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师心理学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威廉姆斯  页数:193  

内容概要

本书是语言教师所著的关于心理学的书。这不是一本关于语言教学本身的书,市场上这类书已经数不胜数了;也不是一本为教师提建议或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书。本书主要关于语言教师心理学,目的在于向语言教师介绍心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及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提供一些影响课堂实践的知识。书中我们会提供例子说明某些观点在外国语课堂中的应用.然而,我们也不会规定如何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因为随着教学情境、教师及学习者情况的不同,合适地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作出硬性规定,就会与教师个人所持的教学理念相抵触。因此,教师应当对观点和理论有自己的理解,并表现在个人的方法中。
与许多教育心理学书籍不同,本书不是心理学各派理论的全面介绍,相反,我们只是将某个心理学方法应用于许多不同教学问题中,如动机或任务设计。在很多方面这种方法都汲取了人文主义精华,着重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学习的情感因素。然而,正是因为重视现行的认知理论的特殊价值,我们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建构主义的。这点会在本书后面的章节详细解释。我们知道,每个个体都会建构他自己的个人意义。因此即使学习者处于看起来很相似的学习经验中,他们也是以非常不同的方法学习不同的东西。
同时,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即学习过程不是发生在真空中,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我们的心理学视角可以得到有效的运用。我们所选定的这个框架是社会交互式的框架,包含学习和教育的关键元素。与观察到的一样,生于社会中的婴儿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不断地使用语言来了解世界并在世界中扮演多种角色,从而形成自我认识。因此,对于任何语言教师来说,理解那些影响语言能力提高的社会因素是很必要的。
现在,许多直接涉及心理学的领域引起语言教师的兴趣,学习者培训领域就是其中一例。在学习者培训领域,研究的目的是要发现如何帮助学习者获得适当的语言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它又包括对学习者应用于任何学习任务中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理解。另一例是复杂的动机问题:什么激发了学习者学习一门语言?关于学习动机的最新观点以及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理论,可以帮助语言教师更深入地理解学习者的动机。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威廉姆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
 1.1引言
 1.2教育心理学
 1.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4实证主义学派
 1.5认知心理学
 1.6结论
第二章 心理学其他流派:人本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
 2.1引言
 2.2人本主义
 2.3社会互动理论
 2.4社会建构主义模式
 2.5结论
第三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3.1引言
 3.2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3.3建构主义者的教育观
 3.4建构主义者的教学观
 3.5作为反思式实践者的教师
 3.6教师理念
 3.7结论
第四章 教师如何促进学习
 4.1引言
 4.2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
 4.3中介理论的应用
 4.4调查语言课堂上的中介作用
 4.5结论
第五章 个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5.1引言
 5.2个体差异概念的一些问题
 5.3另一种途径
 5.4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5.5控制点理论
 5.6归因理论
 5.7结论
第六章 语言学习的动机
 6.1引言
 6.2早期心理学对动机的看法
 6.3外语和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动机
 6.4动机的认知观点
 6.5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
 6.6为动机下定义
 6.7动机模型
 6.8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6.9活动的感知价值
 6.10激发
 6.11学习者对自己的认识
 6.12确立和实现目标
 6.13其他重要人物的参与
 6.14总结
 6.15整体归纳
 6.16结论
第七章 学生如何应对学习过程
7.1引言
7.2学习策略
 ……
第八章 语言教学课堂中任务的地位
第九章 学习环境
第十章 全书总结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在马斯洛体系中,最上面的三个层次代表着成长需求。这些需求同发挥全部个人潜能有关,包括在求知、求美的发展和自我实现这些方面自我潜能的实现。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他们全部的潜能或者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即需求层次的最高境界,这是因为人们的基本要求一般没能达到理想的程度。同时,马斯洛认为实现成长需求需要特殊的培育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能够自我表达和发掘潜力。这两类需求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为了创造一个平衡的状态,匮乏性需求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然而,成长需求将会使个人到达一个具有潜在危险的地带,此时一定程度上的紧张和压力会带来很好的结果。也许这听起来很生动,但应该认识到的是,现有的证据只能部分证明需求层次的概念。弗兰克(Frank1964)、列维(I。evi1979)和其他人曾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大浩劫中,当人们在经历痛苦的煎熬和被剥夺基本生活需要时,正是这种来自实现成长需求的动力才使他们战胜了极度悲惨的环境而生存下来。我们不应把人类发展的这些根本因素看成是按层次分布的,更有益的看法是认为它们时刻以更加动态而不是静态的方式互相作用。就像后面篇幅介绍的那样,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更加互动的观点既有助于理解人类的发展,又有助于理解教育学的过程,同时更加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尽管马斯洛的观点有理论上的缺陷,但他关于人类实现需求的理论确实对教师有着深刻的意义。这些理论帮助我们认识到,孩子在学校中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基本需求在家或教室没有得到满足。他指出为学习者建立可靠的环境,让他们有归属感的重要性。同时,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者通过得到他人的尊重来建立自尊。马斯洛的观点还帮助我们意识到应该鼓励学习者去思考(求知需求),同时不应因其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求美需求)而处罚他们。为了能使学习者发挥全部潜能,课堂教学的任务应该既有挑战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那些一心对教育的内容和过程(教什么和怎样教)施加严格规定的人,这无疑是重要的一课,这一点也在英国国家课程的早期草案中有所反映。最终,马斯洛和埃里克森都把教育的首要功能视为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发展个性,最终得到自我实现。

编辑推荐

《语言教师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言教师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这本书很实用,而且理论体系清晰,知识浅显易懂,很喜欢啊!
  •   看了大半,觉得对教书很有帮助
  •   还可以,值得一读。有些还挺实用。
  •   毕业了,还是挺怀念大学里面所学的这些。
  •   之前不知道是翻译版本,还是原版更好,买个原版了还买个翻译的,没有多少用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