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玉米与小麦良种繁育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郭建文,苏菊萍 编  页数:392  

前言

  由郭建文、苏菊萍担任主编,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的《山西玉米与小麦良种繁育》一书就要出版了。这是山西省种子产业发展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又一个新成果,对此,我甚感欣慰,表示祝贺。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经济地理环境。其境界西邻黄河,东靠太行山,南倚中条山,北含恒山,可谓山环水绕,轮廓似呈东北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山西省全年受辐射总量120~145kJ/cm,日照时数为2200~3000h,年均温为4~14℃,年平均降水量530mm左右,自然环境条件有利于发展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生产。  玉米是山西省农业资源配置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作物;小麦是种植历史悠久,保障本省独特面食需要的主要粮食作物。追溯本省玉米和小麦生产的历史,其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主要依赖于三个生产力,即自然生产力、品种生产力和栽培技术生产力,其中品种生产力是玉米和小麦生产的核心,自然生产力和栽培技术生产力的高低都是通过品种生产力而起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玉米和小麦生产发展史实质就是玉米和小麦品种改良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本省玉米和小麦品种普遍更换了6~7次,每次更换都使玉米和小麦产量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而良种繁育是品种更换的基础,每次品种更换同样促进良种繁育技术得到一次进步。  这里说的良种繁育的良种,包括三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优良品种,是与遗传特性有关的性状,要求品种综合性好,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指优质种子,是与田间播种出苗有关的性状,要求种子具有较高的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纯度高、健壮、饱满;再次是指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良种良法相配套,良种的生产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良种繁育就是要在保持原有品种优良性基础上,生产出质量好、纯度高的优良种子;良种繁育是良种工作的继续,是种子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的良种繁育手段,育成的新品种就不可能在生产上迅速地大面积推广,其增产增收作用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没有良种繁育,在农业生产上已经推广的优良品种就会很快发生混杂退化现象,造成品种寿命缩短,良种变劣,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内容概要

  《山西玉米与小麦良种繁育》良种繁育就是要在保持原有品种优良性基础上,生产出质量好、纯度高的优良种子;良种繁育是良种工作的继续,是种子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的良种繁育手段,育成的新品种就不可能在生产上迅速地大面积推广,其增产增收作用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没有良种繁育,在农业生产上已经推广的优良品种就会很快发生混杂退化现象,造成品种寿命缩短,良种变劣,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

  郭建文,汉族,1968年11月生,山西省高平市人。199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中共党员,农学硕士,研究员。  自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农业计划、农业科技工作。科研成果有: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主持育成红小豆等4个农作物新品种:主持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1个;撰写论文70余篇,著作5部。  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第九届青联委员;荣获山西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山西省青年管理专家;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苏菊萍,汉族,1965年2月生,山西省沁县人。1984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2003年12月获山西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中共党员。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和检测、良种选育和推广等工作。先后主持参与了种子技术研究和推广项目17项,14项获省部级奖励,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公开出版农业科技著作18部,担任主编5部,副主编4部。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组织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46个。选育和引进杂粮作物苗头品种25个,已审定通过4个。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员、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全国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子分级技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种子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山西省农业仪器招标专家库成员。曾获“全国种子检验先进工作者”、“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个人一等功”、“山西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山西省青年推广革新专家”等荣誉称号。

书籍目录

前言上篇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八章第一节、第三节第二节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十三章下篇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七章第一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二节第八章第一节、第三节第二节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十二章统稿

章节摘录

  一般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穗轴比籽粒含水少,籽粒水分被穗轴吸收,可使籽粒含水量降到安全水分以下;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0%,穗轴比籽粒含水多,向籽粒转送,不利安全贮藏。  1.贮藏特点采用果穗贮藏法多数是贮藏少量玉米种子,如贮藏数量很大,最好采用籽粒贮藏法。这种贮藏方式占仓容量大,不便运输,通常用以干燥或短暂贮存为主。制种农户的种于贮藏和科研单位育种材料的贮藏采用此方法的较多。  (1)经济有效采用果穗贮藏法是一种既经济,效果又好的贮藏方法。因玉米种子容易遭受虫蛀或霉菌侵害,而胚乳靠顶部的一端是较坚硬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对胚乳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玉米种子着生在穗轴上,排列相当紧密,种胚陷在穗轴里,胚乳向外,仅是角质部分裸露在外,既坚硬又光滑,不易吸湿,减免虫、霉发生危害,对胚起到保护作用。  (2)促进后熟新收获的玉米果穗,穗轴内的营养物质可继续向籽粒供应,促使籽粒充分后熟和饱满。  (3)保持籽粒干燥贮藏期间,由于穗轴孔隙慢大,穗与穗间孔隙度大,堆内湿气较易散发,便于空气流通和水分散失,并且穗轴吸湿性弱,因此可较好地保持籽粒干燥。  2.贮藏方法  (1)初步干燥、降低水分果穗贮藏前,要经过7~10d晾晒处理,结合站秆扒皮、高茬晾晒效果更好。经初步干燥后,使籽粒和穗轴含水量低于17%。  (2)选择健壮果穗贮藏贮藏前要认真挑选健壮、后熟好的果穗贮藏,将未完全成熟、含水量太高、受湿、病、鼠侵害和霉变果穗弃用,以提高贮藏质量。  (3)选择适宜贮藏方式果穗贮藏有挂贮和仓贮两种。  ①挂贮挂贮是将有苞叶的果穗,相互连接编成辫,或用细绳将无苞叶的果穗,逐个联结在一起,挂在通风避雨防晒的地方。  ②仓贮仓贮是选择通风、向阳的场地,用不易吸水的材料搭建一个长立方形的仓。一般离地面至少30em以上,宽不超过80era,高和长不限。可以利用“风干栏”,也是个很好果穗贮仓。雨雪天气覆盖防雨设备,晴天取下。  如贮藏种子数量较大,可在露天地用高粱秆编成圆形通风仓,将剥掉叶的玉米穗堆在里面越冬,翌年再脱粒人仓。果穗堆内空隙大,便于空气流通,堆内热量、水分较易散发,贮藏效果较好,此法在中国北方采用较多。  在北方冬、春干旱少雨雪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挂贮或仓贮中的果穗空隙大,通风好,穗轴和籽粒水分降到17%以下,一般不需倒仓。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山西玉米与小麦良种繁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