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与修复技术体系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广贺 等 著  页数:222  
Tag标签:无  

前言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大环境问题对策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是在我国环境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恶化、核和电磁辐射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社会大背景下设立的。2003年,在原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的组织和领导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了20余家在环境领域具有较强影响的科研和教学单位,开始了“重大环境问题对策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项目研究。该项目设立了15个课题,着重研究我国环境领域急需的管理政策、管理手段和相关支撑技术。  通过近3年的研究,项目组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书设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技术政策,为完善国家环境技术政策体系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支持;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物、面向水生态安全的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为我国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构建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生物多样性评估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我国生态保护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突破了一批重大环境监控技术,为我国环境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提供了可操作手段和工具。本项目建立了18项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环境技术(体系),取得了20项重大环境科技成果,形成了8项技术标准,52项技术导则与规范,16项技术指南,以及若干技术政策、战略研究专题报告,大大提升了我国环境管理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十一五”期间环境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本丛书全面总结、归纳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大环境问题对策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在重要环境政策、污染防治管理支撑技术、生态保护管理支撑技术、环境监管技术等领域所取得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成果,同时对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总结了项目组织管理过程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分析了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建议。

内容概要

  本丛书全面总结、归纳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大环境问题对策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在重要环境政策、污染防治管理支撑技术、生态保护管理支撑技术、环境监管技术等领域所取得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成果,同时对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总结了项目组织管理过程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分析了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建议。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1.1 背景分析1.2 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第2章 污染场地概念及其分类方法2.1 污染场地概念及其界定2.2 国内外污染场地概况2.3 污染场地的分类方法第3章 我国重点地区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价3.1 重点地区调查布局3.2 石油开采污染场地特性与危害3.3 化工类污染场地特征3.4 农业活动污染场地特征3.5 垃圾填埋场污染场地特征3.6 纳污地面水体分布区污染特性第4章 场地污染过程分析4.1 石油开采场地污染过程分析4.2 机械化工污染场地污染过程分析4.3 城市垃圾填埋场污染场地污染过程分析第5章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技术与规范研究5.1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基本流程5.2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环节和内容5.3 污染场地采样点布设方法5.4 污染场地样品采集方法及技术的研究5.5 样品的保存与运输5.6 污染场地样品分析方法5.7 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5.8 资料整编和污染场地调查评估报告编制第6章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案例研究6.1 典型污染场地的选择6.2 污染场地基本信息6.3 污染场地初步评估6.4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过程6.5 分析结果第7章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构建7.1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框架结构与核心要素7.2 环境风险评价模型7.3 环境风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7.4 环境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第8章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土壤质量指导值研究8.1 土壤质量标准分析8.2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土壤质量指导值构建第9章 石油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案例研究9.1 污染场地概况9.2 石油污染场地信息分析9.3 环境风险评价与不确定分析第10章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框架分析10.1 修复规范的法律依据与规范框架10.2 场地评估10.3 修复技术选择与方案制订10.4 场地修复行动与效果评估10.5 技术体系与规范的关系第11章 修复技术体系与有效性评价11.1 国内外修复技术体系现状分析11.2 修复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有效性评价第12章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规范研究12.1 污染场地修复流程模式构建12.2 场地评估阶段划分与评价要点12.3 修复技术选择与方案制订12.4 修复效果评价第13章 污染场地修复案例研究13.1 石油开采污染场地修复案例研究13.2 杭州郊区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案例第14章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分析14.1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内涵14.2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决策流程14.3 污染场地风险控制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5.4.3样品的种类  在通常情况下,污染场地应采集目标样品、背景样品和QA/AC样品等三类现场样品。  目标样品:目标样品是指为了确定场地的污染状况从场地及周边地区采集的各类样品。目标样品构成污染场地调查样品的主体。  背景样品:为了正确判断场地污染状况,在采集目标样品的同时还应采集背景样品。背景样品应从场地附近未受污染的区域采集,采集的数量一般为2~3个,采集的时间基本与目标样品一致。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样品:QA/QC样品作为现场样品的一种,将有助于评价监测结果和野外采样方法,其不做任何特殊标记,与目标样品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收集、储存、运输和分析。QA/QC样品一般包括现场空白样品、现场加标样品和复制样品等。采集的数量一般为现场样品总数的10%~20%,其中复制样品的数量为现场样品总数的5%左右。5.4.4土壤样品的采集技术  采集工具:正常情况下,无机污染物的土壤分析样品应采用竹片或硬塑料片采集,有机物污染物的土壤分析样品应用铁锹或土钻采集。土壤分层样品可通过土壤剖面或土壤原状采样器采集。  采集方法:由于土壤存在小范围内的高度变异性,因此在土壤样品的采集时,一般采集混合样品,以确保所采样品能代表指定的位置和深度,但不能将不同采样区域(或单元)或不同采样层次的样品进行混合。混合样品可采用对角线、梅花点、棋盘法或蛇行法由3个以上的采样点样品混合而成。  用于分析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的样品只能采集单独样品,而不能采集混合样品,因为土壤的混合过程会导致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损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与修复技术体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