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你如何从政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作者:陆元兵  页数:220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古往今来, 人们一直在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孔子就是其中最 杰出的代表。可以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忘记孔子,就会陷于舍本逐末的境地。 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孔子的简历。 孔子名丘,鲁国人,早年丧父,家境贫寒,青 年时代就十分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大事,他渴 望踏上仕途,为国效力、为民请命。 鲁昭公二十年,时年30岁的孔子被出访鲁国的 齐景公召见,并与齐景公就秦穆公称霸的问题进行 了热烈的讨论。孔子凭借过人的才智获得了齐景公 的赏识,从此有了声名。 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 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 公的赏识和厚待,齐景公甚至准备把齐国尼溪一带 的田地封给孔子,不过最终被齐国当时的大夫晏婴 阻止了。 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国的大夫们因为嫉妒孔子 的才能,于是想加害于孔子。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 向齐景公求救,不料齐景公却说:“吾老矣,弗能用也。”意思是说我老 了,所以对你的这种处境也是无能为力啊!孔子只好仓皇回到鲁国。 当时的鲁国,政权掌握在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史称 “三桓”)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 这就是孔子所称的“陪臣执国命”。期间,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但 都放弃了,因为那些老板只是欣赏他的才华而不欣赏他的“仁道”,孔子 坚持的原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鲁定公九年,时年51岁的孔子还是被任命为中都宰(中都的地方官, 掌管刑事),后来又升为司空(春秋晋有大司空,主管土木工程,相当于 现在的建设部长),不久又升为大司寇(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法院院长,管 理刑事),参与国事。 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削弱“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 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 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十三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代替鲁定公接受了 女乐。从此君臣迷恋歌舞,不理朝政,孔子对此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 郊祭。按惯例祭祀后应该给大夫们送祭肉,可是这一次并没有送给孔子, 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愤然离开鲁国,到国外去寻找出路,开 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 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斗,物质待遇不低,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 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 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 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 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 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 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 鲁哀公二年,59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 3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 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 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 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孔子师徒前不着村,后不靠店,所带的粮食也吃完 了,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前去迎接孔子,孔子师 徒才幸免于难。 64岁时,孔子又回到卫国。 68岁时,在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孔子被迎回鲁国,但仍然遭遇“敬而 不用”的尴尬。 鲁哀公十六年,孔子73岁,得了一场重病,不愈而卒。 孔子一生致力于理想社会、理想国家、理想制度、理想政府、理想领 导的探索和实践。尽管他历尽艰辛甚至屡遭困顿,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 自己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社会、百姓的关注。他曾说:“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如果有人用我来治理国家,一年就可 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这一方面反映了孔子的自信:另一 方面也表明了他矢志不渝的信念。 应该说,孔子一生真正从政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他短暂的从政实 践已经充分显示出他非凡的政治才能。51岁那年,他任鲁国大司寇兼代辅 佐大臣(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不到1年,混乱的鲁国政治就立即走上了正 轨,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可喜局面。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给予了热 情的描叙:“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 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意思是卖羊和猪的不要虚价;男女行 人都分别走在不同的道路上;路上不捡他人遗失的东西;各地的客人来到 城邑的,不用向官吏求情,都给予他们应该得到的帮助,满意而归。可 见,孔子留给百姓的是一个民崇诚信、买卖不欺、男女有序、礼让为先、 路不拾遗、人人向往的大同社会。 从《论语》和司马迁的《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创造的政治 奇迹,在当时社会至少产生了四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孔子治国理政的方法被当时各国所效法。用司马迁在《史记》 中的话来说就是“四方皆则之”。也就是许多国家都纷纷加以学习和效仿 , 都向他来取经学习。 第二,引起了齐国等部分邻国的恐慌。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 “齐大夫黎□言于景公日‘鲁用孔丘,其势危齐’。”齐国的大夫黎组对 自 己的国君齐景公说,鲁国任用孔子这样的贤人,势必会使鲁国国力日盛, 从而危及齐国,意思是提醒齐景公要小心。另外,“孔子用于楚,则陈、 蔡用事大夫危矣”。陈、蔡两个国家的大夫认为,孔子被楚国任用,那么 陈、蔡两国执政的大夫就危险了。所以,他们后来就设法把孔子包围在野 外,想置孔子于死地。 第三,征服了一批原本十分傲慢的统治者。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桓 子本来是十分骄横傲慢的,但是当他目睹孔子的为政才能后,也不能不为 之折服。所以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到达曲阜城时,叹息着说:“先前这国家 差不多要兴盛了,都是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没能兴盛。”他还对他的 儿子季康子说:“我死了,你一定会成为鲁相。你当了鲁相,一定要召回 孔子。” 第四,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学生。《论语》中记载,有一天,陈子禽 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 说:“我老师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夫子如 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 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 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老师活着是十分荣耀的,老 师死了是极其可惜的。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这不是学生对老师的奉承 , 而是学生对老师的诚服,是孔子人格力量使然。所以,我们切不可因为孔 子从政时间短就认定他是一个空头理论家。 今天,孔子的肉体虽然早就离开我们,但是他的思想不仅一直没有离 开过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进发出越来越绚丽的光华。他的为政思 想,深深地烙印在他身后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身上,浸透在中华民族流淌 的血液中。尤其是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 家学说成为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一代代的英才明主,不断地从孔子政治 思想主张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从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太平“治世”。 孔子的为政思想在许多文献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体现。但是最集中、 最可靠的材料应该首推《论语》。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和听到孔 子始终是在恳切地告诉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当好一个领导者。 它体现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对于一个人而言,学问不是文 章,而是做人做事。做人做事成功还不算,还要把自己的学问用来服务于 国家、社会和天下,体现领导者的精神。 在《论语》中,孔子构筑了他的既重人道又尊天道,并以人民为根 本、以仁德为核心、以孝悌为起点、以礼制为手段的政治思想体系。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论语》就是一部权威的领导学专著。其中关于为官从政 思想的许多合理内核,虽历经2 500多年的历史风雨,仍然在启迪我们一 代又一代后来者怎样当好一个领导者、怎样治理好我们的国家、怎样振兴 我们的民族。

内容概要

本书从孔子的言论中提炼出从政之道,系统向读者介绍了孔子的为政思想,并分三大板块即为政理念、为政艺术、为政条件讲述了当代领导干部应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的为政经验。语言通俗,在对孔子原文进行梳理和阐释之后,结合当今的形势和需要阐发了为政之道,以古鉴今,是领导干部锤炼领导素养、修炼领导艺术、提高领导能力的有益参考。也可作为各级干部学院和行政学院培训干部的良好教材。

作者简介

陆元兵,湖南衡阳人,文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办公厅,曾参与《领导戒律要略》等著作的编撰。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篇 为政理念
以“仁”为本
为政以德
重视制度
慎用刑罚
诚信至上
政以才兴
理论先行
天下为公
珍惜羞耻感
为官知难
心存敬畏
庶富后教
慎重决策
领导三原则
藏富于民
重视乐教
第二篇 为政艺术
读懂“政治”
认识“领导”
明辨“政绩”
不摆官架子
当好副手
摆正位置
忠诚上司
善待下属
超脱事务
低调一点
耳聪目明
善于自省
保护自己
说话是门艺术
用心谋事 务实做事
调研成败在态度
当断要断
第三篇 为政条件
善待政声
好好学习
敢于担当
有德还要有才
勤劳节俭
忍小顾大
慎交朋友
慎过“三关”
正确对待错误
弄懂快乐的真谛
正确对待升迁
坚决远离迷信
不要无端猜忌
不能结党营私
不能鼠目寸光
不要患得患失
喝酒要有酒德
做君子远小人
附 录
孔子年谱
参考文献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视”、“观”、“察”,这是对一个人从言行的动机到做事的手段和途径进行的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考察。这样考察一个人,又怎么会错失人才呢?孔子提出的这些选任标准,不难使人联想起现在的公开招考。为了增加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招考的过程中采用了笔试、面试、公示等环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不过,孑L子早就提醒了我们:“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也就是说,可以使用面试这个方法,但千万不要迷信面试。小心有些人可能就是一些面试专业户,面试时回答问题无可挑剔,但是到了工作岗位后,其表现与面试时所说可能完全相反。所以,不要因为一个人面试时说得好就认为这人思想好、能力强;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在面试时说得不怎么样就认为这个人就不怎么样。因为,“有德者不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有道德的人必定有好言辞,有好言辞的人不一定有高尚的道德。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这个人的行为。对于公示这个方法,孔子也早就看到了它的不足。他的建议是:“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也就是说,采用了公示,但是如果碰上有许多人举报他、讨厌他,就要特别注意了,要仔细调查,或许是这个人品德行为的确出了问题,但也有可能是其正确的主张和做法一时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大家因此借机报复;对于那些普遍反映很好的人,也一定要认真调查,仔细分辨,要谨防有些人平时就喜欢蒙骗百姓、博得大家一时的好感。这样的人不是没有,自古以来,就屡见不鲜。《史记》中记载,齐威王当政以后,向他的左右了解地方官员的情况,左右都说阿大夫是最好的,即墨大夫是最坏的。齐威王又亲自深入到各地明察暗访、向老百姓调查了解,不料结果与左右说的截然相反。事实是即墨大夫管理的即墨地区“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而阿大夫管理的阿地却是“田野不辟,民贫苦”。

编辑推荐

《孔子教你如何从政》编辑推荐:以人民为根本、以仁德为核心,以孝悌为起点、以礼制为手段,孔子的为政思想在许多文献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体现。但是最集中、最可靠的材料应该首推《论语》。在(论语)中,孔予构筑了他的既重人道又尊天道,并以人民为根本、以仁德为核心、以孝悌为起点、以礼制为手段的政治思想体系。其中关于为官从政思想的许多合理内核,虽历经2500多年的历史风雨,仍然在启迪我们一代又一代后来者怎样当好一个领导者、怎样治理好我们的国家、怎样振兴我们的民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子教你如何从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从另一个角度来阐释孔子
  •   每个当今的官员,都要以古为签,认真一读
  •   还没事的及看呢,想着应该不错.
  •   可供参考,可供参考。
  •   在图书馆看到后,搜索到后买了留给儿子看
  •   书很好不错。快递也很给力
  •   国学精品,很好
  •   无聊,谁都能写本书呢?看两眼就看不下去 了
  •   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借助历史故事来说明道理。
  •   书买太多,还没轮上看,先屯着
  •   以民为本,建设民主国家。
  •   简单看了一下,没看完,感觉还可。
  •   闲来无事,翻翻看看,蛮好
  •   没怎么看么
  •   挺好的一本书,我很喜欢。
  •   作者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办公厅的干部,这本书针对的读者也有一定的范围哦。权作参考吧,毕竟论语是一个聚宝盆啊!
  •   看了看目录和前面几页,虽说作者写的可以,但是其他的孔子论语做人做官为官之道的都相似,多看看也无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