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改革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汉斯·莫德罗  页数:217  字数:170000  译者:马细谱,余志和,赵雪林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人们关于人类未来的对话中,对“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这一课题进行的观察和分析越来越多。    自从中欧和东欧的现实社会主义终结,苏联衰落以来,20年已经过去了,自那时起,世界业已发生变化。然而,必须指出,这一变化并没有使得世界变得更加和平,社会对立反而更加尖锐了,贫富差距迅速增大,犹如脱缰的野马难以掌控,只有同上述情况相联系,以便把目光引向未来,探讨“21世纪的社会主义”,对之进行论辩才有意义。    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    首先,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无论过去和现在,始终伴随着西方世界的反共叫嚣,无论是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古巴或者是越南,尽管在经济领域进行着合作,但总有人找出反共的理由,为伙伴关系设置障碍,这种反共主义旨在削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党的影响力,加强社会上各类保守势力的影响力,此其一也。     其次,应当具备勇气和能力,对于欧洲现实社会主义阶段曾经犯下的过失、获取的认识和取得的经验进行分析。    本书自1998年问世以来,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它的内容和诉求仍具有现实意义。戈尔巴乔夫今天表示说,是他号召变革,倡导新思维,旨在把苏联和共产主义引上绝路,客观地看,历史进程也确乎如此。苏联已不复存在,俄国和若干后苏联国家已变成带有不同特点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原来的欧洲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已加入欧盟,成为北约的成员国。本书试图从历史角度阐明苏联和民主德国沦亡的根源。    从民主德国终结并加入联邦德国以来,整整20年已经过去了。从国家层面上业已统一起来的东西,今天在社会层面上依然分裂为二,在认同上存在着许多对立,在相互尊重方面亦复如此,对民主德国时期各级负责人启动了超过十万次法律程序。掀起过一波又一波政治的和法律的迫害浪潮。    数十年之久的冷战,遗留下对北约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认识,条约明文规定永远不允许从德国发出战争行为,这一义务随着联邦德国国防军参加阿富汗战争而被打破,大多数德国人都拒绝战争,但德国政府依然应北约要求采取参战方针。    如果戈尔巴乔夫今天宣称他本人是社会主义的叛徒,这是他自己的事,但事情原本的情形比他说的要深刻得多,而且,意义重大。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已被证明没有能力为社会主义赢得前途,戈氏本人对于真正实行社会改革引起的巨大挑战也是没有能力应对的。    如今,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无论是委内瑞拉或者是玻利维亚,对社会主义进行反思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2008年以来,资本主义最深刻的危机已提出了反资本主义选择的挑战。随着苏联解体而宣告失败的苏联模式已无力对此作出回答,诸如20世纪所发生的那类革命也将不会重复出现。然而,在资本主义体系内,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进程和社会转型已经提上了全世界社会变革的日程表。当今的事变和昨日的经验已经昭示,应将个人的个性发展、民主和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去加以思考,同时,重新评估所有制问题、生产的方式方法问题、生活方式问题,从而为社会进程的安排寻求新路。    本书容或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读者已有的观察提供补充,引起新的思索,这似可理解为对2l世纪的社会主义进行对话的一种贡献。    汉斯·莫德罗    2011年12月7日

内容概要

  莫德罗系民主德国最后一任总理,苏联解体、民主德国终结,这一切他皆亲历亲闻。痛定思痛,他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未来走向有了大胆设想,认为当今资本主义并没有胜利,而只是保存下来了,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改革而强大。
  本书所有内容均为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首次全面披露了当时多国高层领导决策、交锋的重大内幕,可谓最能真实、深刻地再现苏东剧变始末的力作!

作者简介

  汉斯·莫得罗,1928年生,17岁时被关入苏军战俘营,4年后获释。
  1949年起,在亨尼西斯多夫机械厂当钳工,开始参加自由德意志青年联盟的活动。柏林墙建立后,任柏林市克佩尼克区德国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后任柏林地区党委书记,其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71—1973年任统一社会党中央联络部党中央部长,然后,直到1989年任德累斯顿区党委第一书记。从1989年11月13日至1990年3月18日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1994年起,莫德罗进入德国联邦会,任民主社会主义党名誉主席,继续开展外交活动。他同前苏联各界具有广泛的联系,对该国的社会发展、该国的各方面情况具有直接的深入了解。

书籍目录

中文版前言
保加利亚文版前言
莫德罗自序
第一章 变革的早期征候
第二章 改革——愿望与现实
第三章 改革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崩溃
第四章 改革与民主德国的终结
第五章 苏德两党关系
第六章 苏联解体
第七章 改革——胜利还是失败?
第八章 改革之后
大事记
人物简介
人名译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未能建立社会主义自己特有的生产关系新模式。经济和财产关系的结构经历了许多阶段。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产生了“军事共产主义”和它的行政一官僚体制。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应当改变领导和管理方法,鼓励物质利益,利用资本主义企业的经验和工艺。列宁甚至打算通过创办私营企业来限制国家所有制的统治地位。苏联后来甚至把经济工作推向了它的极端:高度集中的计划和领导、官僚化、取消经济合同和只允许两种所有制存在——国家所有制和合作所有制,其中合作所有制被视为较低级的形式,最终应当克服。 2.苏联的政治制度已经变形。列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根据自己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关注过党和国家高度官僚化以及滥用权力和以势压人的危险性。除此之外,还应指出,升官弄权、机会主义破坏了民主的基础和工作中的公正性。1956年党的二十次代表大会揭露了许多错误,但是,上述斯大林主义表现的根子未被拔除。最初的改革不具综合性,草草收场。戈尔巴乔夫知道这一点。“更多的民主意味着更多的社会主义”曾被当成健全苏联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信号,但是,由于没有全盘规划,说得多,做得少。 3.苏联的崩溃使得人们对每一项政策都疑窦丛生,使世代相传的种种价值观化为乌有。社会主义思想威信扫地。卡达尔临死前总结说:共产党人要经受两种考验——恐怖的考验和反动派迫害的考验。他认为,大多数共产党人经受住了上述两种考验,但在当政这种考验中,大多数共产党人却倒了下来。 如果说在今天的国家杜马或者别国的议会中形成了一些左翼党团,这只是表明议会中出现了新的气象,但是,要据此回复到已被废掉的体制,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很清楚,人民中正在产生一种思想,认为由无节制的资本主义造成的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危机是可以想象的。民主社会主义并不是无稽之谈。 我同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库普佐夫及其议会党团的关系说明了这种变化。1992年12月,我同他的会见是半公开的。现在,我们却可以在俄罗斯议会大厅里会见,畅谈德国土地改革问题,畅谈他的议会党团可能支持反对德国国内政治和司法迫害的斗争,也就是说,议会中已回复到正常状态。 对戈尔巴乔夫和在政治上亲近他的人来说,政治光谱的左边已经几乎没有了他们的地盘。时代已越过了他们。 戈尔巴乔夫作为总书记,在执政初期还具有必要的政治嗅觉,敢说敢干。他提出的核裁军的倡议不但推动了世界政治,而且还鼓起了人们的勇气,使他们相信不会在一场核战争的地狱里死亡。西方把意识形态的敌人称为“罪恶的帝国”,这种论调已经破产。戈尔巴乔夫有理由得到国际承认。他当初曾说,他要向民众请教,倾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形成自己的思想。但他很快就丧失了这种能力。民主派越来越少地采用民主的交往方式。他最初的谦逊已烟消云散,其妄自尊大无以复加。

后记

本书译自保加利亚作家出版社2010年保加利亚文版,是保加利亚战略研究中心出版的“社会主义丛书”的第七本。是年10月29日保战略研究中心召开以“20年过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题的研讨会。《我眼中的改革》一书作者莫德罗应邀参加讨论会,并发言论述了书中基本观点。世界历史研究所马细谱研究员同年10月访保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利洛夫院士将该书保加利亚文版赠送给马细谱。后马细谱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编的《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第73期上发表了《20年过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前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我眼中的改革)一书基本观点和研讨会述要》一文。2011年2月至3月,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的委托,我们翻译了该书。    本书今天能与读者见面,我们向中央编译出版社领导以及为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责任编辑,谨致以诚挚的谢忱!    我们要特别感谢本书作者汉斯·莫德罗先生,他在耄耋之年及时应约撰写了该书中文版的前言,表达了他对21世纪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他还提供了几幅珍贵的照片,并全权委托我们翻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著作。    2011年夏,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杜文棠研究员访问柏林时曾拜访莫德罗先生,获得了该书的德文原版。杜文棠研究员受出版社委托,依照德文版对译文进行了仔细审读和勘校修订,并翻译了莫德罗先生的中文版前言。在此,我们对杜文棠研究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本书作者其人和本书的主要观点,我们在书的最后附录了《20年过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文。    译者谨启    2012年3月修订

编辑推荐

《我眼中的改革:前民主德国总理亲历苏东剧变始末手记》是前民主德国最后一任总理的亲笔回忆录;史料价值丰富,全面揭示了东西德统一的政治内幕,展现了苏东剧变时期各国领导人的尖锐交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眼中的改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德,民主德国,现实社会主义……这些都是书中所涉及的。每一种改革都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压力,可谓举步维艰。是一种愿望?亦或可以真正成为一种现实?究竟真的是失败了,还是真的是成功了?某种成功或许也蕴含着失败的元素吧,失败或许未必是完全的失败。书中莫德罗记录了他亲历苏东剧变的始末,值得一读。
  •   我眼中的改革(前民主德国总理亲历苏东剧变始末手记)
  •   中共十八大报告再次吹响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号角,改革该往何处去?各个阶层、体制内外能否达到改革共识,是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这本书从一个亲历重大历史事件的前总理口中得以成形,它不仅是对历史的报道,而是对当下中国现实的参照和指引。苏东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有背后复杂的脉络,本书从当事人的角度让读者得以一探究竟。
  •   该书作者是前民主德国的政府总理,作为事件的高级当事人,极有价值
  •   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苏联改革失败,很有启发意义。
  •   对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人来说,如何评价我们的得与失,如何吸取苏共失败的教训以更好地改革,此书就显得很有参阅和思量价值。
  •   我们的天朝也是学习苏联的制度,我们的前途和命运...。。。
  •   书包装不错,内容还沒来得及看。
  •   帮别人买的,他很喜欢,快递超给力!
  •   可以借鉴经验教训,质量不错。
  •   翻译的很不错,没有丝毫翻译文字的气息,完全是很好的中文语气
  •   作者的观点没觉得有多少新意,倒是216-217页别人说的那句话让人感慨:socialism是否经得起改革,答案要看china……china经得起考验,继续改革,坚持当代socialism,那答案就是肯定的,那全世界的人民也就可以从中获得胜利。相反,如果china失败了,那给全世界范围内socialism带来的后果就不堪设想。
  •   质量不错,内容还没有好好读
  •   出版社太过分了,薄薄的一本书,定价出奇高,要抢劫啊。
  •   前面有读者朋友说作者勇敢,我看作者发出这样的言论并不需要“勇”,因为他生活的社会允许不同声音发声。不过这个人的确“敢”字当头,那就在于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不正视现实、敢于强词夺理,如此而已。正直可就谈不上了,一切为专制唱赞歌或唱挽歌的人均非正直之辈。
  •   让我们回顾历史,思考今日,展望未来!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对苏联剧变的认识!
  •   为了书中的勇敢和正直顶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