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王云五 九州出版社 (2013-04出版) 作者:王云五
Tag标签:无
前言
出版前言王云五(1888-1979)广东香山人。王云五是中国现代著名出版家和学者,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总经理。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大量印行我国古籍、中外名著、教科书和辞典,对我国近代图书出版、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云五受到蒋介石的特别器重,曾被任命为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1948年,他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提出新币制方案,以金圆券代替法币,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经济崩溃,民怨沸腾,直至国民党政权倒台,他本人因此成为众矢之的,被迫引咎辞职。1948年新华社发布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王云五是其中之一。在这部回忆录的从政篇里,王云五回顾了他参与国民参政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入主经济部、财政部;全面推行金圆券币制等重要政治事件的详细过程,展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动荡不安的政治经济局势,以及他个人从政历程上的挣扎心路。生活篇里则主要讲述了他早年的求学、自学生活及在商务印书馆从事的主要出版活动。本书对研究中国现代史和出版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从台湾商务印书馆引进了该书版权,以简体字版出版。九州出版社
内容概要
《王云五全集(套装共20册)》内容简介:王云五全集,在台湾以《王云五先生全集》为题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次我社以简体字出版王云五先生的全部著述,在原版本的体例、格式、标号和文字等方面作了必要的整理订正,并省略各册相互重复的篇目,增补我们发现的著作。全集共20册30种,700余万字,内容保留原貌。
作者简介
王云五(1888~1979),名鸿桢,号云五,又号岫庐,祖籍广东香山(今中山),生于上海,逝于台北,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北洋政府教育部教育司科长。1921年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创立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1946年起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1951年由香港去台湾,历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
书籍目录
《王云五全集1:先秦政治思想》目录: 先秦政治思想 第一章孔子的政治思想 第二章孟子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荀子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老子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庄子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墨子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管子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公孙鞅的政治思想 第九章韩非的政治思想 两汉三国政治思想 第一章陆贾的政治思想 第二章贾谊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晁错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董仲舒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刘安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桓宽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刘向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扬雄的政治思想 第九章王充的政治思想 第十章王符的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荀悦的政治思想 第十二章仲长统的政治思想 第十三章徐干的政治思想 第十四章诸葛亮的政治思想 《王云五全集2:晋唐政治思想》目录: 晋唐政治思想 第一章傅玄的政治思想 第二章葛洪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王通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李世民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魏徵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王珪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狄仁杰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张九龄的政治思想 第九章赵蕤的政治思想 第十章陆贽的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李绛的政治思想 第十二章韩愈的政治思想 第十三章柳宗元的政治思想 第十四章白居易的政治思想 第十五章林慎思的政治思想 第十六章罗隐的政治思想 宋元政治思想 第一章范仲淹的政治思想 第二章欧阳修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王安石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司马光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苏轼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苏辙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秦观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何去非的政治思想 第九章李纲的政治思想 第十章高登的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朱熹的政治思想 第十二章吕祖谦的政治思想 第十三章真德秀的政治思想 第十四章文天祥的政治思想 第十五章许衡的政治思想 …… 《王云五全集3:明代政治思想》 《王云五全集4:民国政治思想与中国政治思想之综合研究》 《王云五全集5:先秦政治思想》 《王云五全集6:宋元教学思想》 《王云五全集7:革新时代教学思想》 《王云五全集8:中国历代教育思想综合研究(上)》 《王云五全集9:中国历代教育思想综合研究(下)》 《王云五全集10:中国古今治学方法》 《王云五全集11:论世局》 《王云五全集12:论管理》 《王云五全集13:论教育》 《王云五全集14:一九四八大风大浪:从政回忆录》 《王云五全集15:八十自述(上)》 《王云五全集16:八十自述(下)》 《王云五全集17:最后十年自述(上)》 《王云五全集18:最后十年自述(下)》 《王云五全集19:序跋集编》 《王云五全集20:谈往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视察田土的高低,土壤的肥瘠,并使五谷的耕作有序;对于这些事君子是不及农人的。流通钱财,鉴定货物之好坏,并辨别其价值的贵贱;对于这些事,君子是不及商贾的。利用度量和操作的工具,以及运用器械;对于这些事君子是不及工人的。不顾是与非、然与否的情形,彼此陵驾,使对方认输;对于这些事,君子是不及名家钜子,像惠施和邓析的。又如依据道德评判,然后排定顺序,估量才能而任以官职,使贤才与非贤才,有才能者与才能薄弱者,都各得其职,万物一切得宜,任何事变皆作适当的处理,使慎子和墨子均不能藉辞攻击,惠施舆邓析均不能容其明察力见长。如此,则所言定必合理,有所作的都能妥洽。这才是君子之所长。 在上位者既知人善任,又能用人而不限于自用;于是在君位者则成为贤君,在臣职者,就成为古之所谓大臣。兹将苟子心目中之所谓大臣摘述其说于后: (儒效篇)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拚迹于文武。周公归周,反籍于成王;而天下不辍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 屏,舍弃也。 及,继承也。 属天下,即主天下也。 倍,犹背也。 籍,位也。 偃然,谓安然也。 虚,犹墟也,谓使成废墟也。 拚,谓袭也。 少当,谓幼年当国也。 荀子在这里,藉周公而阐明所谓大臣究竟是怎样的。他说:武王崩,其子成王尚年幼,周公乃舍弃成王,而由自己继武王之位,以治天下,盖恐天下因主幼而背周也。因此,周公便践天子之位,听断天下的政务,安然好像是应居此位一般,然而天下却不以周公为贪。周公因管叔叛国,讨杀了他,还使殷之都城朝歌变成废墟;然而天下却不以周公为暴戾。他对于天下的治理,封建七十一个诸侯之国,其中周公的同姓者占五十三人;然而天下不以周公为偏私。他又教诲开导成王,使其通晓大道,可以承袭文王武王的遗绪。到了那时候,周公再将天下归还周朝,返王位于成王;从此天下不断事奉周朝,周公也就修人臣之礼朝觐周王。
编辑推荐
《王云五全集(套装共20册)》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