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抵达的列车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杜涌涛,徐百柯  页数:290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冰点:有温度的故事你相信吗,在这个国家、城市和乡村每扇紧闭的门后,都有动人的故事?我们相信。并且,这就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存在的理由。一个从业3年的年轻记者在总结里写道:“冰点之于我的意义,就在这一篇篇特稿中透露出来。我得以见到并记录多种多样的世界,特别是那些人性中最难向外人表达的善、美、智慧、宽容、丑陋、痛苦,以及爱。”而一个社龄近30年的老记者这样说:“纸媒完蛋了吗?原来去敦煌采访,一个在那儿工作了48年的老艺人领我逐个洞子地参观壁画。从他的解说中,我悟出,无论社会怎样变幻、岁月如何更替,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千百年来一直存活着,那就是我们从先人身上遗传下来的人性和人情。现时代,生活方式、传播方式总在变,但人性和人情还是没被改变的吧?我又想起冰点在创办之初受到读者喜爱的理由,那就是打动人。在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中,展示出一种价值——善良、勇敢、坚韧、抗争、同情心、爱、创新等人类共同尊崇的优良品质。它们仍在默默地、顽强地存在和生长着,正是它们打动着读者。”因为某些机缘,我们得以敲开一扇又一扇的门、取得信任,并让里面的人开口讲述他们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你能看到自己的同胞——那些老人、那些孩子、那些青年、那些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数——在经历怎样的命运。从关注人的命运出发,冰点一直着力维护许多最基本的价值,比如悲悯、比如同情、比如宽恕、比如正义、比如自由。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每篇报道都会触及这些东西。不过,十多年以来,冰点的人员尽管有变动,但这套相对恒定的价值观一直都在,涉及这些价值的新闻线索对我们会特别地有吸引力。写特稿是技术活,但新闻样态里包涵着上达于“道”的东西,所谓“明道”。道是什么?即新闻的价值观、报道的价值取向、记者的价值追求。具体到冰点而言,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开山之作《北京最后的粪桶》起,我们就亮明了视角:关注那些被忽视、被遗忘,甚至被屏蔽的人与事。冰点,不是焦点或热点。然而,我们又是以最深的情怀去关注这些故事、以不“冰”的方式把它们传递给读者,让阅读感受不“冰”、让引发的思考不“冰”。所以,冰点,讲的其实是有温度的故事。曾有一位给冰点写过稿的学者对我讲:“你们要坚持下去,要知道,这种坚持是有意义的。我平时接触过一些冰点的读者,尤其是基层的朋友,他们很看重冰点带给他们的温暖。冰点让他们相信,这个社会上不是光有丛林法则。”丛林法则是什么?就是弱肉强食、就是不择手段、就是“拼爹”、就是工具理性完全地压倒和吞噬价值理性。如果冰点提供的新闻,能让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另一些没被压倒的、也不可能被吞噬的价值,那么冰点同人是可以欣慰的。常听到一些朋友——媒体同行也好,关注我们的读者也好——提起冰点的定位时爱说:“这是办得挺好的一个栏目,经常发一些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东西。”实际上,这里面稍微有些误解。如果你翻看从1995年至今的冰点特稿,便会发现这个栏目的主体并不是扒粪式、揭黑式的报道,而是一种基于深切的情感关怀、命运关怀的报道。这恰恰才是冰点最大的特色。冰点当然出产过影响颇大的调查性报道,但整体的基调还是落脚在这个“冰”字上面。话说回来,大家是觉得冰点做得不错,为了赞扬它,才以揭露性报道来为冰点定位的。在我看来,这一方面反映了在当下的传媒领域里,此类报道稀缺,而此类问题在社会上又特别严重;但从另一方面看,这是不是也正好说明了,目前更稀缺的是那种充满命运质感和生活细节的、基于人性温度的报道呢?这种报道,甚至稀缺到了大家都没有专门把它作为一种类型来加以“赞扬”的程度。而这恰恰是冰点安身立命的、也是冰点最乐于奉献给读者的一类报道。平面媒体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在于深度。报纸能提供什么?已经越来越不是简单地向读者告知信息,而是告知其深层的真相和逻辑。这便是所谓的“深度报道”。揭露真相毫无疑问是深度报道的职责。而同时,从城市和乡村的那些门后面寻找动人的故事,并从中萃取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意象、阐释这个时代的演进逻辑,则展示了深度报道迷人的另一面。《冰点周刊》不排斥前者,但更专注于后者。徐百柯2012年6月

内容概要

  给沉默的大多数以温暖、勇气和力量!
  在一片纷乱喧嚣中,冰点仿佛一位笃定的观察者,将目光一次次投向大变革中那些普通的小人物,注视他们被时代裹挟的命运,诉说他们微小的愿望与简单的快乐、深深的无奈与绵长的苦痛……
  透过冰点所讲述的故事,你能看到自己的同胞——那些老人、那些孩子、那些青年、那些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数——在经历怎样的命运。从关注人的命运出发,冰点一直着力维护许多最基本的价值,比如悲悯、比如同情、比如宽恕、比如正义、比如自由。它让我们相信,这个社会上不是光有丛林法则;它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另一些没被压倒的、也不可能被吞噬的价值。
  《永不抵达的列车》精选了20篇中青报2010~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冰点特稿,共分为“伤逝”“世相”“家国”三辑。这些文章饱含深情地讲述着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对我们的时代与社会进行着真诚、理性、温和、持久的思考,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也发人深省,对读者而言无异于一场畅快淋漓的精神洗礼。

作者简介

  杜涌涛,《中国青年报》副总编,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
  徐百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著有《民国那些人》和《民国风度》(《民国那些人》典藏版)。

书籍目录

序言
冰点:有温度的故事
第一辑 伤逝
失落的阶级
一个老派共产党人
精神病院里的知青科
最后的铁蹄马
谁来定义英雄
永不抵达的列车
第二辑 世相
码头春秋
柠檬水起义
对抗语文
政治课
最倒霉的家庭
生命的礼物
一个矿工的两重世界
第三辑 家国
为国家让路
别了,土地——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家乡
人民会用脚投票
批评官员的自由
永不消逝的爱情
共产主义大楼
改革深 社会稳——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访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不放弃社会“热点”与“焦点”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尚不那么显著的人群和事物,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想法,更多地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杜涌涛如果冰点的新闻能让人看到社会上还有一些没有被压倒、不可能被吞噬的价值,那么作为媒体人,我们很欣慰。——徐百柯通过冰点特稿,我得以见到并记录多种多样的世界,特别是那些人性中最难向外人表达的善、美、智慧、宽容、丑陋、痛苦,以及爱。——冰点记者

编辑推荐

《永不抵达的列车》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首创中国新闻界的“冰点高度”——《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特稿精选(2010~2011)伤逝•世相•家国。每个人内心都怀有对自由、正义、良知、悲悯……的向往,冰点从诞生之日起,便怀揣真挚的新闻理想,从小人物的生存、情感与心灵出发,努力呈现大时代的浮沉与变迁,并竭力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信仰与价值,给予人们以前行的勇气与力量。2010~2011年,冰点特稿诞生了许多温暖动人的力作,如《永不抵达的列车》《生命的礼物》《谁来定义英雄》《码头春秋》……这些特稿一经刊发,就引领风气之先,使得万千读者口耳相传、众多网站竞相转载。比如,在7•23动车事故发生后的第4天,哀悼两位罹难学子的特稿《永不抵达的列车》发表,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便被转发、转载无数,让数以百万计的网友泪湿互联网,成为动车事故报道中无法逾越的标杆,引发了巨大而持久的反响!“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具体而微的悲伤。”无论社会怎样变幻、岁月如何更替,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千百年来一直存活着,那就是我们从先人身上遗传下来的人性和人情。《永不抵达的列车》精选出20篇冰点特稿,力图向读者传递冰点一以贯之的价值与追求,带给读者思想深处的激荡与灵魂深处的感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永不抵达的列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0条)

 
 

  •   723事故,估计国人有很多都已经淡忘了,至今,公众也没能得到合理的问责报告!无辜的亡灵,现在在天堂一定没了生在这个国度的后顾之忧。当时看了冰点了永不抵达的列车这篇报道,真的很想哭!哎,国人真是太不容易了,借用网友那句话:“我们这代人,真是生的计划,死的随机”。一股莫名的悲伤涌上心头。
  •   对喜欢特稿的人来说,冰点一直都值得读。
  •   看这本书,几度欲落泪,都是些活生生的老百姓的生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确实做到了让文章有温度!特别赞!
  •   你有自己的信仰吗?相信现在生活着的很多人都已经忘了什么是信仰?看看这本《永不抵达的列车》吧,你会知道是怎样的信仰让他们坚持着,这几天读完了这本《永不抵达的列车》之前很迷茫的我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不再怨天尤人,我想以后我会好好生活。那架钢的琴,那个只会抽风的孩子,那个患乙脑的孩子,那个为了50美分去争柠檬水卖的小女孩,那些生活在码头挑砖的挑夫等等,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看到了生命的价值,这本书不错,我一直很爱看这样的文章,很精美,但是不是文字精美,是人很精美,真正的伟大,同时也是受害者,也是需要这个世界多给关爱的那拨人,也许像他们这样的人很多,我们也从新闻什么各方面看过这样的报道,但是这本书能够选出这样打动人心的文章很不简单,个个都是典型,又可以让人反省,有机会的话都看看这本书吧,很好的一本书。
  •   之前看过南周的特稿,再看中青的,两种不一样的感觉,很喜欢那篇永不抵达的列车,总有一篇触到你心底。
  •   《永不抵达的列车》是在当当上偶然看到的一本书,看了大家都很推荐就买了,后来这本书成了我的枕边书。书中包含了三个章节,由最初的伤逝讲起,这是一本文选,所以里面的内容也都是真实的,总体讲了关于经济的方面,但又不是长篇阔论,都是由短小的文章组成的,比如永不抵达的列车吧,就是以两个大学生踏上回家路的那一刻心情以及跟家里的联系开始的,这本是件很平常的事吧,可是对于他们来讲又是那么遥远,成了无法抵达的,更让人就心的是,他们只是那列车的一员,车上还有多少个像他们这样平淡的人生就这样因为一场意外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动车出事,这样的事是可以避免的吧?永不抵达是怎样的一种领域?相对于那些出事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是幸运的,可是你又能保证不受到染色馒头,瘦肉精的祸害?我们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吧,也请那些只为了发展经济而昧着良心的事不要再发生了,喜欢这本书,感谢当当给了这么好的资源。
  •   为了孩子吃块肉,父亲跑去偷肉,被改造,母亲去窑洞里做见不得人的买卖,这一切在那个年代,对于那些下岗工人来说是这辈子的耻辱吧,可是现在那个没落的阶级慢慢被人忽视掉了,好像从来没存在过,他们应该被记住,他们也是最初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永不抵达的列车》一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辛酸泪,相对于后来经济带来的不知道是好是坏的那些牺牲,他们又有怎样的感慨?现在一栋栋高楼大厦,谁能想到之前的背后是多少个令人向往的大烟囱?他们是没落的一代,后来经济事故中的那些又是怎样的一代?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全部,那些下岗工人,那些老的党派人,他们好像都这样悄无声息了,时代造成的这些人的命运,但是他们应该被记住,不应该被这样埋没,那些下岗工人背后的辛酸没有经历的人是体会不到的,这本《永不抵达的列车》绝对值得你看。
  •   虽然名为《冰点周刊》,但是新闻的温度却不是冰点,而是热乎乎的。社会不会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
  •   永不抵达的列车-新闻特稿的魅力!
  •   永不抵达的列车是写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的通讯,看完以后的感觉就是对人生命运的一种叹息。本来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因为动车交汇在了一起,结果却是一起到达了天堂。这个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后,应该是很久都不会被忘记。这样子,几年前的动车惨案也应该被记住。里面还有纵多的文章,深度调查,展现出来的是这个社会的存在形态,是一本可以让你思考很久的好书。
  •   《永不抵达的列车》是我看见过的少有的能让人细细品味的一本书,不是书有多动人,而是书中的每一个人都似乎活在我们身边,而正是因为这种平凡,让我们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也可能不仔细去看就忘了那些曾经受过伤害的那群人,他们生活的境遇,当把这些人都归到一起的时候,你才知道他们原来这么存在着,这本书值得我们用心细细去品味,我想每个人会从不同的地方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我从中就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在不同的人身上看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那种好似阶级的东西,好像一直没有离开过,但是又有一种不甘示弱的骨气在他们生命里存在,所以他们其实是矛盾的,但最终选择了接受而没有去想他们是不是真的牺牲品,他们有着自己的坚韧,这点是他们的共性,所以我会喜欢这本书,简单但是又不简单,只要你认真去品味就会发现很多。
  •   《永不抵达的列车》把我又带回了那个计划经济的浪潮中,看到了现在的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让我看到了当初的目光浅短,当初有多少人反对市场经济,又有多少人害怕失业,当初丢了国企的饭碗就相当于是等着饿死,也许大家都是这么茫然的时候,市场经济还是那样展开了,走过了苦,现在才赢来了甜。我认真看了这本书,书写的很好,能够看到整个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从这些小的平民身上看到的,尽管他们也活的很累,生活很艰苦,但是会有一种向上拼搏的动力,那就是为了经济,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也让越来越多的东西于世界接轨,是应该有本书记载这一路走过来的辛酸甜辣,书中的人都是经过磨难的,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他们的心中的信念始终没有变,这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透过一个个小的事反映了整个改革进程。
  •   冰点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周刊了,读过两本《冰点故事》,虽然现在的冰点锋芒不再,但是曾经的精神还是在延续的。
  •   《永不抵达的列车》我每个故事都喜欢,尤其喜欢那个83岁了还没有忘记那些陈年旧事的老伯,这样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机缘,我说不出来,我想在英雄的字典里或许真的没有英雄吧,这本书讲了太多能够打动我心的事了,但是这个更让我震撼,父亲原来也曾参加过抗美援朝,那次战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是怎样的惊心,只有他们经历过生死的人才会知道活着有多宝贵,我可以理解当他被定为英雄以后会有多惭愧,因为他们认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跟父亲一样,但是他们也是英雄,这些英雄也该被记住,没有人去定义英雄,他们的忠贞,他们的丹心,奋战在杀场,这些都是不应该被遗忘的,《永不抵达的列车》挑选的文章都很好,很有代表性,也很让人感动,那些人如果不被发现他们都还是普通人,但是经历了一些以后还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存在,只是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
  •   《永不抵达的列车》让我又回到了那个时代,曾经刚从厂里下岗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没有比下岗更可怕的事,可是我却赶上了,跟书中描述的一样,刚回家的几天不习惯的是没有了机器的机油味道,后来慢慢习惯了,到现在经济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只是那个时代被社会好像彻底的忘记了,你看不见那个时代的影子,现在一切都是现代化,所以电影《钢的琴》我看了两遍,每次看还都是心潮澎湃,同样我喜欢这本《永不抵达的列车》尤其是这篇关于我们那个时代的回归,我们现在走的是太快了,应该停下来看看我们的灵魂,那个时代应该被记住,这些话好亲切,我喜欢那个年代的一切,留恋所有,现在的社会让人与人之间太远了,当然这不是谁的个人问题,可能是经济发展很快,很多小的细节就被我们遗落在角落里了,而这些恰恰是最重要的。
  •   冰点周刊一直都很好
  •   冰点周刊的水准一直很高!
  •   没看过中国青年报,但是这本特稿真的写的很好。深入最最普通的生活和最最普通的人中展现社会变迁,天灾人祸带给生命的打击和毁灭,坚持与守望,幸与不幸……老妈当年是下岗职工,读了关于钢的琴,感叹了好久。。。。
  •   19年,挑砖超过5000万块,几乎相当于1500节火车车皮满载的重量,走了15万公里路,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走了近4圈——当你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是不是会感到非常震惊。这是一个深圳码头挑砖工人的人生。盖楼的砖都是他们挑的,可是深圳不属于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却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他们不知道哪天他们挑不动砖了,该怎么办。——这是我在《永不抵达的列车》中看到的文章《码头春秋》后的感触。有些群体似乎被社会忽略了,他们其实在这个社会是不可忽视的,谁来关注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们》?~
  •   冰点周刊出品的都属佳品啊,完全不用多说!
  •   光题目就很好了,冰点周刊本身就是招牌,无需多言,好书!
  •   每个冰点故事都值得期待,消息会变成历史,冰点会成为历史中的典藏
  •   自从上高中时读到冰点的第一篇文章,二十年来一直都喜欢冰点!
  •   《永不抵达的列车》是真心喜欢,我也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一员,每天奔波着,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房价那么高根本不是我这样的平民所买得起的,所以看到那篇关于城市里挑夫的,我想到了自己,跟他们一样的生活,看着那些能在这座城市里立足的人我真的很羡慕,虽然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累,想要放弃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可是想到家里的老小就打消了念头,喜欢这本书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看到那么多还不幸的人生活就让自己觉得还是很应该知足的,尽管这个城市没有属于我的地方,但相信只要还有一口气活着就可以努力往这方面去发展不是吗?现在我每天难受时都会翻翻这本书,这样看到那些一起奋战的朋友们,心中就会多了一点信念,多了一点勇气去面对,相信不久的将来什么都会有的,只要还活着,什么都是可以争取来的。
  •   买这本书就冲着冰点二字,或许我们需要关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本书很好,很感动
  •   《中国青年报》真是一份不错的报纸,而这本特稿精选,真是篇篇精彩。
  •   冰点系列一直都是不错的选择。
  •   冰点,带来许多触动.
  •   虽然没有收录冰点历年的经典,但是也不错了。这几年比较热门的文章都有了。
  •   特稿的长 却不唠叨 将事实层层剥开 看内里血肉模糊的人心 可惜没订《青年报》啊 就看这本解馋吧
  •   有温度的特稿文集!
  •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守护者,母亲守护孩子,那是出去爱,园丁守护花园,那是出于责任,在《最后的铁蹄马》中,两个年迈的蒙古牧民,倾尽全力守护铁蹄马,那是出于蒙古人天生对马的钟爱和延续自己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蒙古马对于蒙古人如同神灵,马是蒙古男人的腿、灵魂和尊严。蒙古民族成长于马背,辉煌于马背。当成吉思汗的铁蹄遍布欧亚大陆,那是蒙古马最繁盛的时期,也是蒙古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而今天,当蒙古马的发展空间日渐狭小,传统蒙古文化也在现代文明的夹缝中日渐衰退。没有马的草原,是没有灵魂的草原,而世代生存在草原上的蒙古人,没有了马,灵魂又何处可依?守护蒙古马,就是在守护蒙古文化的灵魂。
  •   一本真正关心普通人的书。他们的经历真的比电影要好看,值得深思。表示触动很大。支持中国青年报
  •   “把国有资产变成了职工的私人资产,明摆着是国有资产的流失”!!!——书中文章《失落的阶级》中,记者回忆起上世纪初,国家体改办曾设计了一个计划,拟划拨近2万亿元国有资产存量“做实”老职工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然而几经波折,这一计划最终宣告流产。而反对者的理由竟然是认为这是把国有资产私有化了。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为上个世纪初的那批下岗工人抱不平。“这一代人就这样被遗弃了。我们今天正在享受的成果,是以消灭了一代40到60岁间的产业工人为代价的,他们彻底牺牲了自己的职业生命。一个正在进行改革的国家,人本是第一位的,改革最关键不是保护既得利益者的权益,而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留给读者的只有感慨与同情。但愿当政的领导阶级,会更多关注工人阶级,关注下岗职工。
  •   “让普通人有尊严的活着”,一个很美好的愿望,幸好还有一群人一直在努力……
  •   读了《失落的阶级》,让我想起了许多童年往事。小时候,小姨和小姨夫都是在工厂工作的。她们住着让我羡慕的楼房,房间里摆着许多新鲜玩意,小姨还带着我去她们厂的浴室洗澡,也许是因为人小的缘故,感觉那浴室大得出奇,到现在还记得那用白瓷砖镶的大水池。可惜,小姨和小姨夫去世得很早,这也许跟她们晚年不宽裕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小姨成为了我记忆中一个失落的背影。小姨的生活印证了《失落的阶级》中一个时代工人的缩影,他们曾经把青春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工厂,也在工厂里消磨了意志,在时代发展的时候跟不上了步伐,最后,在变革中失去了那个曾经引以为傲的铁饭碗。记得,在小姨最困难的时候妈妈给她寄钱,小姨哭了。逝者已逝,属于她的那个时代是否也在消逝?
  •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不在他曾取得了多少成就,而在于,无论取得了多少成就,他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徐雪寒,一个陌生的名字。而我们十三亿中国人的生活却因这位陌生的老人而发生着变化。央行在他的筹备下建立,上海在他的推动下得到开放和开发。这样一个与国家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时刻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只不过是“一个在漫长的革命运动中跑龙套的人”。世间众生,多为名利所累,徐雪寒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欲壑是永远都无法填补的,只有怀着一颗纯粹的心,才能获得人生的自得与满足。所以,这位老人晚年,拒绝了3次调任、他甘于“跑龙套”做实事,这样的一个人,他获得的尊敬也必定是纯粹的。
  •   就好像当年看过的某周刊,专门将社会底层人物的现实生活。很不错!
  •   书的内容很感人,真的讲的一些生活中很普通的人,但看了后感触很大,被感动了。鼓掌!!!致敬!!!
  •   如何让普通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个问题看似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其实息息相关。
  •   饱含媒体人的良心与社会责任感。
  •   从现实出发,值得社会思考!
  •   很多让人心疼的故事~帮助你看社会百态
  •   我两天就看完了,有感动,有辛酸,很真实,希望能够有很多这样的书。
  •   我是一直在公交车读的,我已经读了一百来页,很朴实和写实,从别样的角度解读了一些被人们遗忘的事和人。
  •   闹市中的一抹冷静,可以让我们安静下来思考很多东西。
  •   看看普通人的艰辛生活
  •   能静下心来审视社会现状,值得阅读,更应细细思考。
  •   作为新闻系的学生来讲,中青报的这本读物让我受益匪浅。
  •   每个小文章都让我感动。太精彩了!
  •   在浮躁而纷繁的世界里,有这样一本宁静而深思的书,是这个时代给我们的安慰。
  •   买给娃子们看让娃了们睁眼看社会
  •   内容不错,记录了很多人情冷暖,很多人很多事,如果不看这本书,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会去关注去了解。
  •   好书,关注你所未关注的一群人。
  •   很棒的书不在于语言多生动、多华美、多优雅、多震撼。新闻的魅力恰在于用最平凡的语言和实施表达最深挚的感情
  •   讲述个体的故事
  •   好,前几篇报导性文章写得很不错!
  •   很有感悟,而且让人很有启发
  •   老师推荐的,读新闻的有待一看
  •   新闻专业的同学是可以看看呢。
  •   值得学习、思考的一本书
  •   赵涵漠的文章真棒。。。
  •   这种文章平时见得少,很好,触动很大
  •   “内容不错”已经表达不出我的心情,人人都应该看看的书。另外3本还没有看,以后再评价。
  •   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他人的事,就是关心自己的事
  •   书里面的故事很感人,很好。
  •   虽然这世界不公平,但好歹,是奔着更公平的那条道上走着的。
  •   这本书狠值得一看
  •   这本书不错的 标题取得很好 看淡一切 帮同事买的 说不错
  •   这本书朋友在看,据说不错
  •   读完有着深深地感触,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   篇篇精彩!
  •   不错的~\(&;gE;▽&;lE;)/~
  •   可以说我很少这么推荐
  •   还不错 速度也蛮快 个人满意
  •   很有深度,很震撼
  •   非常好 当当给力
  •   纸张十分不满意 怎么可以这样 好几次都是这样的纸张 下次不来不会来这买的 影响爱书的心情
  •   很好很实在
  •   我同学都争着看。。
  •   值得一睹为快!
  •   书很好,就是封面太脏了
  •   书的内容和选材不错,比较有深度,但是毕竟书本容量有限,还想继续深入看
  •   挺不错的,感觉~~
  •   视角独特,值得一读
  •   给负责快递的同志加钱!!!!
  •   一本好书 朋友推荐的 很好看
  •   冰点也是沸点《永不抵达的列车》

    这本书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栏目中的经典文章汇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做少先队的辅导员,学校给订了一份《中国青年报》当时感觉不错,和别的党报党刊比,更值得看,那是二十年前。后来各种各样的报纸多了起来,最后就选择了两种一种是《南方周末》一种是《中华读书报》,一直看了十多年,形成了习惯,每期都没落过。不过却再也没看过《中国青年报》。

    知道冰点周刊还是从书里面看到的,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出版过好就几本书了,都是关于当年的时评,挺深刻很现实,这本就是去年的汇编。

    永不抵达的列车指的当然是去年动车的事故,两列动车相撞,这是去年的大事,冰点的报道从两个家在温州的学生回家切入,写得很感人,冰点的报道不仅让你感觉到寒冷,也往往让你感觉到那种人情味,感觉到那种人和人之间的温度。不过刚才写一下这次事故的死亡人数,上网查了一下,却让我感觉到一股冰冷的寒气。这样严重的一起事件,最终的死亡人数却好像罗生门一样,在百度中查不到。排在前面的是百度知道里面的一条“40死 200左右伤 350多人失踪”350人失踪?!不太可能吧!赶紧往后看,是一篇天涯上的帖子,里面通过图片和推测大约死亡二百人,讨论得很热烈。还有视频,是东方卫视的新闻播放的是死亡63人,下面字幕出现的是死亡32人。后面还有很多很多,数字有38,有39,有40。40是最多的,应该准确。不过影响这么大的一个事故,这么看不到官方的声音呢?查来查去都是老百姓在推测。你不给出一个满意的详细的消息,当然会各种猜测满天飞了。我看到最后都不知道最后死亡多少人,越找不到来自官方的可靠消息,自然就越相信那些推测。

    当然铁道部才不管你的推测,老大当惯了,老百姓你推测讨论算得了什么。面对这样的机构,真的让人感觉很恐怖,说不定哪天真的就会再来一次脱轨和追尾,其实这次事故是动车发生的,类似的事件其实有过很多次了,只是从来没像这次这样引人注目罢了。每个人赔五十万,这点钱,对铁路来说算不了什么。抓紧时间通车,几年就跑回来了。所以出事故以后铁路考虑的首先是抓紧时间抢通高铁。少跑一趟车要少挣多少钱呢!

    书里面一共有十几个故事,看了一下,都是关于小人物,小角色的,都是穷人,都是小老百姓,里面最悲惨的肯定是那个租窑洞住的那户农民,两个儿子,老大打乙脑疫苗,结果得了乙脑,却没有任何人负责,老大最后落下来智力问题,只好要个老二,有老二的时候没奶水,就托人从城里的大商场买名牌的三鹿奶粉,一百多块一罐,结果喝成了肾结石,也一样没人管。哎!倒霉啊!不过这要是在西方国家,倒霉以后可以获得赔偿,可是这一家子,被新闻报道以后,什么都没有解决,只是来了一大帮记者,给孩子点小食品,算是一点实惠,剩下一切依然如此。这才是真正的倒霉啊!

    在这么多冰冷可怕的现实中,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关注的其实是社会的沸点,在这些沸点中,无数中国的普通人被命运所抛弃和作弄,却找不到生命的保障,在冰冷残酷的现实中,记者的报道和关注,也是一种温暖吧。
  •   20篇2010-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冰点特稿,篇篇触动我的心底,这些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的命运,就是你我的命运,就是祖国的命运,我们怎么可能因为自己没有亲眼看到就可以视若无睹?只是,最触动我的,依然是被选作整本书书名的那篇同名特稿,每次读到最后的那个没有声音的电话,眼泪就不自觉地从眼眶里往外涌,朱平、陆海天,愿你们在天国安好!
  •   中青报的《冰点》,特稿写作的另一种典范。新闻学的同学或者对非虚构写作的同学,可以买来读读。年度集锦,买来翻翻
  •   喜欢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一定要看
  •   《永不抵达的列车》讲述的是一个个普通的人群,走在路上根本就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这种小角色却反映的整个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改革制度下受伤害的那部分普通人,也许没有改革他们可以过着平实的生活,可是由于改革在带来正面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和困惑,甚至绝望,但又不普通的是他们还是以一如既往的热情面临人生,没有因此而放弃生的价值,尽管生活困苦,他们还在坚持。书中的每一个都值得我敬佩,我喜欢这本书的不仅仅是真实,更喜欢他们的那种坚忍不拔的气质,同时也为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所担忧,我们应该放慢点脚步,关注下他们,那群是普通还是不普通的人,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这本书,书写的很有社会价值,让我们能正视这些问题之后更好的发展。
  •   支持中青报,支持冰点周刊
  •   能真正让我一口气读下来的书并不多,《永不抵达的列车》是其中一本。在读它的过程中,我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永不抵达的开往温州的动车;捍卫“最后的铁蹄马”的宝音来;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蒋庆全;在经济发展大潮中日复一日挑砖的码头工人……虽然这些震撼是不同的,但确是真真正正不能忽略的人和事。
  •   《永不抵达的列车》选了这两年当中有代表性的文章,看完后很多问题涌现出来,最主要的就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书中最后一节就此问题也采访了远在新家坡的著名院士,我看完了以后没有不同的意见,只有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配以维护人民的利益,对于我们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人来说其实现在的生活相对于以前来说真的好太多了,但是人心却没有以前的齐,人变的越来越可怕,可以去了为了钱做任何事,虽然还有一部分人还依旧保留着那颗善良的心,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住经济发展那种利益带来的主题大流,在这里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善还是主体的,可以去看看那些受到了利益熏陶迫害的人,还是保存着那颗善良的心的人,只是不要让这些人再受伤了,他们真的伤不起了,这本书很好,大家一起监督经济体制改革,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少受些伤。
  •   以前就买过冰点的书。
  •   买这本《永不抵达的列车》是朋友推荐的。才看完第一篇,我就震惊了。书中这句“有些遗憾现在已经无法弥补,那就更不应该被忽略和忘记”让我回味好久。爸妈也曾是这批下岗员工中的一名,我也亲身感受了他们的辛酸。所以,更能从书中找到共鸣。有些遗憾现在已经无法弥补,那就更不应该被忽略和忘记。——这句话写得太好了!我们还是需要把那个时代拿回来,摊到人们面前。
  •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林少华在解读村上春树的文时如是说:“最理想的社会是没有高墙的社会,没有高墙也无所谓破碎的鸡蛋。整个社会好比一个巨大的孵化器,保障每只鸡蛋都有新的生命破壳而出——孵化自由,孵化个性,孵化尊严,孵化和谐。” 这些都是我可以理解的,也觉得应当是正确的。但是,还有人这样说:和谐权是超越前三代人权(自由权、生存权、发展权)的第四种人权。和谐权对公共权力的要求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和谐权的诞生,向传统人生理念、现有国家政治理念、当下国际关系理念的重构提出了时代命题。这里的和谐我是不懂的,但我可以确定,这种社会绝不是前面的没有高墙的理想社会。直到手中的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还深深的震惊,尽管与平常所看到的言论相比这书中呈现的苦难与污浊不过是冰山一角,而沉没在海面以下的庞大体积并未完全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中央编译出版社与中国青年报的记者编辑们还是让我震撼了一回,主旋律中竟然能有这样不屈且不够和谐的声音,足以让人致敬。十八万字里面几乎都是曾经登上中青报冰点周刊的报道,不管是河南的移民一生中多少次的安土重迁,髦耋之年依旧颤颤巍巍的表示:只要国家需要,即使没有补偿,也一定会相应号召。这样好的百姓,可还是国家为他们做过什么。同样是拆迁,有了耳闻目睹的“经历”后,父母不过是希望多得一些补偿款,好能够买上小小的一套房子,留给自己活孩子将...来结婚之用,但面对各种的暴力恫吓,也只能止步于一个便宜的价钱,这背后,岂止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岂止是金钱补偿与人性贪婪可以简单概括的了得,对于一纸合同,平民的权利如蝼蚁一般不值一提,但是谁又敢问:这究竟是谁的国家。冰点周刊并非只有金刚怒目式的申讨与以头抢地的悲鸣,在有的报道中,也许不曾呼天抢地,不曾怒发冲冠,但发出的质问却更具历史与未来的重量,即便不是大学教授,作为普通的有责任心的父母,也应有广大的群体如乔乔的爸妈一样问问文化,问问教育: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父母是无辜的,老师是无辜的,孩子更是无辜的,但那些主持教材编写的脑满肠肥的官员们,他们无辜么,回想几十年前向苏联学习大学文理工分科后如今的高等教育,我们凭什么不能如资中筠教授一样质问:我们与尔等有如何的深仇大恨,竟要这样将我们变成真正的“劣等人种”?几年前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正赶上母校升格,原先的文史系如今成了“中文与新闻传媒系”,每回回去看望老师在新校区漫步的时候,我都会在毫无人文与思辨气息的偌大校区里背对系科大楼而行,大学的盲目扩招扩建不是我要声讨的,这背后庞大的利益体系蚍蜉学子也撼不动,但是看到冰点周刊这些结集的报道,不由喟叹一句:那么多的传媒系新闻系,2300万的在校生,其中多少学子能够在毕业后对得起自己的专业呢?当初叫冰点周刊,也许正是为了向喜新厌旧的人们追逐的“热点”说不吧,但愿有一天,我们能重新拾回传达的本意,不高高在上的宣示什么,也不口耳相传的指指点点,为民生,也为人生,说些什么。除了古典文学史,真的不愿意在其他的领域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尽管有过才有家,但是没有家哪有国呢,有一些人在为我们传达,仅止于此,这是能为大家做的最好的了。 阅读更多 ›
  •   冰点也是沸点《永不抵达的列车》 这本书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栏目中的经典文章汇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做少先队的辅导员,学校给订了一份《中国青年报》当时感觉不错,和别的党报党刊比,更值得看,那是二十年前。后来各种各样的报纸多了起来,最后就选择了两种一种是《南方周末》一种是《中华读书报》,一直看了十多年,形成了习惯,每期都没落过。不过却再也没看过《中国青年报》。 知道冰点周刊还是从书里面看到的,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出版过好就几本书了,都是关于当年的时评,挺深刻很现实,这本就是去年的汇编。 永不抵达的列车指的当然是去年动车的事故,两列动车相撞,这是去年的大事,冰点的报道从两个家在温州的学生回家切入,写得很感人,冰点的报道不仅让你感觉到寒冷,也往往让你感觉到那种人情味,感觉到那种人和人之间的温度。不过刚才写一下这次事故的死亡人数,上网查了一下,却让我感觉到一股冰冷的寒气。这样严重的一起事件,最终的死亡人数却好像罗生门一样,在百度中查不到。排在前面的是百度知道里面的一条“40死 200左右伤 350多人失踪”350人失踪?!不太可能吧!赶紧往后看,是一篇天涯上的帖子,里面通过图片和推测大约死亡二百人,讨论得很热烈。还有视频,是东方卫视的新闻播放的是死亡63人,下面字幕出现的是死亡32人。后面还有很多很多,数字有38...,有39,有40。40是最多的,应该准确。不过影响这么大的一个事故,这么看不到官方的声音呢?查来查去都是老百姓在推测。你不给出一个满意的详细的消息,当然会各种猜测满天飞了。我看到最后都不知道最后死亡多少人,越找不到来自官方的可靠消息,自然就越相信那些推测。 当然铁道部才不管你的推测,老大当惯了,老百姓你推测讨论算得了什么。面对这样的机构,真的让人感觉很恐怖,说不定哪天真的就会再来一次脱轨和追尾,其实这次事故是动车发生的,类似的事件其实有过很多次了,只是从来没像这次这样引人注目罢了。每个人赔五十万,这点钱,对铁路来说算不了什么。抓紧时间通车,几年就跑回来了。所以出事故以后铁路考虑的首先是抓紧时间抢通高铁。少跑一趟车要少挣多少钱呢! 书里面一共有十几个故事,看了一下,都是关于小人物,小角色的,都是穷人,都是小老百姓,里面最悲惨的肯定是那个租窑洞住的那户农民,两个儿子,老大打乙脑疫苗,结果得了乙脑,却没有任何人负责,老大最后落下来智力问题,只好要个老二,有老二的时候没奶水,就托人从城里的大商场买名牌的三鹿奶粉,一百多块一罐,结果喝成了肾结石,也一样没人管。哎!倒霉啊!不过这要是在西方国家,倒霉以后可以获得赔偿,可是这一家子,被新闻报道以后,什么都没有解决,只是来了一大帮记者,给孩子点小食品,算是一点实惠,剩下一切依然如此。这才是真正的倒霉啊! 在这么多冰冷可怕的现实中,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关注的其实是社会的沸点,在这些沸点中,无数中国的普通人被命运所抛弃和作弄,却找不到生命的保障,在冰冷残酷的现实中,记者的报道和关注,也是一种温暖吧。 阅读更多 ›
  •   这本书真不错,贴近现实,能引起人的反思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