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计划外革命

出版时间:2011-6-1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雪珥  页数:312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  国运之“运”   1、落雨大,水浸街。   尽管北京已经严寒料峭,此时的广州却依然春光四溢。为了看看流光溢彩的“新”珠江,我们彻底地陷入了车的洪流,无法动弹。刚刚散场的亚运开幕彩排,令这座城市high到了极点,血脉贲张,到处都是高潮之后的疲态。广州的朋友们尽管感觉到“盛会”带来巨大不便,却都还在坚守家园和工作岗位。“要知揾银最艰难,双眼通红声沙晒”,在北京2008年相当普遍的“避运”行为(避开奥运到外地),广州人做不到,为了生存,只能“受运”。   2、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受运”、“避运”,没有根本的区别。 在“运”的洪流中,除了随波逐流,几乎没有别的选择。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被“小日本”打趴下的“大中国”,痛定思痛,朝野上下认定了“只有”制度层面的变革,“才能”救亡图存。问题在于,他们几乎又同时认定,“只要”制度层面的变革, “就能”救亡图存。制度变革与救亡图存的关系,从“只有-才”的必要条件,变成为“只要-就”的充分条件,逻辑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之前第一轮改革开放(洋务运动)中对涉及国防、民生等基本面的关注退居二线,甚至消失了。人们都指望着通过体制上的改革,引进或建立一种什么主义,就可一举富国强民,全社会的资源被畸形地投放到这场“寻宝”运动中,自此清王朝进入了“主义”超越“问题”的运动年代,人们前赴后继地“转运”、“倒运”或“败运”,周而复始,绵绵不绝。 戊戌变法就是在极度的失落后一次盲目而操切的“转运”。光绪皇帝及其身边的一小撮年轻干部(即“四小军机”)儿戏般地发出了一百多道改革诏令,以文字上虚幻的快感取代了改革应有的审慎。而资历极浅的改革者们贸然地将重点放在了打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们的铁饭碗上。这种从组织人事上入手的休克疗法,令全国公务员尤其是省部级以上高级干部们人人自危,将他们中的大多数,无论是改革者还是保守者,都推到了这场改革的对立面。再加上康梁师徒为了争夺眼球,一味鼓噪,铺天盖地的“敏感词”深深刺激着官僚机器的神经,这场变法终于成为变法者自己的绞索。反改革势力全面回潮后,甚至在国际事务上也不再韬光养晦,贸然出击,两年内就酿成了义和团运动,乃至八国联军入侵。从1898年的“极右”到1900年的“极左”,中国在表面上似乎进行U形大转弯,但其实背后是相同的进退失据。   3、在1901年逃亡途中,大清中央政府宣示了继续改革的决心,随后发现,各项改革都难以推进,处处掣肘。几番折腾,多方考察,支付了巨额的“学费”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推行宪政,成了大清中央政府的基本共识。当载泽、端方等人周游欧美、考察宪政回京之后,他们的一句话令慈禧太后悚然动容:宪政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保皇上世袭罔替”。在这么强烈的诱惑面前,老佛爷下决心来次政治体制大改革。随后,从干部人事体制改革(官制改革)入手,大清开始“政改保胎”。执政者是真诚地希望通过扩大执政基础、开放政权来获得更多的合法性资源及民意支持。其所设定的9年预备立宪期被后世长期作为“假立宪”的证据,但这一期限不仅远远短于日本的明治维新,而且也被其批判者日后的行为所证实是必要的:抨击清廷“假立宪”的同盟会在以国民党的名义执政后,干脆将立宪过程分解成了军政、训政和宪政,远比其曾经痛斥的大清王朝更为“稳健”。在当时,“改革”已经成了大清国的主流语汇。无论庙堂还是江湖、无论政治还是经济,改革的最大阻力早已不在于反改革的保守势力,而在于改革的旗号被滥用,成为权力斗争的新幌子。宪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三权分立,以制约地方政府行政权为诉求的地方议会(谘议局)最为关键。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诸侯权力膨胀,在组织人事、金融财政乃至军队建设和调动等各方面都对中央政府处处掣肘,成为政权建设的心腹之患。地方谘议局成立后,很快就对地方行政机构形成了巨大的钳制。 几次较量下来,地方督抚纷纷转而与谘议局合作,地方政权的执政基础得以迅速扩大。但是,合流后的地方势力却迅速将目标转向了与中央政府的权力分配争夺上,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更趋激烈,而且因为夹着谘议局这样的“民意机构”,动辄以人民的名义向中央政府发难(这在四川保路运动中最为明显,“7000万川民”成为地方势力的口头禅),中央政府在这些争斗中节节败退。   4、中央与地方的集权-分权冲突,加上中央政府日益微弱的掌控全局的能力,是导致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最主要原因,宪政与否只是一层外包装而已。在权力的逐鹿场上,执政者与在野者的考量角度是不同的:在执政者眼中,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就不可能发展;而在在野者眼中,浑水才能摸鱼,越乱越有机会。章太炎就毫不隐晦地说过“但愿满人多桀纣”,因为如果满人中出了尧舜,革命就没机会了,执政者越腐败越好、越残暴越好。在野者没有执政的包袱,“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也不需要知道柴米贵,轻装上阵,可以喊出最为动听的口号,反正自己没上台前无法验证、也无从兑现,上台之后,谁还敢来验证、要求兑现呢? 秦始皇威武的仪仗过去后,刘邦感叹“大丈夫当如是”,而项羽则说“彼可取而代之”。这种取而代之的欲望是中国历史上主流的政治动力。晚清搞政治改革,宽容度之大史所罕见,非但没有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反而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离心散乱。因为,很多人趁此良机想“彼可取而代之”,无论打着什么旗号,核心目的就是夺权,主导口号就是“我能”。 打倒与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至于经营的很多具体问题,不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就能解决的。但是,从晚清直到改革开放,近七十年的社会资源除了应对外敌入侵外,被过多地耗费在了打倒与推翻的内耗、翻烧饼似的折腾,而没能集中在基本的政治制度(如文官制度、权力制衡等)及民生建设上。无论改革还是革命,都只谈形而上,注重权力的掌控,而不关注形而下,忽视民生的提升,导致这种改革或者革命无法令普罗大众真正分享其成果,却要承担其巨大的成本和代价,埋下了“继续革命”的种子。  大清帝国的覆灭主要不在于立宪与否及立宪快慢与否,更不在于大清统治者的漠视民生,而是由于在错误的时机放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令天下群雄以为跑出来了一只鹿,纷纷追逐,将全社会特别是精英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逐鹿之上,民瘼民生当然就只能服从、服务乃至牺牲于这个“大局”。   5、体制外的在野者总在想着“砸烂一个旧世界,缔造一个新世界”,当然这个新世界必须由他说了算;体制内的当家人也未尝不想改建扩建乃至推倒重建,当然前提是自己还是主人。李鸿章之流的“裱糊匠”,很难在中国历史上“伟大”起来,因为他的职场定位实在太缺乏鸿鹄之志了——尽管中国更需要的正是“裱糊匠”,而非“拆迁队”。耶稣曾说,如果你自认为无罪,就可以拿石头砸死那个妓女,结果所有人扪心自问后都放下石头默默离开。但是在中国,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大家一哄而上拿石头砸死那个倒霉的妓女,然后回家说“我只是被裹挟了一次”而已。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政权垮台后,墙倒众人推,绝大多数都坚称自己“无责”,迅速地进行切割,仿佛自己从来没有在这个政权中生活过一般,账都要算在“万恶的×××”(代入原政权领导人的大名即可)身上。  6、作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我研究历史也有自己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人性为中心,而不是以被夸大的神性或魔性为中心。在此中心之上,利益与权衡就是“两个基本点”,利益是外在的砝码与动力,权衡则是内在的行为与抉择。无论是内生型改革,还是外生型革命,“自利”总是必然的第一目标。阿Q的革命理想就是摸摸小尼姑的光头、睡睡秀才娘子的大床,当然最好拖上吴妈。我相信,这才是大清国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显规则。承认显规则的存在就可能对利益进行制约,一旦显规则成了能做不能说的潜规则,非要把阿Q的欲望伪装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吴妈和小尼姑们就完全可能要为革命而牺牲自己,并且是默默地、或者是“被默默地”。利益所系,小到清末上海股灾,中到四川保路运动,大到辛亥革命。利益是无数动人口号背后的真正目的。不去细细解剖这些利益的复杂细节,我们将完全迷失在历史的迷雾中。讲利益并不可笑,也不可耻,更不可怕。可笑、可耻而可怕的是,把自利隐藏起来,口蜜腹剑,听到的是口号,看到的则是拳头与棍子。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的“君”其实就是公权力、已经掌握公权力或正在追逐公权力的人,如果将“君”放在第一位,当然是“民”的灾难。当权者如此做是“民”的当下灾难,夺权者如此想则等于是预约了“民”的下一场灾难。  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固本培元。

内容概要

  本书以1911年的中国作为大舞台,刻画了中央权威丧失,各种政治势力在改革的名义下忙于争夺权势;民营资本大举进入铁路投资,带来一地鸡毛;地方官场的明争暗斗,北京的政争混乱激烈,川路公司挑动民粹,会党势力与革命组织结合的纷乱景象,剖析了辛亥革命的起源真相。

作者简介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太平绅士,职业商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一直致力于收藏与晚清有关的海外文物,通过挖掘海外史料,以国际化的崭新视角、跨学科的宽阔思维,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改革史。他不仅注重历史研究的实证,更重视思想的理性和宽容,及历史研究成果的大众传播效果。著有《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绝版恭亲王》《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看中日战争》等。

书籍目录

自序 国运之“运”
引子 帝国出轨
第一章 亡国的股灾
1、全民炒股运动
2、美梦尽头是梦魇
第二章 黑幕
1、铁轨下的老鼠
2、格老子扒粪
第三章 一地鸡毛
1、“二政府”的权力
2、剁椒“杨”头
第四章 紫禁城面瘫
1、“盛”名之下
2、山雨欲来
第五章 波大无脑
1、“不顶不是四川人”
2、护院不看家
3、潜水的老大
4、粉墨登场
第六章 豆豉暗杀令
1、暗杀,暗杀
2、宜昌导火线
第七章 皇帝门神
1、大帅搁浅
2、痞子运动
3、光绪罢市
第八章 老大同志
1、喋血督府
2、机关报 机关枪
3、九月围城
第九章 树上的猢狲
1、“官屠”入川
2、狡兔未死良狗烹
3、树倒猢狲散
第十章 革命“投名状”
1、将军末路
2、总督之死
尾声一 涛声依旧
尾声二 后来,他们的命运
附录一 被误读的晚清改革
附录二 天杀的公司:大清的另类出轨

章节摘录

  湖南的副省级离休老干部王先谦,实在不想以这样的方式成为舆论的焦点。  这位湖南著名的儒学大师,离开领导岗位前,担任着江苏学政的职务,这次却被中央下令,连降五级。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场大清国最具有典型性的群体事件:  1910年4月,长沙饥民们抢劫了一家米店,警方拘捕了为首者,这是一起十分普通的治安刑事案件。但在革命“会党”的鼓动下,饥民们包围了省政府(“巡抚衙门”),并冲破警方封锁线,进入办公区域。警方开枪当场打死20多人,会党中的武林高手则用事先准备的煤油焚毁了政府办公楼。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沙抢米风潮”。  蝗虫漫天  事后,中央问责,为平息民愤,巡抚、布政使、巡警道等人被“双开”。中央也发现,王先谦的“弟子”叶德辉“积谷万余石,不肯减价出售,实属为富不仁”,进一步恶化了长沙的粮食供应。而离休在家的王先谦,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多次阻挠地方政府救济灾民。王先谦被处连降五级,叶德辉则被革去功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说是师生俩,其实王、叶之间并没有授业关系。王老师有势无钱,叶同学有钱无势,正好强强联手、惺惺相惜。巧的是,两人都是麻子脸,因此“二麻”成为湖南官场、商场一个尽人皆知的代号。那位为湘军写传记惹祸的王闿运,曾写诗嘲讽说:“王家仁叶家义,并入当年《翼教篇》。”  一个离休干部,本就没有什么实权,降级无非少拿点退休金、开会时上不了主席台前排而已,只是面子被扫有点灰头土脸。按照代理湖广总督瑞澂的说法,“湘省民气素嚣,绅权颇重”,王老师“久住省垣,广通声气,凡同事者无不仰其鼻息,供其指使,一有拂意,则必设法排出之而后快。”他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早已不是依赖自己曾经当过江苏学政挣来的那个副省级,而是实实在在地在政府的眼皮底下建立了一个实际上的第二政府。  中华帝国的政治传统,“官权”一般只到县级政府,县级以下,真正说了算的其实是“绅权”,地方上的实力派。这些绅士们,一方面作为国家“经纪人”(State Brokerage),协助政府维持治安、征粮征款等;另一方面作为民意代表,为保护和增进地方利益而与政府及其胥吏进行公关及博弈。但随着大清国的改革开放,传统的乡村社会面临着剧烈的变化,政府的权威越来越削弱,地方绅士们日益从政府的“助手”演变为“对手”。乡村的“公权力”被号称“土豪劣绅”的“盈利型经纪人”而取代,他们脱离了传统士绅阶层所受到的道义束缚,毫无顾忌地将手中的“公权力”演变为寻租牟利的工具,主观为自己,客观为政府,扯着改革的大旗,令自己迅速跻身先富起来的行列,大清基层政权彻底“痞子化”,县以上地方官员不得不面对远比自己更具有资源动员能力的绅士们。  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湘军,令湖南的绅士阶层在军功的护卫下,掌握了远比传统的乡村话语权的更为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早在1857年(咸丰七年),湘军著名将领胡林翼就发现,湖南各州县的征粮征税都依靠“刁绅劣监包揽完纳”,“其零取于小户者重,而整交于官仓者微,民谓之曰‘蝗虫’;其挟州县浮勒之短,而分其肥不遂,则聚众告漕哄仓,官又谓之‘蝗虫’。”  在晚清轰轰烈烈的民营铁路建设中,这种“蝗虫”也依然出现:湖南、四川等地,所谓的“民营”其实全靠强行征收“租股”,掌握实权的乡绅们上下其手,从农民那里敲骨吸髓所得,其实很大部分都被他们巧取豪夺,政府则背上了勒索的恶名,公共财政却并未得到改善。  王先谦就是其中的弄潮儿。他曾经以爱国为号召,鼓动张之洞花费双倍的高价,从美国人手中赎回粤汉铁路,而他自己也于1905年在长沙组建“粤汉铁路筹款购地公司”,号召湖南人民踊跃购买股分,爱国救国,而他本人却在高喊爱国口号的同时,死死捂住钱袋子,盯上了免费的“干股”——“有问以曾入股若干者,答曰,吾为总办当坐分红利,何须入股。”   几只“鸡头”  从来没有商人,会如同大清国的铁路老板们那样,成天将拒绝外资的爱国口号挂在嘴边当口罩。  在王先谦鼓动下用巨款从美国人手里“收回利权”的粤汉铁路,“利权”却既没有归于政府,也没有归于百姓,而被“爱国者们”中途截留了。  “爱国者们”将粤汉铁路公司根据省界分成广东、湖南、湖北三个公司,以满足三省各自“宁为鸡头”的愿望。三只“鸡头”中,筹资进程一度最顺利的是广东公司,但“绅商意见不洽,总办又未能和衷,以致迭起风潮,时有冲突。最后则有查帐之龃龉,开会之喧斗,种种扰乱,路工因之稽迟。”“董事结党盘据,欺吞冒滥,久为众股东所指摘,深虑万无稽核,将股东血本终至缺蚀。”其中一位名叫金菼的董事,看来是在官商两界游刃有余的高手,“利用官威,以箝制股东……稍与辩论,辄架破坏商办大题,反噬挟制,凶悍险诈,无所不至。盘据把持……股东查帐,又藉词票举,以图抵制。”公司内部选举,贿赂成风,银子开路;政府或者股东会前来查账,更敢于拒绝出示账本,“匿单抗查”。  “鸡头”王先谦主持的湖南公司,先是靠政府的公权力,强制征收租股、房股、米捐、盐厘,但杯水车薪,正好再发行300万股铁路有奖公债,奖金之丰厚全球领先,特等奖奖金为3万元,而券面价值仅4元,足足7500倍。但这些敢为人先的改革举措,却依然难以拉动投资。  “以顽钝无耻之小人而握路矿之权”,小股东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权益能得到任何保障,“铁路至今未刊印股票,又无息折,商会收股二百余万,仅给收条,以故各处愿入股者多观望不前。” 王先谦“其生平淫而好利,既揽路权,遂以公司为利薮,以公司之款,为行乐之资,为黄某代捐中书,送土某奠仪千两,开办垂二载,于一切筑地购路等事弗顾也。”而“坐办总理”余肇康“与王先谦狼狈为奸,以至湖南之铁路公司开办数年,去冬始动三锄。吾同胞无限之巨款,竟入彼等之私囊。股东无账可查,湘绅无敢过问。”  公司内部是山头林立,围绕对王先谦的效忠与否,分为“拥王”、“倒王”两大派系,而小的派系更是不可胜数。同盟会成员、日后因黄花岗起义失败而在英国投海自尽的杨毓麟,认为“湘路之哄久矣”的原因,就在于“王先谦处心积虑把持路事”,导致“完全商办局面不得成立。驯至号称官督,驯至奏派总协四五人,驯至凭借官权提立股款,酿成环求退股之现象。胶胶扰扰,以至今日。王、余、席一日不斥退,则路政必一日不得整理,其事至为可哀。”  在铁路公司设有多名“总理”(总经理),就是湖南的发明,“美其名,曰名誉总理,曰主持总理,曰坐办总理,四川继之,江西又继之。” “总理”扎堆,在日后成为四川大风暴的重要诱因。  公司内衙门习气浓厚,公司领导人甚至以“安民告示”的公文格式向社会发布通告,俨然政府的大爷做派,而股东过问经营情况,居然要先提交申请(“具禀”),只能在自己的“公仆”面前当孙子。时人评论道:“官办事件,无一不腐败,无一不糊涂,何也,以其督办、会办、总办、提调等名目,动辄至十余人,事权不一,政出多门……只徒调剂闲员,置路事之成败于不顾。”  在王先谦等人的领导之下,湖南粤汉铁路公司“材料不购也,工人不招也,路线不勘定也,基地不预筹也。而每岁股份之所入,绅士辄瓜分而用之。”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水野幸吉在提交给日本驻华使馆的报告书中中说:“湖南绅士徒多议论,经费筹集则毫无头绪,此实为粤汉铁路心腹之患也”。  “鸡头”虽会聒噪,却禁不住“鸡腿”毕竟还是虚弱的。1906年10月,为缴付第二期赎路借款,湖南的“鸡头们”只好把粤汉干路黄高段低价卖给广东公司,又以三水枝路湖南所应得之权利相抵押。第二年10月,因公司任人为私,用财过滥,不少股东担心资金安全,坚请退股。几番折腾后,这家“爱国鸡头”只好想办法引进外资,这本是他们最反对的,却被官方阻止,最后依然要靠强行向平民征收“租股”、“房铺租股”、“廉薪股”,做回了自己最为拿手的“二政府”角色。  对于这些“不曰谋公益,必曰图进步”的绅士们,杨毓麟一针见血总结道:“求其实在,大要不外争得一总理、协理之位置,谋得一每月数百金之薪资,视路局为菟裘,借公义相攘夺。”这些绅士们“对于国家颇欲脱离行政官吏之范围,故必冒称商办;对于社会又欲脱离财产法团诸份子之监督,故必借名官督,或虽未至冒称官督,而实则倚赖行政官吏,以阴谋自便,与官督无异……数月以来,种种怪象,层见错出,殊有足令人骇愕怛悼,不知所措者。不谓吾国士夫借收回权利之美名,文萁帚诟谇之弊俗,至于此极也。”

编辑推荐

  达摩克利斯之剑下,晚清最后的变革。经济掀翻政治,晚清政改的不归路。乱世赌人性,变生肘腋的致命一击。海外学界揭示大清国覆亡的路线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辛亥·计划外革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3条)

 
 

  •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2011年初,还在高一的我便开始阅读《中国经营报》。阅读《中国经营报》,刚开始只是为了满足我对财经的热情,并未注意到报纸最里层的那一版。直到我偶然的看到了《被误读的晚清》这篇文章、惊讶于与传统史学观截然不同的观点,才猛然发现这里隐藏着一位世外高人。于是我疯了般翻出以前所有的《中国经营报》,从《李鸿章谈心》那半文半白的历史散文,到《权力资本主义》这样精辟、独到、深刻的文章,每一篇都可称为上品。
    前些天偶然间听到当当网购书这样一个渠道,便赶紧搜索雪珥这个名字,实在可惜《绝版甲午》和《突围1909》没有货了,否则我一定全都买下来,因为雪珥的书,每本都堪称绝版!
  •   可了解到从晚清的末日动荡中,摸切中国式政改的脉动。
  •   “股市亡国”是《辛亥:计划外革命——1911年的民生与民声》一书的基本概括。民生的压力山大。
  •   从《绝版甲午》到《绝版恭亲王》,再有《国运1909》,雪珥的文字有现代人读史的节奏和趣味,不累。
  •   不仅仅着眼于政治,更着眼于经济、民生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来探讨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是有些新意的,同时也回避过去那种纯粹政治化的讨论辛亥革命,值得一看。
  •   辛亥革命,有很多版本,雪珥从保路运动角度分析,清政府改革的得与失,得出辛亥革命的必然和偶然。成者王,败者寇。写书各有各的角度,没有对与错。读者只看自己喜欢的书,自然就没有得与失。
  •   现在历史书看的越多,价值观越接近崩溃。原有的善恶判断体系像多诺米骨牌塌陷。
    ……随同其入川的一位士兵回忆:“端方为稳定军心,极力笼络部下:有的士兵生病了,端方派其弟到军营问候;有的士兵亡故了,端方修书哀悼;沿途官民送吃送喝的劳军,端方做出先尝毒的姿态。甚至有的士兵受不了跋涉之苦,端方竟然下令雇轿抬着他。”端方之死的不同记载,关键的区别在于杀人者的动机:为军饷而泄愤,还是为革命而“大义灭亲”?这也是一个历史谜团,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帝国主义者”们为端方之死的惋惜慨叹,肯定不是为了勾结“封建主义”的“统战”需要。一年后,国学大师王国维写下《蜀道难》的长篇悼诗,内有:“朝趋武帐呼元戎,暮叩辕门诟索虏”,为叵测的人心而叹息。“伟大”的辛亥革命中,罕有清廷高官被杀,包括“瑞澂辈误国殃民,罪魁祸首,竟逃显戮”,一个个平安着陆。时人感慨“独端方不保首领,岂天之欲成其名耶!”
  •   一部中国近代史,读来总是心里堵得紧。可是,看了这本书,堵得更紧。我们对晚清的历史,到底还有多少是误读。
  •   辛亥革命有很多的谜团。有时候我甚至想,历史莫非只是一些巧合的机缘凑成的。人性,中国的人性,历来如此。一百年,一千年,没变。总是勾心斗角。所谓大局为重,都是空谈。地域的,民族的、党派的,种种考量,划分利益集团。中国名为大一统,却是四分五裂。
  •   辛亥,100周年,大家都来纪念。类似的书好多种。有好的,有凑热闹的。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可与这本书对看,这本书从铁路行业揭示了那个时代“悲剧”——清王朝的覆亡
  •   本书是今年辛亥革命纪念热潮中最佳新著。以财经为功底,以政治经济学为视角,本书作者对保路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再阐释,推翻了正统史学(无论是在海峡哪一岸)的说法
  •   《辛亥:计划外革命》差点写成了当代史,呵呵,擦边球
  •   看《万历十五年》,感觉是软刀子在杀人;看《辛亥:计划外革命》,感觉是拿榔头捶人。所幸我们活着,或者是大不幸……
  •   抢了我的台词就是,其实这真的是一场计划外的革命啊,不过计划之外也是一种必然,思想的传播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只是什么时候爆发而已
  •   这本书比较人性化,合情合理写那些人的心理,事实也基本验证了。中国人的内斗总是精彩的,为了钱更是如此。川路公司的风波是全中国的缩影,最终也放大为全中国的动荡!乱世出英雄,也出狗熊。个人的操守不值得一提。
  •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辛亥革命历史的背景,作者好像对清政府比较有好感啊
  •   第一张,亡国的股灾!。。章节不多,但章章致命!感到相当的震撼,彻底颠覆了我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原来中国人的问题永远都是利益至上!!!
  •   很好,如果你学习历史,特别是晚清,建议多读读他的书
  •   看了不少关于辛亥革命的书籍,感觉越来越说不清楚了,发动辛亥革命的人究竟是些什么人,闹饷的兵痞?革命党人?还是投机分子?谁也说不清楚,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军阀混战,相对于清朝后期的改良运动究竟有多少先进性?
  •   海外的资料,不同的视角,如果能有些可靠的资料来源,就显得更厚重可可信了。
  •   清末民初的历史,雪珥自成一家,脉络清晰,说理透彻,贴近史实。对于春秋秦汉之后,中国变化最为激烈的几十年间的历史信手拈来。推荐!
  •   有时候看国外研究中国历史,振聋发聩,眼光太独特。费正清的那套书就是这样打动我的。雪珥的上一本《1909》也是。
  •   雪珥改革史系列值得一读,新视角,真诚地书写。
  •   读完后对晚清政府有一些同情
  •   清朝灭亡的根子在哪里?我看是还是辫子惹的祸。雪珥说是改革步伐太快失去了民心。在我看来,是剃发令导致汉民长期心理扭曲,一有机会疖子就出头了。同盟会“驱除鞑虏”的口号还是有作用的。至于“改革”“经济失策”都是皮外伤,是导火索。
  •   一场意外的革命改变了中国
  •   雪珥的书,还有《国运1909》还是很值得看看的。
  •   书名字起的好,作者观点也犀利。和专业的研究历史的人(杨奎松等)相比,材料出处等标注不详,作者定位“历史拾荒者”,先能自成一家,再求精益求精,瑕不掩瑜!
  •   可以当中国经济学来看。政治也为经济服务。清政府像个大庄家,在股市里被套牢,而最终崩盘了。辫子不能被抓,一抓什么”行不得也哥哥”。
  •   用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当年的社会变革,有时候,真的不在于政治的高下。
  •   这是雪珥的俏皮话,在序言里面的,很形象——广州的朋友们尽管感觉到盛会带来巨大不便,却都还在坚守家园和工作岗位。“要知揾银最艰难,双眼通红声沙晒”,在北京2008年相当普遍的“避运”行为(避开奥运到外地),广州人做不到,为了生存,只能“受运”。
  •   这本书从一个不同角度解读了这场革命爆发的原因、背景以及当时的真实情况,值得一读!!!!
  •   本书从经济角度重新梳理历史脉络,其实无论什么历史,归根到底基本上都是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作者把这些隐秘的历史暗线明白地摆在读者面前,让人受益匪浅。
  •   好比一篇新闻报道,从经济版直接跳到政治版,从花边到头版头条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是盖的!!教训深刻。
  •   那点股市的钱,大清国不是赔不起,只是没想到后果很严重。按说每年赔给东洋人西洋人的钱远不止这个数。可到后来,再多钱也搂不住了,清帝黯然下台。谁想得到将来呢?穆巴拉克、卡扎菲等等都没有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厉害!
  •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茶馆的名句。革命倒是火热,烫手。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有很多故事版本。这本书完全避开了最热的主题,去挖根,草蛇灰线的根。很有意思。
  •   今年讲辛亥问题很时髦,还有其他好多纪念这纪念那的活动。我觉得这本辛亥书是最冷静的,没有凑热闹,尽管它的出版时间是热闹的一部分。仔细读读,还有现实的考量价值。
  •   乱世出英雄。如果我在当时,也就是群众演员,周星驰的宋兵乙。历史无名者。有名又能如何。读历史书,常常变得虚无起来。袁世凯,一般人都笑他蠢,可他当年飞黄腾达不是没有缘由的……
  •   颠覆大清国的“保路运动”,看似围绕“姓公”(国有)还是“姓私”(商办),实质上却是个各种利益集团的不择手段的“超限战”般博弈。“公司”的法制精神、契约精神乃至最为基本的“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早已荡然无存——实际上是从来也没产生过。
  •   被地方既得利益集团盘踞的各省铁路公司,其实已经成了暗无天日的黑箱。盛宣怀和中央的政策,示好于民,媚眼并非抛给他们。黑夜给了他们黑色的眼睛,那并非用于寻找光明,而只是用来寻找如何让黑夜更为黑暗的路径而已………
  •   历史无真相。比如中山纪念馆,在那边的当地挂的匾额可不是这个名字,是个避讳的“换称”。我们头脑中历史无非是瞎子摸象,听凭别人胡诌。当然有的人说的你听得顺耳,有的你听不顺耳,善恶的判断就这样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儿,又有几个不失真的呢?
  •   雪珥的书都很好,推荐
  •   雪珥的书,史实很扎实,梳理出来的观点就只有一两本还行,这正是其中一本。
  •   眼睛要多看,耳朵要多听,很多的不可思议。雪珥写东西总有新鲜货,真材实料,值!
  •   雪珥写书像是吹气球,似乎对颜色无动于衷,专心致志吹大吹大。大家在叫好。而他却藏着一根针,准备戳破气球。你看到他的眼神了,猜到他的动机了,然而你看不到那个针尖在什么地方。你问他,他说没有。可你我都不信。
  •   雪珥的写作和现实很贴。不知道有木有作用?
  •   为什么几个潜伏在军中的黑道一闹事儿,一个国家就垮了?因为国家本身已经四分五裂。满清王朝作为那么庞大的一所房子,它的基础已经被掏空了。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它就有可能垮。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并不是我们一直说的其改革不彻底,恰恰是因为它改革太快了,超速翻车。我们传统的史家通常不认可这种观点,或者说有意回避这种观点。
  •   100年前的改革反思 视角很独特
  •   李鸿章麾下的唐(山)胥(各庄)铁路,建成之日,却只能以骡马牵引,成为世界铁路史的奇观;李鸿章孝敬给慈禧太后的西苑铁路,起于中海的瀛秀园,终点北海的镜清斋,也是用太监以红绸牵引,成为独特的“人力火车”……
  •   著者是一位商人,虽然业余,但写得专业,视角新,但没有注释,不便查验。
  •   如果你想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人性,就看雪珥的书吧。
  •   看着看着,不禁想起来最近的中东局势。把书中的那些故事和新闻报道对照起来,很眼熟。百姓有时候手无寸铁,有时候有眼无珠,可汇聚起来,力量特别大,历史被“裹挟”,不可思议。
  •   这段历史很复杂暧昧,读了这本书感觉清晰多了
  •   这些人这些事,就像佛教里的轮回一样,换一张面孔就回来了,大致差不离,反反复复,就几个套路。历史宿命。读这本书最大的感慨就是:没长进。
  •   历史书很纷杂,每段历史都有形形色色的著作,挑选上乘的书很挑战耐性和眼光那!
  •   历史与现实结全的好书
  •   历史总是充满了偶然和必然
  •   很有意思,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   不知道有没有还原真正的历史
  •   书很不错,对这段历史有不同的感觉
  •   历史既有内在规律又有偶然因素*能够把人带入沉思的书就是好书*
  •   看了一遍 还行吧 喜欢历史的人可以
  •   有些事开始有人在主持在捣鬼,后来他也靠边站了。小孩子玩火柴,烧到手他就哭,烧到房子他吓得迈不动步。历史也是这样。喧嚣没有停歇,挽歌来了。
  •   呵呵,我们四川人改变了历史,剪掉了全国人的辫子!雄起!!
  •   很好看,像小说。是很好的报告文学,历史现场感很强。有意思。
  •   根据一位回川奔丧的留日学生记载,因政府将收取租股的任务委托给农村的“痞子能人”,这些人“专以逢迎官长、欺压乡愚为事”,征收租股既然按照土地计算,正好借此为“收受贿赂、报复仇怨之手段”。强大而毫无监督的公权力,为乡村的痞子们获得了巨大的寻租空间。
  •   一个离休干部,本就没有什么实权,降级无非少拿点退休金、开会时上不了主席台前排而已,只是面子被扫有点灰头土脸。按照代理湖广总督瑞澂的说法,“湘省民气素嚣,绅权颇重”,王老师“久住省垣,广通声气,凡同事者无不仰其鼻息,供其指使,一有拂意,则必设法排出之而后快。”他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早已不是依赖自己曾经当过江苏学政挣来的那个副省级,而是实实在在地在政府的眼皮底下建立了一个实际上的第二政府。
  •   一个大树已经倒下,赵尔丰依然还守着枯枝。这令时人与后人都对他产生了种种揣测,恋栈、图谋复辟,等等。而与他极为亲近的周善培,却认为这只有一个极为平常的理由:赵尔丰的老妻生病了,尽管朋友们和老下属们都说,夫人可以留在成都,由他们照顾,病好后送去,他应该先离开险地。但他告诉周善培:“我同内人是五十年的患难夫妇,大局如此,我丢了她不管,她没话说,我实在不忍。”说话间已经泪流满面。已经习惯了阴谋、并不惮于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的国人们,根本就不会相信这种简单至极的理由,但,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真相?
  •   我对读史有兴趣,也恐惧。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害怕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更害怕自己原来知道的都是错的……矛盾。1911的真相如何,任何一个年份的真相如何,我关心过,可除了矛盾,又能怎样呢?纠结。
  •   8月26日,同志会居然动员了200多名孩子,集体捧着光绪皇帝的牌位,游行到总督府门前,集体下跪,放声大哭。在他们提交给四川总督赵尔丰要求代奏中央的信中,虽然总是不断地强调自己“三尺童子”、“髫龄孺子”、“乳臭小儿”等,却通篇都是老道的公文口气,而且文采斐然,开头便是“窃惟钓者何爱鱼儿投饵、猎者何乐兽而设阱、外人何德我儿借款修路,此三尺童子皆知为诱我者,岂堂堂部臣如盛宣怀等,尚不知诱我,而借重以修路耶?殆自私之一念误之耳。”语气分寸拿捏得十分老到,显然绝不可能出自小学生之笔。其后就是同志会的老套路,极言借款修路将亡国灭种,自诩为“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蓄项血以杜奸党之谋”,要求皇上“乾纲独断”。
  •   外国人就能把中国的事情写好
  •   那是的中国有计划内的事吗,谁能主宰1911?
  •   “中国有种受害者万能的情结,每个人都愿意将自己的受害放大,同时将自己对他人的加害缩小。文革结束后,似乎只有巴金一个人在说:我要忏悔!其他人都推说是受了万恶的XXX的蒙蔽、裹挟等,似乎自己还是天使。”都这样
  •   从1898年的“极右”到1900年的“极左”,中国在表面上似乎进行U形大转弯,但其实背后是相同的进退失据。
  •   凑热闹的人经常这么干,也这么想。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有种受害者万能的情结,每个人都愿意将自己的受害放大,同时将自己对他人的加害缩小。文革结束后,似乎只有巴金一个人在说:我要忏悔!其他人都推说是受了万恶的XXX的蒙蔽、裹挟等,似乎自己还是天使。耶稣曾说,如果你自认为无罪,就可以拿石头砸死那个妓女,结果所有人都放下石头默默离开。但是在中国,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大家继续一哄而上,拿石头砸死那个倒霉的妓女,然后回家说我只是被裹挟了一次而已……”
  •   有红线拦着呢,只能将就。著史向来是话语权的象征,民间写史只能零打碎敲。这本书写得不错,但还是没完全发力,也没办法,只能这样了。
  •   视角很独特,读完后,原来一个朝代,费尽心机延续几百年,可以很偶然的就倒掉。当然,偶然有必然所孕育。衰败的影子是早就相随了,只是需要等待一个时机。
  •   注重微小的细节,然后着眼大处
  •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反而看得出许多门道来。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   这本书不错的……
  •   这本书写的很好 值得大家去看
  •   语言比预想的随意,书没有太多新的见解,可以翻翻
  •   不错的额好书,还得多弄几个字
  •   泛读了一遍男人说很好
  •   老公需要买的,他很喜欢!
  •   好书推荐。。。。
  •   内容就不说什么了。。包装也不错。。。很好!!
  •   标题已经说清楚了。
  •   听标题。观点可以参考,文笔犀利
  •   希望别重蹈清朝覆辙
  •   总是能看到很多以前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不得不反思以前的学的知识。
  •   再五不搞,到时就是想搞也来不及了。
  •   多了一个角度看待那个时期,也有助于理解时下的种种
  •   HHHHHHHHHHHHHHHHH
  •   我们被灌输的历史观真的很脑残
  •   买了,送给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先看。等他回应吧
  •   一个新角度。很多事怎么和当前很像?
  •   完全颠覆性的解读,而且有理有据,合乎逻辑,很好的解释了一些传统论点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强烈推荐阅读。属于“可以获得知识并提升境界”这个层次。
  •   受益非浅,内容很深刻!
  •   还没看完 但是觉得看过的内容非常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