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陈独秀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孙郁 现代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孙郁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鲁迅与陈独秀》写知识分子无伪的良知。鲁迅眼里的陈独秀带着匪气,是难得的真人,陈独秀眼中的鲁迅不仅逆俗,更是少见的天才。他们在自我选择时,都绝不流俗,有惊世骇俗的逆反。他们做着重估一切价值的大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内心燃着火,刺激着社会的进化。

作者简介

孙郁,本名孙毅,1957年生,做过知青、文化馆员、记者,2002年到鲁迅博物馆主持工作并担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2009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80年代起走上文学批评之路,已出版

书籍目录

初识 播火者 在路上 智之火 绿林人 伴奏者 谁的我 革命癖 旧影子 血字 左派们 政客乎 磁力 敌人们 别的路 杂感家 野学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起初的时候,胡适就没有想将思想与学术的问题直接与政治问题挂钩。关心政治是可以的,但阵地却应在大学,即以大学的舞台影响政治。这个思路也适用于办刊,胡适是不愿意放弃思想与学术的研究的。在与陈独秀的合作里,差异还是多于统一。这个现状直接导致了《新青年》同人的解体。 那一场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是这支团队分解的一个征兆。7月20日,也就是陈独秀入狱不久,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与李大钊公开争论起来。“问题”与“主义”之争,是现代中国文化进程的一个纽结,此一问题至今未能解开,也是困扰诸多知识人士的难点。在学理的层面上,难说谁是谁非,看事物的目光不同,知识背景有别,精神怎么能齐一呢?这一类争论鲁迅从未卷入过,自然有他的原因。当人们试图用一种确切化的模式去规范什么的时候,鲁迅便沉默了。在他而言,并不是让人的选择符合什么模式与体系,恰恰相反,是在抵达彼岸的时候,能否尽情地呈现自我的本质,即人们所说的自由。在自由面前,理论是苍白的。 1920年初,陈独秀离开北京来到了上海。4月,胡适编好了《新青年》在京的最后一期。陈独秀是下一期的责编,只能在上海约稿了。这之后陈独秀的状况发生了变化,《新青年》不久就变成了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

编辑推荐

《鲁迅与陈独秀》由孙郁编著,梳理二人生命的轨迹,交往、疏离、追求的差异、态度的相似……对现代人或颇有启发。鲁迅和陈独秀告诉世人,中国从来就没有过什么盛世,人不过是一种奴隶。《鲁迅与陈独秀》由现代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鲁迅与陈独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