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里起革命(正副卷)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处  作者:沈鸿信  页数:430  字数:780000  

前言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到来之际,我社出版沈鸿信所著长篇历史文学《辛亥年里起革命》,以为纪念,以飨读者。已经过去的100年,对于中国人民是不平凡的100年。在这100年中,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又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辛亥革命风云历经百年,如今幻化成中华大地上科学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这百年中,辛亥革命也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成为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以其为主题的各类书刊堪称汗牛充栋。与众多的辛亥革命书籍相比,这本《辛亥年里起革命》至少在三个方面有新意,值得一读。一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景式描写。不仅叙述了武昌首义,也叙述了武昌首义后各省的起义和独立,交待了辛亥革命发生的来龙去脉,描绘了各种人物在其中的作为。内容翔实、丰富,向读者展示的是一幅辛亥革命的立体画卷。二是注重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在真实性方面,本书所述事件和人物不虚构不杜撰,包括时间和基本情节都经过了认真考证,写之有据。在艺术性方面,突破了长期以来写历史注重写事件鲜少写人物的倾向和以论代史的倾向,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事情的发展和人物活动,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蕴哲理,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和较强的感染力。三是对辛亥革命进程中的一些人物有新的解析。这些新的解析蕴含在对这些人物做身居其境的描述中,让读者掩卷后自己去思索评判,自己去见仁见智,自己去明得失、知兴替。相信每个读者看过此书后,不仅能全面了解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还能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迪。本书作者沈鸿信同志曾从军经武20年,转业后从事国家审计工作,多年来坚持业余写作。今年初,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其所著390万字的两卷八本历史文学《国共演义》;辛亥革命百年前夕,又创作出《辛亥年里起革命》送我社出版,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对于一个业余写作者,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期望他继续勤奋笔耕,奉献出新的佳作。我们和作者一起恳请读者和专家学者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以臻完善。

内容概要

本书由正卷《辛亥年里起革命》和副卷《一枕黄粱袁世凯》组成。以48
万字的正卷为主,25万字的副卷作为正卷的续集和补充。
正卷《辛亥年里起革命》全景式地描述了辛亥年武昌首义发生的过程和多数省份响应武昌首义进行起义和独立、建立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情况,交待了辛亥革命发生的来龙去脉,多侧面地展现了辛亥年里的重大事件,刻画了孙中山、黎元洪、袁世凯、黄兴、宋教仁、陈其美、熊秉坤等一大批各方面的重要人物形象。
副卷《一枕黄粱袁世凯》主要描述了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后巩固权位到登位正式大总统、恢复帝制到洪宪皇帝梦破灭的过程,刻画了一代枭雄袁世凯的计谋多端、世纪伟人孙中山维护共和的坚定大志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天真软弱,展现了社会转型中的复杂和无奈。
本书是一幅描绘辛亥革命的巨幅画卷,揭示了人的多面性及人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本书采用白描式行文,穿插部分历史照片,图文并茂。
本书由沈鸿信所著。

作者简介

沈鸿信,1951年出生于河北省易县,大专学历,具经济师、高级审计师任职资格。196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空降兵某军任战士、文书、班长、司务长、副指导员、场站政治处干事、军宣传处干事、军宣传处副处长:1988年转业到国家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工作,先后担任人教处副处长、行政事业审计处处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处长,现从事审计工作。

书籍目录

出版者的话
正卷 辛亥年里起革命
第一章 清王朝风雨飘摇
第二章 孙文举旗同盟会
第三章 “皇族内阁”甫登台
第四章 四川保路风云起
第五章 革命潮动武阳夏
第六章 彭、刘、杨慷慨就义
第七章 武昌城首义成功
第八章 菩萨都督黎元洪
第九章 焦达峰长沙履约
第十章 井勿幕三秦播火
第十一章 夜举将西安起义
第十二章 秦陇复汉军政府
第十三章 谭延闿坐成湘督
第十四章 洹上老人袁世凯
第十五章 冯国璋火烧汉口
第十六章 阎锡山巧为晋督
第十七章 黄克强痛失汉阳
第十八章 吴佩孚秀才出头
第十九章 滦州独立过眼散
第二十章 锡麟秋瑾撼皖浙
第二十一章 陈其美运筹上海
第二十二章 攻打江南制造局
第二十三章 明月一夜定杭州
第二十四章 苏州城挑瓦易帜
第二十五章 昆明城重九起义
第二十六章 沈瑜庆贵州交权
第二十七章 沈秉垄桂林换旗
第二十八章 广州和平进共和
第二十九章 荣县独立天下先
第三十章 蜀川并立军政府
第三十一章 徐绍桢秣陵举义
第三十二章 战于山福建独立
第三十三章 江浙联军下江宁
第三十四章 山东独立十二天
第三十五章 鄂沪争议建国府
第三十六章 孙中山就任总统
第三十七章 藏玄机南北议和
第三十八章 引刀成快汪精卫
第三十九章 无奈何清帝退位
副卷 一枕黄粱袁世凯
第一章 拒南下北京兵变
第二章 袁总统北京就任
第三章 孙中山单骑赴京
第四章 国民党大会成立
第五章 宋教仁上海遇刺
第六章 饮鸩止渴大借款
第七章 国民党莫衷一是
第八章 李烈钧湖口起义
第九章 江西独立遭挫败
第十章 二次革命昙花现
第十一章 文人续谱独立歌
第十二章 展谋略步步进招
第十三章 卸磨杀驴复杀驴
第十四章 白狼起义被剿杀
第十五章 袁徐复古效前清
第十六章 日本国趁火打劫
第十七章 床前外交21条
第十八章 成立中华革命党
第十九章 筹安会应运而生
第二十章 蔡松坡韬光养晦
第二十一章 云南讨袁护国军
第二十二章 洪宪皇帝关门做
第二十三章 川南湘西鏖战急
第二十四章 内外交困帝梦断
第二十五章 四面楚歌众人叛
第二十六章 黄粱未熟万事空
参考书籍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正卷我们中国,具有辉煌悠久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灿烂古老的文化。据考古学家考证,大约在两百万年以前,在神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已经有了我们祖先的活动:又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经一次次沧海桑田,到了距今大约五千年前,开始了三皇五帝的传说时期。虞舜把帝位交给禹,禹却一改前例,不选贤者为王,而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启。从启建立的夏朝开始,中国进入了阶级社会的奴隶制、封建制社会,直到公元1911年。近四千年,经历了哪些朝代?有君为了方便,撰歌谣以记之: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帝王休,就休在1911年。1911年,按中国的旧历是辛亥年。这是大清朝建立后第十位皇帝宣统上任的第三个年头,所以这一年又称宣统三年。这位六岁的娃娃皇帝还不懂得当皇帝究竟是什么味儿,清王朝的阵脚已经稳不住了。阵脚稳不住,怪不得宣统。清王朝建立于1644年,距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过了四年。在世界开始向新的进步的资本主义制度挺进的年代,清朝才刚刚建立,单从这一点来讲,清王朝先天便已是不足。虽然也有过康乾盛世,但终是不能长久。到了嘉庆年之后,国力更是江河日下。与此同时,那率先走入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各国开始强盛起来,向外大肆扩张。到了19世纪上半叶,他们把目光盯住了我们中国。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终于打破了中国数千年森严壁垒的门户。腐败无能的清廷,于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向英国割地赔款开放口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1901年的近60年间,清王朝与西方列强先后签订了成百上千的不平等条约,其中仅13个大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就向西方列强赔款达13亿两白银,割地达150万平方公里。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攫夺了中国的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他们在中国大地上杀人放火,横行霸道,租界的门口竟敢挂“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示。那情景,真是山河破碎风飘絮,万众涂炭雨打萍。清王朝皇威扫地,人心尽失,枯木朽株,大厦将倾。大厦将倾,令希望祖国强大昌盛的所有华夏热血儿女、仁人志士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或是艰难探索,寻求救国救民大计,或是揭竿而起,向着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开战,前赴后继,奋勇斗争。就是那当朝的皇帝,也不甘心。那时的皇帝是光绪。光绪前任的皇帝是同治。同治五岁登基,由其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7岁时才亲政,但仅两年便因天花病驾崩。终年19岁的同治没有子嗣,名义上是由东太后和西太后共同商定,实际是由西太后慈禧作主,指定同治的堂弟载湉继位,便是光绪皇帝。光绪五岁即位,前12年由西太后垂帘听政,后两年由西太后训政,到19岁才真正亲政,但二品以上大员的黜陟,仍由慈禧拍板而定。慈禧这样做,光绪也不敢有反抗的表示,因为慈禧既是他的亲姨妈,又是他的亲大伯妈。亲政后的光绪不甘于国势颓弱,更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想有所作为,做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他正在寻找办法的时候,就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与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的日本国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不仅失去了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更屈辱地割让了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等待发榜的应试举人闻《马关条约》内容而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因失去故乡而痛哭流涕。这悲壮场景,激起了内中一人久有的变法图强之志。这人姓康名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1858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一官宦富家,自幼随曾任广东连州训导的祖父康赞修读书,18岁始又受学南海学者朱九江3年。他因饱读儒家众学,反悟其非经世致用和救世之学,转而寻求“经世致用”之书。初搜集了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一大堆书,一人带至西樵山白云洞面壁而读,仍不得要领。偶从友人处知有西书,乃寻来读之,并游香港,从此不以夷狄而视西人,大购西书广而读之,对西方制度渐有了解。想想中国兵弱财穷,“人情偷情”,便生学习西方法制、变法图强,以为救国之志。1888年,他趁到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的机会,写了万言上皇帝书,“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不料想这上书不仅未能上达,反被人视为“狂生”,遭到万般的嘲讽和攻击,会试亦落榜不中。康有为并不气馁,回乡后,一边开设广州万木草堂,收弟子讲学,一边开始著述,以为变法做准备。他是个极聪明的人,想想世皆尊孔,若弃孔而言变法,定为世人攻击,倒不若从孔孟之道中寻求变法的理论基础,举孔而言变法。因此,便以尊孔之道,先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前书把历代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孔孟经典宣布为伪造,后书则把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民主思想和具有平等观念之士。这两部书发表,果然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同时也被一些封建卫道士视为异端邪说。康有为不管他人如何议论,执笔我自为之,继而又编纂了描绘人世间种种苦难,提出建立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大同社会的《人类公理》书,后以《大同书》为名出版。1893年,康有为参加乡试中为举人。此次是与早在1889年便乡试中举的弟子梁启超一同前来参加会试。

后记

敲完书稿的最后一个字,长出一口气。看完清样,心中涌起一片感激。辛亥革命距今已是百年。百年来,关于辛亥革命的书籍怎一个“汗牛充栋”了得。在这种情况下再写一本关于辛亥革命的书,实在也是个难题。但学习和研究了众多的辛亥革命书籍后,又感觉用文学的形式,通俗地写一本真实描写辛亥革命全景的书,把其间的人和事形象客观地诉诸读者,并不失必要。为了区别干众多同类型的书籍,本书突出了三个特点:第一、辛亥革命的全景观。力求把辛亥革命的来龙去脉描写清楚,不仅写武昌首义,也写各省的响应,还对辛亥年后袁世凯利用总统之位复辟帝制的情况进行了交待。使读者一本书在手,就能知晓辛亥革命的全过程。第二,历史人物的真实客观性。吸纳方方面面的研究和探讨成果,客观地身临其境地刻画历史人物,不把历史人物简单地写成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而是从其所处的环境出发,写出其鲜活的特点。有利于读者从他们身上明得失。第三、行文的观赏性。章目环环相扣,一律采用七个字,争取有古文之风;写人写事采用白描式手法,力争有中国传统文学特色;语言简洁明快流畅,力争好读易懂。为了达到这三个特点的目标,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网络文章,结合参观遗址、纪念馆,尽可能博览广蓄,经过反复甄别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来。应该说,现在这本书有其独特性,但是否真正做到了文学性和史事真实性的统一,艺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还有待读者来评判。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李晓钟同志参与本书的策划,共同研究写作提纲,进行修订补充。但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后,李晓钟同志却坚持只署执笔者名。这样,原本确定共同署名的本书,并没有署为本书的创作付出许多心血的李晓钟同志之名。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本书顺利出版,要特别感谢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的领导和同志。社长王鸿津及其他社领导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便利。出版社纪检组长陈遥征同志得知作者创作此书稿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醒注意突出特点,把握完稿时间,收到稿件后,不仅及时安排编辑,而且用最快的速度亲自阅读,指导修订。常松、王雷等编辑加班加点辛勤编补,为本书的早日问世付出了心血。本书的写作,得到了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得到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处长桂珍若、副处长王天喜、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朱燕华等同志的关照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和统战部有关专家的阅正和首肯,谨向他们。表达深切的感谢和敬意!本书涉及许多历史人物,作为后人,理应对他们抱有尊崇之心。臧否叙述如有不当,尚希读者和先人之后见宥指正。沈鸿信2011年5月

编辑推荐

沈鸿信继长篇历史文学巨著《国共演艺》之后又以力作——《辛亥年里起革命》。《辛亥年里起革命(套装正副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景式描写。不仅叙述了武昌首义,也叙述了武昌首义后各省的起义和独立,交待了辛亥革命发生的来龙去脉,描绘了各种人物在其中的作为。内容翔实、丰富,向读者展示的是一幅辛亥革命的立体画卷。《辛亥年里起革命(套装正副卷)》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事情的发展和人物活动,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蕴哲理,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和较强的感染力。沈鸿信继长篇历史文学巨著《国共演义》之后又一力作,首部全景式描述辛亥革命发生发展过程的纪实佳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辛亥年里起革命(正副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全面地将辛亥革命的前后事件进行叙述,详略得当
  •   历史必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