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那套本事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谭晓明  页数:275  字数:220000  

前言

行奸商之道,或可赚得一时利益,却抹不去一世骂名;以诡诈做人,虽一时得逞,终难免众叛亲离!纵观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生,可以说一直在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先做人,后做事”。    试看古今中外那些成功者,无不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而这魅力正源自于他们的智慧与修养。胡雪岩出身微贱,自幼与诗书无甚渊源。他行事靠谋、挥金如土、妻妾如云,自然不能以孔子口中的君子为其定义,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确实不在任何“君子”之下。故世人称“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在中国近代史上,以商人出身,却能政商两兼顾,官达二品,富甲天下者,恐怕唯胡光墉一人而已。    乃至时至今日,商界之人仍对其顶礼膜拜,常吟叹:“为政必看曾国藩,经商必读胡雪岩!”其生前死后,殊荣如一,委实奇哉!    奇,有“独特”、“罕见”、“与众不同”之意。这个“奇”字横贯胡雪岩一生,一字点破毕生特点,真可谓入木三分。    胡之一生委实极奇特、极复杂。他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承传统之法,开后世先河,故鲁迅先生称其日“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最后”含三层含义:一是“集大成者”;二是“承前启后”;三是“不再出现”。这是一“奇”。    胡雪岩的创业、发达也乃一“奇”。创业之“奇”一在“快”,胡雪岩短短10年间,由地位卑微、一贫如洗的学徒发迹到富甲天下,崛起惊人。二在其白手起家。而恰恰又是这两点迎合了广大创业者的胃口,给那些渴望成功之人以勇气与希望。    如果说时代之“奇”是机遇,是天助,那么,谋略之“奇”是自助。浸于几千年中国传统谋略之中的胡雪岩,可谓将古代谋略充分地运用于生意场上,并对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手法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与提升。连环计、双面手法、美人计;营销、扬名、借势、用人、用情、用义等皆见于其一生之中。所以,自助者天亦助之。    毋庸置疑,胡雪岩绝对当得起这“神奇”二字。他生逢乱世,经历坎坷,借势而起,行走于官商两道,存活于诡诈之中,却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虽混迹于商贾间,仍不失豪侠之概;积亿万家私,仍不忘心忧天下;虽郁郁而终,却得百世芳名。大丈夫如此,夫复何求?    “胡雪岩”就像一卷经典,引人入胜,百读不厌,每一次翻看,都会带给你新的发现。今天,我们再读胡雪岩,不仅要揣摩他的为商之道,更要借鉴他的做人理念。若此后读者能化“神奇”为己用,则是笔者最大的荣幸!

内容概要

《胡雪岩那套本事》简介: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该书所讲述的胡雪岩,并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历史人物来研究,因为胡雪岩死前被清廷抄家,留下的资料很少。但是关于胡雪岩的传奇故事,却在民间口口相传,流传甚广。胡雪岩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发迹,成为当时中国最有钱的巨商富贾;胡雪岩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胡雪岩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馀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舍药舍粥,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倾家荡产,刚刚62岁就郁郁而终。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因为他创办的胡庆馀堂还在,因为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更因为他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胡雪岩的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敬请关注谭晓明编著的《胡雪岩那套本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抓住机会,绝不错过
——良机识才俊,天道酬勤人
把事情做好,让老板看好
在不利中挖出有利因素
敢在刀尖上舔血
第二章 善于借势,背靠大树
——登高借长梯,乘风扯满帆
借青云直上九霄
背靠大树好乘凉
找人抬轿子
第三章 胆大心细,当机立断
——静则若处子,动则若狡兔
善谋与善断合二为一
不做“驼子跌跟头”之事
没有犹豫这一说
留下后路,防患于未然
第四章 胸有格局,气魄恢弘
——生则做人杰,胸罗“百万兵”
胸有大自信,换来大作为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胸藏大局,审时度势
用慷慨换厚报
荣辱不放心上,得失不记心头
第五章 打造品牌,扩大影响
——借品牌效应,笼滚滚财源
打一面金字招牌
大赚形象分
大阔“生意之门”
用诚信开路
戒欺
第六章 舍得付出,先舍后得
——舍该舍之物,做长线投资
做善事,买人心
济人于危困之际
为人才肯花大价钱
第七章 打人字牌,从不含糊
——人能尽其用,便得百事兴
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
能恕人过而用人长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知人而善任
懂得运用“南风法则”
“投其所好”使得妙
第八章 灵活变通,不走死路
——钱由钱中生,不走寻常路
遮遮掩掩,虚虚实实
天变了,人应变
手段活络,推陈出新
移东补西,钱能生钱
第九章 伸缩自如,方圆有度
——万事从权做,怀柔则化刚
外圆内方,伸缩自如
不让妒忌来敲门
没有解不开的冤家
从不将事情做到绝
第十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义之富贵,人取我不取
互惠互利不拆台
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钱财账与人情账算得极明白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很多平庸、无能的人总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我没有机遇!”这俨然是在自欺欺人。机会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平等的,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去把握。胡雪岩从不坐等机遇来找自己,他会以坚强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全心的付出、高人一筹的智慧去创造机会,因为他知道能够改变命运、拯救自己的人,唯有自己! 毫无疑问,无论在哪行哪业,当权者的态度最终决定着员工的前途。如果不能让老板看好,员工的下场一般会是“走好吧您”! 怎样才能给老板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是困扰职场人士良久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把事情“做好”即可。当然,这“做好”二字也是有着一定学问的。 其一,必须将事情尽量做得圆满一些,让老板看到你的“能干”。有了这种印象,他才能在分配重要任务的时候想到你,这无形中也就增加了你成功的机会。 其二,要懂得巧干。职场中有很多人常念叨“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诚然,苦劳是一种资本,勤奋努力也是职场人必备的素质,但是,苦干又怎比得上巧干?不管过程如何,老板看中的只是结果。在现在这个时代,能苦干但不出结果的人已然越来越不被认可了,这样的人很难取得成就。 苦干只是成功的一个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勤奋当然好,但智慧的勤奋岂不是更好!那些成功者除了比一般人勤奋,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比一般人更善于运用智慧! 在那个年代,像胡雪岩一样外出谋生的人到处都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一番成就。胡雪岩之所以成功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不仅肯干,还绝不蛮干。从大阜杂粮行到金华火腿行再到钱庄,他给每一位老板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可以说,“初出江湖”的胡雪岩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智慧,抓住了那些对自己人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机遇。 胡雪岩出身贫寒,只读过两年私塾,8岁时便开始给人家放牛,以减轻家庭负担。13岁那年,胡雪岩捡到一个包裹交还给失主,从而得到了去大阜杂粮行做学徒的机会。 来到粮行以后,胡雪岩表现得非常好,老板交代的事情,他做得一丝不苟,老板没有交代的事情,他也能抢着去做。因为他明白,机会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只有学到手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他越是这样想,工作也就越勤快,当然,换来的也是老板对他的越发看重。就这样,一晃两载过去,胡雪岩到了志学之年。此时,他又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机遇。 这一年,有位浙江金华的客人来到大阜杂粮行谈生意,可是刚到不久便染病在床,一病不起。一提及金华,大部分人率先想到的多半是金华火腿。没错,这位客人正是经营一家金华火腿的掌柜。他病在异乡,又举目无亲无人照料,身体虚弱得根本无法返回金华,心中是既落寞又着急。 胡雪岩是个热心肠,得知此事以后,他便主动做起了护理工作,忙前跑后,照顾得非常周到。不久,在胡雪岩的悉心照料之下,金华客商的身体便恢复了健康。这令客商十分感动,对着杂粮行老板大大夸赞了一番胡雪岩,并询问他如何得来这样一个好徒弟。于是,粮行老板便将自己包袱失而复得的前前后后,以及胡雪岩这两年在店中的表现对客商细说了一遍。 那位客商听完以后极其感叹,就主动找到胡雪岩,问他:“我们金华要比大阜有趣很多,你愿不愿意随我一起去金华?”胡雪岩像平常一样答道:“这件事我没法立刻给你答复,要征求我们老板的意见。如果老板同意我去,我才可以答应你。如果老板需要我在这里帮他的忙,就是我心中愿意,但也绝对不能跟你走。” 随后,胡雪岩将金华掌柜的意图转告给了自己的老板,老板并没有阻拦,因为论规模和实力,金华火腿行都要远胜于自己的杂粮行,这对胡雪岩来说,很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机会。可以说,胡雪岩是很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好老板,他可以心甘情愿地给予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这样,胡雪岩跟随金华掌柜来到了金华。 到了金华以后,胡雪岩依旧保持着以往的勤劳与谦逊,他对老板言听计从,什么都做,什么都学。这样一来,掌柜对胡雪岩更是非常看重。

编辑推荐

“胡雪岩”就像一卷经典,引人入胜,百读不厌,每一次翻看,都会带给你新的发现。今天,跟随《胡雪岩那套本事》再读胡雪岩,不仅要揣摩他的为商之道,更要借鉴他的做人理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胡雪岩那套本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还可以,但封面旧了一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