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印刷工业出版社  作者:石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训练,多年来一直跋涉在心灵的黑暗深处,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害羞、胆小、害怕接触异性、害怕冲突、自卑、心理素质差……由于内心不够强大,很容易被他人控制。
本书从“是什么让我们内心弱小”和“如何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两个核心出发,用通俗风趣的语言、犀利深入的分析,以凤姐、范跑跑、诸葛亮、苏格拉底等等网络红人、古今中外人物和当下热门话题为例,融入心理学、哲学等常识,分析我们在职场、人际、两性、社会等各种关系中的心理状态和博弈关系,提出“社会价值排序”的概念,并分析了“自卑型人格”、“占有型人格”、“攻击型人格”、“炫耀型人格”、“表演型人格”等独家的性格分析法,如庖丁的解牛刀,刀刀剥开社会、人际、性格、自我心理的种种外衣,提出实用有效的应对之道,大受读者喜爱。他在天涯帖子点击总量过百万,几万条留言,上百名网友专门给作者写长信反馈,说这两个帖子是“天涯难得一见的好帖”、“非常受益”、“从深层次上改变了自己”。
《曾文正公嘉言钞》文白对照,古今第一完人曾国藩内心强大的终极秘密,近代以来成就大事者无不钦服的气场修习术!

作者简介

石勇,
本名石求阳,
青年学者,
给国内多家权威媒体撰稿,
出版有《被遮蔽的真相》、《心理危机》等心理、社会、政治分析著作。
关注当代中国精神危机、思想论争及民主转型。
一只眼睛盯着等级制度的暴力,另一只眼睛盯着歧视性观念的暴力,
用心理分析之刀准确地插入中国社会。

书籍目录

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
第一章 建立自己的心理优势
1、出问题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他的心理
2、内心强大就是一个人在别人面前有无法被摧毁的心理优势
3、很多人的成熟只就混社会而言,但在心理上他从来没有长大
第二章 那些内心强大的人们
1、内心强大的人更容易看透别人的心思
2、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控制自己命运的起点
第三章 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内心弱小?
1、不了解游戏规则的人,在社会中只能迷路
2、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条河
3、是什么在操纵我们
4、事实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我们的心理上是什么样
第四章 打破社会价值排序
1、社会价值排序就是一种心理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2、社会价值排序能玩下去的秘密:必须不把人当人
3、剥去对方的社会包装,你在心灵上即获得了解放
第五章 跟真正的自我在黑暗中相会
1、一个人帮你的前提是,他在心理上要帮自己
2、不是你在看自己,而是他人和社会借你的眼睛在看你
3、智力结构是强大的“软猬甲”
第六章:装13社会,博弈法则
1、通往牛叉的道路上,行走着一群装13的人
2、越是看来稀松平常的东西,操纵我们时就越轻而易举
3、装13是维持牛叉的必要手段
4、无博弈,不装13
5、装的背后是虚弱
6、驱散装的剧场气氛,你就能看清一切
第七章:对抗不确定性,重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1、人最害怕的并不是要发生什么,而是不知道要发生什么
2、越是变化的社会越能制造不确定性
3、要对抗不确定性,我们必须重建心灵秩序,重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第八章 说说死亡恐惧
1、一个人怕死到什么程度,他就会非理性到什么程度
2、一个人怕死,是因为他还没有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价值
3、越是汲汲于现实利益的人越怕死
第九章:性格的真相
1、性格是对人的一种心理保护,这就是它的真相
2、自卑型的人所做的很多事情,深层动机唯有一个:克服自卑
3、占有型的人能把这个复杂的世界快速地简化为对他有利还是无利
4、攻击型的人绝对不能容忍别人世界的美好
5、炫耀型的人是被惯坏的孩子
6、表演型的人有强烈的虚荣心
7、温和型的人和世界不构成紧张关系
第十章 从男人的角度看女人
1、做一个女人,把自己看成一个女人
2、男人不珍惜一个女人,不是她不值得珍惜,而是他不爱这个女人
3、越是有责任心的男人,就越惧怕来自家庭的压力
4、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女人会视另外的女人为敌
第十一章 答读者问
1、怎样才能战胜自己呢?
2、一个人为什么容易愤怒?
3、怎样才能无欲则刚?
4、我经常有一些诡异的行为和想法
5、爱情就像在大街上找人
6、一个看起来强势的女人对老公却一忍再忍,她是什么心理
7、冷漠和心理强大是什么关系?
8、我是自卑型人吗
9、我和陌生人基本无话可说,但和亲人却无话不说
10、我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和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聊天
11、我害怕和别人发生矛盾,那样我会难受得要死
12、怎么去培养男性特有的人格气质
13、内心强大可以建立一个控制局势的气场
14、在公众场合演讲,应保持什么样的心理
15、内心强大的基础是钱吗?
16、我装13失败了
17、他们来借钱,我该怎么办
18、哪些女人有受虐的倾向
19、一个施虐的女人是什么样子呢
20、我是一个性欲很强的男人
21、什么叫“在精神上毁灭自己”
20、“我是个粗人”
22、对于心理模式异常固执的人,用什么方式能改变
23、不要试图说服一个固执的人,而应让他说服自己
24、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由自卑驱动的世界
25、当我被人指责时,会突然大脑一片空白
26、我是不是太投入角色了

章节摘录

版权页:“××地方的人”可以构成你的“自我”,但你的朋友、你的亲人、你所崇拜的人,一面国旗、一尊土地神等,也可以构成你的“自我”。那么就有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你的这些“自我”,在你的心理结构里各占多大的分量?就是说,当他们发生冲突时,你站在谁的一边?以你的老乡和你的朋友的冲突为例。两个人先是言语冲突,继而拿刀对砍。你无法调解,而且必须选择站在谁的一边,那么,你帮谁?情况很明显。除非这个“老乡”同时也是你的朋友,否则你不可能帮他,因为在你心里,和他联系在一起的“自我”,并没有和朋友联系在一起的那个“自我”有分量。但是,如果是国家、民族间的仇杀,情况往往就颠倒过来了。有一部拍得很不错的电视剧叫《雪豹》,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非常牛叉的中国人和一个非常牛叉的日本人在德国学特种作战,他们俩既是同学,也是朋友。但是,在日本侵略中国后,他们立刻成了敌人。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自我”,远比和朋友联系在一起的“自我”重要,因为前者是一种和人的尊严捆绑在一起的“大我”。正是如此,政治宣传、商业营销、媒体炒作要引爆“群众”“消费者”“读者”的狂欢就非常容易,使劲刺激那些构成了你的“自我”的东西,让你进入一个局,一个心理情境即可。把自己视为“自由民主”的化身,把对方说成是“专制独裁”的魔鬼,远比喊几句“正义”的口号更具号召力,更能招募到一群至死不渝的“炮灰”。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对待人际关系很随意,得罪了很多人,甚至朋友。在工作中更是如此,被排挤,被轻视。我也曾经试图改变,结果不但不起作用,反而漏洞百出,搞得很自卑。我经常感觉茫然,直到看到马甲大师的帖子,真的是豁然开朗!现在我还在拜读学习中,并努力把这些理论融入到生活里工作中。但愿我能改变我自己!  ——假装90后能够看到这个帖子,我认为是缘分。天涯中难得一见的帖子。我研究过佛经,包括《老子》什么的,但这些东西都含有浓厚的出世思想,不太适用这个“险恶的世界”,但楼主的东西真的有用,是以入世的思想来分析如何能够让心理强大起来。这个帖子只要存在一天,我就会持续关注。  ——作者:liehuo2526新浪微博千名博友、《南风窗》官方微博、天涯和豆瓣百万粉丝群联袂推荐!  ——作者:红橙子晨晨楼主 你的帖子真的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  ——作者:纯净河流这不单单是一本励志书!励志类的东东除了短时间内给你一种“勇气”和“观念”以外,没有能力让你得到真正改变。但是,作者运用牛叉的认知和心理分析,不只让你“杀毒”,还让你在头脑和内心都“重装系统”。  ——本书粉丝群如是说

编辑推荐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因为我自己一直有点自卑,悲观,之前也看过一些心理方面的书,但大多是看时很受鼓舞,看过就忘,可是在连看了3遍“心理强大”之后,我现在都会有意识地去思考背后的真正动机,不会轻易被表面的东西所吓倒,特别是您教的“去社会价值排序”,很是有用,我能感觉到自己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可能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不太善于表达但又受到很大启发的人,真心说声谢谢!!深入破解控制我们的心理法则,给每一个想保护和改变自己的人一本教会你看清自己和世界的书,一本让你和真正的自己相遇的书,《在这个险恶的世界,你需要在心理上变得强大》+《装13社会,博弈法则》全新升级版真理是需要恶狠狠地说出来的!建议阅读人群:职场、官场、商场拼杀人士,大学生,喜欢思考人生思考社会人士,管理者,教师,心理咨询师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最开始是在天涯上看到的帖子,第一遍只是看主贴,相当的惊艳;现在正在读第二遍,连着大家追的讨论一起,依然觉得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这本书我的定义是通俗意义上的心理学,作者提供的是一个广泛的认知背景和实践方法,也即是他提供了一个观看世界反省自身的认知工具。
       所有的思想包括哲学对个人的意义来说都只能是工具,个人所能获得的依靠于个人的认知能力,心理能力和生活经验等等诸多变数。向工具中直接寻找答案本身就是一个有偏差的行为。
      在这个意义上讲,作者相当的NB。
      
      但是个人觉得,作者提到的方法中,有些还是太过理想。列举如下:
      
      1.作者将心理结构和认知结构严格的区分开来,后来又提到通过情绪将认知结构中的想法带入心理结构以彻底改变认识。这种“相对独立”的状态其实很难达到。
      
      2.作者提到在初级群体的交往中因为放下了心理防御,不同于工作等情况下的单纯的角色交往,所以是不同的交往情形。
      但是人们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若一个人相对另一个人从朋友退入了普通交往的人,或是由原来的工作伙伴变成了恋人,相应的交往情况是逐渐变化的,作者的理论就无法解释。
      也即作者只是静态的考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没有考虑到关系的转移和变化。
      
      【其实按照社会学上的理论来讲,不应该把“真我”和“角色”放在区分比较的地位上,个人之间交往的亲密程度是按照角色卷入的程度来区分的。
      而以我的理解,虽然角色各自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但是真我散布在不同的角色背后,通过社会化的角色表露出来(内容是客观,形式是主观)
      这样解释,不仅可以说明关系的变迁过程(即角色逐渐卷入或者退出的过程),而且可以说明角色的静态程度。】
      
      3.作者在帖子中有批评某些人“不懂哲学”“不懂佛教”。
      其实就像一本书千般读法,书就在那里,各人获得各人的领悟,谁说“佛法”一定得是这样才正确,怎样才错误呢。
      而对于智慧,觉得吸收的下的,从内心认同的即可,何必局限于是佛是道还是儒家呢。
      在这一点上,也是作者的偏执了。
      
      对作者的人品不做评价,客观来讲,方法值得一试,尽管理想化,但是说到底,不是还有个“求上得中”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