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世民回忆录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杨贵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杨贵言  页数:266  

前言

除了浩瀚无边的宇宙以外,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人类的终点不知何时也会来临。然而,人们却忘记了自己迟早有一天也会死亡的事实,尽情地享受着生的快乐。一个人死亡了,同时却也获得了新生。如果世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万物的存在,从而也就没有人类的历史。世界缺乏变化,人生就会显得平淡无奇,而变化太快,又会勾起人回忆往事。这就是人生。    我辞去日中友好协会的工作之后,就决定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回忆录。人们常说的一个词叫大器晚成,我的情形可以说是小器晚成。从什么也不懂,到小学、中学、高中,直到进入大学,在初涉世事之后,又开始投身于日中友好运动,我把这些回忆及日中关系的前前后后写成几篇感想,整理成册奉献给读者。    既然开始写了,总希望能多几个读者。当时和一位朋友商谈,他说:“如果是你写的回忆录,那肯定畅销,我可以帮助你。”其他的朋友则劝我说:“写对现在的中国带有批评意思的文章没有用处,因为中国人即使不读你的回忆录,对实际情况自己也非常清楚。”    可是,我多少也了解一点现在的中国社会。在中国,不管怎么说,还是有言论自由的,但如果谁也不第一个开口,那么,就不会有震撼人心的破天荒的语言。再说,内情虽然自己清楚,但往往是短视的,而像我这样远距离地从外国人的角度看问题,也许看得更清楚。正如鲁迅说的那样,显微镜不能取代望远镜。我决定叙述有关用望远镜观察到的中国问题的想法。虽说如此,这也许还是有点类似于盲人摸象。    无论如何,我打算带着对日中友好的真情实感来撰写此书。其中也含有作为外国友人的直言,这与其说是为了日本读者,倒不如说是为了中国读者。写出来的东西如果真有一点参考价值的话,那我就感到无比欣慰了。    对于我来说,二三十年前翻译过萧乾先生以实录形式写的关于中国土改情况的一本书,并偶尔给报纸写些有关时事问题的文章,但是,能称得上自己著作的东西却一部也没有。这本《宫崎世民回忆录》如果没有青年出版社福井肇先生的帮助,恐怕就不会和读者见面了,在此特表谢意。    1984年3月

内容概要

  《宫崎世民回忆录》分为两部六章。第一部是奇人传记,第一、二章回忆了宫崎世民家族史及本人学习的经历,第三、四章主要回忆了从事中日友好运动的经历。第二部是奇人奇语,第一章是向中国的直言,第二章是向日本的直言,主要是作者对中国问题和日本问题的感言。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史料珍贵;二、视角独特;三、对中国友好;四、中国共产党与日本共产党的关系。

作者简介

杨贵言,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历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曾多次受邀到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专长:东亚经济、政治外交、历史和国际贸易研究。代表作:《当代东亚问题研究简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另外在《光明日报》、《东亚研究》、《当代亚太》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本,研究成果多次获教育部、中央党校系统等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研究基金及横向基金5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亚区域一体化前景与政治互信》(08BGJ017)。长期以来致力于东亚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为民建甘肃省委副巡视员兼秘书长。

书籍目录

第一部奇人传记 第一章熊本春秋 (一)我的故乡 宫崎的家 “不吃官饭” 祖母的故事 比银行还放心 宫崎家的家谱 来过我家的人们 (二)因大逆事件被抄家 1910年夏 傲慢无礼 千松鱼·检察厅·训示 挨训斥 (三)孙中山先生来访 (四)月田蒙齐先生 父亲的故事 有信念的人 菊地武光的故事 (五)我的中学时代 一切都是神秘的 进入玉名中学 寄宿生活 快乐的回忆 喜欢数学的中学生 (六)五高的青春 寄宿目白 荞麦花盛开的“龙南” 挑逗警察的故事 乘小船横渡有明海 再见吧,熊本! 第二章从大学到社会 (一)银杏树荫下的学生生活 开始东京生活 衡量男子一生的不是学问 兄者人 天桥立 关东大地震 (二)回忆父亲 对父亲和弥藏、寅藏叔父来说的中国 人生最担忧的问题 父亲的土地复权运动 父亲和共产主义 严于律己 (三)走向社会的生活 保险公司的职员 某个外务员之死 征集令状 (四)应该切除的人生的一部分 内地勤务 去大陆 退伍 (五)战败前后 再次去上海 日本战败 在盛开的八重樱树下 第三章日中友好协会时代——之一 (一)协会的草创期 人生的意义 运动和生活 第二次结婚 人和钱 占领军时代对日中友好运动的镇压 和内山先生争吵的故事 (二)援助在华日侨、华侨、战犯回国 欢喜的国民 池田政之辅先生 松本的签证 三团体代表的权威 天津还是香港? (三)渔业协定的缔结和继续 即使打枪也捕不到鱼 没有引起注意的政治三原则 意气用事 痛快! (四)回忆的人们 难以忘怀的毛泽东主席的风姿 没有私心的周恩来总理 有人缘的朱德将军 临机应变的宋庆龄女士 亲切的何香凝女士 李德全女士 颇具魅力的金日成首相 (五)三十年来的战友廖承志 呜呼廖公 和廖公认识的时候 去赫尔辛基参加世界和平大会 被廖公训斥的故事 赔偿问题 青年大交流 暗杀父亲廖仲恺的凶手 第四章日中友好协会时代——之二 (一)担任理事长的17年 无数的工作 如果向左 如果向右 (二)60年代安保时期 从中断到重开 哪位是奇人 (三)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 和日共的诀别 目的和手段 “文化大革命”和我 “文化大革命”和日中友好运动 一场喜剧 (四)分裂后又团结 三·一五事件 实现团结 (五)大转变的年代 日中邦交恢复 《恢复日中邦交是人民的力量》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六)新时代的日中友好 是直接具体的友好吗? 回忆毛泽东主席 《贸易白皮书》的始末 留下的老家 协会的私有化 合则两利,离则两伤  第二部奇人奇语 第一章向中国的直言 有始有终 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变得容易交往了吗? 不能解答的疑问 片言只句 从“文革”到现代化 哲学杂想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关于物质刺激的问题 在现代化中依然不能忘记社会主义的大方向 关于历史唯物论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所谓“革命样板戏”为什么没有意思? 关于最近中国的政治倾向 重视经济的危险 “革命后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 所谓实事求是 中国向何处去? 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辛亥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再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利己心的问题 再谈利己心的问题 第二章向日本的直言 年号法制化有损国家利益 日本社会的特征 金钱万能的社会 支持总评议会的物价春季斗争 两个道中风景 出席柬埔寨国际会议日本组委员会 关于绿卡制 国防费用应该由经济界负担 胜者王侯败者贼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荞麦花盛开的“龙南” 从那时起学制变革了,过去的高中入学考试在4月份进行,现在改成6月。考试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应本校初中毕业现已是五高学生的邀请,决定去登温仙岳。温仙岳屹立在岛原半岛上,过去只能从家里的海滨眺望它的雄姿。坐落在七合目周围的温仙町,过去仅有几间面向外国人的油漆涂木制的旅馆,没有现在那种高楼大厦。道路两侧喷着白色蒸汽的温泉,煞是好看。 熊本的高中是一座红砖瓦的建筑,因为位于龙田山的南麓,所以,学生们喜欢把自己的学校叫“龙南”,学校被围在高20米左右的土堤里,堤上栽种着一排排松树,正门面向通往阿苏的大道。一进校门就是一片田地。到秋天,满眼望见的是雪白的荞麦花。曾在此校执教的夏目漱石在他的文章里写过这样的句子:“进门便见荞麦花,不久即可品尝它。”不管怎么说,在校园内有田地还是很稀少的。 好多学生穿着系白棉布木屐带的高齿木屐走路,不脱木屐就走进教室里,遭到新从东京来的老师的训斥。还有的学生不剃胡须,特意戴着父辈用旧的帽子,以刚毅、木讷为人生口号,互相夸耀野蛮的举止。学校里,剑术、柔道十分盛行,学生称土堤上一排古松围着的松园为武天原,称另一个寄宿宿舍的右侧为白草原。 据说小泉八云(拉夫卡迪奥·汉)夏目漱石等有名的文学家在五高当过老师。 新生到校后,大致分成文科和理科,然后再分成英语组和德语组,一组60人,共用一个教室。在我的组里,有一个学生像古代士兵一样,穿着旧大衣。我正思量着这个人是谁,一打听这才知道,他就是后来担任了总理大臣的池田勇人君。他虽早一年入学,可据说是因病或别的什么原因留级一年。 挑逗警察的故事 和高年级学生在学生宿舍里只住了一年时间。住校时,深夜常在宿舍大喊大叫胡闹。说是经常在宿舍,其实有时也在街头任性顽皮生事,恐怕这也是从高年级那儿传下来的,如故意搬弄别人指示牌。在万籁俱寂的街头,拆下挂在某商店门口的招牌,然后放在离本店数十家远的别的店门口。想必这种行为很让受害者为难! 因此,不管怎么说,在同一组里谁也有几个亲密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听说有名的女义太夫,丰竹吕升要来熊本演出,我在东京也曾听过她的演出。这一次据说是在东云座,所以相约了三四个朋友去听。可是,到了买入场券的时候,才发现口袋里无钱,因为不管谁都指望别人口袋里的钱,可即使把每人口袋里的钱都集中起来也不够。没有办法,我们正要回家的时候,看见马路上聚集了很多人,凑过去往人群里一看,原来是一个警察殴打欺负醉汉。看样子醉汉是熊本市底下的矢部农村来的。警察说:“在这里,没有像你这样的乡巴佬转悠的地方。”看见这种情况,周围的人都哄然大笑。警察越骂越起劲,用种种粗暴的语言继续嘲弄那个乡下人。我们感到很气愤,实在看不下去,一个同学就站出来问:“我们是五高的学生,你叫什么名字?”他厚着脸皮回答:“你们是路过的,没有必要对你说。你问名字想怎么样?”同伴信口说道:“不,我们现在正在学法律,因醉汉没有正常的意识,像你这样处理是否妥当,我想向做警察部长的叔父问一下。”警察有点畏缩,对醉汉不屑一顾地说了一句“今后要规规矩矩地走路”,就离开人群,想赶快溜走。我们还不满足,说:“不想去那边的咖啡馆谈一谈什么的?”警察只好答应了。于是,我们就进了一家咖啡馆。可正当我们争论的时候,其他的警察也来了,对刚才这个警察说:“在这种地方,对学生不管吗?先带去派出所吧!”我们被带去了附近的派出所。警察问:“虽然你们说自己是五高的学生,可有什么证据呢?”“直到弄清你们是五高的学生为止,不能让你们回去。”的确,我们也没有戴帽子。渐渐地我们都开始担心起明天的考试来了。一个伙伴从怀中取出笔记本读起来。警察用讽刺挖苦的口吻说:“明知明天考试,还这样爱多管闲事,真行啊!你们都是头脑聪明四肢齐全的人啊!”这样,我们就完全变成了退守的立场。

后记

《宫崎世民回忆录》是我1992年在山西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利用业余时间翻译的,转眼间近20年过去了,在中日建交40周年之际,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很不容易!    这20多年,我的工作和学习也经历了很多变动,但始终没有放弃出版它的努力,有好几次差不多都要出版了,却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不能出版,所以延搁至今。不管怎么难,书总算要出版了,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的,当时翻译此书的一些情景浮现出来了。    决定翻译它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年青的小伙子,对学术充满着无限的热情和冲动。平常,除了吃饭睡觉时间,我整天都泡在图书馆里,看资料,做卡片,其乐无穷!由于我的专业是东亚国际关系,所以对中日关系就比较关注。在翻看日文书籍的时候看到了《宫崎世民回忆录》,粗粗地读了一遍,觉得其中有些史料过去从来没有见到过,对研究中日关系很有帮助,心中就动了翻译的念头。说干就干,首先是联系出版社的工作,很快得到了回复,愿意出版,版权问题要我解决。我立即又和作者的夫人取得了联系,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无偿授权某某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我开始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翻译计划,就开始工作。规定一天至少要翻译四千字,这样我花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初稿就翻译出来了。又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校对,查找资料做注解,誊清后就交出版社了。那时候我还没有用电脑,全部书稿都要用手一遍遍的誊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成功感还是可以抵消这些的。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给过我莫大帮助的几位先生是不能不提的。一位是欧阳绛教授,他是数学史专家,思维学专家,还出版有很多翻译专著。他是我走上学术道路的引路人,在本书的出版和翻译过程中,都包含着他的帮助,是他帮助我联系出版社,并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难题的时候,我们一起讨论解决;一位是陈霞村教授,他的专业是古典文学,翻译中有些日文是古文,我先把日文的古文译成中文,再请陈教授给我翻译成中文古文,给我的译文增色不少;一位是已故的日语专家王一凡副教授,他曾经是新华社的高级翻译,有很好的文字翻译功夫,有些翻译文字,我翻译出来怎么读都觉得别扭的时候,就请王教授给翻译一遍,通过对比,使我学到了很多翻译的技巧。在此向他们三位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还请作者夫人宫琦千代先生写了中文版序言,其时在东京访问的北京大学教授贾蕙萱先生把它翻译成中文。一切就绪,就等着书的出版,结果却等来了不能出版的消息,就此搁置了下来。    宫崎夫人在中文序言里说这本书出版后将陈列在荒尾市宫崎家的纪念馆里,我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想法,2006年我去日本鹿儿岛访问,本想顺道去熊本县宫崎家的纪念馆看看,想想自己的努力还没有兑现,《宫崎世民回忆录》还没有陈列在那里,去了说什么呀,有了这样的念头终于也没有成行,只好等哪天书出版了再去参观也不迟。    在书即将出版的时候,特别要提到母亲。那时候,父亲在大学做教授,母亲操持家务,没有社会名誉,也没有社会地位,她的全部世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兄弟姊妹六人和父亲。解放前,母亲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虽然生活殷实,但观念却是落后的,不让家里的女孩子读书,所以,母亲不识字,也没有上过学,虽如此,母亲却懂得很多大道理,尤其是深深知道没有文化的缺憾,所以,对父亲的事业无条件地支持,对我们兄弟姊妹上学的事无条件地支持。父亲一直忙着自己的事业,教育子女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母亲的肩上。这样,很多人生的道理母亲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传授者。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我们也一个一个长大成人了,懂得母亲的辛劳了,母亲也老了!我们的事有些她理解,有些她不理解,但只要我们的事业遇到困难,母亲总是一百个支持,毫无怨言。母亲就是这样,谁做自己认为的大事,她就会支持谁,为父亲,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母亲总是说,她这一辈子,一事无成,一生都围着锅台转,要是小时候家里让她读书,她今天也可以做教授,这是母亲的遗憾。其实,在我们姊妹的心中,勤劳一生的母亲,她是成功的,是伟大的,虽然没有做成教授,但她是一个伟大的人!伟大的母亲!还有什么比这更成功呢!记得翻译此书的日子里,母亲看着我每天忙碌的样子,就想方设法从饮食上给我增加营养,时常在一旁数数我翻译的稿纸,提醒我今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当遇到我翻译到深夜还在灯下抄写的时候,就提醒我事情要一点一点地完成,不能指望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杯水,一个苹果,一句提醒的话,没有大道理,点点滴滴积累了母亲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母亲就是这样关心着自己的孩子!母亲于2010年元旦去世了,她不能看到此书的出版了,但她泉下会有知的。    本书能得以出版,是与王静鸿博士的大力支持和郭晓鸿博士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在此,深表谢意。    杨贵言    于兰州雁滩民建省委    2011年5月12日    shygy@yeah.net

编辑推荐

《宫崎世民回忆录》所写的内容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从什么也不懂,到小学、中学、高中,直到进入大学,在初涉世事之后,又开始投身于日中友好运动”,将“这些回忆及日中关系的前前后后”写成的“几篇感想”。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宫崎世民回忆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