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出版时间:2010-9-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黄宗智  页数:268  
Tag标签:无  

前言

笔者在1988年之后虽然把主要精力从社会经济史转入法律史研究,但最近十年其实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关怀。2001-2002年间,曾经抽出一年的时间详细探究18世纪中国和英国农业变迁的异同。当时作出如此的选择主要是因为国内外在美化清代历史的大潮流下,出现了一些颇具影响但是比较荒谬的研究和分析。其后,2004年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退休,隔年(现在是每年)在国内为研究生们开课,对中国的现实问题从消极的关怀(想而不写)转到积极的关怀,并把写作对象从美国的学术界转到中国的学术界。在此期间,发表了好几篇关于中国农村现实的论文,主要从历史视野来探讨当前问题的起源和可能出路。2009年年初完成了我的法律史第三卷的中英文稿之后,便把主要精力转回到农村问题的研究上来。在我看来,国内经济史和经济学领域近年来的趋向与法律史和法学非常相似,同样片面模仿美国2008年前二十多年在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统治下所形成的学术主流,在法学界是法律形式主义,在经济学界则是形式主义的新古典经济学,缺乏对其他学术传统的理解,包括今天已经再次成为美国学术界主流的法律实用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法学方面,笔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耕耘,已经完成了详细论证西方现代形式主义学术多方面的不足的三卷本,虽然也同时论证并吸纳了其符合中国实际的部分。在农业和农村问题上,本书是和我法律史研究相似的第三卷,把我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两书的经济史研究与当前的现实问题连贯起来,论证美国新古典经济学的众多盲点和误区,但也同时论证并吸纳了其适合中国的部分。当然,此书和上两卷也有一定的不同:历史研究要求尽量做到参考所有能看到的材料,而现实问题的研究则一般不可能具备如此的条件,首先是因为材料太多,同时也因为现实牵涉面更广,而又不断变化,没有可能做到像历史学那样详尽的研究。本书研究的范围只可能是问题的局部,而且在相当部分的章节中,探索和推测多于结论。这方面本书与其说是前两本的第三卷,不如说是从历史视野对现实问题的一种初步思考。虽然如此,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尽量重新核对了此前发表过的各篇文章的内容和数据,作了相当幅度的重写、修正、删节和补充,然后再把它们和新写的章节连贯成此书。笔者是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而发表此作的,深觉自己做得太少、知道得也太少;但另一方面,则被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所推动,觉得近年来国内这个学术和理论领域已经步上了歪途,越来越脱离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问题。对国内众多对农村实际情况拥有深厚了解的农业干部和实践研究者来说,希望自己在经验实际方面的认识基本准确,而在理论方面起码提出了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最希望的是能够通过此作为理解和解决当前的农村问题作出微薄的贡献。

内容概要

  中国农业在改革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堪称一场隐性革命。今天回顾起来,其主要动力其实来自农业外,不是传统农业现代化中的科学选种与化肥,更不是机械化,而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非农部门的发展以及收入上升,而导致的人民食品需求转型,特别是畜-禽-鱼和菜-果消费的大规模上升,由此导致农业结构的基本转化。它其实是个由消费变化所推动的农业革命。

作者简介

黄宗智,(Philip C.C.Huang),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历史系教授(1966-2004年),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1986-1995年),Modern China创刊编辑(1975年至今)。主要著作有《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以及法律史三卷本:《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三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和《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

书籍目录

前言D01第一章 导论D01第一编 从内卷到隐性农业革命第二章 18世纪英国与中国:两种农业系统及其变迁027第三章 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和现在——舒尔茨理论的对错063第四章 土地制度、农业体系和发展出路084第五章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103第六章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27第七章 中国的新时代小农场及其纵向一体化:龙头企业还是合作组织138第二编 中国的现代社会形态第八章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163第九章 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层:悖论的社会形态193第十章 跨越左右分歧:从实践历史来探寻改革210第十一章 结论: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经济史和经济学226参考文献243

章节摘录

插图:一方面,在市场化的运作中,国家体制显示更多令人不满的弊端,尤其是官僚机构的更加臃肿、权力的商品化、部门的牟利化等;另二方面,它也明显呈现了一定程度的韦伯意义中的(“理性”或现代性)“科层制化”,建立或扩大了许多专业化的合理部门与管理体系,诸如环保、食检、质检、城建、机场、交通等。其实,中国今天的政治体制同时包含三种不同来源的成分:历代王朝时期的“官僚”体系、革命时期得自苏联模式的“干部”体系以及新近提倡的现代西方“公务员”体系。高密度人口自始便是高度集权的历代政治体制下的官僚制度的社会基础;由之形成的大规模社会动荡则是现代共产党革命所建立的全能政权的根源;而市场化改革下的模仿西方则是新公务员制度的来源。正是这三者的组合形成了今天中国的国家政治体制。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这个“体制”在改革过程中,确实成功地激发了乡村基层和地方党政干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让他们带动了全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点已是众多国外经济学家的共识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的国家体制既是改革以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其众多弊端的根源(详见第十章)。对于改革30年的经历的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最重要失误在于他们所认为必须削弱甚或消灭的“体制”居然在经济发展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编辑推荐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编辑推荐:中国农业在改革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堪称一场隐性革命。今天回顾起来,其主要动力其实来自农业外,不是传统农业现代化中的科学选种与化肥,更不是机械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还没有看,但是送货速度很快,
  •   经常看到一些文章中提及到的学者
  •   这种书,闲时可以看看
  •   踢别人买的
  •   正在看,有很多观点与众不同,发人深思。
  •   乡村社会学必读书目,黄宗智很有影响力的一本书!
  •   这样的好书,真的值得看看
  •   对我国未来吃饭问题有点启发,隐性战争也可称为
  •   作者探究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发展的某些维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作者的反主流情结,实际上妨碍了他正视制度变革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联。
  •   属于多篇论文改造而成的专著。黄宗智一以贯之的严谨,遵循的是美国学术研究的套路,但读起来感觉作者掺杂了“中国特色”的思路,也就是不仅追求了学术品位,而且试图改变现状。呵呵
  •   不重视三农,我们会失去政权
  •   这本书中有个关键性的影响概念,那就是——内卷化。
  •   未来发展之路如何?三农问题仍是无法回避的焦点和难点。
    黄宗智先生对此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是否有第三种道路的可能?还不得而知。
  •   消费带动生产结构变化这个道理谁都懂,作者硬要夹带私货。就算是世界著名历史学家,也不能这么搞得。
  •   内容才是我真的想要的
  •   黄宗智对中国农村和农业所持的观点确实和国内一般学者不一样,所用的社会学方法也较有说服力,对刘易斯拐点和橄榄形社会的批判也很有说服力,中国的问题要立足于中国自有的实际。
  •   资料宝贵这样的调查分析是才是研究,才有发言权
  •   作者从自己研究角度阐述了中国农村社会问题,提出了很多话题,对我们学习农村经济管理的学生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每个人分析问题的重点不同,因此我尊重每个学者的观点。
  •   《中国的隐形农业革命》这本书买后送的很准时,这点挺好。
  •   非常惊讶这本书能在大陆出版。这是本有真知灼见、立足实践的书。是一本具有国际眼光、学者良心的书。不阿谀奉承,不歌功颂德,只尽学问之事。
  •   黄先生的书,看了不少,所有的问题都是基于人地之间的关系展开,无论是过密还是内卷,劳动力与土地之间的无法合理匹配,而外部环境有无法进一步的扩展,所以就是对内的挤压,也即是过密问题。似乎一杯水放了过多的糖一样,无法溶解,办法有两个,一是加热,另一个是加水,加热好比市场的扩展,分工的加深,而加水则是外部更为广阔的资源的开发。
  •   书封面很脏,品相不好
  •   一看是黄写的直接买了,研究中国农业问题还就得了解中国农村的历史;这本书写的比较综述化,像读书笔记,感觉是把以前写的东西又说明一下又加上近年来的个人观点,适合入门学者来读。书的目的主要是根据作者理解,对我国农业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定义性的总结,而不是在于深入研究其背后的成因和机理,侧重点不一样;而且不光是消费结构,书中对于隐形农业的考察还表现在产业结构等方面。作者以... 阅读更多
  •   中国隐性农业革命,作者说是由消费结构调整所致,这还是在表面浮谈。虽然作者对中国情形比国外经济学大家懂得更多,可是对于经济学理论还是欠缺,因而也不能深入挖掘中国农业革命的动力或原因。
  •   内容好。冲动啊。
  •   黄先生对中国农业的思考很有启迪
  •   黄宗智之研究
  •   总结之作
  •   农业革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