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着的思维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路秀儒  页数:350  字数:200000  

前言

说到有关思维方式的话题,我想先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从前,亚洲一个小国的国王猝死,一个叫戈蒂尔斯的贫民阴差阳错当上了国君。为感谢神明,他将一直跟随自己的牛车,用一种非常复杂的方式捆绑在神殿上。后来传说,能解开这个绳结的人便能统治整个亚洲。远征的亚历山大光顾神殿,听了这个传说后,挥剑一击,斩断绳结,并留下惊世名言:解不开就直接斩断它!    倘若用一句话概括亚历山大的思维特点,那就是:真正用好手中工具,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三位旅行者的。    赫德斯、安迪和乔治同时住进一家酒店。    早上出门时,安迪带了一把伞,乔治拿了一根拐杖,赫德斯则两手空空。晚上回来时,带雨伞的安迪淋湿了衣服,拿拐杖的乔治跌得全身是泥,而两手空空的赫德斯什么事也没有。安迪和乔治感到很奇怪,问赫德斯这是为什么。赫德斯没回答,而是问安迪:“你为什么淋湿而没摔跤呢?”    安迪说,刚下雨时,我很高兴有先见之明,撑开伞大胆地在雨中走,衣服还是湿了不少。泥泞难行的地方,因为没有拐杖,我走起来小心翼翼,就没有摔跤。    赫德斯又问乔治:“你为什么摔跤而没淋湿呢?”    乔治说,下雨时,因为没有伞,我就捡能躲雨的地方走或停下来休息。泥泞难行的地方,我想反正有拐杖拄着走,就没太在意,结果反而摔了跤。    这时,赫德斯哈哈大笑说:“有伞的淋了雨,有拐杖的摔跤了。我没伞没拐杖,下雨时,只能捡躲雨的地方走,路不好时,只有倍加小心,所以才没淋雨又没摔跤啊i”    三位旅行者的经历给人启示:做任何事,都不能太依赖自己的优势,过分仰仗优势,优势就有可能变成劣势。    倘若用一句话概括赫德斯的思维特点,那就是:别太把手中工具当回事,手中没有工具,也完全能比有工具的人做得更好。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尤伯罗斯的,那位改写了奥运经济的美国入。    1 984年以前的奥运会,对举办国而言,往往喜忧参半:能举办奥运会,自然是国家民族的荣誉,还能宣传提升本国形象;但场馆建设等大规模硬件、软件投入,又将使政府担负巨大的财政赤字。    尤伯罗斯以其独特的商业思维,通过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的筹划运作,彻底改变了这一历史。    第一招,他首先组织电视转播权招标,规定每个竞标公司必须先支付75万美元定金。很快,包括美国三大电视网在内的5家电视机构都往账户上打入定金。从最初招标到最后公布中标,每天利息1000美元。这作为组委会“第一桶金”,帮尤伯罗斯渡过了第一道难关。    第二招,他采取别具一格的融资策略,与赞助商斗智斗勇。尤伯罗斯出入意料地提出,赞助金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热情,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柯达、富士等著名公司闻风而动。结果,从150家赞助商中选定30家,共筹集117亿美元。    第三招,他策划举行声势浩大的“圣火传递”活动。尤伯罗斯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举办火炬接力的人,奥运火种从希腊运至纽约,再横贯美国大陆15万公里进行接力跑。具体办法是,圣火传递权每公里5000美元。15万公里共赢得4500万美元资金。    第四招,他与有关商家策划设计奥运会吉祥物和纪念品,用于出售赢利。    接连四招下来,第23届奥运会总支出51亿美元,赢利25亿美元。尤伯罗斯本人得到47,5万美元红利。闭幕式上,他获得国际奥委会颁发的杰出奥运组织奖,报界称为“本届奥运会最大的一枚金牌”。    促成尤伯罗斯这一成功的因素当然有很多,最根本的在于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他的思维是“颠覆性”的:一切环节全部围绕“赚钱”和“赢利”展开和部署,靠自身努力彻底终结举办奥运会“赔钱赚吆喝”的历史。    倘若用一句话概括尤伯罗斯的思维特点,那就是:手中有没有工具,都要干成事;无中生有,就是要从“无”中发现和捕捉到“有”。    上面三个故事,对待手中工具的态度各不相同。究其实,内在精神是一致的。    禅宗讲过修法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种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人们对待手中工具的三种态度,与此相类似:起始阶段,真正把手中工具当成工具,为我所用、为我服务;第二阶段,别把手中工具太当回事,关键是发挥人的作用;更高阶段,不管有没有工具,都能干成一番事。    这些年,我本人从军队高级机关到世界著名50。强企业,秉承的就是这种理念:不管有没有依托和依靠,饭要吃,路要走,活要干。这种理念开枝散叶,就形成了种种感悟。比如,在职场上保持正确的位置感,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人生没有彩排,批评使人进步。一切成绩归组织,做个让组织放心的人。成熟表现于忍耐,受得了委屈才能成大事。再比如,对折腾的看法,敢折腾才有机会,经折腾才能成长,善折腾才会成功。对锻炼的判断,合理的要求是锻炼,不合理的要求也是锻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感悟,经过理性分析,我全部写进了《骨干是折腾出来的》、Ⅸ好兵是摔打出来的》等本土化管理图书中。    2005年时,我那本《向解放军学习》一经出版就脱销,这给了我极大鼓舞。    其实,我的见解未必比别人多么深刻,但它符合实际,符合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实际。这种符合的前提,说到底还是得益于我的本土化思维——军旅生涯,给了我军人思维;著名企业,给了我企业思维;我所担当的角色,给了我角色思维。    ……

内容概要

  《思维着的思维》一书不是进行抽象的逻辑推论,而是以随笔、杂感的形式,对思维问题作智慧理解和悟性传达,整体读来颇具中国古典文学的描述式解读意味,这决定了它有一个突出特点,能避开同类书籍的抽象与晦涩。同时,书名本身极具动感,用进行时语句表达,也符合思维本身的特点与规律。全书分路与径、承与创、质与效4个部分,共有80篇独立短文构成。每篇独立短文各具其意,相互间又完成一个个合围,从而用故事化表述,传递出作者对思维问题的个性化感悟、具象化理解,这种感悟、理解因契合思维规律,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又具有普适性、推广性和可复制性。本书行文形象生动,借助一个个具象化的故事,表达作者的认知和理念。故事来源广泛,举凡历史、哲学、军事、管理、文化等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并力避陷入专业术语,尽可能便于普通读者接收。这本书兼具思维科学、普及读物、励志图书的复合特点,读者面相对广泛。

作者简介

  路秀儒,现任济南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曾任军区司令部研究室研究员,报刊发表文章500余篇,出版有《当代军事思辨录》《知识战争》《军事创新论》等专著6部,其中《机器人战争》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六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书籍目录

落雨喽,打烊喽,第一部分 路与径
耕种“好奇”收获“神奇”
正用“投机取巧”的思维脉络
化“危”为“机”的思维路径
谋求“曲径通幽”之效
欲取之,先予之
思维围着“问题”转
心随“热点”一起走
放眼“森林”看“树木”
善从“一滴水中见太阳”
“顺藤摸瓜”也聪颖
观察,观察,再观察
张开想象的翅膀
期待“灵光”闪现那瞬间
质疑激起新思想的涟漪
“庙算”之间出“高术”
一刻也不能没有的思维
拿起科学思维的武器
我们似应这样解读直觉思维
和为贵谐为美
法治社会寄望法制思维
别忘市场思维头上的“剑”
网络时代的网络思维
让思维多含些“绿色素”
反思一下“反思”
放弃是思维的智慧选项
在“借力”中求“给力”
积聚并激发人文力量
从群众最高兴的工作做起
思维多向路自宽
“怎么思”比“怎么做”更重要第二部分 承与创
常怀一颗“不安分”的心
有意避开别人的脚印
有特色就会有突破和跨越
刻意“走冷门”
解放思想与解放思维
转变方式与转变思维
加力“二次创造”
突破窠臼就是创新突破
走出惯性思得失
让概念承启未来
从“智慧地球”到“智慧矿山”
从“愿创”走向原创
创新不排斥“怀旧思维”第三部分 质与效
崇尚高光点的思维
追求高效率的思维
跳起来摘果子
思为行所“维”
思维的底线
思维有时也需要些“慢功”
触类旁通省思考
集众思,广忠益
争取“友好”欢迎“敌对”
删繁就简有“洞天”
思维的焦点在权衡
思维的沟通
常给思维“拉拉袖子”第四部分 修与养
“超越”成就“卓越”
思维前瞻赢先机
狂人自有狂人的“思”
“小人物”也要“大思维”
“大人物”要关注好“小细节”
弹性思维显睿智
追求着你的追求
“思维花”如何结为“思维果”?
适应环境与做你自己
该“惯性”时就惯性
拒绝“被思维”
阳光思维才灿烂
思维预防“水土不服”
校正被扭曲的思维
动什么别动私情
让思维远离冲动和极端
“一根筋”思维不丢人
对规律和科学要有敬畏之心
走出迷失的自我靠什么
宽容是一种思维方式
思维触角的“走转改”
“咬文嚼字”究思维
基于知识积累的创新思维
寓思维锻炼于休闲娱乐小八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正用“投机取巧”的思维脉络 投机取巧,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人人皆知,现实中也唯恐躲闪不及。按照《新华成语词典》的解释,投机取巧是指:利用时机,以巧妙的手段牟取不正当的利益。投机取巧虽名声不好,但它所体现的思维脉络,对如何认识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颇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机者,机遇也;投机者,利用机遇也。巧者,巧妙也;取巧者,巧妙获取也。那么,以巧妙的手段抓住机遇、利用机遇,不正是我们所欲、所求的吗? 人的思维本身就带有“投机性”。分析一下许多人的思维路径就会发现,人们思考问题往往是自觉不自觉地朝着捷径去、冲着可见的利益来的,哪怕前边有“陷阱”有时也浑然不顾,因而才有“见机行事”、“当机立断”、“投机取巧”、“机会主义”等语句和历史典故。正如西方哲学家克拉克所言:“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我们应该正用、巧用思维的这种“投机性”,在把握机遇上争取主动,力避被动。 什么是机遇?机遇就是契机、时机或机会,从普遍意义上可理解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既然如此,谁会避之?因而就有托•富勒之说:“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机遇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或有效期,因而有“稍纵即逝”之说。机遇很重要而又很难得,因而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之说。因此,我们对机遇不能等闲视之,不能轻慢对之,不能敷衍待之,而是要倍加珍惜、紧紧抓住、努力用好。 有人讲,抓不住机遇的,是庸者;能抓住机遇的,是强者;没有机遇能创造机遇的,是智者。我们当然不能当庸者,要当强者,更要当智者。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好地把一把、用一用“投机取巧”的思维脉络。 认识机遇需慧眼。里根在任美国总统时,曾给日本时任首相中曾根讲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个人被洪水困在屋顶上,一个好心人划船经过,问他要不要帮助逃生,他拒绝了,说他相信上帝会救他。不久又来了一艘摩托艇,但也被他拒绝了。后来又有一架直升机前来救援,同样没有成功。这个人最后被洪水淹死了。在天上,这人抱怨上帝没救他。上帝回答说:“我派了两艘船和一架直升机都被你拒绝了。”这虽是个笑话,但折射的道理很深刻。 人们的生活中间到处存在机遇,只要你时时留心,就会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机遇虽然就在身边,但往往并不都十分显眼,许多就隐藏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中,是像淘金者那样“淘尽黄沙始见金”,还是像迷途的羔羊那样“茫茫雪原只见白”,或是像摸象的盲人那样“硬将象身当成墙”,关键在眼界。

编辑推荐

《思维着的思维》编辑推荐:从一定意义上讲,思维能力就是一种特殊魔力,所谓人生赢在思维上,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理念:思维决定人生成败,决定一个人究竟能走多远。《思维着的思维》一书行文形象生动,借助一个个具象化的故事,表达作者的认知和理念。故事来源广泛,举凡历史、哲学、军事、管理、文化等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并力避陷入专业术语,尽可能便于普通读者接收。《思维着的思维》兼具思维科学、普及读物、励志图书的复合特点,读者面相对广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维着的思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很不错 很喜欢 很需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