削发易服”,台湾和谈使者郑平英为缓解民间的对立情绪,提出“三降三不降”。据《台湾通史》记载,这“三降三不降”是“官降吏不降,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这里的“降”字指削发易服。双方的立场基本接近,施琅表示能够接受。和平统一有了希望。据清代史家蒋良骐著《东华录》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七月十五日,郑氏集团遣冯锡珪、刘国昌和郑平英等带着降表文稿来到澎湖去见施琅,请求缴上相关登记册和大印,率众登岸,以求安置。施琅派使者吴启爵持着文告入台湾,验视军民剃发。福建总督姚启圣转奏请颁赦招抚。郑克塽终于作出了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决定,向清政府上表投诚。在呈交给康熙帝的降表中,郑克塽着重请求善待官民和明朝遗老:“至于明室宗亲,格外优待;通邦士庶,轸念绥柔;文武诸官,加恩迁擢;前附将领,一体垂仁;夙昔仇怨,尽与捐除。”郑克塽还请求不要没收他们的产业财物,让他们感受到明君的宽大。不久,康熙帝批复接受郑氏的投降,并颁发特赦令:“……果能悔过投诚,倾心向化,率所属伪官军民人等悉行登岸,将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仍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得所。”据史料记载,郑克塽集团在与施琅谈判之后,在岛内提出“三不伤”,即清军入岛“不伤郑室一人,不伤百官将士一人,不伤台湾黎庶一个”。如此,人心才算安稳下来。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施琅率领战船一百艘、将士一万余人驶向台湾,准备登岛受降。这里还有个小小的插曲:由于鹿耳门水道过浅,船队无法进入大海湾,只好停在附近水域。一连数日不见潮起,可急坏了郑氏和施琅,双方都担心情况有变。据《清史稿》记载:水师“泊十有二日,潮骤长高丈馀,舟平入”。台湾人都很惊奇,当年郑成功兵临鹿耳门时也面临水浅受阻,也是在焦虑等待中迎来了海潮骤起,水面腾升丈余,如此,大军才得以驶进大海湾。只是国姓爷是从洋人手里收复了台湾,而现在是从明郑手中收回了台湾,统一了中国。性质不一样,却都是中华民族的大喜事。18日,郑克塽及文武官全部剃发;施琅宣读康熙帝诏令,听罢诏令,郑克塽等人冲西北方叩谢,随即携家人赴京受封。仪式甫一完成,军民共呼,欢喜雀跃,共祝两岸统一的完成。康熙喜闻奏捷,欣然赋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当日正值中秋,月圆人亦圆。台湾如离家多年的游子重新回归祖国怀抱。自此,海峡两岸终于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战乱,重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荒芒诗云——将军约法捐私恨,克塽应时解众愁。鹿耳门前潮水起,一一入梦到中秋。第七章第三节四、美丽岛事件——在野派的叫板美丽岛中英俊多,欲开风气遇隔阂。龙蛇趁势成凶猛,汇聚洪流向漫坡。“美丽岛事件”又称“高雄事件”,是台湾党外势力直接领导的、与国民党当局展开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政治较量。中坜事件之后,台湾本地的党外人士已经成为国民党的主要反对力量。为了巩固在“五项选举”中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分享政治权利、宣传社会思想,1979年9月,由黄信介为发行人、许信良任社长、张俊宏任总编辑的党外政论性刊物《美丽岛》在台北创刊。该刊不仅言论激烈,而且来势凶猛,仅社务委员就达七十名,几乎网罗了当时所有的知名党外人士,并在全岛设立十多个办事处,大有借创办刊物集结力量以创造实质性政团的势头。如果说七年前的《大学》杂志只是以党外人士为主的书生论道,中坜事件是因国民党在地方选举时不择手段而导致街头行动的话,那么美丽岛事件则是结合了两者特性的一次总爆发。按《我们台湾这些年》里的话说:“这些人也不是无党籍的地方士绅,而是一群‘行动者’,懂得结合政治及社会思想去做‘运动’。”1979年11月30日,《美丽岛》杂志与“台湾人权委员会”联合向台湾当局申请于12月10日在高雄举办纪念“国际人权日”集会游行,遭到拒绝。《美丽岛》杂志决定不理会台湾当局的态度,按计划行动。12月10日,集会如期举行,台湾当局派出大批军警部署周围街道,并对附近实行交通管制,禁止车辆入内。晚上6点,黄信介、姚嘉文等就地发表演讲,与会三千多名群众情绪激昂。集会组织者多次出面与警方交涉,要求警察撤离,但遭拒绝。于是,几千民众持木棍、火把开始游行,双方发生严重冲突。到11日凌晨2时30分,局势才趋于平静。这次冲突的规模远远大过中坜事件,是1949年以来的最大的一次警民冲突,共造成双方约两百人受伤。事后台湾当局开始大规模搜捕事件参与者,黄信介、施明德、张俊宏等一百五十二名党外人士以“涉嫌叛乱罪”被抓,聚集在《美丽岛》杂志周围的党外运动核心人物几乎被一网打尽。虽然国民党利用戒严体制的法令抓捕了事件的重要参与者,却在次年的大审判中展示了其开明的作风。按戒严体制,国民党启用的是军事法庭审判,但并未像以往50年代白色恐怖时期或是60年代的军事审判那样,有太多的限制和操纵,而是可以让对方聘请“辩护律师团”进行辩护,律师团可以与官方进行交锋。同时法庭也有限向社会开放,各大报纸均可向政府发言人发问,并可轻易得到判决和律师答辩书。这些宽松的细节在以往的台湾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蒋经国已经有意识地想松动国民党在台湾的戒严体制。1980年4月18日,台湾当局对高雄事件中被捕的黄信介等八名非国民党人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台湾当局在判决中,以所谓“意图以非法的方法颠覆政府而着手实行”的罪名,判处黄信介有期徒刑十四年,剥夺公权十年;判处施明德无期徒刑,剥夺公权终身;姚嘉文、张俊宏、林义雄、林弘宣、吕秀莲、陈菊各有期徒刑十二年,各剥夺公权十年。黄信介等八人的全部财产除酌留其家属必需生活费外全部没收。从高雄事件发生到次年大审判的过程中,有两件事颇受社会关注,最后终变成了历史悬案。一件事是关于冲突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如法庭上所提供的物证那样——民众袭警在先,还是社会上盛传的那样——政府派人在民众里当托儿,故意攻击警察?另一件事是是谁杀死了主嫌人之一林义雄三位家人?是如警方所言“国际阴谋集团”,企图激化岛内矛盾,还是如传言中所说的国民党“杀鸡儆猴的示警手段”。总之“美丽岛事件”及其大审判,备受当时岛内外社会的关注。作为焦点之一的年轻律师们,也从幕后走到了幕前,有的甚至也在这期间投入到了党外的政治运动,并越来越成为主角。“美丽岛事件”是台湾现代史上继中坜事件之后又一起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事件,是台湾政治、社会生活发生转折的标志性事件。经过此事,国民党与党外势力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也促使国民党加快了政体改革的步伐。

后记

从构思到2011年付梓,本书几经周折,几经修整。其间,海峡两岸也经历了诸多大事的考验。    撰写《台湾台湾》,完全出于对那块土地上人和事的好奇。    在平常的阅读中,你总会撞上一些曾在台湾留下华丽符号的人、事。比如“三七五减租”;比如一介书生郑成功如何历尽磨难,淬炼成钢;比如郭怀一杯酒激志抗荷人;比如元世祖、隋炀帝、孙权指点台湾海图;比如台湾最后一次与祖国大陆分离,以及台湾曾经生存过一群黑矮人等。这些精彩有益的故事就像桃花源前的溪水,引领你走人一个广阔的境地,走进一个个陌生而又惊奇的生活画卷。    你会有阅读冲动和阅读期待,渴望并愿意花时间买书、找资料,要找到远古时她的模样。这种阅读冲动很有意思,有点像少时游长江想知道其源头,而当你翻书得知源头何在时,仍然一片茫然,直到有一天,你去了长江源。    正是如同探访长江源的心理,促使我进一步阅读,而阅读给心灵带来的冲击则更出乎意料,就像一路的风景不仅会带来赏心悦目,还会带来风暴过后的狰狞与狼藉。这时,面对已经变得沉寂无声的一切,你的面前你的耳边会有闪回,会有画外音。    先是好奇,然后觉得有一点小小的责任,觉得应该写一本书,按时间顺序用重要的人和事串起台湾,让更多像我这样对台湾一知半解的人懂得台湾。不仅懂得台湾是“山海秀结”的膏腴之地,自古就寄托着四方客家寻找乐土的梦想,而台湾也敞开她宽阔的胸襟,接纳一批又一批炎黄子孙,台湾也因他们的开发而变得更加美丽;还懂得台湾人民不怕牺牲,勇于牺牲,其抗击外国侵略者,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意志历来就坚定,这种反抗到了日据时期则达到了顶峰,其战斗之猛烈、抵抗之顽强、坚持之长久,可以说是空前的;懂得台湾人民始终爱国,台湾人民的命运与祖国大陆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懂得如何抹去封盖在历史表面的尘土,看清其回归的必然,以及作祖国统一促进派及架桥人的可贵。    有关台湾的书很多,大多数是就一个时期的人、事或考古进行研究介绍。而利用考古成果进行梳理,再配以近体诗词的叙述形式,这样的诗话文本之于我,更具有吸引力。    本书的体例和特点是:用近体诗来介绍、感受台湾从古到今的一些人物和大事。每一首(组)诗下面对应一篇独立的文章,作为相关人和事的详细介绍。采取这种互动搭配的形式,旨在于注译之外,集中交代相关背景和人物细节。也许这样更有利于读者理解诗意。    本书中的诗词完全按近体诗要求而创作,由于一百零八部平水韵中许多字的声调已发生较大变化,故韵脚采用中国作协、中华诗词学会公布的新韵执行,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关于台湾各个不同时期的划分,本书综合了两岸历史学家不同的划分方法,将台湾历史划分为七个历史时期。为便于读者参照,在叙述前两个历史时期时,我在每篇文章的标题旁都注明其所对应的中国历代王朝。另外,为便于叙述,第三时期表述为“荷兰、西班牙侵占时期”,按此划分,荷兰人占据台湾本岛之前的两次侵犯澎湖,便可纳入这一时期。    在写作此书时,笔者搜集了许多的历史资料,借鉴了许多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特别感激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张海鹏老师,中国作协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主编杨金亭老师的热情提携和悉心指导,放下手头大量的事务和研究工作,拨冗写序。    非常感谢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张景旭老师,对全书的史实部分进行逐字逐句的勘误把关,还热情相赠许多有关台湾的书刊,并将最新信息抄录相赠。    本书在写作和和出版过程中,还得到原全国人大常委朱相远老师、著名作家和学者杨力老师、作家安顿女士、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所属《台声》杂志主编窦为龙先生、曾女士的多方建议和指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还要感谢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老师的推介,和九州出版社副社长黄宪华女士的修改建议。同时出版社的其他领导和责任编辑周春,皆为此书做了细致的审阅。对于他们为斧正此书所付出的劳动,一并表示谢忱和感激。    还要感谢友人程孟辉、刘烨、曾志崇在成书过程中提供过许多帮助。    由于研究能力不足,书中难免有浅薄、疏漏之处,祈请方家先进教正为幸。    另外,本书图片大多来源于历史资料,也感谢中国台湾网为本书的图片提供网络支持。另有部分图片虽标明出处,但暂时还无法联系上具体作者,请作者得知信息后,与我联系。    赵国明    2011年11月底于北京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怀着深深的兴趣读过此书,深感专业历史学者的历史著作,守于严谨,而缺少文采,使读者有枯燥之感。本书作者兼有文学和史学修养,史学书兼有文学特色,可以说,这是史学著作走向大众的一种好的形式。谨特向读者推荐,希望读者喜欢这本书,通过这本书,了解台湾的真实历史,喜欢祖国宝岛——台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六十年来,大家对台湾了解太少;读完内容详实的《台湾台湾》,定会大有裨益。  ——阎崇年《台湾台湾》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诗文优美,历史故事翔实。读之让人震撼,让人难忘。  ——著名作家、学者杨力《台湾台湾》是一部关于台湾历史、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以诗歌和散文的形式来讲述台湾。不论从文学与历史,还是从文体建设层面来说,都有着开拓性的创新意义。  ——著名诗人杨金亭记者的敏锐、史家的严谨和诗人的激昂文字,使国明先生的这本著作在众多书写台湾历史文化和精神传承的书中独树一帜。  ——著名作家安顿该书是一部融随笔手记、图片以及诗词于一体的创新性著作;是一部浸满知识性、艺术性、可读性的独特著作。必将对人们了解台湾,对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资深研究员张景旭该书的特点很突出,主线明确,凸显台湾人与祖国大陆之间的精神联系,以及两岸共谋统一的轨迹。文章自由出入浩繁历史,深入浅出。形式上有多种突破,文字风格多变,诗中更有观点。  ——-《台声》杂志主编窦为龙

编辑推荐

《台湾 台湾》编辑推荐:第一部史料翔实、诗文并茂的台湾通史!一部台湾通史,两岸血脉相连!融诗歌之美、史料梳理于一体,利用考古最新成果及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介绍台湾历史中最真实、最重要的人和事!张海鹏、阎崇年等联袂推荐!南地有佳人,离岸芳菲撒。渡尽劫波每望乡,要把兰舟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台湾 台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作为一名中国的炎黄子孙,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对于台湾并不陌生。对于台湾的历史,我们很多的人都看过相关的历史书籍。它是中国必不可分的领土;它是每个华夏儿女心的亟盼。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以往对于台湾的认识可能更多地集中于单调的历史书籍记载。对于台湾的历史,我们很多的人也许只是一个单一的历史刻录。

    不过我最近所读的《台湾 台湾》这本书却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台湾通历论。不仅可以让读者可以一一详细地了解台湾的过去,更能让读者读历史却不乏味;张见识却不无聊。事实上,这本书的另外一大特色便是因为内容本身围绕台湾而展开,所以里面的讯息相比通俗意义上的台湾历史又平添了更多的内容。让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更是不知不觉地增长着对于台湾这个宝岛的直观认识。

    这本历史书籍按照时间发展为顺序,犹如徐徐拉开的一幕生动鲜明的历史画卷。诗情画意之下我们在认识着台湾的历史。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接触的并非仅仅单纯意义上的历史史实。相反的,书中是通过有关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台湾的风物作为介入点来透彻地讲解着宝岛之上的一切。每个时期都有着相关的台湾特色所在。从最初的海洋族群聚集开始,我们看到了最为原始状态之下的台湾风味。随后,我们可以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看到了沿海岛民的生活。再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抗击外族侵犯的斗争,以及随后的收复和回归等等。当然,再接下去的岁月我们其实都有了大概的初步了解。类似于抗日战争时期,类似于内战时期,类似于现今的和平时期----

    介绍台湾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其实也在不断地深入了解这个与我们现今隔海相望的地方。一定的历史有着它相对称的文化和精神底蕴,除此之外的更是孕育着如此精神力量的民众心声。读《台湾 台湾》这本书,我们于其说在不断提高着自我对台湾的认识,我们更可以称之为是在了解历史背后的真正一个地区。满腔热情论台湾,重重内涵孕其中。这是一个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地;这是一个我们华夏儿女共同拥有的土地。相信每位中华儿女都渴望着对宝岛台湾有着最为深刻的认识;相信每位中华儿女更希望在认识的过程中等待着它的回归。华夏大地是一家,一家的民众其聚集,共开发。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未来啊!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在见证这一个中华国土之下某片土壤的变迁
  •   台湾,对于我来说,既有点熟悉,也有点陌生。因为1949年的国共分治,长期以来台湾成了人们眼中对海峡对岸的遥望,当然还有一点点神秘。这些由于历史和政治造成的隔阂,随着近年来两岸互通的实现也有了更多的通途。近来越来越多的台湾自由行旅游给大陆的民众带来了更多对当今宝岛风貌最直接的感知。我想,读一读《台湾 台湾》这本书,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认识。

    本书讲的是台湾的历史,远的一直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的没有纪年时代的远古,近的一直叙述到两岸实现的“三通”政策。每一段历史都配有一首小诗,充分概括了那段时期的悠悠往事和留存的重要内容。也按照年代的次序,一路延续,顺理成章地讲述地理、风貌、习俗、文化、军事、政治及与大陆密切相关的渊源和史实,其中当然也包括大家历史书中熟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包含了台湾是中国领土历来已久的依据,包含了宝岛民俗风情份丰富资源自然风光的详细描述。然而真正能够引起我兴趣的,不是饮毛茹血时代的荒芜,不是秦汉时期的风俗,不是明清时代的发展和抗击海外殖民侵略的雄图,也不是被日本占领统治期间的屈辱,而是国民党战败退居海岛后的事实和一些真相的揭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段历史肯定是无法深入却依然想回顾。

    其实在去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日子里,就已经涌现出了许多书籍,从侧面或者历史的背景中或多或少对台湾的过去有了些了解,当我们看到今天的台湾有一个自强不息的民主时代时,也是在思量着百年前民国的由来和得失,也在对比着大陆与台湾的优劣,同时也在考虑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那一定是要坚持“放弃隔绝、共谋发展”的漫漫长途。

    可以看到国民党退守台湾后的反思和作出的举措,可以看到国共双方即使是在最严峻的对峙时期依然寻求沟通和接触的努力,可以看到海峡两岸由于政治原因被隔绝的亲情在呼唤。尤其是读到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诗作《望大陆》,他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国之殇。”,当看到玉峰山顶那尊眺望大陆的雕像的照片时,顿时感到了那种浓浓的乡愁、还有那期盼回归的眼神!
  •   主要是讲了50年代以后的台湾历史,介绍了下台湾的民主形式,对于我们大陆人认识正确的民主有些帮助吧。
  •   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全面了解台湾的历史,看得出来,作者写的很用心。
  •   很不错的书,透过一个诗境与历史的角度去看台湾。
  •   刚刚开始读这本书,开卷有益,沉醉在台湾的历史长河里。
  •   很好的了解台湾历史的一本书
  •   喜欢台湾才买的,也算是不错了,想了解台湾历史文化的朋友可以买,因为没有景点介绍啊,就是历史啊
  •   这本书的台湾史比较沉重,不过也能学到不少
  •   台湾,是中国人的心头之痛,何日回归?
  •   台湾永远是中国的
  •   新书刚到手,送货员居然送到家门口,挺满意的!一直都想拜读这本书,今天终于可以开始读了,很开心!
  •   书还不错,就是快递很慢,等了好久,还投诉了才给送来
  •   个很不错
  •   给女友买的,她说还行
  •   质量好,文采也不错
  •   字太多了,好难读,还得看诗。
  •   激动 激动
  •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1949年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一直是引人关注的话,台湾问题也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我对台湾也比较感兴趣,读报的时候也会关注一下,对台湾的历史也有所涉猎。但没有比较完整地了解过。这次,阅读赵国明先生的《台湾 台湾》也算是一次补课吧!
    这本书的作者赵国明先生是一个媒体人,曾经是《北京青年报》新闻周刊头版记者,善于捕捉过有分量新闻,而且赵国明先生文字功底也是比较了得的,2007年荣获过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一等奖,2000年获过北京市新闻奖二等奖。出版过长篇小说一部——《别告诉我你是善类》;诗集三部,其中近体诗集一部。赵国明先生还是历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可谓是文学和史学修养兼备,由他来书写这本《台湾 台湾》是比较合适的,这本史学书有较浓厚的文学气息,可读性大大增加。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不少读者通过了解台湾的历史,从而喜欢上祖国宝岛——台湾。这本书采用了诗话体风格,可以说是作者将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有机结合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
    这本书是对祖国宝岛台湾的历史充满了激情,以时间为经,以台湾历史大事和重要人物为纬,给我们描绘一幅有关台湾历史的精彩画卷。通过阅读这本书,一些与台湾有关的历史人物(郑成功、陈永华、沈光文、施琅、刘铭传、刘永福、丘逢甲等)跃然纸上。为什么郑成功这么早就英年早逝?关于他的去世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有说是被儿子通奸气死的,也有说是被毒死的。有人认为郑成功的易怒严厉让岛内的部将感到人人自危,在其微恙时乘势下药,致其死亡;也有人认为清廷派出的细作买通了郑成功身边的人,最终害死了郑成功。作者认为这些说法有些牵强附会。儿子郑经的通奸事件对他的刺激不可谓不大,他甚至命令当地将官杀死郑经等家人,众将为难,最终再次抗命。盛怒和疟疾的夹击,是使这位民族英雄最终壮志未酬的主要原因。被誉为台湾“孔子”的沈光文,在台湾传播中华文化,可谓功在千秋。他不辞辛劳,经年累月勘探地理,考察台湾的山川、矿藏和港口道路;采访民俗,大小事无不详细记载,为创作台湾第一部地理志积累了大量资料。沈光文在台湾三十多年,写下大量诗文,著述有《台湾舆图考》、《草木杂记》、《台湾赋》、《流寓考》、《文开诗文集》等。现在台南县还留下了不少以“文开”、“文光”命名的路、桥、街亭及诗社。丘逢甲出生于台湾彰化望族,可谓少年得志。但他却弃官返台从事教育工作,他倡导独立抗日;内渡大陆后则献身推广新式教育,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
    对台湾历史有兴趣的读者,这本文史兼备的书籍值得一读。
  •     台湾是让中国人纠结的地方,台海关系也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真要说起台湾,大多数人也许就只能说一些诸如“那是祖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话,而要往细里说她为什么是祖国的,自古以来自的是哪个时候,估计很多人就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就我自己来说,对于台湾、台湾历史的了解,也仅仅只停留在它出产水果很多,还有就是对郑成功收复台湾、《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以及后来国民党退据台湾这三个历史事件的粗略印象上,除此这外所知甚少。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阅读了赵国明(荒芒)的《台湾、台湾》。这是一部有关台湾通史的著作——用“融诗歌之美、史料梳理于一体”的新式写史方法(这是作者自己所引以为傲的一种历史的诗性叙说),以时间为经,以台湾历史大事和重要人物为纬,利用考古最新成果及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介绍上启远古洪荒时代,下至当今民主运动的台湾历史上最真实、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再现了不同时期台湾风云变幻的一个个历史场景,勾勒出台湾人民热爱台湾、开发台湾、保卫台湾的历史轨迹,凸显两岸人民自古以来休戚与共、血肉相联的历史画卷。我个人对他所写的那些诗句欣赏不动,甚至觉得是刻意为之,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并无多大价值,所感兴趣的只是他所写的内容——台湾的历史。应该说,它很好的解答了我的疑问,为我补上了一堂生动而真实的台湾历史课。

    台湾的历史起始于已不可考的“海底人”,而东夷人、营埔人的迁台则已经有大量的考古发现来佐证。在明朝以前漫长的历史中,大陆上封建王朝更替迭兴,但对台湾的经略却进展不大,偶有派军,也不长驻,台湾的开发进展缓慢,可以称得上是波澜不兴——从卫温率兵登台,到孙恩、卢循起义波及台湾,到隋炀帝发兵征讨琉球,到唐太宗时施肩吾带领族人迁居澎湖,到汪大猷驻屯台澎,再到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最后到沈有容渡海登台驱倭,这中间经历了将近1400年。我们不能不感慨历史的脚步迈得太慢!而接下来,历史的节奏明显加快,很多历史事件人们都耳熟能详——先是西班牙、荷兰侵占台湾,后来郑成功收复,又有施琅平台统一,接着就是《马关条约》割让后50年的日本占领时期,再往后就是国民党退守台湾、经营台湾的历史。

    台湾的历史这么一路走来,脉络非常清晰,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一种乱相——国民党退守台湾,依靠从大陆搜刮的大量黄金,加上采取了正确的发展策略,经济实现了起飞,民主政治有了很大发展。但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之后,李登辉、陈水扁大力扶持台独势力,引发岛内蓝、绿两派之间激烈的统、独之争。如果除去学术上的争论不谈,那些别有用心者——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他们为了给台独提供“历史”依据,达到为台独张本的目的,想法设法的割裂历史,割裂台湾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脉联系,挖空心思要把中国历史与台湾历史分割开来,别有用心的认为台湾的历史是荷兰人开辟的,只有区区400年而已,以造成台湾本来就是孤悬海外,与大陆无涉的假象。

    历史是严肃的,并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同一事件,对同一历史,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有不同看法,但历史的联系不容割裂,历史的线索不容割断,基本的史实不容回避,更不容篡改,不容歪曲。李登辉、陈水扁之流的政客,大肆宣传台湾的历史只有400年这种说法,不但是在割裂两岸之间一脉相承的血肉联系,也是在抹煞台湾原住民开发台湾、保卫台湾的贡献。他们的这种做法除了暴露自己的无知之外,只能让人感到卑鄙,感到不耻。这本书用详细的历史资料对这种历史观点进行了有力回击,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正本清源、认识历史的功效。

    当然,对于当前台湾岛内统独之争的乱象,不可能只简单的通过一本历史书籍就能够终止,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土壤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台湾一般民众对统一和独立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我不得而知。冒昧揣测一下,如果赞成统一,大概是因为自古一家、同种同文,但可能会有疑虑,那就是大陆的政治架构、经济发展,统一后会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如果赞成独立,可能是基于对台湾孤悬海外、自成一家的认识,其不敢独立,则是因为大陆的武力威胁。似乎每个人都在纠结,都处在两难的选择之中。所以,我认为统一祖国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强化民族意识,增加台湾民众对我们是同一民族的认同感。这是根本的根本,该书所担负的正是这样的任务。二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强化两岸的经济联系,尽快减小两岸经济上的差距,使经济生活同质化、同水准。这是让台湾走不脱、独不了的策略。三是发展民主政治,构建一个两岸都能接受的政治框架,不光是一国两制,当然也可以是别的,只要能尽快完成祖国统一就成。

    汤因比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我个人认为,祖国统一将是两岸人民共同的胜利。而这一胜利,尤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这一历史,需要我们共同书写。统一祖国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诉诸于武力,但不可避免会造成民生凋敝、生灵涂炭,而且两败俱伤、后患无穷。所以,要实现和平统一,实现双赢,就必须从长计议,还要走很长的路。其实,如果我们把历史当成一面镜子,它不但可以昭示过去,照亮现在,也可以给我们启示,照亮我们未来的路——也许,这本书能够用它所述说的历史,以及对传统价值和民族意识的尊崇,来映照祖国的统一之路吧。
  •   台湾的一部通史《台湾台湾》

    从名字看还以为是写台湾近代史,没想到竟然是一部台湾通史,从原始社会一直讲到现代,篇幅很长,跨度很大,能看出作者没少下工夫。

    作者把台湾历史分成七大部分,首先是远古时期,第二是三国到明朝有历史记载的时期,第三是西班牙荷兰统治时期,只有六十年,第四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期,有二十年,第五部分是清统治时期大约有两百多年,第六部分是日本人统治时期,有五十年,最后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从一九四五年到现在,也有六十七年了。全书的主要篇幅还是在近现代。在远古和古代,台湾不过是一个偏远蛮荒地带,在国民党撤退去台湾以后,经济文化才开始高速发展起来。

    书里面有很多我们平时很少知道的故事,比如台湾竟然还有古人类,远古时代还有“海峡人”存在。还有“沉东京、浮福建”的传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没想到台湾竟然还有这么多历史。

    作者本身就是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后来成为专栏作家,现在在中国青年报报社工作,所以写历史的时候,多少还运用了点文学的想象和描写。台湾的历史其实是一部苦难史,两千年来,多少外族都在这里登陆,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台湾人民一直没放弃为了自己的主权而斗争。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莫那鲁道的雾社起义,真的很悲壮,我收藏的台湾钱币中就有一枚是纪念莫那鲁道的纪念币,这次才知道这个人的历史意义。

    作为读者我想,说起台湾还是最关心国民党统治时期,两岸复杂的形势。很多问题以前还真的不太清楚。比如金门的炮战,还有文革前蒋介石派曹聚仁和毛泽东的和谈,原来两岸的关系曲折复杂,和我们想象的一直在敌对并不一样。也还是有机会走向统一,只是历史的机缘巧合,让台湾到现在还是孤悬海外。

    不过台湾人流的是中国的血脉,台湾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延续,台湾人和我们说同样的语言,使用同样的文字,看同样的书,读同样的历史,吟诵李白杜甫唐诗宋词,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所以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到我们祖国的怀抱,就如同香港澳门一样,成为我们中国的一部分。
  •   一说起台湾,我们最常看到的一句话是“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是究竟是如何的不可分割呢?读完赵国明的这本《台湾 台湾》,对“不可分割”一词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台湾这座“宝岛”与中国大陆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前,中国正处于三国鼎盛时期,那时候的台湾还叫“夷洲”。

    本书从台湾无纪年时代开始,以时间为轴,以不同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为主角,详实得描绘出一幅台湾历史的大画卷,让读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台湾与过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台湾社会的开放与自由,台湾人民的坚强与不屈,以及两岸人民自古以来的休戚与共,都与这深远的历史密不可分。

    台湾自古就以其地貌之复杂,资源之丰富,以及地势之优越,在历史上引来多个资本主义强国的侵略和殖民。但是不论是荷西殖民时代,还是日本统治时期,台湾人民始终不卑不亢坚持一颗“中国心”。不管是汉人还是台湾的各山地的少数民族,都坚定地以抗击外来殖民者和统治者为己任,以身为中华儿女而自豪。最近大热的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正是以日据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

    这是一本读起来并不轻松的书,因为历史总是沉重的。历史,不是简单的时间先后的故事,而且还包含着先行者的勇气,开拓者的艰辛和奋斗着的牺牲。作为与大陆隔海相望的中国第一大岛,台湾与大陆更是有着一番特殊的意义和情感。两岸人民虽然被分隔了这么久,但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并未曾中断,彼此间的血脉更不会断。所以即便是战后国共两岸关系最紧张的时候,蒋介石也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的坚持,在如今看来,依然意义重大。

    第一次如此详尽地梳理了一遍台湾历史,在此之前除了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外,对于台湾古代史的认识几乎就是空白。而近现代史,又因为有着太多的屈辱和被歪曲的事实,让我们与真相的距离,总是这么近又那么远。

    自两岸“三通”之后,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台湾,也让台湾人民有机会看到我们最真实的生活,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大好的事情。我们终于在慢慢走出历史的泥藻,终于可以看到彼此的光明和黑暗,真正的不再那么远,而是这么近。
  •   关于台湾的书读的不多,看过《我们台湾这些年》,觉得写的还比较好,思路清晰,通俗易懂。但说的也只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事,主要是以“美丽岛”事件、与美国“断交”等事件为线索,概述台湾在蒋氏父子治下的社会百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之前的台湾,看到了台湾与大陆悠久的历史渊源。

    之前对台湾的了解多是通过影视,尤其以电影为多。看过台湾的很多电影,主要是侯孝贤、杨德昌的电影,通过《童年往事》、《悲情城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这些电影,慢慢对台湾的风俗人情和百姓生活有了了解。后来喜欢上看台湾的青春电影,如《乱青春》、《蓝色大门》、《沉睡的青春》、《艋舺》、《漂浪青春》这些,我逐渐又对台湾的青年一代有了较多的认识,但对于他们为何总是满目忧郁、一脸沧桑,为何总是与我们大陆的同龄孩子相比,显得那么忧伤,那么孤独,那么沉默,那么悲凉,我却找不出原因。难道是与大陆的隔离,随着时间生发出的一种乡愁,就像《童年往事》,或者是被高压统治下内心的压抑与失落,在青春的胡同里找不到出口,在时间的长河中看不到彼岸,在火车离开站台的荒凉里寻不到旧时光,在成长的羁绊中拒绝不了内心衍生的沧桑。青春还未流逝,年华却已老去。台湾于我,台湾人于我,总是带着一种忧伤的基调,灵魂总是游走在身体之外。

    这本书作为一种通俗读物来读似乎不合适,算是一种论著,需要细细研究,因为文中每一个观点都有依据,或者是作者在史实基础上的合理推断与演绎,没有半点马虎,所以,读来似不如通俗历史读物来的畅快,但却足够真实客观。

    本书有几个亮点不得不说。一是论从史出。说来是老生常谈,但历史的严谨性并不是每一个研究者都能遵守的,尤其是关于台湾的问题,历来有颇多争议。作者书中的任何一个观点,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撑,无论是自己研究得出的结论,还是其他历史学者的论点,均能看出作者严禁的历史态度,这是从事历史研究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否则会贻误几代人的历史观和对本国历史的认识。所以,今年荧屏频繁出现的穿越剧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这对青少年对历史的认知是百害而无一例。二是诗歌总结。作者结合自身优势,对每一段历史都尽量用一首诗来首先总结,对史实进行了提炼升华,虽然诗歌多有不尽如人意处,但不失为一种新的解说历史的途径,值得探索推广。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他后期的很多诗歌多有对历史的描述,故其诗被称为“诗史”,从诗歌中我们在享受韵律美、艺术美的同时,更能穿透文字,触摸当时的历史。三是古今结合。为了使历史更加真实可信,作者除了对有记载的文字进行研究外,还通过不同时期考古发掘的出土物进行的年代鉴定提供了实物佐证。同时,作者尽可能对历史上发生的诸多事件的著名人物的介绍做到详细,从人物的出生到死亡,全面交代事件产生的背景年代及影响。

    说到台湾人,有两点不得不提。一是日据时期的反抗。台湾人古来骨子里就对外来者有种与生俱来的排斥,他们世代守护着自己的一方净土,拒绝侵入,拒绝同化,即使是同在一方蓝天下的不同部落氏族,也各自互不干扰,只是随着外来者的进入,他们守卫家国的意识逐渐苏醒,到对大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合二为一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占领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台湾人民共有的反抗意识。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只为赢得尊严,回归祖国的怀抱。一直以来,台湾都像是一个过早地被断了奶的孩子,失去了母亲奶水的哺育,它嗷嗷待哺,却也只能蹒跚学步自己去觅食,没有依赖,只有独立生活。慢慢地它学会了保护同类,抵御强敌,学会了建立自己的庄园,摧毁敌人的占领,它一日比一日强大。二是蒋氏父子治下与大陆的分离。与大陆分离后,多少代人怀着深沉的乡愁整日面向大陆的方向流下两行滚烫的泪。那些不能回到大陆的老兵在无情的岁月流逝下慢慢老去而日益加深了对大陆亲人和故土的思念,仍然是老泪纵横。“父母在,请让我们敬上一杯茶,父母亡,请让我们烧上一炷香”哪还有比这更让人凝噎的乞求?哪还有比这更重的乡愁?哪还有比这更遗憾的分离?那些熬到能见一面的,青春的面庞也早已爬满沧桑,这却是难得的幸福。还有那些默默跪在坟墓旁的落寞身影和遗憾的叹息声,仿佛穿越了几个世纪,在耳畔久久回荡。梦里无数次听着父母的呼喊声——归来吧,却只能隔着这一湾浅浅的海峡遥寄一颗苦盼已久的心。

    终究,我们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诉说相思百味苦,道不尽岁月人世沧桑,久久回味。在这里,我又一次见识了它从前的容颜,原来它是我们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只是失散了多年。
  •   内容翔实,要了解台湾的话值得看。收到的时候封面有点点皱,估计是包装原因。字要再大一点就好了!
  •   曾今神秘的宝岛、曾今战云密布的海峡。。。。。如果你对那里感兴趣,值得一读
  •   可以了解台湾历史的一本好书
  •   偏重历史的还是多一点,文化内部偏少,不过还可以
  •   很喜欢台湾,想多了解台湾的历史、文化。
  •   一般般,内容比较一般。吹嘘的比较多。没有多少实际的内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