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萨特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柳鸣九  页数:221  字数:21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与萨特、波伏瓦在一起(代序)到了巴黎,安顿了两天以后,我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蒙巴纳斯公墓去看让-保罗•萨特。很自然,在我向法国外交部文化技术司提名要见的作家名单中,西蒙娜•德•波伏瓦也就名列首位了。我想去和她谈萨特。同行的金志平同志当然也乐于陪我去会见这位当代著名的法国女作家,萨特的挚友、终身伴侣。其实,我去看萨特并不止一次,到达的第二天,我们在蒙巴纳斯区办事时,经过那有名的公墓,我就不大合时宜地要进去先看一看。我看见了萨特就躺在进大门不远的墙根下。正式凭吊的那天,天气阴凉,天空中迅速吹过一阵阵灰黑色的云,似乎雨意很浓,使行人有点担心,但又没有下。巴黎的10月总是这副德行,很少有晴朗的时候,不过,风倒是没有半点寒意,只使人感到凉爽而已。公墓外宽阔的人行道上,有几排高大的洋槐,在风的吹拂下奏出了和声。地面只散乱着少许刚刚发黄的树叶,如果不是前天夜间下了雨,也许它们还不会落下来。巴黎温和的10月,本来就无意于驱走绿意,更谈不上要以霜寒对枝叶相逼了。蒙巴纳斯公墓就在艾德加•基内大道旁,外有高大的布着常春藤的围墙,看去就像一座巨大的庄院,站在大门口,面前呈一“⊥”形的两条柏油路,构成了墓地的主要交通干线,横路与围墙平行,从大门口往右走不上二十步,就可以看到在一大片古老的灰黑色墓碑中,有个浅黄的石墓,墓碑只有一尺来高,上面有简单的两行字:让-保罗•萨特1905—1980要是没有那浅新的颜色,让-保罗•萨特是不引人注意的,他只在一片丛立的墓碑中挤出了一块小小的地方,远远不及那些不见经传但先占好了地盘的邻居们那么有气派,和他们那些高大的“门牌号”相比,他的那块低矮小巧,也没有任何装饰性的雕塑,朴实无华。但不同的是,我每次来的时候,萨特墓上都有鲜花:水仙花,菊花,玫瑰花,鸢尾……有的是花束,有的是盆花,而他那些邻居巍峨的府第前,却缺乏这些鲜艳的有生命力的色彩。尽管墙外的大马路上汽车来往不断,墓地毕竟是墓地。一片凄清。一片寂寞。在这个简朴的墓前,如果只是为了“到此一游”,一分钟也就够了。可是,因为墓中这个人物和我自己近两年的工作颇为有关,所以这天我在这个毫无游览观光价值的地方,却流连了将近一小时之久。萨特的作品我早就读过一些,对他的情况也算还不陌生,因此,1979年在全国外国文学工作规划会上的发言(即《关于西方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里,专门谈到了他。那篇发言是针对日丹诺夫对西方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偏颇的论断长期在中国的影响而发的,目的只求冲破一些不合理、不切实际的极“左”的条条框框,以促进对现当代西方文学的评介和研究。这个发言曾经引起了多数同志与读者的共鸣,也有一部分同志善意而坦率地提出过商榷,这些都使我感到亲切、自然。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6月,我应《读书》之约,写了《给萨特以历史地位》一文,发挥了前文中的一些观点,可是,不久,我就在一次全国性的外国文学工作会议上,亲耳聆听了一个针对该文的大批判的发言,什么“批评日丹诺夫就是要搞臭马列主义”等等。我没有作任何答辩,只是下决心尽早把萨特资料专集编选出来,也算是一种答复。正因为经历过这样一些事,所以我带着一种感情在萨特的墓前站了一会,而后,坐在它旁边一条木头已经发朽的破长凳上,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在这里多待一会。我的思绪泛泛地想起萨特生平中的一些事: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反对侵朝战争、侵越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支持法国革命群众运动,挺身而出保护《人民事业报》,拒绝诺贝尔奖金和“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他在哲学上提倡人进行积极的自我选择,以获得积极的本质,过有意义的生活;他的文学作品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他还在作品中抨击和讽刺过种族主义、法西斯残余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狂热。我想,所有这些不正是汇入了当代进步正义事业的历史潮流中吗?不是和我们所经历过的路线平行发展的吗?为什么不可以说他是属于无产阶级的?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名字明确地和俄国革命联系在一起。说“属于”,并不是说“等于”,更不是说“就是”,这是常识,不应该引起误解。何况,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本来都是无产阶级应该继承的。看着金志平同志已经完成了参观整个墓地的任务,从远处走了过来,我结束了我的思绪,也从长凳上站起来,准备往回走。面积不大的公墓只有少数几个凭吊者,的确显得有些空旷,可是,一年多前,萨特葬礼的那天,却曾有好几万人把萨特送到这里,它怎么容纳得了那么多人呢?两天以后,当我和一位法国朋友谈起萨特时,他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说:“我真感到惊奇,那天竟有那么多那么多人为他送葬,什么人都有。”在另一个场合,我又听说,法国学术界对萨特的研究越来越细致,已经有了相当一批萨特学学者,不久还将成立萨特中心。萨特是人们公认的思想史上的一个伟人,这在法国已经是无需再争议的了。其实,何尝在法国如此呢?在世界其他地方,萨特也被作为人类精神领域中一块高耸的里程碑而成为了学术研究中的一个巨大课题。今年上半年,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怀德纳图书馆的书库里,亲眼看到世界各国出版的评介和论述萨特的专著,就有整整两大书架之多。可惜萨特已经去世,我来巴黎太迟了。不过,西蒙娜•德•波伏瓦还在,在我的心目中,她与萨特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他们在求学时代就相识并成了终身伴侣。只不过他们为了表示对传统习俗的藐视,而从未举行结婚仪式;他们同时开始创作活动,她帮萨特建立了人类思想发展历程中存在主义这一独特的路标,她以与萨特思想倾向一致的作品,而和他在当代法国文学史上构成了影响深远的存在主义文学;她在政治上始终是萨特的同志和战友,共同参加过反法西斯的斗争,从事过种种进步的事业,一同访问过新中国,对中国一直怀着友好的感情;在生活上,如果用简单化的语言来说,她实际上是萨特的妻子,萨特一生得力于她实在不少,30年代,萨特一度精神不正常,是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经济上和生活上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帮助和照顾他恢复了健康。他们两人在巴黎虽然各有寓所,但相距甚近,几乎是每天,萨特总是从他的住处,步行来到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家,在这里看报、读书、讨论问题、修改稿件,度过整整的一天……不过,当我来到巴黎后,却听到了关于他们的生活的一些传说:萨特最后十年身边包围了一批左派青年,他又收养了一个女儿,他与西蒙娜•德•波伏瓦疏远了,甚至逝世时并没有什么遗物留交给她。有人就企图利用这些情况,把这两个人分割开。历史的基本现实,往往总有一些局部的现象来遮盖,正像蓝澄澄的天空里,有时总要飘过几朵障眼的云霾。我把上述的传闻与数十年来的基本事实作了一个比较,觉得它们微不足道,我还是把萨特与西蒙娜•德•波伏瓦看做一个整体,因此,我几乎是怀着见萨特的心情来到了西蒙娜•德•波伏瓦的门前。门开处,一位衣着雅致、气派高贵的老太太站在我们面前,从面部的轮廓上,我马上认出了这就是我在照片上见过的与萨特在一起的那位风姿绰约的少妇。她的老态是非常明显的,虽然体格清瘦,但是动作迟缓,远远不如我后来会见的法国当代文学中另外两位著名的老太太娜塔丽•萨洛特和尤瑟纳尔那么精悍、灵活、自若,尽管她们的年龄比波伏瓦都要大五六岁。她裹着一条浅黄色的纱巾,包裹的式样有一点像斯达尔夫人那著名的头像,她穿着浅色的衬衫,灰蓝色开胸的羊毛衫里,又露出罩在衬衫上的雪白的绒背心,下面则是一条墨绿色的绒裤。如果说她身上的色彩是丰富的话,那么,房间的色彩就不知丰富多少倍了。浅黄色的墙壁、浅灰色的窗纱、深红色的帷幕,墙壁四周的上方是悬空的书架,书籍繁浩的卷数和式样,又必然带来缤纷的色彩。屋内的陈设琳琅满目,各种美术作品,东方和西方的古董,沙发、灯罩、茶几都呈现出各种式样和颜色。鲜花也有好几种:洁白的兰花、鲜红的玫瑰……墙壁四周的下方,是一圈着地的书架,除了书籍以外,还有数不清的唱片和更加数不清的小摆设,其中有中国的泥人和皮影。室内到处都有她与萨特的照片,有的挂在墙上,有的放在书架上、茶几上或书桌上。这是她的客厅,也是她的书房,她的书桌就在一个角落里,那里更是集中地摆着萨特的照片。房间的中央,有一架好看的绿色螺旋形楼梯盘旋而上,通往一套房间,显然那是她的寝室和其他的用房。萨特就曾在这里度过了好些时光,这就是萨特的第二个家。他常坐在哪张沙发上听西蒙娜•德•波伏瓦给他念报?他是从什么时候起,微弱的视力开始失去了对这里的丰富色彩的感受?她把我们让在房间的一角,这里有好几张彼此靠近的沙发。我先向她表示问候,并针对上述的传闻和说法,特别强调我不仅是把她看做当代法国文学中的大作家,而且是把她看做萨特最亲密的战友和伴侣来致以问候的,这使她显得有些高兴。我感到,那似乎是一种突破了沉郁心情的高兴。我们开始谈到了萨特。陪同的沈志明同志向她介绍了我对萨特的研究和评论。西蒙娜•德•波伏瓦一听到这些,像关心自己最重要的事一样,就单刀直入地问我对于萨特的观点和看法。我陈述了我的一系列观点,她注意地听着,不插话,不出声,只是点点头,从她的表情来看,我觉得她似乎对我认为萨特是法国文学中从伏尔泰开始的作家兼、斗士这一传统在20世纪最杰出的代表的这一论点最为欣赏。在我说完以后,她对我的陈述总的表示了赞同的态度:“我同意您的看法。”这时,我发现,话语不多但却干脆而毫不含糊,似乎是她的习性。接着,她又详细问我《萨特研究》的内容,萨特的文论选了哪几篇,萨特的小说和戏剧选了哪几部,等等。我一一介绍的时候,她都频频点头,表示了赞同,并且向我提出,希望将来出版后,能寄给她一本。这时,我发现一个对我来说颇为严重的问题,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小时了,而我想要和她谈的问题还没有开始。她的身体显得并不怎么太好,难道好意思占用她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何况,听说她也是法国作家中轻易不见客的一个,每次见客时间都不长,甚至对法国那些萨特学的学者几乎一概拒而不见……我赶快提出我的问题:“您是最了解萨特的人,我想听听您对萨特作为一个战士、一个文学家、一个哲学家所具有的最可宝贵的价值的看法。”我想用这样一个大题目引起她大段的论述,没想到她的回答却是这样浓缩:“萨特作为思想家,最重大的价值是主张自由,他认为每个人必须获得自由,才能使所有的人获得自由,因此,不仅个人要获得自由,还要使别人获得自由,这是他作为社会的斗士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我并不认为这种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一致的。但现在不是作对比和分析的时候,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她多谈一些,使她谈得具体一些,于是,我赶紧接过自由的话题,谈到了萨特与加缪在自由观上的区别,萨特不脱离社会条件,而加缪却有些形而上学。果然她接下去了:“在萨特看来,只要作为一个人,就要获得自由,并且,在争取自由的时候,要知道别人也是缺乏自由的,因此,也应帮助别人获得自由,当然,不是形而上学的自由,而是具有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自由。是的,加缪也提倡自由,但只是人自身所要求的一种抽象的自由,而萨特,他虽然也认为自由是人自身的内部的要求,但他同时认为必须通过具体的社会环境,既要超出眼前的物质利益,也要通过物质利益表现。”她说这些话的时候,都是以干脆利落、斩钉截铁的口吻,声音有点发尖,因此,更加显得严肃,完全像是答记者问,而当她发言一完,就不再作声,等待着对方的新问题和新反应。我把问题引到萨特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我看来,萨特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可以算得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朋友。“当然,他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朋友。”西蒙娜•德•波伏瓦迅速地作出了回答,“他虽然也写过分析评论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但他是在尊重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这样做的,照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应该是发展的,所以,他主观上想要尽可能补充马克思在有生之年所创立的学说,譬如说,马克思对人本身的研究并不充分,萨特想在这方面加以补充,总的来说,他对马克思主义还是很尊重的。”我很清楚,西蒙娜•德•波伏瓦是言之有据的,萨特在晚年的时候,就曾明确地说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最先进的科学”。不过,她说萨特企图在人自身的研究方面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不足,这与西方批评家认为弗洛伊德在对人的研究方面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不足有何区别,于是,我要求她在对人的研究和发现上,将萨特与弗洛伊德作个比较。“萨特是在尊重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分析和补充的,而且,他主要是尊重与吸收,但他对弗洛伊德学说则不是这样,他主要是进行批评,他认为弗洛伊德主义是机械的,弗洛伊德看到了性和潜意识对人、对家庭的影响,这是对的,但他没有考虑到反作用,因为,人毕竟是人,而不可能完全是性、潜意识的奴隶。”她的回答简要而明确。我又赶快谈到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为引起她的议论,我说,“自由选择”的主张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因而,这种哲学与其说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如说是对某种人生观的提倡。她马上以萨特学权威的态度对我说:“不完全准确,萨特主要的思想是自由选择,不过存在主义哲学还有另外一些意思,如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对人来说,人最重要的是本质,不过,人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本质的,即通过存在去改变它。”我觉得她这些话只是存在主义的ABC,根本不是对我的本意的回答,不过,她很快就表示了和我相近的理解:“的确,存在主义是一种人生观,不是对世界的解释,它是一种描述,对客观的人生的一种描述。”话题又转到了萨特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西蒙娜•德•波伏瓦告诉我们:“萨特的葬礼是19世纪以来,规模仅次于雨果的一次,从规模来看,人民很爱他,参加葬礼的人不一定很了解他的思想,但都知道他的为人,因为他曾为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而不断进行斗争。参加者有五万人,而且都是自发性的,不像马尔罗那次葬礼是由政府组织的,因为萨特一贯反德斯坦政府,政府当然不会来主持这件事。”从这里,我们很自然地谈到萨特的一生和他的为人,在西蒙娜•德•波伏瓦看来,萨特作为一个人是崇高的,拒绝诺贝尔奖金仅仅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此外,还有他保护《人民事业报》,为了越南难民,把个人的成见抛在一边,和他长期的论敌雷蒙•阿龙一同去向总统请愿,等等。她以明显外露的感情作了这样一个总结:“不仅仅这几个例子,他一生都是如此,因此,他的崇高要从他整个一生来看。”关于萨特,我向西蒙娜•德•波伏瓦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萨特作为一个文学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她简要而全面地谈到了对萨特作品的看法,虽然并未作概括性的评价。关于萨特的剧作,她说,萨特的戏剧完全是古典式的,与现代派的方法完全不同,与荒诞性无关,他剧中的人物和情节都很完整,主人公在历史、现实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并不是抽象的人,而在所有这些剧作中,她,西蒙娜•德•波伏瓦最喜欢的是《上帝与魔鬼》。关于萨特的小说,她认为《恶心》表现了作者的世界观,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因为他在这部作品里发现了人的存在,发现了人的偶然性以及人对世界的敏感性,世界的存在是靠人去发现的,如果人不去发现它,世界有什么意义呢?但发现要靠偶然性。萨特在这部作品里表现了这些哲理,在文学史上要算是一个创举了。她还谈到萨特另一部重要的作品:自传《文字》。她指出,这部作品反映了一个作家的“存在”,从萨特自己的内心生活反映了萨特作为一个作家的生活,其中很多句子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多重的意思,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重性的。她还特别着重谈到萨特的文集《境况种种》,认为这十本文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一定能流传下去,她还告诉我,萨特最重视的也是他这一套文集,希望它能传之于后代,因为文集中有他的文学理论、哲学观点,有对当代政治和人物的看法,反映了萨特时代的人和事。我在一种满足的心情下结束了与西蒙娜•德•波伏瓦关于萨特的对话,把剩下的时间献给她自己。谈起她自己,她一点也没有一般人常有的那种津津乐道的劲头,其实,关于她,她可谈的实在不少。她不仅是当代的一位大作家,而且是西方妇女的一位精神领袖,她一直为争取妇女权利、为反对对妇女的偏见和不合理的习俗而进行奋斗,她的《第二性》(1949)一书已成为西方妇女的必读书之一,是当今西方女权运动的先声。在巴黎,还有这样的传说:西蒙娜•德•波伏瓦经常接见一些不相识的普通妇女,倾听她们诉说自己的痛苦、不幸和苦恼,为她们作些分析和指点,帮助她们解决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难题,如:某个青年妇女与一个男人怀孕,负心的男人却抛弃不管,她今后如何生活,走什么道路,在这关键时刻,她就来找西蒙娜•德•波伏瓦了。因此,西蒙娜•德•波伏瓦在法国有好心的老太太的美名。然而,她却很少在我们面前谈自己,面对我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她只作了最简单的回答,话语比她谈萨特时少得多,似乎她最感兴趣、最关心的是萨特,而不是她自己。关于她为什么写作、在写作中所怀有的信念和原则这个问题,她只说,她经常有所感,有很多话要讲,愿意把它们写出来,帮助其他的人了解世界,了解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关于她自己的作品,她只简单地提了一提《第二性》一书的影响,指出她所重视的是自己的四部回忆录,因为她在那几本书里讲了自己的经历、观感、体会以及有关和萨特的事。关于她近期的工作和创作,她告诉我,不久前她完成了对萨特晚年生活和创作情况的一部回忆录,将于12月份出版,其中附有她与萨特在1975年的长篇谈话,那次谈话是根据录音整理的,最近,她就是为赶阅这本书的校样而搞得很疲倦。至于将来的创作计划,现在暂时没有。关于她的生活和兴趣,她说,她经常到北欧旅行,几乎每年都在罗马度过夏天,在巴黎时,常出去看看电影,对意大利电影颇感兴趣等。半个多月后,巴黎文坛上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回忆录《永别的仪式》出版了,厚厚一大册,正如她告诉我的那样,前半是她对萨特晚年生活的回忆,后半是她与萨特谈话的记录。那次谈话,几乎是他们两人有意对他们大半辈子共同生活的回顾,它清楚地表明,这两个人的不可分割。这是一本带有应战性的书,是对在巴黎流传的关于他们两人关系的某些说法的一种回答。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住在巴黎市中心的一幢公寓里,围绕着她的有丰富的色彩,但她孤单地住在那里。每天,可能有一个做临时工的女仆来替她收拾房间、烧饭做菜。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对她来说是最宝贵、最亲切的呢?该是对躺在蒙巴纳斯公墓墙脚下的那个人的回忆。“怎么可以剥夺掉她最宝贵、最亲切的东西呢?”当我收到西蒙娜•德•波伏瓦赠给我的她那本新作《永别的仪式》时,我这样想。

内容概要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知识界思想解放的春天,中国“萨特研究第一人”柳鸣九与萨特“结缘”,为萨特在文化上进入中国代办了“签证”。30年后的今天,萨特在中国的影响依然巨大甚至无所不在。本书是柳鸣九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有关萨特问题的重要论述的系统结集,带我们一起沿着当年萨特东进中国的历史足印,重温那充满激情的诗意年代。

作者简介

  柳鸣九,著名学者、理论批评家、翻译家。1934年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教授,历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被称为中国“萨特研究第一人”。著有《巴黎散记》《凯旋门前的桐叶》《我所见过的法兰西文学大师》等,翻译与编选有《磨坊文札》《局外人》《小王子》《萨特研究》等,主编《雨果文集》《加缪全集》等。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称号。

书籍目录

代序:与萨特、波伏瓦在一起
萨特为什么重要
给萨特以历史地位——如何认识萨特
从“恶心”到“迷茫”——萨特哲理中的基本现实观
严酷无情的自我精神分析——萨特的自我认知
当以历史唯物主义度量萨特——面对萨特的应有之态
文学中的“存在”与“存在”文学——萨特文学的根本性质
萨特是否过时?——萨特声望受到的挑战与冲击
萨特的永恒价值——关于萨特的不朽意义
萨特的“另一半”——西蒙娜?德?波伏瓦
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波伏瓦的回忆录
一代知识精英的形象写照——波伏瓦的《名士风流》
萨特、波伏瓦与奥尔嘉的“三重奏”——《女客》中的自传性成分
“世纪病”的提出——波伏瓦的《美丽的形象》
萨特与中国
把萨特介绍到中国
萨特的中国行
凡俗的大师,精神的巨人
萨特与中国思想解放
萨特生平与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给萨特以历史地位——如何认识萨特20世纪人类的良心让-保罗•萨特于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不论是什么国度、不论是什么党派、不论是政治界、哲学思想界、文学艺术界,人们都不能不关注这一悲讯,都不能不感到若有所失。当这个人不再进行思想的时候,当他不再发出他那经常是不同凡响的声音的时候,人们也许更深切地感到了他的丢失了的分量。他在西方思想界所空下来的位置,显然不是短时间里就有人能填补的。不同观点的人,对他肯定会有这种或那种评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将来,当人们回顾人类20世纪思想发展道路的时候,将不得不承认,萨特毕竟是这道路上的一个显著的里程碑。萨特的经历纯粹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经历,也可以说相当单纯,即始终是作为一个从事精神生产的智力劳动者。他生于一个海军军官的家庭,两岁丧父,母亲改嫁,从小跟随外祖父母生活,外祖父是一个学识渊博的语言学教授,萨特在他这里,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中学期间,萨特成绩优异,爱好文学,进行了广泛的阅读,曾产生过拯救人类于痛苦的浪漫理想。1924年,他进入以培养了不少杰出人物著称的法国著名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他在大中学教师学衔会考中名列前茅,取得哲学教师的资格,并认识了他后来的终身伴侣、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短期服役后,从1931到1933年,他在外省担任中学教师。1933年,他作为官费生赴柏林的法兰西学院研究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学说,开始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体系。1934年以后,他继续从事教学并开始写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召入伍,1940年在前线被俘。1941年获释后继续任教。1945年,他创办《现代》杂志,此后,他成为职业作家,一直到他逝世。萨特的一生是在精神文化领域里不断开拓、不断劳作的一生。对于一个身体并不好、从三岁起就瞎了一只眼睛的人来说,要完成深造的学业并留下50卷左右浩瀚的论著,那是多么不简单的事!他是哲学家,师承了海德格尔的学说,但成就与影响远远超过了那位德国的先行者,而成为,存在主义哲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方法论若干问题》,已成为20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材料。他是文学家,他把深刻的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和长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他得心应手的体裁是戏剧,在这方面,他的成就显然更高于他的小说,他一生九个剧本并不为多,但如《苍蝇》、《间隔》等,在法国戏剧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也是一个文艺批评家,著有《什么是文学》和三部著名的文学评传:《波德莱尔》、《谢奈》和《福楼拜》。他又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文集《境况种种》有十卷之多,其中除了关于法国文学、欧美文学的评论和文艺理论著作外,还有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斗争的回顾,对殖民主义的抨击,对世界和平的呼吁,对阿尔及利亚战争、越南战争以及一系列世界政治事件所发表的意见。几乎可以说,萨特在精神文化、社会科学领域的多数部门中,都留下了丰硕的成果,仅仅只在其中一个部门里取得这样的成就已经是不容易了,何况是在这样多方面的领域里呢。无疑,这是一个文化巨人的标志。因此,萨特的影响不仅遍及法国和整个西方世界,而且还达到了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现在,当我们来估量萨特的历史地位时,已经就很难想象一部没有萨特的当代思想史、一部没有萨特的当代文学史,会是什么样子。要对萨特作出评价,首先就要遇到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这个艰深而玄妙的难题,而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意见是相当纷纭的。事实上,萨特也受过不少责备和挑剔。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不外是“存在先于本质”论、“自由选择”论以及关于世界是荒诞的思想,即认为: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人存在着,进行自由选择,进行自由创造,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人在选择、创造自我本质的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自由,然而,这种本质的获得和确定,却是在整个过程的终结才最后完成,等等。对此,人们当然可以提出种种批评:把存在与本质割裂开来,这岂不是形而上学?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岂不是主观唯心论、唯意志论?甚至是为一切罪恶的行为提供理论根据?既然在萨特的哲学里,生活是荒诞的,人是自由的,不仅对法律道德是自由的,而且对宗教信仰、理想也是自由的,那岂不是为那些颓废、消极、放纵的垮掉的一代提供了哲学基础?如果要着意从立论上、概念上、逻辑上去指摘萨特哲学思想的错误和矛盾,也许还不止这些。到目前为止,除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还有什么“完美无缺”的思想体系呢?狄德罗的唯物论被认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归根到底仍是唯心主义的,黑格尔也被称为客观唯心主义者。然而,这两个远非“完美无缺”的哲学家,却得到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多么崇高的评价啊!我们对待萨特,难道不应该这样吗?如果有人力图把萨特贬成一个哲学上的侏儒,去寻章摘句对萨特进行“彻底批判”、“彻底扬弃”,那就随他们去吧,我们的任务却是:指出萨特哲学思想中可取的部分和合理的内核。这样做肯定要比把萨特批得体无完肤费力且不讨好,但却甚为值得,这倒不是为了死者个人,而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研究界所应尽的责任。如果撩开萨特那些抽象、艰深的概念在他哲学体系上所织成的厚厚的、难以透视的帷幕,也许不妨可以说,萨特哲学的精神是对于“行动”的强调。萨特把上帝、神、命定从他的哲学中彻底驱逐了出去,他规定人的本质、人的意义、人的价值要由人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来决定,因而,重要的是人自己的行动,“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这种哲学思想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显然大大优越于命定论、宿命论,它把人的存在归结为这种自主的选择和创造,这就充实了人类的存在的积极内容,大大优越于那种消极被动、怠惰等待的处世哲学,它把自主的选择和创造作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条件,也有助于人为获得有价值的本质而作出主观的努力,不失为人生道路上一种可取的动力,至于萨特所认为的世界是荒诞的,人是孤独的、痛苦的,人生是悲剧性的,这种观点的确表现了一种苦闷失望、悲观消极的思想情绪,但这不正反映了哲学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不满?萨特曾经把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称为“一种人道主义”,他无疑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传统在20世纪最有创造性的一个继承者,他在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荒诞的条件下,发扬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积极精神,追求人的真正的价值,提倡人面对着荒诞的现实争取积极的存在的意义。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萨特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于马克思主义又始终抱着一种善意的亲近的态度,与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本能的敌对和随意的谩骂是完全不同的。他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虽然他并不完全了解马克思主义,甚至还有误解;他试图把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虽然他把自己的哲学视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看来似乎有些狂妄。总的说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还是赞赏和向往的,这就显示了他作为一个超脱了狭隘阶级局限性的思想家的风度。对于一个哲学体系的评价,从理论上、方法上作出“定性分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这种哲学的实践,看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哲学家萨特的估价,必须和作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的萨特联系在一起。萨特第一部哲学著作《想象》发表于1936年,而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作《存在与虚无》发表于1943年,这正是法西斯势力这一种“恶”在欧洲日益猖獗并正在造成巨大灾难的时期。萨特在发表哲学著作的同时,又以文学创作宣传他的哲学思想,公正地说,他这些论著和作品,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带着与这种“恶”相对抗的性质的。他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自己最重视的小说《恶心》,纯粹是哲理性的,它通过一个知识分子单身汉安东纳•洛根丁的日常生活,表现了萨特本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感受和思考。其中主人公那种对现实的恶心感,对客观世界的不可知感,对环境的无以名状的恐惧感、迷惘感,对生活的陌生感以及在人与人关系中的孤独感,显然是作为人对当时阴云密布、灾难即将临头的欧洲现实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被作者加以细致描写的,也可以说是在那种历史条件和形势下,萨特对人的状况和人与社会关系的状况的一种批判性的认识,其中当然包含着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一种否定。如果说《恶心》带有某种抽象的性质,那么,小说《墙》则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作者在这篇小说里描写了西班牙战争期间反革命的白色恐怖,揭露了法西斯军队如何像“疯子”一样“逮捕所有和他们想法不同的人”,特别揭露了他们对政治犯那种惨无人道的精神折磨和肉体迫害,表现了他对那正在欧洲肆虐逞凶的反动势力的憎恶。他同一时期的另一篇小说《艾罗斯特拉特》则是他“自由选择”的哲学思想的一种文艺图解,写的是一种恶人的“自我选择”,主人公对人类极端蔑视,疯狂仇恨,宣称自己是“一个不爱人类的人”,并要上街用他手枪中仅有的六颗子弹去杀“半打人”。艾罗斯特拉特本是古希腊的一个无赖,为了要使自己的名字留传后世得以不朽,放火焚烧了狄安娜神殿,由此,他的名字就成为了“以无赖的行为使自己出名”的同义语。萨特以这个名字称呼他小说中的主人公,正表现了他对那种以反人道来标榜自己的恶棍的否定,表现了他对恶的“自由选择”的否定,可见,在萨特的哲学里,自由选择是包含着善恶是非的标准的。而且,萨特也没有停留在抽象的善恶上,他总是力图联系现实的斗争来表示自己的态度。当整个欧洲几乎都笼罩在希特勒的阴影之下,法国处于屈辱的被占领状态的时候,萨特又写作了著名的剧本《苍蝇》,剧本根据埃斯库勒斯的悲剧《俄瑞斯忒斯》三部曲改编,写阿伽门农的儿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在古代悲剧的题材中,注入了他存在主义的哲理,俄瑞斯忒斯就是一个作了英雄的自我选择而成为了英雄的人物,他为了给父亲报仇,敢于承担责任、采取行动、杀死母亲,因而获得了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萨特在剧本中清楚地表现这样的寓意:只要是为自己的自由而采取行动,就能获得肯定的意义,这在当时无异于向法兰西同胞发出了进行反抗的暗示,因而剧本遭到了德国占领当局的禁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满目疮痍,希特勒的浩劫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还没有消失,原子弹和冷战又在人们的心里投射了新的阴影,道德标准、价值标准完全动摇,理想破灭。萨特的论著和作品所宣传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思想,正投合了人们对现实生活怀疑悲观的认识和他们苦闷消极的情绪。但是,如果一种哲学只使人陷于痛苦的绝境不能自拔的话,那它是不会有生命力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力量在于,它一方面指出了现实的荒诞,另一方面又给苦于在荒诞之中挣扎的人们指出了一条出路:自我选择。因而,在他们看来,这种哲学似乎替自己找到了一个在不合理的现实中的比较合理的支撑点,给了他们一种用来摆脱苦闷和失望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萨特的思想战后在整个西欧风靡一时的社会心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社会心理并不是来自生活中那种营私牟利、飞扬跋扈、制造灾难的反动腐朽的阶级力量,而恰巧是,或者主要是来自现实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害、受宰割、被欺骗、被牺牲的人们,也就是中小资产阶级。因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就不是反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是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的哲学形式,它具有某种合理的因素和积极的意义,而萨特在战后所发表的一些作品里,也正力图给他抽象的哲学命题填进具体的积极的社会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要萨特》编辑推荐:曾与当时流行的蛤蟆镜、喇叭裤并列为“三大精神污染”;有人说“萨特热”是“80年代新一辈人的精神初恋”,也有人将其视为一次“错爱”,称与萨特的哲学“结缘”,“只可一宿,不可久眠”。……2012年,萨特进入中国30年,萨特对于我们,是否已经过时?这位东渡的西方思想家,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末日恐慌”下的人心,究竟还要不要萨特?一个作家真正进入一个国家的主要标志应该是一定程度的本土化,一种哲理的广泛传播也还要靠通俗化、普及化,要靠有亲和力的诠释。本书作者“撩开萨特那些抽象、艰深的概念在他的哲学体系上所组成的厚厚的、难以透视的帷幕”,让我们得以近距离接触萨特,重温那场“现代西方哲学精神和中国新的觉醒时代的历史遇合”。很难想象,一个当年对学术文化感兴趣的人是不曾读过萨特,不曾热衷于萨特的,萨特曾经真可谓是他们的“精神初恋”。但是正像现实生活中,初恋往往并不导致结婚一样,热衷过萨特的人,日后往往并没有成为“存在主义者”、萨特主义者,不过,那么多人有那么一次“精神初恋”,有那么一个“青春故事”,对于一种哲理,这就足够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为什么要萨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热爱萨特,柳鸣九和萨特联系在一起,那一定要得到了。
  •   好久之前就想买这本书了,包装很赞
  •   比较通俗,还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