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李魁彩  页数:207  字数:132000  

前言

中华大地,胜景如林,山河壮丽。古往今来,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激情和豪兴。    毛泽东出生在风景如画的韶山冲,自幼对青山碧水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游历有着罕见的兴趣。他十分赞赏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经验,尤其向往司马迁周游天下名山大川以开阔胸襟的壮举。    毛泽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历程中,从韶山的农家茅舍,到北京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无论是前期的军旅生涯,还是后期的政务考察,都有着非常丰富而独特的游历经历。    青年时代,他“石头当枕,蓝天为帐,月亮为灯”,徒步环游湖南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游览了沿途的名胜古迹;成年后,他游览颐和园,散步香山,漫游西湖、东湖,海宁观潮,趵突泉边传笑声,滴水洞里寻乡土情;他登井冈山,踏庐山,三上北高峰;他寻访孔墓孔庙,参观古刹,拜访方丈;他畅游湘江,击浪北戴河,多次横渡长江;他天坛留影,徐州怀古,明孝陵前论是非;他祭岳坟,游袁茔,览十三陵,凭吊中山陵;他参观古天文台,察看都江堰,踏春杜甫草堂……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青山碧水,他的游览轶事传遍大江南北。    在毛泽东的游览视野中,始终把祖国的自然、历史、民情、文化、贤人融为一体。一草一木地寻看,一山一城地登临,一溪一河地停留,都使他坠入思接千载、精骛八极、浮想联翩的情境之中。人间世情不断地撞击着他的心扉,逝去的英雄贤哲一个个向他走来,开始默契的对话。    游览既“养气”又“益气”,提高了审美主体的性情才气。毛泽东曾经说过:“过去我们打游击,是旅行家,旅行了几十年”,号召建设时期的干部“还要当旅行家”,搞好调查研究。他强调:“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把游览从单纯的游山逛水,提到调查研究洗刷唯心主义的高度上。    毛泽东总是在游览中经营着他的“诗词余事”,在做“江海客”的同时,产生许多令人赞叹的诗词作品,记录下祖国山川物象,把游情和诗意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再现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绮丽。而旅行和创作所表现的山河深情、诗人气质,又从一个侧面展露出他伟人的博大胸襟、崇高感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在游历中产生的作品《七律·登庐山》、《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等,都充分显示出革命家睥睨往古的气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高昂的革命意志与浩大的山川景象相互交映,使他的山水诗词“独有豪情,天际悬日月,风雷激四海”。    毛泽东在游历中对每个名胜古迹都是反复观察。他对名胜古迹极富感情,有些古迹不止一次去游览,所过之地不是简单地浏览一下,观光而已,而是联系到古迹的历史渊源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典故,反复加深印象和提炼精华,做到古为今用。    毛泽东在游历中始终不忘劳动人民的疾苦。他在游历中除了观赏祖国的青山碧水,体悟中国古老的优秀文化外,时刻不忘劳动人民的疾苦。对于关系人民利益的荒山的绿化、水利的建设、农田的耕种、人民生活的改善、文物古迹的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无不细心观察,提出建议,造福于民。他在游历中,无论多么累,从来不骑马,不坐滑竿。他认为坐滑竿就是骑在人民头上,人家汗流浃背,自己安静悠闲地欣赏风景是不人道的,良心上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总是一根竹拐棍伴随他整个游程。    为了再现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对毛泽东的游历轶事进行分析整理,编著成册,并注意将故事性、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读者饭后茶余阅读,不仅能陶冶性情,增长才干,而且能强烈感受到山河壮丽、豪情犹在,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振奋起爱我中华的情怀。在诸多同志的支持下,该书正式出版,将和读者见面!    应该说明的是:河北省南宫市委组织部的石景同志,为本书的成稿做了大量工作,并参与部分内容的写作。由于种种原因,封面上没有著出石景同志的名字,在此表示歉意,并对石景同志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感谢毛泽东的摄影师吕厚民先生为全书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图片,感谢为本书提供风景图片的庐山、莫干山、雁门关等景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    作者    2012年7月

内容概要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由李魁彩所著,毛泽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历程中,从韶山的农家茅舍,到北京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无论是前期的军旅生涯,还是后期的政务考察,都有着非常丰富而十分独特的旅游经历。
在毛泽东的浏览视野中,他始终把祖国的自然风貌、文化古迹、风土民情融为一体,在浏览中充满诗情、史思,以及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以珍贵的照片、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充满感情的笔法,完整展现了毛泽东行走天下荡气回肠的历程,带读者重游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伟人情怀!

作者简介

李魁彩,1968年入伍,在第二炮兵某部任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有九部作品出版,其中,一部获国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三部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部获二等奖,两部获三等奖。曾编著过反映毛泽东革命生涯的大型纪实作品《谁主沉浮》等。

书籍目录

昆明湖畔王气在,万寿山上彩霞飞
——颐和园中,毛泽东谈天说地
赴京赶考驻西山,香山脚下有双清
——双清别墅中,毛泽东掌控乾坤
天地日月乾坤定,祈年殿外紫气来
——毛泽东与民主人士畅游天坛
皇家龙脉大动土,为民挖出龙涎湖
——毛泽东与十三陵水库的特别情缘
权力之巅紫禁城,皇家禁苑大故宫
——毛泽东三进故宫,笑谈历史风云
坐地日行八万里,察古观今一瞬间
——北京古观象台上,毛泽东笑点宇宙
武夫当国乱春秋,革命功成苦难多
——袁世凯墓前,毛泽东讲述革命史
山海关前落幽燕,不见当年秦始皇
——毛泽东山海关上观沧海、评始皇
大浪淘沙海潮卷,北戴河中打渔船
——毛泽东畅游北戴河
白云山前战马嘶,黄河西口冬风烈
——战争间隙,毛泽东信步逛庙会
五台山上观太行,黛螺顶上一文殊
——五台山上,毛泽东神游天方世界
战死沙场万骨枯,白云悠悠雁门关
——雁门关下,毛泽东吊古凭今
西子湖畔好事多,断桥烟花人缠绵
——西湖柳下,毛泽东笑谈古今往事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何处不青山
——刘庄:毛泽东心中的第三个家
旭日东升照玉峰,神峰相对一南北
——西湖边上,毛泽东比较南北峰
神仙避暑一胜地,寰球何处两清凉
一莫干山中,毛泽东论关公、赞绿化
夕照山间有蛇灵,南屏山上雷峰塔
——夕照山下,毛泽东话说白蛇
万山之祖玉皇山,玉皇顶上佛坐禅
——神山寺中,毛泽东抽签论神仙
苏白堤上岳飞墓,精忠报国满江红
——岳飞墓前,毛泽东敬献花圈
绍兴水载乌篷船,粉色莲花染东湖
——东湖岸边,毛泽东笑谈红楼
千古一线钱塘江,天上人间望海潮
——钱塘江畔,毛泽东笑指海潮
济南有泉七十二,英雄名土一百八
——毛泽东游历济南,了却少年夙愿
夫子看似能齐家,尚未治国平天下
——孔庙孔林中,毛泽东说孔子
云龙山上白云飞,九里山中隐士魂
——彭州城外,毛泽东登山谈点兵
革命尚未真成功,同志仍需再努力
——毛泽东拜谒南京中山陵
洪武大帝英姿在,留名青史逊太宗
——明孝陵上,毛泽东评说朱元璋
虎踞龙盘金陵水,紫金山上天文台
——天文台上,毛泽东观太阳黑子
龟蛇两山相对出,武汉东湖藏蛟龙
——毛泽东慧眼识东湖
神泼墨绘岳麓山,缕缕书香万年长
——毛泽东三十年后重上岳麓山
少年同学主沉浮,橘子洲头万户侯
——湘江水畔,毛泽东几度畅游
煎炸烹煮是人间,酸甜苦辣火宫殿
——毛泽东闲游火宫殿,趣品小吃
古乐萦绕韶山冲,卧虎坪上滴水洞
——毛泽东情系韶山,数度回故乡
香炉日照依旧在,但愿识得真面目
——庐山雾霾中,毛泽东掌控中国风云
善男拜水都江堰,信女问道青城山
——都江堰上,毛泽东畅谈控沙治水
皇叔托孤有真意,巴蜀古都白帝城
——毛泽东游三峡,幢憬建大坝
作诗写史杜公甫,清贫寒士一草堂
——杜甫草堂,毛泽东评谈杜甫
苍龙游戏邕江水,南国天堂小南京
——邕江水岸,毛泽东思今怀古

章节摘录

1949年3月25日凌晨,毛泽东怀着兴奋的心情,乘火车来到了北京。列车到达清华园站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在晨曦朦胧中改乘吉普车,驶往颐和园。    毛泽东极为关注颐和园的安危。辽沈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受命分两路挥师入关,会同华北军区的主力,出其不意地对张家口、北平、天津形成了包围态势。其中的一支快速部队,在北平西部重镇南口稍加休整后,立即向颐和园逼近。这支快速部队的特殊使命,就是要在解放军对北平发起总攻击之前,把东方文化明珠颐和园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不使其遭到丝毫损伤。    当时,驻守在颐和园的国民党军,有两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他们占据着万寿山制高点,架起了大炮,挖好了战壕。知春亭、佛香阁、丁香院,就连昆明湖畔的石舫,都变成了军营,眼看颐和园就要变成战场。就在双方准备激战之时,传来毛泽东的命令:“要留下这一片安全的绿洲。”中央军委的电报具体指示解放军,不能在故宫、颐和园的宫殿前拴战马,也不能让枪弹擦破墙皮。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后,平津前线司令部紧急命令这支先遣部队停止攻击颐和园,改攻颐和园西北的红山口。攻下红山口后,颐和园的敌人迅速逃跑了,解放军完好地保护了这座皇家园林。颐和园成了人民解放军华北前线指挥部的所在地。如今,又成了中共中央进军北平的第一站,也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北平后的第一个歇脚点。    当毛泽东一行抵达颐和园时,这里已经不见人影。原来,因为北平刚解放,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很多,破坏、暗杀活动猖狂,不能不严加防范,所以,游人全被社会部部长李克农派人清理出去了。    当然,李克农等人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这一措施却犯了毛泽东的“忌”。按往常的习惯,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总要找一些群众拉拉家常,很多的社会情况就在这“家长里短”中弄清楚了。这回可好啦,进了北平后,连群众的人影都不见了。人全赶走后,要水没水,要饭没饭,下午还要去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呢。毛泽东不禁发了脾气:“你们搞什么名堂?先来的人都干什么吃去了?”    社会部的同志忙解释,把人清理出去是为了安全。    毛泽东大声说:“你蠢么!你把水全排干了,你那个鱼还讲什么安全?你安安全全干死在那里,饿死在那里吧!”    这时,在一旁的朱德以和缓的口气开导社会部的工作人员:“我说同志啊,安全警卫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不相信群众啊,把一切人都看成有问题,那不是成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了吗?”    最后,还是随行人员灵机一动,跑到颐和园外面的饭馆,买来米饭和三菜一汤,解决了中央领导人到北平后的第一顿饭。    毛泽东打电话要颐和园负责人柳林溪到景福阁谈话,详细询问颐和园的情况。    万寿山东部山顶的景福阁,乾隆时为菊花形的昙花阁,慈禧重修时,改建为景福阁。景福阁南向,前后各五间,有曲廊相通,四周曲廊满缀宫灯,远看如列星。凭栏四望,全山景色映入眼底。慈禧喜欢这个地方,每年七月初七在此祭牛郎织女,八月中秋在此赏月,九月重阳节在此登高,吃福、禄、寿、喜。盛夏伏暑季节,慈禧常在这里和后妃、宫女们押宝、推牌九,名叫“过阴天儿”。“过阴天儿”用膳时,由膳食房到景福阁,沿途排列许多太监,接连传递饭菜。按照规定,参加传膳的太监只能穿袍褂,不准用雨具,遇到狂风暴雨,就被雨打得如落汤鸡。1948年,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时,曾在景福阁里举行和平解放北平城的谈判。    在景福阁的东北方有一所坐北向南的小住宅,这便是益寿堂。街门为垂花门,门内有益寿堂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四周围以砖墙,满墙雕刻花纹和博古文玩图案。    P2-3

编辑推荐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由李魁彩所著,为了再现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笔者根据有关史料,对毛泽东的游历轶事进行分析整理,编著成册,并注意将故事性、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读者饭后茶余阅读,不仅能陶冶性情,增长才干,而且能强烈感受到山河壮丽、豪情犹在,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振奋起爱我中华的情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好书,要读书和思考同时进行。跟随我们国家的第一代伟人之一毛泽东主席去领略他的一生那些动人的风彩,特别能激起一股力量,从而借览对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品伟人风采,写天下文章。值得探讨。
  •   学习伟人精神,感受伟人情怀,陶冶情操,爱我中华!
  •   内容较简单,还行。
  •   书已如数收到了,好啊!!!!!!
  •   跟一代伟人行读天下,心灵得到了升华
  •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由李魁彩所著,毛泽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历程中,从韶山的农家茅舍,到北京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无论是前期的军旅生涯,还是后期的政务考察,都有着非常丰富而十分独特的旅游经历。
  •   选题独到 !体例尚可 ! 内 容稍嫌单 薄!
  •   很好的书 很快的递送 保护的也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