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施昌奎  页数:249  
Tag标签:无  

前言

  2008年12月23日召开的北京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正式确立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构想。作为核心的“人文北京”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引。人文北京战略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迎来了一个战略发展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探索发展之路,“做强做大”首都慈善事业,不辜负“首善之区”的美誉,已经成为北京慈善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  国外对慈善事业发展之路的研究是本着人本精神展开的,基本沿着两条主线来进行。一条是“慈善之心”研究主线。这条主线集中探讨慈善事业的动力模式,力图以宗教信仰为核心,通过教义诠释学和劝善学说在广大民众中贯彻慈善理念,其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慈善事业的动力机制问题。另一条是“慈善之制”的研究主线。这条主线集中探讨慈善事业的运营、管理和监督模式,力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在市场经济中探索慈善事业运营、管理和监督方式,从而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慈善事业运营与管理模式,制定出更具人性化的社会监督机制。  中国慈善事业已进入新时期。慈善动力、管理、运营和监督机制日益完善,慈善事业呈现勃勃生机。慈善奉献成为衡量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慈善贡献成为打造成功企业的核心竞争手段;慈善事业成为衡量服务型政府水平的重要标尺;慈善研究也步入正轨。在慈善发展之路的研究上呈现三个特征:慈善理念的研究和普及得到重视;慈善动力机制研究开始起步;慈善运营、管理和监督机制研究成为热点。  北京慈善事业已步入转型期。转型的标志有五个方面:①汶川大地震激发了北京广大民众的慈善热情,使慈善事业从社会保障事业的“补充地位”上升到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同等重要的“主导地位”,标志着北京慈善文化和慈善理念的转型。

内容概要

在人文北京战略指引下,《人文北京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试图从动力、管理、运营和监督四个方面人手,剖析首都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对首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的研究,有利于北京制订新时期的慈善事业发展规划,有利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保障捐赠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北京慈善事业动力、运营、管理和监督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简介

施昌奎,1964年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要研究公共管理、慈善事业、会展经济、金融工程。完成“政府行为研究”、“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会展经济研究”和“金融工程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出版了《信息时代》、《北京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以“新国展”为例》等10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80余篇。先后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二等奖。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人文北京战略指引下的慈善动力篇  第一章 发达国家慈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发达国家慈善的原动力      一、慈善原动力的界定      二、美国慈善原动力      三、英国慈善原动力    第二节 发达国家慈善的助动力      一、慈善助动力的定义      二、美国慈善的助动力      三、英国慈善的助动力    第三节 发达国家慈善的动力机制      一、慈善动力机制的定义      二、美国慈善动力机制的形成    第四节 发达国家慈善动力机制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慈善文化的启示      二、发达国家慈善立法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慈善动力机制    第一节 中国慈善的原动力      一、中国慈善文化的渊源      二、中国慈善文化的变迁    第二节 中国慈善的助动力      一、中国慈善事业的法规建设      二、中国慈善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慈善法律法规的完善    第三节 中国慈善的动力机制      一、慈善原动力依然强劲      二、慈善助动力需要理顺和配合      三、慈善动力机制的完善  第三章 人文北京战略指引下的首都慈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北京慈善的原动力      一、北京人的本色      二、北京人的慷慨    第二节 北京慈善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捐赠意愿有待提高      二、慈善效能急需提高    第三节 北京慈善事业动能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公民社会慈善教化体制的缺位      二、慈善动力机制的耗散    第四节 人文北京战略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动力机制创新设计      一、构造现代公民社会的慈善教化体系和动员体系      二、丰富公民社会慈善教化的内涵第二篇 人文北京战略指引下的慈善管理篇  第四章 发达国家慈善管理机制    第一节 行业组织的一般管理模式      一、紧密型(也称公法型)管理模式      二、松散型(也称私法型)管理模式      三、中间型(也称混合型)      四、干预型(或控制型)管理模式    第二节 松散型的美国慈善管理模式      一、美国的慈善模式:民间主导型      二、美国慈善的管理模式:松散型    第三节 干预型的英国慈善管理模式      一、英国的慈善模式:政府与民间合作伙伴型      二、英国慈善的管理模式:干预型    第四节 政府主导型的新加坡慈善管理模式      一、新加坡的慈善模式:政府主导型      二、新加坡的慈善管理模式:紧密型    第五节 自律型的加拿大慈善管理模式      一、加拿大慈善模式:志愿参与型      二、加拿大慈善管理模式:自律型  第五章 中国慈善事业管理机制    第一节 中国慈善事业的定位      一、总体定位      二、功能定位    第二节 中国慈善事业的管理      一、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二、中国慈善组织的管理      三、中国社区慈善组织的管理  第六章 人文北京战略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管理机制    第一节 北京慈善事业管理体制现状      一、北京慈善事业管理成效      二、北京慈善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北京慈善事业管理体制不顺的成因分析      一、门槛过高      二、条块分割      三、科层制管理    第三节 人文北京战略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管理体制创新设计      一、建立涵盖所有慈善组织的登记制      二、建立能覆盖整个北京地区慈善组织的行业联合会      三、在慈善组织中推行扁平化组织架构      四、完善基层社区慈善组织的管理第三篇 人文北京战略指引下的慈善运营篇  第七章 发达地区慈善运营机制  第八章 中国慈善事业运营机制  第九章 人文北京战备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运营机制第四篇 人文北京战备指引下的慈善监督篇  第十章 中国民间监督机制的创新  第十一章 人文北京战备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社会监督机制创新  第十二章 人文北京战备指引下的首都募捐市场法律规范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二是政府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并将推动民间组织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的目标与职能;三是在政府和慈善机构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制定了相关原则;四是政府从财政上大力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并设法保证财源;五是依法规定公开性和透明度为约束公共事业的基本准则;六是全社会都来参与慈善事业,将社会的慈善视为大家的慈善。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慈善事业就有了较大的发展00当时,英国已经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慈善组织和机构,其中宗教组织建立的慈善机构占有重要的地位。由宗教组织创办的慈善组织主要的有非国教徒1877年创办的“基督教挖掘者协会”、1881年创办的“铁路慈善救济会”、1883年创办的“基督教警察协会”,天主教徒创办的“罗马天主教慈善机构”。福音传教士所创建的慈善机构影响很大,19世纪下半叶,英国大约3/4的志愿性慈善机构是由福音传教派建立的。外国人特别是犹太人创办的慈善机构也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东部伦敦犹太人免费学校”、“保护犹太人同盟”等都是影响较大的由外国人创办的慈善机构。一些慈善机构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如1884年创办的“禁止虐待儿童全国联合会”就是这样的慈善性机构。此外,慈善机构和组织之间也存在其他一些差别,有的慈善机构是全国性的,如1871年创办的“全国儿童与孤儿之家”,但大多数慈善机构是地方性的;有的慈善机构存在时间较长,有的存在时间较短;提供救济和帮助的对象、方式和数量也存在差别,有的主要针对儿童,有的主要针对妇女,有的主要针对老年人,有的提供现金帮助,有的提供物质帮助。在各类慈善机构和组织纷纷建立的基础上,英国统一的全国性慈善组织也建立起来了,这就是1869年建立的“慈善组织协会”。慈善组织协会的目的是协调各慈善机构的关系,促进相互合作,集中各慈善机构的财物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慈善组织协会的工作主要依靠各地建立的地区委员会开展,地区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收集各类要求救济的申请,确认此类申请应该给予怎样的帮助和救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文北京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工作中使用,当当真好!!
  •   以人为本,人文北京,新的视角研究慈善,可以参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