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引内容分析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马晓雷  页数:268  

内容概要

  《北京外国语大学2009年博士文库系列·被引内容分析:探究领域知识结构的新方法尝试》是北京外国语大学2009年博士文库系列之一。本书共九章节,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的双重属性、共引分析与共词分析、本研究的理据和思路、研究问题与语料收集、研究工具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绪论0.1 引言0.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0.2.1 理论意义0.2.2 实践意义0.3 本研究概述0.4 全书结构0.5 小结第一章 科学知识的双重属性1.1 科学知识的自然属性1.2 科学知识的社会属性l.3 网络是描述科学知识最好的方式1.4 本章小结第二章 共引分析与共词分析2.1 共引分析2.1.1 共引分析的基础:引文分析2.1.2 共引分析的基本理念2.1.3 共引分析的缺点2.1.4 共引分析缺点的根本原因2.1.5 如何解决共引分析的问题2.2 共词分析2.2.1 共词分析的基本理念2.2.2 共词分析的优势2.2.3 共词分析的缺点2.2.4 如何解决共词分析的缺点2.3 共引分析和共词分析的结合2.4.本章小结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据和思路3.1 解决共引分析和共词分析缺点的思路3.2 被引内容的特点3.3 研究被引内容的困难3.4 如何利用被引内容来分析领域知识3.4.1 聚类分析3.4.2 语言特征分析3.4.3 讨论3.5 本研究的思路3.6 本章小结第四章 研究问题与语料收集4.1 研究问题4.2 研究领域4.2.1 领域选择4.2.2 领域简介4.3 语料的收集和整理4.3.1 期刊的选择4.3.2 文献的下载4.3.3 文本格式的转换4.3.4 姓名词典的生成4.3.5 被引内容范围的确定4.3.6 被引内容的提取4.3.7 语料库的最终结构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研究工具5.1 聚类分析5.2 聚类过程5.2.1 文本表示5.2.2 计算文本相似度5.2.3 聚类算法5.3 聚类结果的解释5.4 研究工具5.4.1 聚类工具CLUT05.4.2 类别数目判别工具Cluste topping.pl5.4.3 矩阵生成工具I)oc2Mat5.4.4 多元组提取工具Ngram Statistics:Package(NSP)5.4.5 正则式应用软件PowerGr印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被引内容聚类分析结果6.1 被引内容的聚类分析结果6.1.1 1999 2001年段聚类分析结果6.1.2 2002—2004年段聚类分析结果6.1.3 2005 2007年段聚类分析结果6.1.4 讨论6.2 知识点的分布演变情况6.2.1 分析方法6.2.2 分析结果6.3第二语言教育l 999—2007年段知识结构特点6.4 分析结果的验证6.4.1 内部验证6.4.2 外部验证6.5 本章小结第七章 基于被引内容的语言特征研究7.1 分析对象的选择7.2 分析结果7.2.1 引用格式7.2.2 转述动词7.2.3 动词时体7.2.4 立场标记语7.3 讨论7.4 本章小结第八章 基于被引内容的作者分析8.1 2005—2007年段类团作者分析结果8.2 作者分析:学习者个体因素研究变化情况8.3 讨论8.4 本章小结第九章 研究发现总结及研究价值9.1 研究发现9.1.1 理论推理过程9.1.2 实证研究结果9.1.3 小结9.2 研究价值9.3 研究不足9.4 未来工作参考文献附录附录一 被引内容提取结果示例附录二 停词表附录三 文本预处理结果示例附录四 2002—2004年段各类团论文标题附录五 2005—2007年段各类团论文标题附录六 类团特征词附录七 类团特征短语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被引内容分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