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危局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傅野,张现军  页数:339  字数:1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寻找中国商业文明的薪火这是一次艰难的写作。最早萌发写本书的念头大概是在2008年的那个夏天。当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许多貌似强大的美国跨国企业巨头在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资本在人性贪欲的勾引下,彰显了它最狰狞的一面。那些许多无辜的中小企业因此被牵连,纷纷破产。许多人不得不走上街头,重新寻找自己的饭碗。不良大企业对整个社会的伤害开始凸显。随着商业在这个社会扮演的角色的加重,大公司开始成为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机器零件。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的繁荣与萧条,合作与对抗,进步与危机,它们都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由此可以上溯到100多年前,中国驻西方四国公使薛福成所言: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大公司和企业家。他们的成功在今天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一代年轻人膜拜的新偶像。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称为欧元之父的蒙代尔说的那样:从历史上看,企业家至少和政治领袖同样重要。那些伟大的企业家们,曾经让欧洲变得强大,让美国变得强大,如今也正让中国变得强大,他们是和政治领袖一样重要的人物。事实上,从政治的本质来看,我以为政治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生活,一种基于物质的民主体验,而不单纯是空洞说教的政治概念。政治的最大平等和民主,其实就是经济上可以自由缔结契约的平等,离开任何经济基础的平等,其实都是虚妄与肤浅的无知想象,都是一条通往社会末路的“奴役之路”。在美国,一个基本的观点是,拥有财产或者至少可能获得财产的独立公民,才有能力来进行自我管理,有能力投票并组建他们的政府。为此,美国独立战争的著名政治领袖富兰克林写了本风靡全球的小册子《穷人理查德年鉴》,来说明政治民主的本质其实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之上的。2010年,当我在梳理写作中国历史变革史时,却意外发现,在中国改革的重要历史关口,商业总能成为政治的暗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这一年的下半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型记录片《公司的力量》,第一次系统性地阐释了世界公司与中国大企业的历史演变。今天,我们在津津乐道中国著名企业家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创造奇迹的特殊土壤。这才是最值得警惕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中国企业在过去三十年创造的“奇迹”其实不是奇迹,而是借种种不可重复的机遇、遗产和“便车”之力实现的高成长甚至是高掠夺、高攫取。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这种特殊的土壤不复存在。中国企业今天遭遇的挑战,首先是因为这些因素要么消失,要么所蕴藏的能量已释放殆尽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些天赐的机会要素里包含着抑制企业内在能力生长和发育的毒素,这是中国企业需要为奇迹般成长支付的巨大隐性成本。于是,对三十年间中国典型大企业进行深入的回顾与展望,便成为了我的新使命。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完成不朽的经济学经典著作《通论》后,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们要寻找一条商业的文明之路,因为只有它才能够维系少数人的心灵。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三十年间创造的巨大奇迹与它们在今天面临的巨大挑战之间,有着潜在而深切的关联。换一个角度看,“后发优势”同时就是“后发劣势”,“富饶的贫困”隐含着“贫困的富饶”,“便车”既是一种福音也是一种诅咒。在中国进入第二个改革开放30年的关键时刻,中国这些大企业的领袖能否带领自己的公司,跨过那深不可测的“卡夫定峡谷”,在世界的舞台上,成就中国伟大公司的梦想?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这样的历史教训,“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亦然。当下中国企业家的普遍现象则是,中国创造了太多的商业神话。但这块商业的土壤缺是自己信仰的集体缺失。一次捐赠会上,美国著名企业家卡内基曾这样说道:当我死后,我为平生所作所为去接受上帝审判时,我相信我将会是无罪判决。在我的努力下,这个世界已在我刚来时,多了几许美好。如果以卡内基来反思中国的企业家们,你可以无一例外的发现,挣钱是他们唯一的原动力。从柳传志到宗庆后,再到史玉柱。甚至游学国外归来的那些网络新经济的权贵们,他们都不愿承担社会的公共价值的推广,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挣钱!坚决不做改革的实验者,也坚决不做国家的牺牲品。这是柳传志等第一代中国企业大佬们的商业哲学。甚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借助于法律与体制的落差,一再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来破坏本已岌岌可危的中国社会生态。如果我们把目光投放到更遥远的英国,早期的维多利亚一个工商业的黄金时代,你甚至会发现,即便这是一个贪婪疯狂的年代,但他更是一个价值信仰的时代。走过近200年的风雨历程,这些当年的企业领袖们的商业信仰仍然在影响着当今西方世界的格局。甚至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有工商业之父之称的涩泽荣一1916年出版了《论语与算盘》。在这本书里,他成功的把中国孔子的商业理念与社会信仰进行了嫁接。提出了“一个人既要有士的操守,道德和理想,又要有商的才干与务实精神”。中国企业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野蛮成长”,他们在获取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现在必须到了参与重新构建整个社会生态链条的建设。否则伴随中国企业家与生俱来的原罪,将成为套在他们头上一道无法破解的魔咒。黄光裕如今深陷囹圄,给中国企业家们拉响了警报。企业是经济细胞,它不仅是“财富动物”,更是“社会动物”,一个不会承担社会公共责任的公司注定不会走得太远,一个没有商业信仰的企业大佬,也终将被世人所唾弃。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认为,企业家本身是创造社会文化和法律的重要力量,西方发达国家好多的制度甚至文化和200年前都很不一样,甚至和100年前都不一样,企业家就是这种重要社会制度和文化变革的主推力量。张维迎这一论述如果成立的话,那另外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命题则是,如果说中国目前的政治改革停滞不前,其实这也是中国整个企业的恶劣的商业信仰价值有很大的关联。作为上一个30年改革的受益者,中国企业家的商业信仰重建已刻不容缓。这是资本应该对社会贪婪作出的一种生态补偿。不是道义,而是责任。企业家大佬必须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对社会公共制度和文化的重建,不仅是在保护这个社会,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保护自己,否则,一个没有制度和现代文明的社会,富人的财富,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可以迅即化为泡影。其实伴随中国企业“野蛮生长”的还有投机。当我们重新梳理完中国近30年来涌现的一批大公司时,发现无论中国的传统实业公司还是互联网企业,公司的核心产品和技术在很大程度都是对国外企业的一种简单模仿,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源于中国制度的不透明和公众信息的不对称。被称为商业天才的史玉柱甚至把创新总结成:模仿+改进。而以稻田昭夫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家则和中国企业家走向了相反的一条艰难的孤独之路。他们认为模仿是一种可耻的盗窃行为,公司并将付出惨烈代价。在中国30年的企业进化中,我们还发现了中国一个特有的现象,那就是企业家对政治权力的过度迷恋。无数的企业因此而倒下,但更多的企业却依然乐此不疲,蜂拥而上,也许当一个企业因为权力投机时,同样的结局就已经注定它将为此蒙难。当金钱和权力媾和,走向财富和权力巅峰时,贪婪和腐败将会最终摧毁自己和企业本身,当然也包括政权。中国企业走过的历程,交映着改革开放30年的脚印,企业家们的商界驰骋,也书写了这个特殊精英群体对社会和自身的重新思考。他们创造了梦想,但也必须学会尊重和谦卑,懂得利益的追逐与权力的尺度。曾经创办了两家世界五百强的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一番话可以让中国所有企业家汗颜,他说:如果要寻找我成功的理由,也许就是这一点,亦即,也许我的才能存在不足,但是,我有一条单纯而坚强的追求人间正道的指针。一个企业如何才能获得自我生存的远见?如何才能获得基业长青的奔跑基因?如何才能在变幻的大危局中寻找到逃生的出口?我们试图从选取的中国这三代大企业案例的解剖中,寻找到可以借鉴的答案。我们深信:中国大企业参与逐鹿全球的大幕正在打开。祝福中国!傅野2011年3月于南京

内容概要

  本书讲述马云、史玉柱、柳传志、黄光裕、宗庆后、王石、马化腾、王传福等9位中国著名企业家,在商战中历尽劫波、艰难生存下来的同时,又面临着怎样的危局。
  人们在津津乐道这些明星企业家的时候,却往往忽略创造奇迹的特殊土壤:很多中国企业在过去30年创造的“奇迹”其实不是奇迹,而是借种种不可重复的机遇、遗产和“便车”之力实现的高成长甚至是高掠夺、高攫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这种特殊的土壤不复存在。中国企业今天遭遇的挑战,首先是因为这些因素要么消失,要么所蕴藏的能量已释放殆尽的问题。
  重要的是,这些天赐的机会要素里包含着抑制企业内在能力生长和发育的毒素,这是中国企业需要为奇迹般成长支付的巨大隐性成本。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根深蒂固的“成王败寇”思想的熏陶下,他们被神话了。

作者简介

 
傅野,原名傅廷成。生于20世纪70年代,江苏金湖县人,现居南京。资深媒体人、学者,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近年来致力于中国历史梳理和中国企业案例研究,是人文主义叙述大历史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著有《改革——中国的重生之路》《民国情事》《大国悲歌》等。

书籍目录

01:《大危局》自序
02:马云:被夸大的神话
03:黄光裕:草莽枭雄不归路
04:柳传志:老骥伏枥的悲怆
05:王石:房地产的末路狂奔
06:马化腾:企鹅致命伤
07:宗庆后:一个人的帝国
08:王传福:豪赌比亚迪
09:李开复:“山寨大师”的新工场
10:史玉柱:一个投机者的征途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这年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与徐勇一同回国,并迅速成立了百度。 即便是在1994年在美国已经出生的雅虎,也选择了这一年来到了中国。6年后,这家在美国创造奇迹的外来和尚并没有续写神话,以10亿美元的现金和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陪嫁到阿里巴巴。 2002年,马云在接受刘韧采访时坦言:如果我早生10年,或是晚生10年,那么我都不会有互联网这个机会,是时带给了我这个机会。 然而在2003年,马云在接受上海电视台主持人叶蓉访谈时对着台下无数渴望创业的年轻人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却说:第一没有钱,第二不懂技术,第三永远不作计划。他甚至这样放言:如果马云能够成功,那么80%的青年人都能够成功。回顾马云早期创业的两段失败经历,马云显然夸大了成功的机率。很难说,他没有炫耀的成分。 在无数个场合,马云一直宣称自己创建了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并一直永不放弃地把这一模式走下去。 即便这样,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一直津津乐道的电子商务模式在当时并非像他一直宣称的那样,无先例可循。其实早在1995年9月4日,美国人玛格丽特·惠特曼就在互联网上推出了这项服务。她后来也因此成为美国eBay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正因为如此,才埋下了后来eBay控股公司易趣和阿里巴巴的一场肉搏战。阿里巴巴后来推出的一系列产品,或多或少都打着这家电子商务先行者的烙印。 而在中国,早在1997年10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孙德良就从公司辞职,在杭州开始创业,并于1997年11月,开通国内第一个专业化的垂直化工网站。这也就是互联网早期的828。他也因此后来成为阿里巴巴B28最强劲的对手。 当时,eBay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从战略的长远眼光来看,互联网真正的商业高度甚至是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并非电子商务,而是搜索和社区建设。这两个选项才是互联网真正的高度,一旦占领,对下游产品的延伸将会攻城略地,无所不能。而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将无可避免地遭遇到天花板。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了百度和腾讯几乎涉及互联网的所有产品,包括马云一直认为无可复制的电子商务,百度推出的有吧和腾讯的拍拍以绝对的战略优势,正步步紧逼阿里巴巴。马化腾也以近500亿美元的市值,远远地把马云甩在了身后。 如果从这一点来看,以马云过早触网的先驱者经历,并没有让他站在互联网一个真正的高度看到其未来的真正价值。没有做搜索和社区是马云的失策,电子商务只是附加在互联网未来这两翼的一根羽毛,马云短暂利益的诉求,扼杀了一个可以诞生真正一家伟大互联网公司的生命萌芽。

编辑推荐

《大危局》内容很丰富,观点尖锐、深刻,极具鼓动性。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如“后发优势”同时是“后发劣势”,“富饶的贫困”隐含着“贫困的富饶”,“便车既是一种福音也是一种诅咒”,观点清晰,论述有理有据,令人印象深刻。

名人推荐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云真正的悲剧,是他试图在开放的互联网世界里,建立起一个拥有高度集中的权威体系的江湖,有市场自由竞每的价值,也有享受国家层面的话语系统。而他希望自己成为风中骑士的那个将军。这注定是无法兼顾的一个乌托邦的美好愿景。 ——《马云:被夸大的神话》 从国美的一连串博弈可知,唯一能够与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创始人抗衡的,是资本的力量,而不是职业经理入。不管今后张大中是否会进驻国美,国美都不会因此打上张氏烙印,而张大中将是另一个过客式的经理人,陈晓带领国美走出黄光裕入狱事件的阴影,而张大中则带领国美走上正常经营轨道,国美会就此走向常态化。 ——《黄光裕:草莽枭雄不归路》 史玉柱的成功,正是当下中国知识分子变异蜕化的一个真实缩影。以知识为武器,变形为对财富的过度追求,而放弃了社会本身的改造的使命。知识改变命运最后演成为知识投机金钱的最佳捷径。道德和社会常识都成为获取最大利益的公共祭品。这是一种对中国本已极其脆弱的商业生态链条的严重破坏与伤害。 ——《史玉桂:一个投机者的征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危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大气,观点独特,值得一读。
  •   另一种声音,发人思考,揭露很多事实真相。
  •   喜欢看这种写商业失败的书
  •   太好了这本书,这些都是巨头的思想精髓。
  •   多看看书,应该有好处,尤其是关于大人物的成败
  •   书的质量非常好,快递速度很快
  •   书好,价格合理。
  •   非常可观,分析的非常透彻。
  •   写的有点意思,可以再深入点就更有意思了。
  •   还可以吧,和大胜局相反,有点像辩论,正反两方面说
  •   还没看是看,但是总体感觉还不错的,很满意!
  •   好东西就得大家分享
  •   学到不少创业经验
  •   这个商品不错,送货也很快
  •   可以 可以 可以
  •   让我们更加清醒的危机!
  •   只能说一般般,有很深的大败局的影子。。。
  •   还可以,有一些客观独到的观点。美中不足书稍有挝折。
  •   书面周围很皱
  •   我朝九晚五,顶着朝阳出来,伴着夕阳归去,规律的犹如一只兢兢业业的蜘蛛,织网,捕猎,隐藏,这种日子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可以有时间慢慢体验生命中的各种平凡和无聊……但有时候我也期待着能有一些刺激的事物,未必一定要轰轰烈烈,但是起码能引起我的一丝兴趣,这本书做到了,不,书中的这些陌生人的人生轨迹做到了。
  •   这本书于其说是一本分析局势的书,倒不如说是一本翻别人老账的账本。书中讲述,不同的企业,不一样的管理,一样的悲剧(败局),仿佛有一个魔咒,一条隐形的看不见的线,始终在将他们朝着毁灭的深渊拉去。总体来说,还算一本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   写的还不错,人物评价都还客观,就是有些错别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