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作者:乌云娜  页数:240  

前言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能不能创新,去不去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有没有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创造力对于创新是必要的,无论身处哪个领域,我们都应该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大力提升创造力,然后将其转变成创新。这种创新将会促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会为我们的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切发展的先导,是衡量发展水平的根本指标,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前提条件。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从国际形势上看,一方面,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将继续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这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必须面对原有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压力,面对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压力、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文化渗透的压力。从国内发展形势看,一方面,在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人们思想观念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给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再一方面,按世界通行的规则办事的要求,促使我们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制度政策、方法措施方面,都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管理需要和符合国际惯例。因此,在复杂多变、压力巨大的国内外环境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出发,准确把握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探索一切新规律、新理论、新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重任。我们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市场经济体制,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思想观念上要有创新意识,树立市场观念、开放观念、效益观念、生态观念,在具体工作中要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随着时代的步伐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有政治思想素质、知识业务与技能素质、思维素质、心理意志素质、体能健康素质等。科学思维不但始终贯穿于人们的整个综合素质中,也贯穿在人们的各种能力中。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能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得出具有开拓性的、崭新的理论和选择。只要具备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就能在复杂变化的局势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点,进行理论创新;只要具备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就能敏锐地感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发展,在具体的管理、服务实践中既“讲政治、懂业务、善管理、敬业精神强”,又能进行制度创新;只要具备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就能保持思维的活跃与弹性,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避免思想保守、僵化、落后,进行思维方法创新,最终步入创新能力的新时代。    本书运用“思路+方法+能力”模式,通过生动的语言、独到的视角、妙趣横生的小案例,加以概念的系统解读,向人们诠释了科学思维的本质及多种思维视角的魅力,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思路改变心态,心态驾驭人生;方法左右习惯,习惯成就梦想;能力改变人生,人生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品读经典的同时,手握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思维技术,提升科学的思维品质,优化思维结构,在创新能力广阔的舞台上,展现我们的精彩人生。

内容概要

 
《创新力》对创新力的本质与创新力的灵魂,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原理与创新原则,创新意识与创新潜能,创新力的激发,提高创新力的意义、方法和途径,以及为培养提高创新力创造舞台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本书向人们诠释了科学思维的本质及多种思维视角的魅力,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创新与创新能力概说
 一、创新的含义
 二、创新的特征
 三、创新的原则
 四、创新与继承
 五、创新与创造
 六、解读创新原理
 七、聚焦能力本质
 八、思维能力的实质与思维创新的特点
 九、创新能力的概念
 十、创新能力的特征
 十一、创新能力的基本类型
 十二、创新能力的结构体系
第二章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
 一、思维方式的含义、特征、要素与类型
 二、思维品质及其特征
 三、科学思维的含义、特征与核心
 四、创新思维的内涵、特点和作用
 五、创新思维的原则
 六、创新思维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 创新的思维形式
 一、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二、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四、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
 五、逆向思维与侧向思维
 六、超前思维与后馈思维
 七、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八、单向思维与多维思维
第四章 创新的思维方法
 一、科学思维方法的演进
 二、归纳-演绎思维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
 四、系统思维方法
 五、博弈方法
 六、猜想-反驳方法
 七、记忆思维方法
 八、实证方法
第五章 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唤醒创新潜能
 二、树立创新意识
 三、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激发创新思维
 五、优化思维结构
 六、运用创新思维技术
 七、营造宽阔的创新舞台
第六章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测评
 一、思维方式测试
 二、直觉能力测试
 三、想象思维能力自测
 四、逻辑思维能力自测
 五、发散思维能力自测
 六、逆向思维能力自测
 七、创新能力自我测试
 八、创造力测试
 九、独立性能力测试
 十、工作创意测试
附录 经典案例解析
参考文献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二,对发明创新设想进行技术方法可行性检查。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现有的条件的制约。在设想变为成果时,还必须进行技术方法可行性检查。如果设想所需要的条件超过现有技术方法可行性范围,则在目前该设想还只能是一种空想。第三,对创新设想进行功能方案合理性检查。任何创新的新设想,在功能上都有所创新或有所增强。但一项设想的功能体系是否合理,关系到该设想是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因此,必须对其合理性进行检查。2.相对较优原则创新不可盲目追求最优、最佳、最美、最先进。创新产物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创新过程中,利用创造原理和方法,获得许多创新设想,它们各有千秋,这时,就需要人们按相对较优的原则,对设想进行判断选择。具体而言:第一,从创新设想或成果的技术先进性上进行各自之间的分析比较,尤其是应将创新设想同解决同样问题的已有技术手段进行比较,看谁领先和超前。第二,经济的合理性也是评价判断一项创新成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各种设想的可能经济情况要进行比较,看谁合理和节省。第三,技术和经济应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它们的协调统一构成事物的整体效果。任何创新的设想和成果,其使用价值和创新水平主要是通过它的整体效果体现出来。因此,对它们的整体效果要进行比较,看谁全面和优秀。3.机理简单原则创新只要效果好,机理越简单越好。在现有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如不限制实现创新方式和手段的复杂性,所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远超出合理程度,使得创新的设想或结果毫无使用价值。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使用繁琐已成为技术不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机理简单原则。4.构思独特原则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在《孙子兵法·势篇》中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所谓“出奇”,就是思维超常和构思独特,创新贵在独特,创新也需要独特。在创新活动中,创新构思要具有新颖性、开创性及特色性。以上是在创新活动中要注意并切实遵循的创新原理和创新原则,这都是根据千百年来人类创新活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提炼出来的,是创新智慧和方法的结晶。它体现了创新的规律和性质,按创新原理和原则去创新并非束缚你的思维,而是把创新活动纳入安全可靠、快速运行的轨道上来。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发展。否定继承,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创新,则就没有科学的发展。1.继承是对以往科学知识积累的接受和保留科学的发展都是从已经获得的科学水平出发的,它每前进一步都要以前一步为基础。学习和运用前人和同时代人科学成果是继承的一般形式。继承是对以往科学知识积累的接受和保留,继承性表明科学的发展与以往科学成就相互连续的特性。科学的继承主要包括科学成就的继承和科学问题的继承两方面。前者主要包括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所取得的成果的继承;后者主要包括在理论和实验层次上以及实验和理论相互矛盾所提出的一系列科学疑难问题的继承。科学的发展必须以前人的成就为基础,也就是说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离开了前人所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发展和创新,但科学的继承并不是消极的前后相继和兼容并蓄,而是充满着批判的、革命的精神。批判地继承就是辩证的扬弃,科学继承的目的在于发展和创新。2.创新是科学的变革和新发展继承可以使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扩大和加深,但不能使科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创新,才能使科学出现新的飞跃。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根本目的,对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创新主要表现在理论和实验两个层次上。从理论层次上看,创新主要表现为:(1)科学理论的创新。在扬弃错误理论的基础上创立新的理论。(2)科学理论的拓广。包括在功能上的拓广和在范围上的拓广,前者是以较全面的理论代替较片面的理论,如波粒二象性就是对光的波动性和光的微粒说的辩证否定;后者是以普遍的理论代替局部的理论,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把经典力学作为一种特殊情形包括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大大拓展了理论体系。(3)科学理论的完善。包括在内容上的综合和在形式上的精确。从实验层次上看,创新主要表现为:(1)实验仪器的更新。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创新越来越依赖精密的实验设备。(2)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对于科学实验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创新起源于人对事实所在的感受、评价和态度,起源于人的价值评价和价值追求。当事实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改变事实的欲望或希望,而这种欲望或希望是由人们对特定事实的感受、评价和态度所引起的某种价值评价和价值追求。正是这种价值评价和价值追求,才引起了人们的创新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说,创新是一种愿望、欲望和态度,是一种价值取向,创新活动是由这种价值取向所引发的主体活动。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说,求新、创新是人的最本质的价值追求,马克思将其称为人的类特性,并将这种类特性表述为自由自觉的活动。由此可见,人们对事实的感受、评价和态度引发了创新的愿望和欲望,形成了创新的动机和需要,进一步引起了创新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从而使事实世界发生了目的性的改变,使人的生活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并参阅和引用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汲取了其中的智慧精华。除了尽可能在注释和参考中列出外,由于篇幅所限等原因,未能全部一一注明,在此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及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在此特向洪向华、李春林、图布新、高娃等同志,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致谢意。    作者    2012年1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    ——毛泽东    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鲁迅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爱因斯坦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乔布斯

编辑推荐

《创新力》编辑推荐:为什么是牛顿?为什么是乔布斯?……创新改变世界,决定未来,成就人生。创新力是生产力·软实力·核心竞争力。挖掘创新潜能·培育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的行动指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新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