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国社科  作者:宋希仁  页数:502  字数:536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哲学所做的系统、全面的研究。作者宋希仁以历时态的方式详细地梳理、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伦理、道德的各个方面所作的论述,为读者完整地整理、深度地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哲学理论,是国内相关研究中非常厚重的一部。

作者简介

宋希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高等教育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伦理学》(合著)(1985)、《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下卷、合著)(1985—1988)、《伦理与人生》(2000)、《人生哲学导论》(2003)、《伦理的探索》(2003)、《日本采风》(2002);主编著作有:《道德观通论》(2000)、《当代外国伦理思想》(2000)、《西方伦理思想史》(2004;2010再版)、《西方伦理学思想史》(2006)、《社会伦理学》(2007)、《治家名言点评系列丛书》(2002)、《干部素养读本》(2009)、《干部诚信建设读本》(2007)、《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1995)、《伦理学大辞典》(1989)、《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东方卷》(1993)、《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西方卷》(1993);译作有《作为逻辑的辩证法》(合译)(1965);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和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两项:“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另发表论文若干篇。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早期人道主义道德理想
第一节 理想主义道德思考
一 一个伟大理想的起点
二 人道主义道德观念
第二节 能动性原则的发现
一 自我意识哲学的沉思
二 呼唤自由的道德
三 批判道德专制主义
第三节 精神自由的道德权利
一 出版自由是人民的特权
二 主义之争的道德良心
三 人民精神和伦理意志
疑难问题讨论(一)
怎样理解“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第二章 批判思辨幻想关注现实道德
第一节 关于森林法的道义辩论
一 行为规定的法理和道德
二 合理意志与道德正义
三 等级社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 伦理关系的现实性思考
一 黑格尔国家伦理观批判
二 市民社会伦理关系分析
三 利己主义和人权
第三节 人的异化和人性的复归
一 个人主体与社会联系
二 劳动的异化和异化伦理
三 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
疑难问题讨论(二)
怎样理解权利与义务互为条件
第三章 社会道德调查和道德观批判
第一节 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一 英国社会的发展和道德蜕化
二 英国工人的道德状况
三 两种人生观和道德观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派道德观批判
一 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道德观
二 道德意识和利益的关系
三 教养的道德及其思辨的秘密
第三节 “真正社会主义”道德观批判
一 “真正社会主义”的一般性质
二 抽象“人性论”、“泛爱论”批判
三 对海因岑“道德化的批评”的批判
疑难问题讨论(三)
怎样理解“从经验的、肉体的个人出发”?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思考
第一节 西方伦理学史上的道德思考
一 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道德观念
二 近代道德思考的特点
三 思辨哲学的道德概念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思考
一 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的产生
二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
三 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道德
四 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道德
第三节 现实的人与人的本质
一 人的现实性及其本质
二 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
三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第四节 共产主义道德理想
一 政治斗争与道德理想
二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三 过渡时期的现实主义
疑难问题讨论(四)
怎样理解“利己主义与自我牺牲的对立”
第五章 《资本论》的道德哲学(上)
第一节 道德与道德社会学
一 道德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二 道德感与科学分析
三 伦理关系的客观性
第二节 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一 “原始积累”的历史和道德
二 资本家与工人的雇佣关系
三 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劳资关系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协作和管理
一 生产中的协作和集体力
二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两重性
三 所谓“公平的工资”
疑难问题讨论(五)
《资本论》价值概念之哲学意义
第六章 《资本论》的道德哲学(下)
第一节 商品交换中的伦理关系
一 商品生产伦理关系的历史演变
二 商品交换的伦理关系分析
三 商品交换的目的和手段
第二节 资本流通过程的伦理秩序
一 资本市场竞争的伦理特征
二 资本流通中的信用和投机
三 信贷道德的经济学评价
第三节 商业资本的伦理形态
一 商业资本的历史考察
二 商业资本伦理的论争
三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疑难问题讨论(六)
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第七章 家庭伦理的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人类的生产和家庭伦理源头
一 两种生产和伦理的起源
二 前伦理时代的两性关系
三 从野蛮到文明的规范意识
第二节 家庭伦理关系的演变
一 道德感分化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二 家庭关系的质变和夫权
三 家庭伦理关系的制度化
四 家庭权利关系的转化
第三节 家庭伦理关系的调节
一 自然选择和性关系禁制
二 从习俗到规范调节
三 婚姻离异的理论和实际
第四节 私有制和现代婚姻道德
一 个体婚制的道德意义
二 现代一夫一妻制的伦理
三 对婚姻幸福主义的批判
四 人类婚姻发展的前景
疑难问题讨论(七)
爱情的圣与俗以及婚外恋
第八章 道德哲学思想体系
第一节 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 杜林道德观的先验主义
二 道德观基础和道德原则适用性
三 善恶观的来源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节 平等伦理观与社会公正
一 所谓“平等的基本公理”
二 平等观的历史发展
三 正义的根据和“自由社会”
第三节 意志自由和必然性
一 自由意志和意志自由
二 行为选择和责任能力
三 自由和必然性的关系
疑难问题讨论(八)
怎样理解道德的“应当”?
疑难问题讨论(九)
怎样理解伦理秩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施里加要把教养和文明变成贵族的教养,再把贵族的教养变成世界的公共财产。在他看来,教养和文明就等于贵族的教养。他把基督教变成个人的特质,即虔敬;而把道德变成另一种个人的特质,即正直。他把这两种特质即虔敬和正直结合在一个人身上,并把这个人命名为雅克·弗兰,其实雅克·弗兰并没有这两种特质,而只是假装出这种样子。于是,雅克·弗兰就成了“正直和虔敬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体现着道德虚伪性的秘密。 这里说的不是国家的秘密,教养的秘密,商品的秘密,香水的秘密,而是“抽象”本身的“秘密”。这是人们头脑中的和心底的秘密,它比海底的秘密更深不可测,更不易揭露。他不仅想把动机掩盖起来,而且要把作恶的事实也掩盖起来。这种思辨教养的道德正直、虔敬是虚伪的,犹如欧仁·苏小说的“看门人”,表面上是“看门人”,实际上是秘密警察的主要代理人,是密探。 这里的思辨的秘密,是说人怎样成为动物的主宰。像本节开始所说的思辨一样,马克思用动物来说明思辨的抽象:假如有六种动物,如狮子、鲨鱼、蛇、牛、马、哈巴狗。从六种动物中抽出“一般动物”这个范畴。把“一般动物”想象为独立存在物,把狮子、鲨鱼、蛇、牛、马、哈巴狗看作一般动物的体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种抽象的一般动物看作现实的存在物,从而成为动物的主宰。于是就可以把一个浪漫女子理想化。把她的个性、棱角、性格特点磨掉,也就是消除她对结婚形式的轻视,对大学生和工人的淳朴关系。可是正是在这种关系中,她和那些虚伪、冷酷、自私的资产者的太太、整个官方形成了真正的人性对比。 请看,鲁道夫改造杀人犯刺客的过程,即把杀人犯改造成“有道德的生物”的过程。 第一阶段,鲁道夫用“道德感化”手段,改造刺客。他认为,动机的性质决定行为的性质,“下流的勾当如果出于‘善良的、道德的’动机,就不算是下流的勾当”。刺客的一切德行都是狗的德行,即对主人的忠顺。第二阶段,刺客成为彬彬有礼的有道德的生物。但他不是在自己的人类个性中寻找自己的行为动机,而是到鲁道夫贴在他嘴上的那句标签式的话“你有心肝和骨气”中去寻找这种动机。他以自己的长处证明自己的道德修养,高谈仁义道德,因而成为“有道德的看家狗”。 第三阶段,鲁道夫把刺客派到非洲给不信神的人做榜样。从此他所表现的就不是他自己所固有的人性,而是基督教的教义。成为有礼貌的典型小市民。 第四阶段,刺客实现了道德上的转变,成为温顺、谨慎、世故,并能节制的人。 第五阶段,刺客的道德修养达到这样的程度,他以文明的方式领会他对鲁道夫的那种狗式的忠顺。 第六阶段,刺客在救人时被人刺死,刺客完成了忠实的有道德的看家狗式的一生。死时对鲁道夫自白:“我们彼此算是了清宿债了。”最后说出了真实的动机。

编辑推荐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无论是内容、装潢质量都值得信赖。
  •   书的手感很好,书是正品
  •   和我预想的内容有点出入
  •   大师经典哈。。。。。
  •   本书是国内著名伦理学家宋希仁教授穷18个春秋之功,俯读仰思,精研原著,字斟句酌而成,是马克思恩格斯伦理学合法性的有力证明。该书语言精炼、结构新颖、逻辑清晰、观点独到,是宋先生深厚学养的集中体现,给治伦理学的后学之辈树立了很好的楷模!衷心祝愿宋先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也愿读此书者启示良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