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专业方法应用指南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陈春安 编  页数:145  字数:117000  

内容概要

《社区矫正专业方法应用指南》(作者陈春安)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介绍专业方法的过程中,首先是对相关概念进行概述,简介背景知识。其次是对专业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简介理论依据。最后是开发了步骤式、表格式的操作方法,提供应用指南;同时也附上了若干案例,帮助社区矫正实务工作者对专业方法的理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基本常识运用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心理动力
二、社会阶层
三、差别接触
四、社会学习
五、犯罪认知
第三节 应用指南
一、对犯罪或重新犯罪行为的预测
二、寻找有效的矫治方式
第四节 案例
第二章 危险程度与需求因素评估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使用科学的评估量表
二、结合工作实际
三、所使用的量表应简洁有效、便于操作
四、着重于需求因素
第三节 应用指南
第四节 案例
第三章 个性化矫正方案编制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个案工作
二、对犯罪人员的个案矫正
三、个性差异理论
第三节 应用指南
一、个性化矫正方案的内容
二、对存在问题的评估和确认
三、确定目标
四、选择介入措施
五、工作表格
第四节 案例
第四章 认知行为疗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反社会行为
二、反社会人格
三、对反社会人格的矫治
第三节 应用指南
一、个案工作中的个别矫正
二、项目形式的小组矫治
第四节 案例
第五章 动机强化晤谈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行为改变与动机
二、动机强化晤谈法的功能与原则
第三节 应用指南
一、动机强化晤谈法的基本技巧
二、将动机强化晤谈法运用于实践
三、动机强化晤谈法中常用的开放式问题和工作用语
第四节 案例
第六章 家庭亲友支持小组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家庭治疗
二、小组社会工作
三、增权理论
第三节 应用指南
一、第一次小组活动过程
二、第二次小组活动过程
三、第三次小组活动过程
四、第四次小组活动过程
五、第五次小组活动过程
第四节 案例
第七章 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综合运用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优势视角理论
二、社会疏离理论-
第三节 应用指南
一、第一次小组活动:初步计划
二、第二次小组活动:细化分工
三、第三次小组活动:准备物资
四、第四次小组活动:正式开展社区活动
五、第五次小组活动:总结分享
第四节 案例
第八章 危机干预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危机
二、危机干预
第三节 应用指南
一、社区矫正人员所面I临危机的性质
二、干预的重点
三、评估技术
四、支持技术
五、解决问题(Pmblem sol、ring)技术
六、具体步骤
第四节 案例
第九章 个案管理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未成年犯罪人员的需求
二、职业培训
三、个案管理
第三节 应用指南
一、工作流程
二、服务对象的招募
三、服务计划的制订
四、服务计划的实施
五、个案管理工作者的培训
六、效果评估
七、个案管理与个案工作的区别
第四节 案例
第十章 释前辅导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跨部门综合模式
二、提前介入
第三节 应用指南
一、工作阶段
二、工作内容
三、需求评估
四、引导社区矫正人员的参与
五、介入服务方案
第四节 案例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根据心理动力理论,不少研究者认为,仅凭环境因素无法全面解释犯罪行为,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个体所具有的某些特质是促使其产生犯罪行为的关键,如在社会化过程中遭遇生活危机或不愉快的事件,或家庭无法提供适当的爱与照顾,因此无法根据社会现实而遵循社会规范,仅仅关注自己的快乐与否,无法约束自己的本能,同时也有较多的情绪困扰问题。 与此同时,犯罪人员多具有不成熟、缺乏自控能力,攻击性强、在教育和职业体系中都处于较低地位、容易冲动、缺乏悔过或羞耻心、人际关系不协调等人格特质,而这些都是和犯罪行为有较强关联性的因素。 二、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方面的理论包括社会解组理论、迷乱理论和紧张理论等。这方面的理论认为,犯罪行为反映了个体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当人们在社会文化中的期望值,与社会结构所能提供的获得成功的手段之间产生严重不平衡时,如某个社会过于强调金钱、致富的重要性,而社会所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挣钱手段又不多,这时社会就处于一种“结构紧张”的状态,犯罪、冲突就会激增。 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最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的一种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的两极型社会结构;当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社会状况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结构性的紧张,这时人们会产生非理性的信念或行为,如造反、种族暴力行为等集体行动甚至社会运动。 简言之,犯罪行为是某些社会成员用以实现理想目标的方式,因为他们无法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来取得社会赞许的成功。因此,与犯罪行为有关联的因素包括:较低的社会地位,犯罪团伙成员。在学校和工作中都处于较差的水平,渴望取得社会认可的成功但缺乏实现目标的手段,等等。 三、差别接触 这方面的理论认为,犯罪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也就是说,人们必须通过从周围接触的群体和信息,来学习如何犯罪、在何时何地进行犯罪行为、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亦分为很多层次,越高层次的犯罪行为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更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相关的犯罪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 1.犯罪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2.犯罪行为是在沟通的过程中,经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学习而来。 3.对犯罪行为的学习,主要发生在与个人有亲密关系的团体中。 4.犯罪行为的学习包括:犯罪的技巧、犯罪的动机,以及对于犯罪行为的认知、理念、态度与合理化。 5.一个人之所以采取犯罪行为,是因为其认为犯罪比不犯罪要有利,同时其认为犯罪并不是错误的行为,而是一种正常的处事方式。这种认知模式,本身就是其所在群体的基本价值观;在其与所在群体及周边环境互动的过程中,由于其很少接触到其他具有主流价值观的正常社会群体,因此便逐渐形成了认同犯罪行为的认知、理念和价值观。 换句话说,行为是由个人与他人的接触与学习而定,个人受到所在群体的巨大影响:如果个人所在的群体是遵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就会强调遵守、支持法律规定;如果个人所在的群体是反对法律规定和社会权威的,就可能会对法律和权威采取藐视、违反的行为。 因此,与犯罪行为相关的因素包括反社会人格、反社会认知和反社会群体。

编辑推荐

《社区矫正专业方法应用指南》共分十章,每章介绍了一种专业方法,包括犯罪心理学基本常识应用法、危险程度和需求因素评估法、个性化矫正方案编制法、认知行为疗法、动机强化晤谈法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区矫正专业方法应用指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还是不错的,对在工作上运用还是不错的。
  •   特色体现在只介绍专业方法的步骤,很清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