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理论与实务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郭爱英,宋长生 主编  页数:235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3篇,共10章:第1篇,薪酬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章);第2篇,薪酬的微观管理(第2~7章);第3篇,薪酬的宏观管理(第8~10章)。在明确了薪酬理论和薪酬管理制度发展脉络的前提下,从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两个层面阐述薪酬管理的有关内容。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及相关经济管理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参考书。对广大自学者,也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书籍目录

第1篇 薪酬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1章 薪酬及薪酬管理制度的发展  1.1 薪酬发展简史  1.2 我国薪酬管理制度发展简史  1.3 薪酬相关理论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第2篇 薪酬的微观管理 第2章 薪酬管理概述   2.1 薪酬及其功能   2.2 薪酬管理及其意义   2.3 薪酬管理面临的挑战   2.4 战略性薪酬管理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3章 薪酬体系设计   3.1 薪酬体系设计概述   3.2 基本薪酬设计   3.3 辅助薪酬设计   3.4 福利设计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4章 薪酬水平   4.1 薪酬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3篇 薪酬的宏观管理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这些理论虽然散见于各种管理学理论之中,但却影响着薪酬管理基本理念和基本风格的变迁;同时,现实中丰富多彩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又折射出这些理论的精髓。从工业革命给早期工厂制度带来冲击开始,发展到今天网络经济对管理变革的全面渗透,指导企业薪酬管理实践的薪酬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无疑,对这些薪酬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领会其演变的逻辑过程,对企业薪酬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对薪酬管理的发展阶段进行简要介绍,其中不乏一些薪酬管理的简单观点及理论,而关于薪酬管理的具体理论介绍,将放到1.3节。总体来说,薪酬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1.1.1早期工厂制度阶段:把工资水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观点在前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习惯于家庭或者农村生活,不喜欢接受工厂管理的约束,工作时间随意性大,工厂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培养“工业习惯”。在这种背景下,重商主义经济学派的研究认为,收入与所提供的劳动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雇主们认为,“最饥饿的工人就是最好的工人。”他们尽可能地降低工人的工资,让工资稳定在最低水平,当时工厂主也面临吸引熟练的技术工人的挑战,所以必须提高工资。雇主为在这两者之间实现平衡,就采用了各种不同的物质激励方法。在这个阶段,工厂薪酬的支付沿用了家族简单的计件付酬办法。在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工厂里,工资激励使用得相当广泛。那里的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劳动报酬与个人表现紧密相关。当时,也有部分企业采用团体计件计划。比如,大多数煤矿实行小组工作。由于当时衡量工人表现的标准是以历史形成的平均工时为基础,而不是以工作本身及完成任务应当花费的时间为基础,因此“小组的计件计划虽然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但却大都没有效率”(皮奇和雷恩,1992)。为了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少数管理学者提出了利润分享计划作为固定工资的补充。比如,巴比奇提出的利润分享计划包括两个方面:①工人的部分工资要视工厂的利润而定;②工人如果能提出任何改进建议,就应获得另外的好处,即建议奖金。除了分享利润外,工人们按照他们所承担的任务的性质获得固定工资。这样,按照利润分享计划,工人作业组合将会采取行动,淘汰那些使其分红减少的不受欢迎的工人①。应该说,在工厂制度逐步成熟的过程中,企业主已经意识到薪酬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编辑推荐

《薪酬管理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经管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薪酬管理理论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大致翻阅了一下,感觉还不错,还有不少案例分析,应该很实用,等以后慢慢阅读后再追加详细的评论。
  •   特地挑选了这一本,喜欢其中关于政府有关薪酬政策的解读。同事是咨询公司的薪酬顾问,评价其中的技能工资一章很有新意。
  •   看着挺好的,不知道咋样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