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知识产权  作者:王晓姝  页数:566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并非起源于美利坚,却在美利坚找到了扎根、生长、繁衍的土壤。自1798年查尔斯·布朗的《威兰》问世以来,哥特传统不再只是“舶来品”,不再独属于英、德欧洲小说,具有美利坚标志的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得以确立。在这一传统“美国本土化”的进程中,虽仍不乏欧洲哥特小说的影响,但美国本土的文学大师们不断地修改、革新、丰富着这一传统,同时他们的努力也引来了文学评论界对这一文学传统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哥特小说的创作和研究热情可以解释为来自一种社会集体的无意识,是人们对潜伏在美国文化自信乐观表层下的梦魇、恐惧、怪物、恶魔等亚文化特征的书写和反应。自其诞生之日起,美国哥特小说比美国文学中的任何其他文学形式引来的评论都多,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对哥特文学的研究热情却亟待开发。目前,国内只有两本相关专著《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两部专著均出于同一研究学者——河南大学的李伟防,且均是将英国哥特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而国内对美国小说中哥特传统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内容概要

  美国小说是以“哥特式”开始的,1798年出自美国第一位职业小说家查尔斯·布朗的《威兰》奠定了美国小说中的哥特传统,200多年来,哥特传统一直伴随着美国小说成长的每个阶段,并在美国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以美国小说中的哥特传统为研究对象,从对哥特传统的追根溯源开始,以纵、横双向展开研究,纵横双向并行,由点及面地铺开,立体地绘制了哥特传统自1798年至今两个多世纪以来在美国小说嬗变的轨迹。

作者简介

王晓姝,1976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98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获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进修,获TESOL证书;2008-2009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得分校访学一年;2009年毕业予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博士掌位: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先后在《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中国比较文学》、《名作欣赏》、《山东文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哥特小说与哥特传统  一、哥特(式)小说  二、哥特传统 第二节 美国哥特小说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轨迹第一章 承继与发展——从欧洲哥特传统到美国哥特小说的诞生 第一节 哥特“舶来品”在美国本土的影响和接受 第二节 英国经典的异域书写 第三节 《威兰》对英、德哥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章 黑色浪漫——哥特传统在美国浪漫主义经典中的繁荣 第一节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经典中的哥特传统 第二节 怪诞的壮美——坡的心理哥特对美国哥特传统的贡献  一、“效果统一”——坡对哥特短篇的贡献  二、“我的恐怖来自心灵”——坡的哥特心理与心理哥特 第三节 祖罪的幽灵——霍桑对美国历史的哥特式书写  一、罪孽滋生的恐怖——对《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的历史解读  二、主体性与偏离性——《红字》与《宠儿》的哥特式比较重读 第四节 黑色暗流——“乱伦”母题在黑色哥特经典中的传承第三章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南方哥特” 第一节 “南方哥特”的产生和繁荣 第二节 “约克纳帕塔法”——威廉·福克纳的南方哥特世界  一、“约克纳帕塔法”——哥特的领地  二、押沙龙!——源于蓄奴制的哥特式梦魇  三、从“约克纳帕塔法”到世界——福克纳的哥特遗赠 第三节 南方哥特“女王”——奥康纳和她的,“畸人世界”  一、从怪癖、怪诞到“畸人”群像  二、“天主教作家”与“基督魂摄”的南方哥特世界  三、从亚当、撒旦到耶稣的救赎之旅第四章 后现代视野下的美国当代哥特 第一节 美国当代哥特与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听鬼才讲述鬼的故事——史蒂芬·金的战栗世界  一、“我们都生活在‘奥特龙多堡’”  二、“骷髅之舞”并非“死亡之舞”  三、宠物墓园——后现代哥特 第三节 别样的哥特——安妮·赖斯的吸血鬼哲学  一、吸血鬼的“成长史”  二、与吸血鬼对话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她的世界、她的领地。然而这一切都被卡尔文的出现和他所制造的神秘声音所改变,克莱拉开始了莫名的恐惧。现实世界的混乱映衬了克莱拉内心世界的混乱,两者合二为一;最终当克莱拉幸免于威兰的追杀后,她选择回到她的住所并拒绝离开那里,因为这里成了她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唯一避难所。直到小说结尾,当房子被火灾吞没后,克莱拉的理智才得以恢复,并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她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再次达到了统一。可见,与英德哥特小说前辈相比,查尔斯·布朗更加关注人物的心理世界,并成功地将表象世界和潜意识的心理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布朗对英德哥特传统的又一发展。  从上述对布朗《威兰》的研究不难得出如下的结论:18世纪90年代的美国作家查尔斯·布朗深受当时英、德哥特之风盛传的影响,在纽约和费城的书店和图书馆中汲取了大量英、德哥特舶来品的养分,并成功地将英、德哥特的传统移植到了美国文学的土壤中,创造出了一朵朵奇异的美国哥特之葩。值得肯定的是,虽然布朗更偏好于安·拉德克利夫及德国哥特罗曼司中的理性主义传统,但他并没有囿于这一传统,并没有进行一味地模仿,而是尝试将“哥特式”用于探索人类心理主题,并成功地将人物内心世界和外在现实统一在哥特文类之下,由此创造性地开启了美国小说中的哥特传统,这一传统在下一代美国哥特大师坡及霍桑笔下达到了新的高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描绘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嬗变的轨迹。
  •   分析的还算行,基本算一本论文式的书。写的还可以了。
  •   因为不是英文版的,凑活着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