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莉  页数:24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卡夫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其影响在后继者的创造性转化中,以一种分蘖交错的姿态,日益复杂地渗透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广泛疆域之中。这就意味着,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滋养与培育中成长起来的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作家,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卡夫卡文学遗产的惠赐。在合理借鉴和吸纳的前提下,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作家力图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在创作中寻找并构建具有主体性的话语体系、人物类型、结构模式和空间符号。卡夫卡的文学传统在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作家的创作中渗透、发酵和膨胀,这无疑是对作为影响放送者的卡夫卡的文学传统的积极回应;反之,也正是这样带有创作主体意识的积极回应才能与卡夫卡的文学传统形成有意义的互识与互证。

作者简介

  张莉,女,1975年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199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现当代中国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苏州天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迄今为止,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著学术专著2部,获国家级科研基金1项,省级校级科研基金多项。

书籍目录

序言引言 卡夫卡及其影响第一章 卡夫卡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一 异化与变形二 探幽与迷失三 卡夫卡研究的中国声音第二章 简单的复杂——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的叙事艺术第一节 轻与重一 语言之轻与象征之重二 空虚的生命与沉重的生活三 轻浮与严肃第二节 虚与实一 时间二 空间第三章 “梦幻般的内心世界”——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的真实观第一节 梦幻的真实一 梦幻的本质——比现实更真实二 梦幻的主体——“醒着的睡眠者”三 坠入梦幻的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作家第二节 心灵的真实一 内心与现实的裂缝二 现实传统的断裂——巴尔扎克到卡夫卡三 真实的内心试验一从卡夫卡到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作家第四章 误人世界——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的存在体验第一节 荒诞意识一 荒诞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命题二 “砖瓦历历屋虚悬”——卡夫卡式的荒诞三 20世纪后期中国荒诞小说第二节 恐惧意识一 恐惧与末日意识二 恐惧与存在的不安三 恐惧与焦虑第五章 独醒者的痛苦——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的存在体验第一节 孤独意识一 “像弗兰兹·卡夫卡一样孤独”……结语 从卡夫卡谈当下中国文学参考文献附录一 卡夫卡年表附录二 卡夫卡主要作品德文、中文、英文对照表附录三 卡夫卡中文译传、专著及作品集后记

章节摘录

  1980年代之后,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接受与影响关系的考察是近期卡夫卡研究的新热点。这种转向与研究队伍年轻化有关,也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日益明确有关,但更与卡夫卡对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重大的思想启悟与美学示范作用有关。首先被纳入比较视野的中国作家有宗璞、残雪、余华和莫言,其中尤以残雪为重。宗璞对卡夫卡的借鉴最早也最为直接,她的《我是谁》、《蜗居》、《沼泽中的头颅》几乎就是中国式的《变形记》;余华自己就曾撰文《川端康成与卡夫卡的遗产》,主动将卡夫卡称为他创作上的宝贵的文学遗产;莫言与卡夫卡的可比性在于语言的戏谑性以及黑色幽默;残雪与卡夫卡之间的精神对话则因她的那部《灵魂的城堡》得到了确认。  笔者在对收集到的近50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卡夫卡对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的重大影响已经得到初步的论证,但同时也意识到这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可比空间。残雪对卡夫卡的承继关系实非一个“灵魂”就能概括,余华对卡夫卡的“百感交集”也并非只有“冷叙事”这一个方面;此外,除了浮出水面的以上几个作家,其他作家如北村、陈染、潘军、陈村、北村、朱文、陈家桥等与卡夫卡之间程度不同的影响关系也尚无人问津,而这些都将是卡夫卡接受研究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这也反证了卡夫卡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并未结束,而是随着中国作家自身对卡夫卡理解的不断深入,随着研究者对两者之间影响关系的不断追究,而越来越具有中国本土的研究特色。正如朱栋霖先生所言:“当代中国作家在因应外来文学影响时的主体自我独创与对本土文学的建构,是我们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时重点关注的问题。”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