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花落知多少

出版时间:2011-7-1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三毛  页数:31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中先是记录了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白手成家的生活,而此时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也随之开启;后来移居加纳利群岛后,三毛的生活渐趋安定,她的创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再后来,荷西在一次潜水时意外去世,三毛的心灵受到巨大创伤,人生陷入低谷。一段时间后,三毛再度出走,游历中南美洲,开始新的生活。而这段经历,也使她的文风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作者简介

本名陈懋平,因为学不会写“懋"字,就自己改名为陈平。
  十三岁就跷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时逃学去坟墓堆读闲书。
  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最快乐与最疼痛都夹杂其中。
  她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作之初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
  她看到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决定搬去住,苦恋她的荷西也二话不说地跟着去了。
  然后她和荷西在沙漠结婚了,从此写出一系列风靡无数读者的散文作品,把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淋漓尽致展现在大家面前,“三毛热"迅速的从台港横扫整个华文世界,而“流浪文学"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接着,安定的归属却突然急转直下,与挚爱的荷西锥心的死别,让她差点要放弃生命,直到去了一趟中南美旅游,才终于重新提笔写作。接着她尝试写剧本、填歌词,每次出手必定撼动人心。
  最终,她又像儿时那样不按常理出牌,逃离到没人知道的远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
  她就是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
  永远的三毛。

书籍目录

背影
荒山之夜
克里斯
离乡回乡
雨禅台北
周末
不死鸟
明日又天涯
云在青山月在天

梦里梦外
不飞的天使
似曾相识燕归来
梦里花落知多少

章节摘录

版权页:那片墓园曾经是荷西与我常常经过的地方。过去,每当我们散步在这个新来离岛上的高岗时,总喜欢俯视着那方方的纯白的厚墙,看看墓园中特有的丝杉,还有那一扇古老的镶花大铁门。不知为什么,总也不厌地怅望着那一片被围起来的寂寂的土地,好似乡愁般地依恋着它,而我们,是根本没有进去过的。当时并不明白,不久以后,这竟是荷西要归去的地方了。是的,荷西是永远睡了下去。清晨的墓园,鸟声如洗,有风吹过,带来了树叶的清香。不远的山坡下,看得见荷西最后工作的地方,看得见古老的小镇,自然也看得见那蓝色的海。总是痴痴地一直坐到黄昏,坐到幽暗的夜慢慢地给四周带来了死亡的阴影。也总是那个同样的守墓人,拿着一个大铜环,环上吊着一把古老的大钥匙向我走来,低低地劝慰着:“太太,回去吧!天暗了。”我向他道谢,默默地跟着他穿过一排又一排十字架,最后,看他锁上了那扇分隔生死的铁门,这才往万家灯火的小镇走去。回到那个租来的公寓,只要母亲听见了上楼的脚步声,门便很快地打开了,面对的,是憔悴不堪等待了我一整天的父亲和母亲。照例喊一声:“爹爹,姆妈,我回来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卧室里去,躺下来,望着天花板,等着黎明的再来,清晨六时,墓园开了,又可以往荷西奔去。父母亲马上跟进了卧室,母亲总是捧着一碗汤,察言观色,又近乎哀求地轻声说:“喝一口也好,也不勉强你不再去坟地,只求你喝一口,这么多天来什么也不吃怎么撑得住。”也不是想顶撞母亲,可是我实在吃不下任何东西,摇摇头不肯再看父母一眼,将自己侧埋在枕头里不动。母亲站了好一会儿,那碗汤又捧了出去。客厅里,一片死寂,父亲母亲好似也没有在交谈。不知是荷西葬下去的第几日了,堆着的大批花环已经枯萎了,我跪在地上,用力将花环里缠着的铁丝拉开,一趟又一趟地将拆散的残梗抱到远远的垃圾桶里去丢掉。花没有了,阳光下露出来的是一片黄黄干干的尘土,在这片刺目的,被我看了一千遍一万遍的土地下,长眠着我生命中最最心爱的丈夫。鲜花又被买了来,放在注满了清水的大花瓶里,那片没有名字的黄土,一样固执地沉默着,微风里,红色的、白色的玫瑰在轻轻地摆动,却总也带不来生命的信息。那日的正午,我从墓园里下来,停好了车,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发呆。不时有认识与不认识的路人经过我,停下来,照着岛上古老的习俗,握住我的双手,亲吻我的额头,喃喃地说几句致哀的语言然后低头走开。我只是麻木地在道谢,根本没有在听他们,手里捏了一张已经皱得不成样子的白纸,上面写着一些必须去面对的事情:要去葬仪社结账,去找法医看解剖结果,去警察局交回荷西的身份证和驾驶执照,去海防司令部填写出事经过,去法院申请死亡证明,去市政府请求墓地式样许可,去社会福利局申报死亡,去打长途电话给马德里总公司要荷西工作合同证明,去打听寄车回大加纳利岛的船期和费用,去做一件又一件刺心而又无奈的琐事。我默默地盘算着要先开始去做哪一件事,又想起来一些要影印的文件被忘在家里了。天好似非常的闷热,黑色的丧服更使人汗出如雨,从得知荷西出事时那一刻便升上来的狂渴又一次一次地袭了上来。这时候,在邮局的门口,我看见了父亲和母亲,那是在荷西葬下去之后第一次在镇上看见他们,好似从来没有将他们带出来一起办过事情。他们就该当是成天在家苦盼我回去的人。我还是靠在车门边,也没有招呼他们,父亲却很快地指着我,拉着母亲过街了。那天,母亲穿着一件藏青色的衬衫,一条白色的裙子,父亲穿着他在仓促中赶回这个离岛时唯一带来的一套灰色的西装,居然还打了领带。母亲的手里握着一把黄色的康乃馨。他们是从镇的那头走路来的,父亲那么不怕热的人都在揩汗。“你们去哪里?”我淡然地说。“看荷西。”“不用了。”我仍然没有什么反应。“我们要去看荷西。”母亲又说。

编辑推荐

  ★三毛——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此篇是三毛最受欢迎的作品,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  ★封面由台湾著名设计师聂永真倾情设计  ★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了别样的三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梦里花落知多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4条)

 
 

  •   本名陈懋平,因为学不会写“懋"字,就自己改名为陈平。十三岁就跷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时逃学去坟墓堆读闲书。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最快乐与最疼痛都夹杂其中。书很好 值得大家一读书她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作之初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她看到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决定搬去住,苦恋她的荷西也二话不说地跟着去了。然后她和荷西在沙漠结婚了,从此写出一系列风靡无数读者的散文作品,把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淋漓尽致展现在大家面前,“三毛热"迅速的从台港横扫整个华文世界,而“流浪文学"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接着,安定的归属却突然急转直下,与挚爱的荷西锥心的死别,让她差点要放弃生命,直到去了一趟中南美旅游,才终于重新提笔写作。接着她尝试写剧本、填歌词,每次出手必定撼动人心。最终,她又像儿时那样不按常理出牌,逃离到没人知道的远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
  •   感受三毛的流浪散文——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此篇是三毛最受欢迎的作品,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十三岁就跷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时逃学去坟墓堆读闲书。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最快乐与最疼痛都夹杂其中。她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作之初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她看到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决定搬去住,苦恋她的荷西也二话不说地跟着去了。然后她和荷西在沙漠结婚了,从此写出一系列风靡无数读者的散文作品,把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淋漓尽致展现在大家面前,“三毛热"迅速的从台港横扫整个华文世界,而“流浪文学"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   一直很喜欢三毛,书中先是记录了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白手成家的生活,而此时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也随之开启;后来移居加纳利群岛后,三毛的生活渐趋安定,她的创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再后来,荷西在一次潜水时意外去世,三毛的心灵受到巨大创伤,人生陷入低谷。一段时间后,三毛再度出走,游历中南美洲,开始新的生活。而这段经历,也使她的文风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   书中先是记录了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白手成家的生活,而此时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也随之开启;后来移居加纳利群岛后,三毛的生活渐趋安定,她的创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再后来,荷西在一次潜水时意外去世,三毛的心灵受到巨大创伤,人生陷入低谷。一段时间后,三毛再度出走,游历中南美洲,开始新的生活。而这段经历,也使她的文风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   三毛一生短暂,但经历不凡。在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辍学的她一度
      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
      一九七四年,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白手成家,她的文学创作生
      涯从此开启;移居加纳利群岛后,三毛的生活渐趋安定,她的创作也达到
      了高峰;一九七九年,荷西意外去世,三毛的心灵受到巨大创伤,人生陷
      入低谷;返台后,三毛再度出走,游历中南美洲,开始新的生活。
       《梦里花落知多少》记录了荷西意外去世后,三毛的孀居生活,共二
      十三篇,展现了三毛渐渐走出人生低谷,再次坚强面对生命的心路历程。
      这段时期三毛的文学创作也达到了高峰。《梦里花落知多少》带你全方位
      了解三毛。
  •   《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先是记录了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白手成家的生活,而此时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也随之开启;后来移居加纳利群岛后,三毛的生活渐趋安定,
  •   


    三毛祭日又临,她的生平照例被搬出来讲述一番,当然,对于女性名人来说,所谓生平,通常等于情史。

    于是我们看到,她这一生,其实爱过许多人,与许多人有过爱恨纠葛。在大学里,与才子舒凡恋爱,几近婚嫁却无疾而终,她为此自杀,手腕上缝了28针,并从此远走他乡。她文章中所说“求了又求”的那段恋情,大约就是这朵无果之花。29岁时候她爱上一位从生活到艺术都“很画家”的画家,原谅他的颓唐,接受他的求婚,为他洗衣做饭,最终却如简·爱,发现他早有妻儿,梦中的婚纱和现实中一样被撕裂,这无赖还不肯罢休,直到她的父母为着息事宁人奉上财物才算作罢。又遇到一个德国教师,结婚前夜,他因心脏病发去世,婚纱成黑纱,婚礼成葬礼。

    但我们印象中只有荷西,是因为她只大刀阔斧地写过荷西,别的那些人,只是被隐晦地、隐约地提过,犹如史前文明,只有一点语焉不详的遗迹,或者是前生惨厉的记忆,只在梦境里有点散乱的片段,而荷西,是有了文字记录的今生今世,温热,鲜明。所以,指责三毛生活在假面背后的那几个人,始终拿三毛不肯公开的感情生活说事。

    人的一生,哪里能那么幸运、快捷地找到要找的那个人?在有月亮的晚上,在桃树底下,惊喜地问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那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要曲折兜转,山路十八弯,像人类文明进程一样,尝遍百草、中毒无数才发现一味好药,或者看了几百年的星空,看断了几代人的脖子,才发现星辰运行的规律。对于生性敏感、对感情有着绝高要求的人来说,如果不打算掩着鼻子随便抓个人来终此一生,难度又会加大十分。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阅人无数,才发现一个好人,不得不过尽千帆,才体察一点人性运行的规律。或者耐着性子把自己变成一所学校,把有点可能性的对象从情感类人猿的阶段进行培养,从上厕所掀不掀马桶盖子这样的小事上进行现代感情文明的训练,最后刚刚训练得可以见人了,保不齐会被人挖走,徒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别的男人女人贡献了一个合格的丈夫或者妻子。

    有的时候,我们更得抱着买彩票的心,以成年累月购买彩票的耐心等待那个人出现,说不定就在别人废弃的票里翻出一张没兑奖的中奖彩票;或者像个拾荒的,在别人丢弃的杂物中细翻细拣,在别人当咸菜罐子使的破烂中,翻出个蒙尘的半坡彩陶来。

    对感情有着绝高要求的人来说,谋取感情是比谋生更为艰难的事,要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并准备扮演尝百草的神农、研究猩猩的珍妮·古道尔,或者具有文物鉴别常识的拾荒者等等角色。

    所以谁也别笑三毛绝口不提前情,她看到处处闻啼鸟的晨,必然经过无数个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夜,面对明媚春光,大喊大叫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哪有必要为我们细说平生,前情提要?





    三毛去世纪念日,往往是她的二次受难日,马中欣通常会适时抛出各种观点和新发现的证据,作为1998年出版的《 三毛真相 》的延伸。这一次他貌似没有发言,但报刊却将他数年前的“三毛死因新说”再度挖掘出来,称三毛不是自杀,而是服药后于无意识中将自己致死。

    其实,对于一个以写作为生并凭借写作将自己嵌入历史的女人,马中欣“真相”的着眼点却不是她的文字,而是她的私生活、她的夫妻感情、她的死亡原因,他的出发点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他的评判缺少文学评判力的支撑,于是导致他的“真相”像是弹棉花的评说钢琴师,各是各的调,正如本地晚报上一个普通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 三毛真相 》里所津津乐道的那些证据,例如三毛的邻居所说的“这个女人总是和不同的男人交往”,没有揭示什么真相,不过揭示出了普通人是怎么看待和判定有着强烈个性的同类的。

    但在见过马中欣本人后,我却有了新的发现。三个月前,他重返出生地兰州,我们在酒吧里见到了他。和以前一样,每到一地,他必然联系当地媒体及户外运动俱乐部,率人爬山、横渡大河,并在酒吧里开讲座。但他本人并不富于英雄气质,穿着简单乃至寒碜,我见他的当时,已是十月,十月的兰州,至少要穿外套了,这位老大爷却穿着一条卡其布短裤及短袖T恤,短裤棕灰色,T恤灰紫色,镂空有条状暗花的那种,颜色灰暗,式样和质地很普通。穿着这身衣服的马中欣,在酒吧开过讲座后,还会帮助开门及引客入座。同时,他还随身携带一大本剪报,悉心收集华人报纸对他的报道,重要的地方用红笔圈着,用钢笔字详细注明是出自哪年哪月的哪张报纸,有出入的地方,还在旁边写了注解。剪报夹很旧很旧了,显然是翻阅过好多次了。

    经过了那个夜晚,看过了他的那身衣服,还有剪报夹,忽然明白了,他对三毛的探究,他的苛刻评判,其实是两性战争的另一种形式,是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一次较阵,他所携带的那些符号——户外运动、探险、粗衣陋食、不善交际言谈以武夫自居,是男性气质的符号,而他的对面,却站着一个三毛,生性浪漫、热爱幻想、将一切赋予感情色彩、追求精致丰富的生活、对艺术高度敏感,这都是女性气质的符号,他对她的努力否定,在根本上是男性对女性的否定,是《 欲望号街车 》中斯坦利粗暴对待布兰奇的一部分动因,是《 儿子与情人 》中的矿工父亲和热爱艺术的母亲与儿子对峙的根源所在。

    马中欣不会明白这些,他只是本能地恨铁不成钢,恨世界不被他承认的男性气质大一统,恨这个世界居然向女性气质臣服,就像D?郾 H?郾 劳伦斯笔下那些永恒的父亲,看到儿子在读一本伤感的小说,就企图冲过去一把夺来并撕个粉碎。




  •   三毛是个神奇而独特的女子,世上仅有一人,既无前人,也无来者。她的文字,炉火纯青,妙笔生花,令每一个读者都为之折服。她的经历,就像一部史诗,再也没有人会像她那样,用一生去生活,去流浪。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她踏遍万水千山。然而,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的奇风异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结。三毛从来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一切都显得平实与自然。然而在她信笔挥洒之中,却又蕴涵无限,这也许是一种更高的技巧和风格吧。 有读者认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无论是她遗留下来的众多作品、她的游历和她心灵情感的转折,都是充满一点点浪迹天涯的意味。她的一生是自由的,不属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她没有一个确切的家,她的心一直在流浪,那是一种怎样的不羁的生命,那是一个怎样的随性的女人。《撒哈拉的故事》是她的第二部作品,当时她还与荷西新婚当中,处处可以感受到生命、生活的快乐和激情。然而《梦里花落知多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就像一场梦。荷西的不幸去世,给一个感性又多情的人带来了怎样的苦难。可是从她的文字里可以读出对荷西的种种思念,和她在尘世里的漂泊、游荡、穿梭、流浪。从这本书里不难读出,她的“流浪”不同于任何一种你可以想象得到的解释。我能够形容的,不过是:她在用心灵、身体、生命做一场永不停止的旅行。但是又总觉得不太恰当,因为没有人可以形容出真正的三毛。我想,如果你没有读过《梦里花落知多少》,那么就没有读懂过三毛的精髓。不过,浏览到这里的亲们,我想你们应该去读一读,这是三毛,世界的三毛。三毛的母亲说,她的这个女儿是最真的,最不愿看见那些虚假的,所以她一步一步的走,给了我们一个真实、感性又多情的三毛。愿君一读,那么你就会感受到。多情应如三毛者,不负如来不负卿。
  •   三毛是一路读来的作家,她长居我的心间。不时翻翻她的作品,每读一遍便会更加熟习,亦会多新的感受。也许有时会没了新鲜感,但是那份老朋友般的感受已然形成,便愈加割舍不下。
      
       一直伴着三毛活灵活现展现在书中的便数那西班牙老公荷西了。读三毛全集的前几册,竟甚至喜欢这大胡子男孩多于三毛——这样一个艺术化而又能居家的男人,一个对三毛痴心一片的男人,一个为了理想付出一切的男人。不叫苦和累,默默为自己的家奉献,即使连续加班也坚持不用三毛父亲汇过来的钱……三毛让我嫉妒,荷西让我感动。
      
       但是这样的荷西,终究是走了。在潜水中,荷西意外丧生。三毛成了另一个“未亡人”,她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而荷西,这个一生热爱大海的人,终于将他的生命献给大海。
      
       荷西葬在从前他与三毛常来散步的墓园,那是一处高岗,坐在那里可以看见荷西从前工作的地方,看见古老的小镇,蓝色的大海。
      
       荷西走得匆忙,他刚刚三十岁,甚至说生活经验还不甚丰富,一切的一切还没有体验。三毛在她的文章里面一遍又一遍自豪地宣称“荷西苦恋我六年”,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三毛亦苦恋荷西六年。如此来之不易的爱情,他们甚至还没有多少时间彼此磨合,便被生死两隔。
      
       命运如此不公。
      
       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收录的一篇叫《一个男孩子的爱情》。她与荷西的相遇,相识,相知,直到相恋,都展现在这里。最令我感到悲伤的是末尾编者楷体字打出来的在括弧里的一句话。
      
       “说到这里,三毛的声音哽咽,她在台上站了很久,再说不出一句话,演讲中断……”
      
       或许语言在生活面前是苍白的,或许语言在所有时候都没有色彩。三毛与荷西的点点滴滴,一篇文章,一本书,甚至一个系列亦讲不完。三毛是个绮丽的女子,她的思想,思维,人生观,价值观,都异常出众。幸而遇到荷西,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配得上她的男孩。从《背影》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我读到的三毛不再如初期,她的叙述似乎不再张扬,转为内敛。
      
       我想这多半是荷西的死造成的。
      
       古今中外,知心挚友不多。而如三毛与荷西般既是挚友又是夫妻的,便又更少。有人说三毛自杀正是因为她的不洒脱。我看不然。荷西离开之初,在三毛哀而不伤的笔调里,我仍然读到三毛对人生的坚定态度。或许三毛之死的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别人去怎么评价和谈论,也都只是别人之菲薄,三毛依然华丽。
      
       而三毛的书,三毛的文章,亦成为经典。在只字片语中,朦胧着有个男孩叫荷西,依然冲我们微笑。
  •   这是完整的读下来的第一本三毛的书,以前零散的看过一些文字,如沙漠观浴记一类的,但是我肯定是可以归类为“只看过很少三毛作品,并了解也很少”的那一类人。
       所以这里也只是记录一些自己的感受,其实是无关“评论”二字的。
      
       这本书是三天读完的,在国大午正午安静的阳光里,填饱肚子拿着自习的书本跑到中文图书馆,然后在书架上翻出这本书,继续安静的读下去。
      
       因为书的内容也并不完全连贯,在我的观感里,前面都是三毛讲自己的感情,最开始几篇小文里是对父母的爱,对朋友,对世界的爱。后面大段大段梦境和现实,全是围着荷西转的,那已经不是当下这个“爱”字可以表达的感情。看到那些文字,想象着那个当时尚且是女孩子,签下婚约时以笃定“没有退路”的女子;那个在看不见丈夫的时刻,就会蔓延出无尽恐慌的女子;那个买了水果去海边,对着丈夫灿烂的笑的女子;那个抱着墓碑哭泣,而后又一遍一遍的刷漆的女子,几番感慨,甚至大为羡慕,只觉得仿佛世界上再没有人可以爱的这样纯粹,歇斯底里而又带着自成一体的优雅和从容。
       其实如果昨天写上面那段话,也就是没看后面三分之一左右的书的时候,可能会写得更为感性,记得当时自己还感慨过“就算现在给自己以三毛的心境,亦无那份境遇和幸运”,觉得那是一个,深情(这不很恰当,可我实在找不到词了)女子在大漠那样的环境之中创造的现实版童话。然而今天读到西沙两次拜访三毛之后的记录,突然明白所谓情深似海则可以把现实变成童话只不过是自己花痴一般的设想而已。她所获得的那些敬爱,做事情的从容有力,自然而然的得体和大方,当然不同于很多韩剧里面或世家或贵族一样的教育,却也一定有自己的经历和磨练。再读到后来她和沈君山的对话,更是全盘打翻之前的感受……她何止不单纯,她的思维简直清晰到彪悍。或许在我的认识里单纯和幼稚有几分接近。但至少我相信单纯的人在严密的逻辑思维推导下往往会很快的相信,而不是井井有条的拿着自己旗帜鲜明的观点作比对。以后若有机会,要再好好读读三毛生平方面的书,虽然还没开始看她的作品,却多少有点体会到为何那么多人称她为谜一样的女子了。
       只是想抹一把冷水,拍拍自己的脸,告诉自己不要做单纯一世亦美好一世的美梦。三毛,不,陈懋平,本身有着太多的强大,而笔名三毛下面,只是拿给大家看的,当然也是真实的,她痴情、无忌、我行我素而快乐从容的一面罢了。我们或许可以欣赏一个人的一个侧影,却绝不可能只拿一个平面画卷作为立体雕塑的目标。
  •   读到《梦里花落知多少》,心情真的很悲伤。从三毛的文字中就能感受到面对最爱逝去的那种痛苦。1、荷西将我抱在手臂里,说“快许十二个愿望,心里跟着钟声说。”我仰望着天上,只是重复着十二句同样的话“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三毛迟迟不敢说出下一句,千里共婵娟。因为她怕真的一语成谶,真的和荷西分离。2、当三毛跟随荷西到达拉芭玛岛,她就已经有预感她和荷西将要分离。我的喉咙突然卡住了,心里一阵郁闷,说不出的闷,压倒了重聚的欢乐和期待。“这个岛不对劲。”我闷闷地说“不晓得,心里怪怪的,看见它,一阵想哭的感觉。”3、以后的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让它来替你数。这是三毛与荷西结婚六年后荷西送给三毛的第一只手表。那一个晚上,荷西睡去了,海潮声里,我一直在回想少年时的他,十七岁时那个在大树下痴情的孩子,十三年后,在我枕畔共着呼吸的亲人。我一时发了疯,推醒了他,轻轻地喊名字,他醒不全,我跟他说“荷西,我爱你!”这是荷西等了十三年的话啊,面对三毛突然地出口,荷西高兴到呜咽。4、面对荷西的死,三毛是始终不能忘怀释怀的。那个陪伴她六年流浪的生活的爱人,三毛一生最爱的男人的离去,对她是多么大的打击啊!荷西的墓志铭上刻着:荷西.马利安.葛罗——安息,底下刻着——你的妻子纪念你。短短的几个字,却道出三毛对荷西真挚的爱。看着不禁让人想落泪。5、不敢告诉父亲说我不请工人自己要去做坟的事,怕他拼了命也要跟着我同去。 要一个人去搬那个对我来说还是太重的十字架和木栅栏,要用手指再一次去挖那片埋着荷西的黄土,喜欢自己去筑他永久的寝园,甘心自己用手,用大石块,去挖,去钉,去围,替荷西做这世上最后的一件事情。6、我心里对你说——荷西,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这一句让你等了十三年的话,让我用残生的岁月悄悄地只讲给你一个人听吧! 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三毛。 这也许就是三毛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吧。她可能实在是太想念荷西了吧,才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三毛的故事,太让人唏嘘。我爱三毛,爱她爱的荷西。亲爱的三毛,你看到荷西了么。
  •   读这套书的时候,内心里真正一直小心翼翼,因中学时就已读过三毛的许多书,了解她的生平经历,了解她后来的人生境遇,于是总觉得前面的欢喜越多,后面的悲哀就越深。 买下了十月文艺的这整套的三毛全集,共11本,封面的包装是清淡的味道,颜色却各有不同,一如三毛时而活泼,时而忧郁,时而欢喜,时而嗟叹的风格,但却是一如既往的真。 秋天买下的书,因觉得秋冬的夜更适合静静地读书。在三毛的旅途之中,生命的旅途,还有脚下的旅途,看她的生活,在安静的夜里,窗外的雨声里,缓缓地体会生命当中有过的悲与喜。她在经历,我们仿佛也在经历。比如失去挚爱的人时锥心的疼,陪她坐在海边落泪。 《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温柔的夜》都是描写她拥有挚爱的人荷西时候的生活,那生活是让每个心中充满文艺色彩的人所羡慕的,与挚爱的人儿携手天涯海角的去流浪,即便那当中有辛酸,有艰难,然而心中有爱,手里牵着爱人,便也不会觉得苦涩。 在这本书里,三毛哀伤又无奈地这样说,“那一年,我们没有过完秋天。”一句简短的话语,三毛告之我们宿命的来临。而读来,却叫人心惊,心悸,心疼。 曾经那样的甜蜜,那样的幸福美满,那样的“你爱谈天,我爱笑”,却不知怎的我们睡着了,醒来老天将一切收回,它也嫉妒了这样的神仙眷侣,三毛永远失去了荷西。连同我们也悲伤了吧,唯一能做的便是在这样寂静的夜里,陪她一起落泪一番,一起纪念一回。 唯愿在那个世界里,他们相遇了,依然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依然携手天涯海角的去流浪,依然是我们最真最爱的三毛。
  •   有时人真的很奇怪,越是得不到或越是不想去知道或越是不想揭开的,就越想去探讨,我也一样,虽然知道,泪腺发达的自己一定会有感动得不能自已的时候,还是要继续去打开三毛的文集,我决定不管用多久的时间一定要把三毛的作品全部细细地看完。
    同样平凡地过着日子,在三毛的笔下变得如此的多姿多彩,充满温馨浪漫,我不得不感叹文字经过有造诣的人的手里再次组织起来会变成一串串生动的言语,感受着三毛与荷西的爱情,平凡之中处处是情趣,心里浮想联翩,如果此生能找一个可以这样生活一起的人,应该也无憾了吧。此刻的我也变得不现实,多么希望看到三毛跟荷西能牵手到老的情景。
    与其说是迷恋三毛的文字,不如更确切的说是迷恋三毛的感情。 三毛能撼动人心、催人泪下的篇章无数。《梦里花落知多少》,最让我读后感动难忘,肝肠寸断。三毛的文字质朴亲切,不求典丽绮蘼,却句句珠圆玉润,韵味无穷。平静的字字句句,三毛是那样祥和的叙述着,而读来,却叫人心惊,心悸。
    人难抗天,要来的终究是来了。“那一年,我们没有过完秋天。”一句简短的话语,三毛告之我们宿命的来临。 三毛永远的失去了荷西。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哭闹闹,没有癫癫疯疯的大嚷大叫。然而,三毛的心是真的碎了……每个字都仿佛椎心刺肺,令人肝肠寸断。失去爱人的痛苦,叙述得淋漓尽致。三毛文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   高中时候有段时间因为好奇,看了不少言情小说,都是市面上热卖的。但都只翻了开头就看不下去,觉得情节、对话太幼稚太做作。动不动就一个灰姑娘很多帅哥追、一个英俊忧郁帅哥很多女生追,也不用干别的,就你爱我、我爱你的,看得我都要吐了。有些主角平时也不努力,成绩却永远都是全校第一,对于这种人我只想说,去你妈的,老子全省奥赛一等奖的人最知道什么是勤奋了,就那点小聪明,还好意思说天资聪慧呢,滚你妈蛋。——后来我学会一个词,知道那些小说的特点了,叫玛丽苏。
      
      高中时候因为语文老师的熏陶,也看了不少文集,包括毕淑敏、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鲁迅、张爱玲、……,同学间私底下也流传看过韩寒、安妮宝贝、郭敬明、三毛、王小波、……其中某些人的作品我过了那个年纪就再没看过,但有几个人的作品,过了些年我又翻出来看了。比如鲁迅、王小波、张爱玲、三毛。
      
      我第一次重看三毛的作品是我外婆过世的那段日子。我回家奔丧,老家农村没网络,没事干,翻箱倒柜找了几本书看,其中就有一本三毛的文集。那段时间我情绪很低落,因为前不久才跟初恋分手,紧接着很疼我的外婆忽然过世,好几天都哭得很厉害。那时看到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看到荷西过世前后三毛写的那些生活细节,想到从前我初恋与我在一起的情爱细节,心里很酸。
      
      从前我知道《梦里花落知多少》是因为郭敬明,觉得他写得真好,很青春,很有趣;后来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看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渐渐明白,那些青春小说只不过是给我们一些感官上的刺激,过了那个年纪,就不受用了。而三毛这种生活散文,我们从前年轻的时候也许觉着没意思,等有一些经历了就会觉得感同身受。即便不能完全感知那种情景下的心境,但也能想象得出,因为我们同样经历生活的挫折。
      
      之前听说过一句话,不曾彻夜痛哭,何以畅谈人生?现在想来,虽然夸张了些,但也是有道理的。那些青春小说,从来不曾经受过生活的磨难与苦楚,总把生活想得太简单,所以那些年轻的孩子才喜欢看。而我们长大成熟的人就知道,生活不是这样,唯有那些真正热爱生活、感受生活、无论苦与欢都用心感受的文字,才能真正触及我们的灵魂,能让我们几次三番去细细品味。
      
      我相信,青春作家、言情小说,会永远层出不穷,但三毛不会再有第二个。比起那些做作的言情小说,三毛很用心地感受生活,她的人生,是绝无仅有的真正浪漫。
  •   在看《梦里花落知多少》之前,我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讲的是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点滴,那么温馨快乐精彩绝伦。《梦里花落知多少》是荷西去世之后三毛写的,色彩换了一个色调,三毛的心是伤痛的。曾经在网络上听过三毛的声音,那么柔和温暖可爱。三毛,是一个内向浪漫柔软而又固执的女子,我很喜欢,因为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听懂我声音而且我能听懂她内心声音的知音。梦里花落,6年的期盼换来了6年的美好生活,三毛的一生是幸运的。梦里花落,点点滴滴,装饰着人生。三毛的豁达,热心,随心生活是我们真心期盼的。永远的三毛,永远爱你。
  •   奇特在我眼里是个褒义词,它不仅象征着创新,独特,特包含了我的种种赞美及崇拜之情。
    我是通过了解三毛的,之前我一直在怀疑故事的真实性,怀疑不是表示故事的不真实,而是太过真实了!
    每个细节,每个发生的故事,每次的遭遇,都写得那么的淋淋尽致,那么的生动形象,让我很难去承认一个女子竟遭遇了那么多,当然我认为这其中更多的事艰酸和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更让我敬佩她的是她为人处世,她看待事物的态度,她对人生以及爱情的看法,都让我受益匪浅。
    一个这样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热爱大自然,但却不过分留恋人间的女子,曾有多少爱慕她的男子都留不住她的心,知道荷西的坚持与品行都打动了她。本以为这样三毛也算幸福了,但命运就是如此,有太多的未知以及不幸,荷西的离开让三毛又陷入了无限的痛苦之中。
    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包含了多少的无奈及心酸,最后三毛的辞世也是意料之中的。她觉得人生苦短,早晚都是要去的。每个人的生命纵然只有一次,但三毛已经活出了几种人生了,她无悔了,她无牵挂了,她微笑了。
    看过三毛的书后,深深的感受到生命的可贵难得,因此,在这有限的生命,即使不能去创造世界级的奇迹,但至少能让自己过得更加开心,去尽可能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闲言细语,不要傻傻的看别人的面色过日子。张狂虽是贬义词,但张狂是属于年轻人,一生只能年轻一次的我们,就放肆的张狂一次,放肆的大笑一回吧

    致永远的三毛。
  •   接触三毛的第一本书是《亲爱的三毛》,发现三毛的文章很质朴,饱含感情,然后买了她的其他的书,最喜欢的是《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是荷西死后三毛对他的怀念与不舍,之前听到周围的朋友说爱情多么美好多么伟大,可是没有真正体会过,从她的这本书里你能看到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也许不华丽,也许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却真实,真实的好像你能触碰到一样,我羡慕这样的爱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落泪,第一篇是《背影》,写的是三毛父母对她的爱,这种无微不至的爱渗透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荷西死后,年迈的父母撑起了她的生活,给了她活着的动力,她们孱弱的背影在她看来也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想想自己之前错了多少东西啊。有人说这本书不是三毛的巅峰之作,满篇透露着三毛对生活的绝望,一直在怀念荷西,字里行间已没有了撒哈拉时的热情,挚爱的丈夫已逝,还有什么比这更悲伤的事?!这是我最喜欢的三毛的书。
  •   三毛的作品喜欢的人很多,不过我没勇气买全。挑来挑去买了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十月文艺新出的这一系列三毛散文质量都不错,封面做得挺好的。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就谈到了荷西,虽然三毛与荷西此生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似乎让人感到天长地久一般。
    当然,《撒哈拉沙漠》是三毛最经典也最为人所知的散文集,其中对于她与荷西爱情生活的点点滴滴描写得更为感人。不过很遗憾我还没看过。
  •   三毛,一个不按常理出牌,性格独特的才女,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着实让人羡慕,在沙漠结婚!《梦里花落知多少》还未看,在看《撒哈拉的故事》,很难想象出三毛与荷西在沙漠中布置的所谓最美丽的房子是怎么个美丽。
  •   【若是可以,我愿意你先我死去,那样,留下的寂寞孤单无奈想念,只让我背负忍耐就好。】 这篇文章题目是不死鸟。刚看到瞬间让我想到圣斗士一辉披着凤凰的圣衣大喊着,还暗暗地笑起来。可是,看下去,心却沉下去。——你考虑过死亡么?你考虑过自杀么?考虑过选择这样自认为更幸福的归宿么?三毛在深夜和父母的谈话中,突然说:
    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明白,因为在我,那就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 然后母亲听了眼泪迸出来,不敢再刺激,只是一遍一遍喃喃说:你再试试,再试试活下去,不是不给你选择,可是请求你再试一次。
    而爸爸,坐在黯淡的灯下,语气早已失去控制:
    你讲这样无情的话,便是叫爸爸生活在地狱中,因为你今天既然已经说出来,使我,这个做父亲的人,日日要活在恐惧里,不晓得那一天,我会突然失去自己的女儿。如果你做出毁灭自己的事,你就是我的仇人。我不但今生与你为仇,我世世代代都要与你为仇,因为——你,杀死了我最爱的女儿。 你永远是自私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从来不知道从没有发觉,你的生命在爱你的人心中是那么重要。 荷西是先走了。先走是比较幸福的,留下来都是要成为强者的。 可是若是想到自己的死亡带来父母爱人的大痛苦、大劫数,想起便是不忍,不忍。若是我的消失,让他们余生再没有一丝笑容,那么我就更不能死。
    这样的尖锐的打击不可以由他们来承受,那样太残酷也太不公平。父亲,母亲,荷西,我爱你们胜过自己的生命,请求上苍看到我的诚心,给我在世的天长地久,护住我父母的幸福和年岁,那么我,在这份责任下,便不再轻言消失和死亡了。 最后一句还是击中我了——荷西,你答应过的,你要在那边等我,有你这句承诺,我便还有一个盼望了。 请,和我一样,为了爱的缘故,喝下吧,这永别的苦酒。
  •   其实这是我的第一次网购,纵然现在的网购服务这样发达,我也是习惯去书店买的。可是我实在找不到三毛的书——在我们那个靠着几间书店独霸市场的小城里,教辅当然才是王牌菜。执着于要找这本书,是因为一档电视节目,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播出的,大概就是来纪念三毛的忌辰这样。我被三毛这样传奇的女子所吸引。就像她所写的橄榄树一样,到处地流浪,却也活得精彩自在。三毛是个奇女子,她不喜欢按常理出牌,总爱干些在别人看来是胡闹的事情。这也是她的性格独特之处。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故事也是让我感概,在沙漠中结婚!这是怎样大胆又有趣的结婚方式,看惯了白色婚纱黑色西装的婚礼的我,竟忽然也产出了这样一个念头,想我在结婚的时候定要去个特别的地方。不同于三毛,我天生是个出汗狂,去沙漠定是很难捱的,所以说起奇特的地方也是选不到沙漠的。只可惜上天不眷顾这对有情人,荷西的死一度给三毛带来沉重的打击。我也扼腕叹息,这么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竟早早夭折了。三毛擅长于写这些情感,你看了书以后就仿佛能切身感受到那沉重的,压抑的气氛。
  •   高三时就已看过这本书,现在买来作收藏,那时候就已开始喜欢上三毛,阅读她的多部作品,最喜欢的还是她的《撒哈拉沙漠》因为那时候有荷西在她身边,有荷西在的地方三毛就是幸福的,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真的是很不想去把它阅读完,看到了三毛的伤心,荷西的死三毛很心痛,我也很心痛,我想凡是阅读过她作品的人都会爱上她,她不美却真实,三毛就是我爱的女子!
  •   感谢快递员的辛苦清早便把书送来,我也没耽搁这份美意,一个人窝在屋里篇篇的读来。 早先买过撒哈拉的故事和我的宝贝几本书,近来因闲赋在家,又拿来读读,好书总是越品越有味道的。想起她这样纤弱的身子,敏感丰富的心,在狂莽的大沙漠里过了数年艰苦的日子,又是无限怜悯,又是几番羡慕。幸亏有挚爱相伴,有精神的世界可以遨游,才不至于生活分崩离析。她曾是芸芸众生里口袋只有一毛钱的三毛,她也曾是读者心目中永不落幕的三毛。读着她得文字,我也变成了三毛,跟随着她走遍千山万水,聆听她细细的自怜自爱的声音。因为一时间我变成了你,亲爱的三毛,所以荷西走了,我在这个昏暗的早晨,痛哭流涕,悲恸中几次呕吐才渐渐的平息,仿佛也永失我爱,起先是一万个不相信以为是在噩梦里,后来发觉这是事实,便再也不能自持呼天抢地希望唤回他的灵魂,哪怕只听他再说一句,宝贝,别怕,我只是去远行。没有了再没有这种可能,从巨大的哀伤中回来的身心,空空的如同死去,听不见周围的关爱的声音。有一天醒来,发现双亲泪湿的眼睛,花白的头发,才发现我与这世上还有联系,我痛的这十分,父母竟是双倍,于是理理身心,再支撑的活了十几年。 亲爱的三毛,你最后还是自己走了,还是为你感到高兴,因为在天国你与荷西定是团聚了。
  •   书是真的很好,几乎挑不出毛病。精致的封皮,小巧玲珑的书腰,连运货时的死角——书脚,书脊,都没有任何损伤。追求完美的处女座也无话可说了。感谢当当的细心,把书都小心翼翼的用各种保护包装好,才让我见到完美的它,收藏起来也没有遗憾了吧。 本来是从没有注意过三毛的,偶然一次的“点击购买”让我收获了这本——满心的坚强。《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在心爱的丈夫荷西死后写的,有许多章节中,痛楚的是三毛的绝望,是对生活的私心,可是,那个善良的三毛,那个有浪漫之言,之眼赞美世界的三毛,又怎么会这样的倒地?伤心过后,依然是坚强。强迫的,不由自主的,亲朋扶持的,那份对生活的热情的苏醒,把我深深打动,我恍然悟出了许多。有时,日子真的很苦,可有总有甜的一端。不论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学会享受,学会坚强的承受,便是一种屹立不倒的本事。这是再看其他书没有的怦然心动,也许只有三毛这位永远的女作家,她的文笔才能把人带入这样的境界吧! 三毛的书,我还会继续买下去的。只因这份当当的细心,只因这份感动。
  •   读三毛的《撒哈拉沙漠》,里面她和荷西在沙漠里的日子是欢快的,浪漫的,那时的三毛是幸福的,身边有无处不呵护她的大男孩荷西为伴,有撒哈拉威人为友,还有一片神秘的沙漠,有奇特的人文风俗相吸引!虽然物资不丰富,但是日子过得也是潇洒惬意。一直将她看作是榜样,想和她一样一直行走。可是,到《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时候,充满了伤感的开头便让你心头有些沉重。荷西在相依6年之后的离开,是三毛所承受不来的,细品她的文字仿佛有泪水流下来!伤感之余有对自己生命的不惜。可是面对年迈的父母,她选择坚强的活着,她说在爹爹、姆妈、荷西还在世上,她是不能选择离开的。可是最终她还是决然的选择放手,大概是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了吧。这样美丽、善良、伤感、坚强、懦弱的三毛让你读到她的文字是会微笑、痛心的!
  •   三毛的书是我一直在读的,从《撒哈拉沙漠》到《十七岁雨季》再到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看着看着,我会情不自禁的盈眶,当我还在读《撒哈拉沙漠》的时候,我是那么羡慕他们,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沙漠的生活无聊贫乏,可在三毛的笔下,生活竟也是如此的富有传奇色彩,可当我看到《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时候,却再也不能平静,生活总是有这样不如人意,美好的东西总是不能长久,三毛和荷西天人永隔,文字字字扣人心弦······

    书籍很好,纸质也不错,值得推荐哦!
  •   也许三毛一生所有的悲苦,都在这本书中了,这是继《撒哈拉沙漠》的幸福生活后,突然遭遇荷西的意外之死后的一本书,三毛活的那么简单,善良,潇洒,随性,她把自己的小人生营造了满满的幸福之时,心爱的人却不在了,她注定是一个为了感情而活着的人,好在三毛是坚强的,所有的痛苦和磨难她都挺过来了。
  •   从看了三毛的书开始就很喜欢她。 因为她写的都是真实的事情,你可以跟着她去感受,感受她的心情。这和看小说不同,小说是假的,人物皆有作者安排,而三毛的书是真实的,你可以感受到的真实。
       喜欢三毛和荷西之间的浪漫,那种温柔到骨子里的温暖。
       荷西回家找不到三毛,会一家一家的问“看见Echo了么,看见Echo了么”。荷西,睡觉抓不到三毛的手会睡不着……
      三毛也会对荷西说:“傻瓜,我不会死的,我还要给你包饺子呢”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荷西走了之后,三毛写得书,里面满是回忆与思念。
       荷西等了三毛六年,他们结婚六年。
       那天三毛接到的荷西的信“我想过了,要想把你留在身边就要娶你”三毛把这封信看了10遍,最终决定嫁给荷西。
       荷西离开多年后,有人问三毛还会再嫁吗? 三毛答:“我想99%是不会的,我有个丈夫他叫荷西”……
      
       “记得当年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   三毛,我钟爱于三毛的洒脱,钟爱于她的才情,钟爱于她的真实,钟爱于她不拘一格的人生,梦里花落知多少是荷西死后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流露中淡淡的忧伤,多么希望荷西不曾死去,多么希望三毛还是那个在撒哈拉沙漠中素面朝天、傻傻笑笑的女子!我钟爱的三毛!唯一的三毛!
  •   万水千山走遍,撒哈拉的沙漠,依然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书是荷西离去之后三毛写的,伤感是在所难免,梦里 梦外 是如此不同,是什么 让人生如此波折,命运 也许三毛是相信命运的。看后好长时间 没写感想 不是没有感想 而是不想轻易下笔 对于梦里花落知多少 还真的是不知道花落就意味着凋零吗!何以见得!
  •   “多少次,你说,虽然我意气飞扬,满含自信若有所思的仰着头,脸上荡着笑,可是,在灯光下,我的眼睛藏不住秘密,我的眸子里,闪烁的只是满满的倔强的眼泪,还有,那一个海也似的情深的故事。”每次看到她对荷西的想念,父母无条件的疼爱,还有朋友真诚的关心和帮助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哭出来,有悲伤有感动有羡慕。人生在世,本来最难割舍的是一个情字,亲情、友情和爱情。若友情和爱情最终沉淀变成亲情,这应该是最美好的结局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我们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生命短促,没有时间可以再浪费,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别人如何想我便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了。——三毛
  •   《梦里花落知多少》记录了荷西意外去世后,三毛的孀居生活,共二十三篇,展现了三毛渐渐走出人生低谷,再次坚强面对生命的心路历程。看过之后,很喜欢。
  •   一直很喜欢三毛这位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这本书是三毛最受欢迎的作品,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我们很多同学都看过
    封面也特别的好看 很吸引人 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了别样的三毛
    文笔特别好 感情很细腻。
  •   开头写荷西的葬礼,真的看后让人直欲落泪,特别是第二遍看时,已知道他们的点点滴滴——河西说了一句重话,三毛就在厕所里绞自己的头发,荷西把她制止,身上沾满碎发,说:“只是在生气时说了一句话,你就这样,要是我死了……”一语成谶,再看他身亡,便可知三毛的悲恸。或者说预先知道了荷西早亡,再看到三毛在结婚六年才对丈夫说出一句“我爱你”,让丈夫在深夜泪湿,就倍感心酸。
    然而书中不仅仅讲了她的婚姻与爱情,还有她与朋友到荒山夜营,她看到父母的背影,还有异国的风土人情。最让我感触的是,三毛一次露出轻生的念头,母亲说“请你试试活下去”,父亲说“那样我将生生世世憎恨你,因为你杀死了我最心爱的女儿”。是的,死亡哪怕对自己是种解脱,但对至亲却是折磨。
  •   三毛是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这本书是三毛最受欢迎的作品,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她就是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   读撒哈拉沙漠的时候,感觉三毛就是个奇特而又自由的人,什么样的人物在她的笔下都会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不骄不躁,有种欢乐的气息;而梦里花落知多少,在荷西死后的著作,刚开始读就有了无限悲伤的感觉···
  •   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主要是在荷西去世后写的,以前看《撒哈拉的故事》的时候,里面主要是写三毛在撒哈拉和荷西的一些事情与所见所闻,而这本书内容较悲伤,开篇就写了荷西的葬礼,之后是三毛一个人的生活,真的很喜欢三毛,在她的只字片语中不会深陷在一个人的孤独中而消沉,相反,生活虽苦与痛,依旧坚强。
  •   梦里花落知多少写的是荷西去世以后三毛的生活,我觉得这本书读完以后让人觉得很疼痛,生命中失去挚爱的悲伤,我常常觉得无法背负
  •   品读了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感受颇深。彻底被三毛那种自由,那种随己,那种生活的奔放所感动。她不仅仅是一个女子,她有一种让人无法企及的美丽。她的为人,她的处事,是我仰慕却相距甚远的。她心灵的自由,没有任何事情能牵绊她的前行。她甚至带有一种特有的纯真。oh ,这个女子,我是不能随便去解读的。我要看看其他的四本。认真去品读
    带着对种种过往的思念而去写下的这本书,三毛写这本书的时候三毛的丈夫也就是荷西意外去世了,写对丈夫的思念以及重拾心情的记忆,梦里梦外,梦魂牵萦,是对过去总总的释怀,也是从新生活的心情
  •   我是先看完《撒哈拉的沙漠》再买了这本书看的。先前的书让我爱上三毛这个女子,她随性,她真实,她有着风一样的性格和气性。但看完这本书,我心疼这个命途多舛的女子,她的与荷西生死不渝的爱情让我感动,她的坚毅挺拔的性格让我敬佩,她对于父母的歉疚和孝顺让我欣赏,她的重回孤独的状态让我心疼。没有了荷西,她失掉了生命之重的三分之一。而看完这本书,我甚至可以摸到她在失去亲人和爱人时那微弱的脉搏感受到她那颗破碎不堪的心。
  •   在读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时,我觉得整本书三毛都是积极的,但是这本书的前面部分,因为荷西的死给三毛造成了巨大伤痛,所以感情基调是伤感的,抑郁的。后面又回到积极的三毛。最感动的是三毛对父母的那种爱,我还记得三毛的父母说再过几年他们就去养老院了,三毛说你们去了,我该怎么办呢?父母就一下子说他们不去的。父母就是这样永远都是想着子女的,那种爱就是这么简单
  •   看过三毛的撒哈拉的沙漠,知道她和荷西的感情很好,这本书有一部分写的是荷西去世后的文,我不太愿意看到这份伤感,所以决定假期再看。三毛的文还是很支持的。快递很给力,赞
  •   她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作之初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 她看到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决定搬去住,苦恋她的荷西也二话不说地跟着去了。
  •   买了三本三毛的书。看完《撒哈拉的故事》看的这本。悲伤与孤独。但仍可以感觉到,即使再悲伤也有足够的勇气和理由活下去。仍然有对他人的关怀和付出爱。三毛确实非一个平凡女子。也许是因为本着容纳世间的心,所以有可以体会万物的力量,用心和感觉与这个世界对话。不管周围的世界如何,始终以自己的方式面对,保持着最真实和完整的自我。当然看到三毛在死后以系列的旅程,到荷西的家,见他的父母和家人。却无不为荷西心寒,原来那并不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家。面对所有的人性的自私和残酷的现实,三毛虽然一切了然于胸,但仍然淡然的包容。还是感动。
  •   看了撒哈拉的故事,羡慕三毛与荷西这一对眷侣,荷西死了,三毛一个人该如何面对生活,她想过随荷西而去,可是她知道父母尚在,她还有未尽的责任,看了《梦里花落之多少》,不禁感慨,要珍惜和爱的人在一起的所有时光,生命是如此的无常,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要怜取眼前人
  •   好。这是第二批书,也是本包中读的第一本,一口气读完的,再读三毛,带给你一个近在眼前的她,跟着她的喜而喜,伤而伤,特别写荷西的死,她没有写自己如何心伤,从她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经历过生离死别的或是真正爱过的人才能有同感,并为之动容。和在书店买的《。。。沙漠》纸质一样的好。赞一个
  •   有人说三毛的文字过于平淡没有什么文采,听到这句话自己也动摇了。这本是接触三毛的第二本书,没有《撒哈拉故事》的温情,依旧是生活中细碎的往事。平平淡淡。这就是三毛的特点,平淡的文字叙平凡的事,却是融入了真实的自我情感的。没有诺贝尔文学故事的跌宕起伏,却更入心入情。我想,对比起那些撕心裂肺的感情,我还是喜欢三毛的文字,荷西给了她力量,在他走后他还是会坚持下去,经得起时间的煎熬,她的文字也就像她的人一样,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尽管都是上个时代的事,却在我眼下的这片时空里展现了光彩。
  •   《梦里花落知多少》记录了荷西过世后三毛的生活,共23篇。内容均为台湾皇冠出版社81年至88年的初版。荷西的死对三毛又是一场劫难,因此由《背影》到这本书,在文学、心情上都与早期大不相同,说情叙事极其内敛,但在曲折的空间之余,读者当能感受到三毛哀而不伤的笔调里,更多的其实是三毛对人生的坚定。
  •   三毛的书读起来总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三毛是个奇女子!她活出了许多女子幻想有不感去实践的生活!她与荷西的爱情更是凄美!这本书写的是荷西死后的故事!上天真不该如此对三毛!她应该是被爱的!不是夺去她生命中的最重要!
  •   超爱三毛的书 最初是看撒哈拉的故事然后就爱上三毛了 然后就买了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 觉得还不错 写的是荷西去世后的事了 不过全书还是洋溢着淡淡的悲伤
  •   三毛的书都已看完,甚至有时候还会拿出去一看再看,她写的最爱的还是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谁在谁的梦里遗落了那一片片的繁花?她跟荷西的爱情那么美好,却又那样短暂,最后留下了无限的感慨和遗憾。说实在的,这本书让人感触很深,含着悲喜交替的复杂感情。从头到尾都能感觉到三毛深藏在心底的悲哀,尽管在书里很多地方都描写了她对新生活积极态度,但是在快乐部分的文字下那股对丈夫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悲哀总是挥之不去的。
  •   跟《撒哈拉的故事》一起买了回来,因为看撒哈拉,所以这本书还没有拆包装,但是很确定的是我会喜欢的,因为喜欢三毛,喜欢她的文字,喜欢她的不羁,向往她的生活。会否有一天我也找到一个像荷西那样的男人,相爱并与我踏遍海角天涯,看尽这世间的的一尘一土。上一年的生日,因为休息时间有限,自己一个人从广州去到了肇庆,旅途不长,但是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踏上旅途,很兴奋,也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因为第二天还得上课,所以我只能去了七星岩,承蒙同学照顾,我住在他的学校,所以没有怎么花钱,穷游了一趟,晚上快两点回到了宿舍,回途发生一些插曲,却使我很感激。
  •   这本书我用一天就读完了,看了第一篇后就深深被吸引了,感觉看到了活生生的三毛,从失去荷西后的感受,到慢慢能够接受这个事实,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坚强。
    让我感悟到了生活中的很多道理,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就是因为买了这本书,后来,就买了三毛的全集。看三毛的书很容易就被吸引过去,往往想要一下子看完。不过,看完后,让我觉得触感最深的还是《梦里花落知多少》,也可能是因为共鸣的关系哦。值得一看的好书!
  •   读三毛,前几本充满了对旅行文化的一种向往,也被三毛的勇气所感染。但是,从荷西死之后,三毛的文风颓然忧郁起来,我体会得到那种深刻,无以复加的痛与空虚。也出现了和三毛一样的忧郁,那种感觉伴随着前男友结婚的消息一起袭来,我和三毛甚至连在了一起,有段时间甚至有些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我觉得这种对爱情的领悟不是谁都能带给你,三毛却真真切切的做到了
  •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最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里的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几乎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读者。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独自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种种奇遇引出了一个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本书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犹如走进一幅充满异国风情的画卷。浓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细腻而风致的文字里,一种情愫在萦绕,一种爱意在流淌,一种震撼心灵的人性美开始浸润……很喜欢三毛,她是个率真的女子。
  •   三毛是一路读来的作家,她长居我的心间。不时翻翻她的作品,每读一遍便会更加熟习,亦会多新的感受。也许有时会没了新鲜感,但是那份老朋友般的感受已然形成,便愈加割舍不下。
      
       一直伴着三毛活灵活现展现在书中的便数那西班牙老公荷西了。读三毛全集的前几册,竟甚至喜欢这大胡子男孩多于三毛——这样一个艺术化而又能居家的男人,一个对三毛痴心一片的男人,一个为了理想付出一切的男人。不叫苦和累,默默为自己的家奉献,即使连续加班也坚持不用三毛父亲汇过来的钱……三毛让我嫉妒,荷西让我感动。
      
       但是这样的荷西,终究是走了。在潜水中,荷西意外丧生。三毛成了另一个“未亡人”,她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而荷西,这个一生热爱大海的人,终于将他的生命献给大海。
  •   看过三毛的撒哈拉沙漠,再看这一本,觉得很惆怅也很落寞,世界上对三毛最重要的三个人,荷西,爸爸,妈妈,失去荷西的三毛在这世界上只是一副行尸走肉的尸体,要不是为了自己的爸妈,她可能早就随荷西而去,这点在她的这本小说中,深刻的显露出来,看了真的很为三毛心疼,故人已去,只留下现世人独自悲伤,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
  •   三毛的文字我真的是很喜欢。世间这般真性情的人不多。梦里字字行间都是对荷西的怀念和爱意,觉得三毛从此以后从没有从荷西的去世阴影中走出来。三毛的书很多记录的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事情,但是三毛却可以写出不平凡的味道。
  •   一直觉得,荷西的离开就像是一场梦,他和三毛应该还在那撒哈拉的沙漠里尽情的旅行,一直特备不敢读这本书,觉得不能接受那份太过浓烈的悲伤……
  •   一本好书不需要多说什么。
    对于三毛这个个性女子更是毋需多言。

    流浪文学的经典之作。
    我想三毛写出来的文章,之所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各个年龄的读者,倒也不是因为她有多么深奥,文笔有多么优美动人,而是在于她那些简单的言语和不一样的生活细节、人生态度带给我们的启示~因为那些很可能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吧!

    文章里、她生活中出现的那些个性各异的人,有欢乐也有酸楚,正是这些人世间的种种,才变得如此人情味十足,如此吸引我们。

    愿三毛在另一个世界,和荷西再次踏上旅途。
  •   说来可笑,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小四的同名小说中结尾的那首小诗,那时候我就记住了这个名字,三毛。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写的作品虽是平凡、朴实却也特别能够打动我。她与荷西的爱情,让人羡慕,可能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结束得越快,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文字,美好的生命,随着荷西的去世让这一切戛然而止。
    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的看这本书,与三毛一起分享她的生活、经历、与荷西生活的点滴。。。。。
  •   三毛对荷西的爱不是体现在《撒哈拉沙漠》里的浪漫,而在这本书的悲情之中。
  •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与荷西锥心之别之后重新拾笔的一本书,在书的前部分表现出来的内容还是比较悲伤的,觉得不像是三毛之前那种文笔,到后面那部分,三毛的对身边的人和事的态度都有所改变,变得更加乐观生活。
  •   听过三毛那段珍贵的录音,脑海用这个女子清新纯真的声音倾诉着《梦里花落知多少》,没有荷西的撒哈拉,再走一遍曾经的千山万水吧~
  •   梦里花落知多少写的是三毛失去荷西后的生活,那挥之不去的悲痛始终伴随着她,也久久徘徊在我们心中。
  •   从撒哈拉沙漠开始,爱上三毛的书,这本书因为荷西的死,三毛的文字流落出的那种痛让人不忍,特别是背影这一章,我流泪看完的。三毛的书真值得购买,打算看第二遍了
  •   第一次买三毛的书,就是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第一篇,怎么就是荷西去世,三毛那样悲恸,真让人心碎得不能接受!一页页看下去,和三毛一起走她的心路。亲情爱情,人活着,不就为一个“情”字吗?花落知多少,只有在情中细细数来,慢慢体会了。
  •   这本书。。。。好想去拥抱一下当时的三毛。 这里面的三毛跟雨季里的沙漠里的三毛完全不一样。荷西是她的灵魂支柱。没有了他,她走到哪里都只是一副游荡的躯壳。荷西在她的脑子里,在她心里,在她血液里。梦里花落知多少,梦里醒来泪几行。
  •   三毛的书是自己非常喜欢的,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是荷西去世后三毛的作品,书中呈现出的温馨、悲痛、不舍、回忆,情感的交织可以感受出三毛对荷西的深切怀念,和那份逝去的刺骨之痛,到最后读到的是释然。然而三毛却一直无法释然。
  •   看到荷西死去,感觉三毛失去了整个世界,殊不知三毛的父母却承受了比女儿更多的痛楚!有时候羡慕三毛流浪的生活,其实想想也明白如果有那种生活,就必须放弃自己很多的牵挂。我是俗人,放不下大千世界的花花绿绿,所以只能在三毛的世界里感受那份自在。
  •   这是我看三毛的第一本书 这本是以日记形式描述荷西去世后三毛的生活 三毛的文笔很精彩 很有感染力 她把我带进了她了内心世界 感受到她对荷西的种种思念以及了解了她的性格 让我认识到一个真正的三毛 梦里花落知多少很值得一看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三毛荷西的生活也琐碎到油米柴盐酱醋茶,在三毛的文字里,爱的味道浓郁香甜以及对荷西墓碑的苦涩。如此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这样的淹没海底,任哪一个恋人也是难以接受的,我爱这样的女子,我心疼这样的女子,这本书里的文字让我觉得幸福甜蜜同时又很心疼,老天都嫉妒这对恋人啊。梦里,女子爱说笑。梦里,那个叫荷西的大胡子在三毛的身边。梦里,三毛和荷西永远的在一起。梦醒了,泪浇灌了盆栽里的花。我笑,我哭,为这段叫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爱了就爱了,如果爱,请深爱。我爱这样的灿如夏花,坚韧勇敢自由自在有爱的生活。
  •   书读完了,这本书还是写的很实的东西,梦里花落知多少讲的就是荷西死后,三毛怎么从不能放下刀放下的过程。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   送给妹妹的书,我只看了第一篇,里面的散文是创作于荷西死掉之后,记录了三毛的丧夫之痛和对亏欠父母的愧疚,我只看了开始的第一篇而已,就感受到字里行间满满的泪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挚爱的人还在身边,就算的上是莫大的幸福,倘若不幸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人,难免悲痛,但是悲痛之余,切记要振作起来,不要让关怀我们的人等太久。
  •   前不久看了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确实有感动到,,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只是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小故事小幸福,,她是很不一样的女子,,荷西经常会被她的那些举措吓到,,不过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不一样的感觉。 这本书在网上看过一点点,,也没怎么认真,,现在能够弥补回来就不会有遗憾
  •   这是一直收藏在当当里面终于买回来的书,没有让我失望,目前只看了几篇,这本书基本上是荷西去世后三毛的作品。虽然荷西的离去带给三毛巨大的伤痛,但我仍看见了她那颗积极向上生活的善良的心。
  •   我看三毛的第一本书是《撒哈拉的故事》,几乎是一晚上看完的,深深的受触动。后来又买了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时候看着看着会哭,世上还有如此真挚的感情。昨天在微博上听到了三毛讲述她和荷西的故事,声音甜甜的。能感受到她讲着讲着哽咽的感觉。三毛短暂的一生没有白活,活得精彩!
  •   和《撒哈拉的故事》一起,这是自己收集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三毛全集系列的最后两本。自己的感觉,这是本暗色调的书,充满回忆和感伤,应该多写在荷西不幸离世,但是文章的风格还是一如往前,你依旧可以看到那个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爱亲人爱朋友爱生活的三毛!喜欢三毛的朋友一定不可以错过。
  •   这本书写的是荷西去世后三毛的生活,三毛,这个至情至性的女子,看着她写的这本书,有她和荷西快乐的回忆,看着看着也忍不住微笑,而那些撕心裂肺的片段,一个人在深夜里看,泣不成声
  •   三毛的书很细腻~最先接触三毛的书是看万水千山走遍~我喜欢那种感觉~然后就看来撒哈拉沙漠~荷西生前三毛的故事~再就是这本书~荷西离去后的三毛~喜欢三毛
  •   一直很喜欢三毛的书 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是荷西死后写的 感觉大有不同
  •   自从初中接触了三毛的书便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三毛,读三毛的书真的是一种享受,很爱三毛的文字,也爱她的飘逸,她的浪漫,从撒哈拉到南美洲,读到荷西离开之后的那些文字,心情是特别沉重的,明白三毛的心,那份悲伤。。。。永远爱三毛,永远。。。。。
  •   《梦里花落知多少》记录了荷西过世后三毛的生活,与先前的爱意浓浓相比,略显沉重。
  •   三毛,我最爱的作家。梦里花落知多少,是她离开荷西泣泪写的一部作品集,感受得到她那淡淡的忧伤
  •   以前看撒哈拉的故事,当时就想要是荷西死了,三毛该怎么办,肯定整个人都崩溃了,所以一直没敢看这本书,终于恨下心来买了看,一直眼眶红红的,太揪心了。真想抱抱三毛。
  •   收到书只顾看忘记了评论。
    坦白讲,三毛的书我一直没看过,先前对三毛认识太过主观,总觉得写出来的应该是托脂带粉,女娇气味很浓的文字,于是不屑。但翻起几年前因好奇而购的一本《温柔的夜》时,让我二度审量这位动人的作家,文字间没有太多繁赘,朴实却深扣人心。很抱歉,这么久才来,荷西很幸福,我很幸运。
    说说书……书质量很好,虽不精装,但却显精致,同购的几本全塑封,不怕污渍,纸张也很好,前几天朋友在另一家知名网购书店购了一本《目送》相送于我,开本切的相对不如这些仔细,有明显的“网络版”痕迹,而且价格稍高,一直信赖dang dang(四声)网。(朋友这样读,心中窃稽)
    关于内容,不便剧透,还是看书细看地好,之前有朋友曾借阅过“各大名著快速阅读”(大概如此),着实觉得这种确有误人子弟之嫌。
  •   三毛与荷西 一段发生沙漠里的爱情 那份情感当下却凸显的尤为稀缺和珍贵
  •   写荷西去世后,三毛振作起来的过程,依然潇洒的生活里多了点点的哀伤。
  •   一下从撒哈拉快乐轻松的风格,落入生死别离的噩梦,一开始甚至难以接受。这样的梦里,凋零的何止是花朵,还有一个富有浪漫性格的人的一切。文字里处处有三毛对荷西的思念,随时就会把我的眼泪唤出。这是本触动心灵的书,如果你有爱情,你就一定明白。
  •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很喜欢封面,很纯的暗紫色,很吸引人的感觉。其实里面的每一篇都比较长,但每一篇都蕴含着三毛深深地情,从刚开始同她一起沉浸在失去荷西的苦痛和无望中,逐渐的也随着她变得明朗起来了,因为她所交的那些朋友,因为她所爱的那些亲人。其实她是一个很孩子气的人,可以为了自己一眼看上的房子而哭个不停,也可以送给她岛上的朋友那么多心爱的家当,其实不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她自己的心。当此书翻到最后一页时,有的不是过度悲伤,而是一种欣慰,一种三毛传递给我们的幸福感。同位在看了几页三毛全集后跟我说:“三毛写的东西不应该是很悲伤的么,你看看这书,感觉不像她写的。”其实,三毛并不悲伤,也并不寂寞,她如烟花般的绚烂,而她的周身也是一片由爱铸起的蔚蓝的天…… ( By:Y_Hui )
  •   看三毛的书总能被她的感情所控制。情绪大起大落,笑过哭过。书写的是荷西死后的生活,看着一个坚强又脆弱的流浪者,无法不为其牵动。而在阅读过程中,脑海不断萦绕着她写的那首歌,橄榄树。词便是生活,包容三毛的依赖,逃离。
  •   上学的时候就读过三毛的书。现在工作后再读来是另一番感触。这本书很感动,感动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我每想你一次,天上就落下一粒沙,于是便有了撒哈拉。。。”
  •   这本散文集是写荷西死后的生活,可以看到三毛活在对荷西深深怀念的状态中。。
  •   初中开始第一次读三毛开始,便深深为她的作品吸引。那会儿其实还不怎么明白,只是被她丰富多彩的异国旅程所吸引。后来慢慢成熟,慢慢接触到更多的东西,也慢慢被她--三毛--这个人本身所吸引。她的乐观,豁达,她的勇气,还有她悲天悯人的情怀。高兴着她在撒哈拉中苦中作乐的幸福,悲伤着荷西离开之后她的漫天悲痛。。。。。。三毛,我永远的三毛。我的爱。
  •   从小就向往三毛这般流浪的生活,亦是喜欢她的流浪文学,看过这本书后,我为她与荷西矢志不渝的爱情而动容,在异国他乡,能有荷西这样一个人陪伴左右,是三毛此生最大的幸福,可是他先三毛而去,三毛为他守护了一生的爱情。这本书值得一看
  •   三毛 我最最喜欢的女子 不管结局如何 她永远是我心中最真实 最潇洒的女子 最爱三毛
    荷西走后的三毛 及脆弱又坚强 很不错
  •   很多朋友都推荐我看三毛的书,心血来潮就买了《梦里》。很早就听过三毛和荷西动人的爱情,有爱又痛,既然上天给了我一个荷西,为什么没有让我们得以厮守?如果我是三毛我一定会这样想。可是悲痛过后生活依旧,如何祭奠心中的爱情?那就洒脱地流浪吧,哪怕到了天荒,哪怕地也已老。
  •   买这本书完全是看完撒哈拉故事后的心血来潮。。。喜欢三毛和荷西的故事,但是这本书一开头就写到荷西死了的事……
  •   刚看了不久,是荷西去世后三毛的文章。透出很多的悲伤。已不再是那个《撒哈拉的故事》里的畅快了
  •   真的 看书 看得我心里难受得很
    前面写自己失去荷西 生活在痛苦和阴霾之中难以自拔
    慢慢学会独自面对 孤独 思念
    对和生活的漂泊不定 对于亲人的牵挂和内疚
    对于朋友的热情 她让自己受了太多苦了
    她是怎样一个 隐忍的女子啊
    喜欢她没下限 三毛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