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炊烟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许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又见炊烟》内容简介:回忆在我们的奔忙中消失殆尽。我们茫然的走在不知名字不知尽头的路上,来不及去想。或许我们要去那丛林中看一看,去那乡野里瞧一瞧,走进坦荡的田地,爬上幽然的高山,才能找回那些心灵的遗失。又见炊烟起,淳朴的人物,独特的民俗,安静的笔调,温暖而祥和,讲述一个旧日的乡村故事。

作者简介

许辉,男,1957年生,安徽人,国家一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散文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八、九、十届政协委员。作品有小说《碑》、《尘世》;散文《和自己的心情单独在一起》等。

书籍目录

村味绕梁 粥 扁豆 泥鳅 野菜故土 奇妙的红芋 吃肉与吃蟹 牛肉与羊肉 民俗忆旧 “晃” 结婚 赶集 过年 剃头 相亲 小艳阳天 关于过年 乡间记趣 吃饭 锻炼 吸烟 还乡 乘车 买油记 偷球记 越墙记 看录相 晒太阳 痴迷气功 风物乡村 小鸡 知了 书房 春茶 贺卡 匠人 私房钱 加急电报 一头小牛犊 盛夏的空调 自制的邮品 自制的邮折两则 仙人掌,仙人鞭 生活用品价格手册 小画书与《水浒传》 对一条小鲫鱼的回忆 依依深情 心友 同学 父亲 父亲的照片 父亲的遗产 女儿的老师 我的后半生 我的父亲母亲 给大舅寄报纸 为别人写文字 我在江淮大地的老家 时光往事 疯 做事 变化 在家 床上 关于死 睡懒觉 手,左手 统计与性 淮北纪事 最后两天 一夕三梦 盛夏的随笔 颠狂嗜书者 冬日的读书 周日的补偿 永远的一天 衰老的开始 “个体”初记 读书的记忆与联想 生命因书香而充盈 秋天以及“春天” 吃与喝的快乐与苦恼 附录乡村散板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粥 粥,在我们淮北平原老家那里叫稀饭,稀饭的做法及用料实在很简单,或者米,或者玉米面,或者米加红芋、麦面加红枣、甚至麦面加上红芋叶子,都能煮成稀饭,喝上去唏唏溜溜的,很有趣,也很有乡土味。 以前有句话,叫“忙时吃干,闲时吃稀”,那是因为粮食匮乏才提出的口号,稀饭里粮食的成份少,不压饿,也难以产生高热量,农闲时维持人的基本机能,农忙时却顶不上去,在体力劳动者的食物结构里,它恐怕只能归于“假冒伪劣”中去了。 粮食多了的时候,特别是鱼肉太充盈、洒席太丰盛并且接连不断的时候,祖先们应时发明的稀粥竟也能显示出它扎实的功底,总是听到从盛宴上退下来的人们,用一种发自内心的声调说:谁想出来吃谁是孙子,山珍海味哪有家里的稀饭好吃!真的,稀饭是素食类,长久吃下去除了叫人感到有些馋外,绝不会令人腻歪,也不会令人发“吃饱了撑的”一类有嗲嫌的慨叹。稀饭总还是朴素的呀。 稀饭还有和胃的功能。十人九胃,因为吃进去的东西太多、太杂,有时也太贪,或不怎样检点,因此大家的胃都不怎么太好。这时吃点稀饭,软软的,半流质的,款款而入,温文尔雅,不争不抢,也不必计算吃亏占便宜的事,胃就觉得很和气,很舒坦,人的饮食文明也能体现在这里吧? 粥的文明和文化还体现在它的品种和品种的数量上。平常我们总是想:稀饭能有什么花样呢?不过三二十种吧,吃吃也就腻歪了。后来看到一本滋补养生的小书,里面介绍了五六十种稀饭的做法,有我们常见的菠菜粥、花生粥、枣姜粥、红薯粥、也有我们不常见或从未见的鲤鱼赤豆粥、桑耳糯米粥、鸭汁牛乳粥等等等等,真是不看不知道,粥类大丰饶。窃想,谁要是开个粥店,专售各类稀饭三五十种,那就冲着对粥文化、粥文明的新鲜、稀奇和崇敬,也会有许多人登门品尝的,——粥店准能发财! 泥鳅 泥鳅现在据说成了好菜,有的酒店把它弄成了特色菜,要价一盘十几数十元,最不济的,在乡野的小店里,它也成为一个品种,七、八块钱一小碗:那是一种乡土的烧法,不外乎油煎水窜,辣佐酱调,吃起来,当然是另一种味道,但绝不会比更大的城市味道差,因为它们是野生的。 母亲来住时,也说起过关于泥鳅的知识:在我们平素常食的几乎所有的鱼品里,只有泥鳅是平性的,不必忌嘴。这就使我们对不起眼的泥鳅印像更深,也使我们有所尊敬起它们来──对它们来说,这当然只能是更严重的厄运的开始。 野生的泥鳅在十五二十年前还是不值钱的,那时听父亲说过一段“骇人”的新闻:一吨泥鳅出口到日本,可以换回来几吨钢材等等,只觉不可思议。小时候,跟父母到固镇县新马桥的104干校,夏天天旱时,附近的不少水塘渐干,中午就光着脊梁,跟着赶马车的一个郗叔去翻泥鳅。几只大铁盆扔在面前,两人撅着腚,从塘的一端翻起,不需要什么技巧的,只需要力气和不怕太阳晒的习惯。那时水塘里的泥鳅真是出奇的多:每翻过来一块塘泥,都会有密匝匝的一堆大小泥鳅在钻动,只要把它们夹住扔进盆里即可。一口塘翻完,几十斤鲜活乱动的泥鳅就到手了,邻左里右,各家分一些,甚至还近乎奉送地卖一盆给大食堂,那就是整个干校的聚居地飘散着鱼花香气的富有家居气息的日子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喧嚣尘世之中,一个心灵的归处。    ——陈建功    又见炊烟起,勾起往昔。    ——刘震云    不论何时,那份深深的浓情是永不会忘的。    ——叶兆言

编辑推荐

《又见炊烟》编辑推荐:记忆中越发淡远的事物,或会越发珍贵。消失的村庄,远去的淳朴气息,无华的人际与情感,越是在喧嚣忙碌的今天,我们越是怀念它。本书作者运用了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漫记的形式,详细记述了淮北大地的风物人事,倾注了作者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无限深情,再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节之美,保留下许多鲜活有趣的旧时风俗。他写出了失去故乡的人珍藏在心底的故乡记忆,他笔下的故乡比所有人记忆中的更美。

名人推荐

喧嚣尘世之中,一个心灵的归处。——陈建功又见炊烟起,勾起往昔。——刘震云不论何时,那份深深的浓情是永不会忘的。——叶兆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又见炊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我就喜欢这样平平淡淡的故事,而且从朴实中又能直达人心,带来心灵 的共鸣,很好,推荐
  •   又见炊烟让我想起来邓丽君的一首歌曲很美的旋律这本书与歌曲一样美
  •   因为我也对里面的风俗比较熟悉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