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落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韩邦庆  页数:335  字数:241000  译者:张爱玲 注释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描写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旁及官场和商界等多个社会层面,曾被胡适称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鲁迅则曾称赞它有“平静而近自然”的风韵。
  张爱玲将《海上花列传》视作《红楼梦》之后传统小说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备至。为了去除书中的吴语对白对读者造成的障碍,她将之尽数译为国语,希望能使更多人读到并重视这部小说。
  分为《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两本。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2年离开上海,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书籍目录

第三三回 高亚白填词狂掷地 王莲生醉酒怒冲天
第三四回 沥真诚淫凶甘伏罪 惊实信仇怨激成亲
第三五回 落烟花疗贫无上策 煞风景善病有同情
第三六回 绝世奇情打成嘉耦 回天神力仰仗良医
第三七回 惨受刑高足枉投师 强借债阔毛私狎妓
第三八回 史公馆痴心成好事 山家园雅集庆良辰
第三九回 渡银河七夕续欢娱 冲绣阁一旦断情谊
第四〇回 拆鸾交李漱芳弃世 急鸰难陶云甫临丧
第四一回 入其室人亡悲物在 信斯言死别冀生还
第四二回 赚势豪牢笼歌一曲 惩贪黩挟制价千金
第四三回 成局忽翻虔婆失色 旁观不忿雏妓争风
第四四回 逐儿嬉乍联新伴侣 陪公祭重睹旧门庭
第四五回 陈小云运遇贵人亨 吴雪香祥占男子吉
第四六回 误中误侯门深似海 欺复欺市道薄于云
第四七回 明弃暗取攘窃瞒脏 外亲内疏图谋挟质
第四八回 软里硬太岁找碴 眼中钉小蛮争宠
第四九回 小儿女独宿怯空房 贤主宾长谈邀共榻
第五〇回 强扭合连枝姊妹花 乍惊飞比翼雌雄鸟
第五一回 负心郎模棱联眷属 失足妇鞭箠整纲常
第五二回 订婚约即席意徬徨 掩私情同房颜忸怩
第五三回 私窝子潘三谋胠箧 破题儿姚二宿勾栏
第五四回 甜蜜蜜骗过醋瓶头 狠巴巴问到沙锅底
第五五回 李少爷全倾积世资 诸三姐善撒瞒天谎
第五六回 攫文书借用连环计 挣名气央题和韵诗
第五七回 老夫得妻烟霞有癖 监守自盗云水无踪
第五八回 偷大姐床头惊好梦 做老婆壁后泄私谈
第五九回 集腋成裘良缘凑合 移花接木妙计安排
第六〇回 吃闷气怒拚缠臂金 中暗伤猛踢兜心脚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

章节摘录

按洪善卿王莲生吃酒中间,善卿偶欲小解;小解回来,经过房门首,见张蕙贞在客堂里点首相招,便踱出去。蕙贞悄地说道:“洪老爷,难为你,你去买翡翠头面,就依他一副买全了。王老爷怕这沈小红真正怕得没谱子的了!你没看见,王老爷臂膊上,大腿上,给沈小红指甲捏得呵都是血!倘若翡翠头面不买了去,不晓得沈小红还有什么刑罚要办他了!你就替他买了罢。王老爷多难为两块洋钱倒没什么要紧。”善卿微笑无言,嘿嘿然归座。王莲生依稀听见,佯做不知。两人饮尽一壶,便令盛饭。蕙贞新妆已毕,即打横相陪,共桌而食。饭后,善卿遂往城内珠宝店去。莲生仍令蕙贞烧烟;接连吸了十来口,过足烟瘾。自鸣钟已敲五下,善卿已自回来,只买了钏臂押发两样,价洋四百余元,其余货色不合,缓日续办。莲生大喜谢劳。洪善卿自要料理永昌参店事务,告别南归。王莲生也别了张蕙贞,坐轿往西荟芳里,亲手赍与沈小红。小红一见,即问:“洪老爷?”莲生说:“回去了。”小红道:“有没去买呢?”莲生道:“买了两样。”当下揭开纸盒,取翡翠钏臂押发,排列桌上,说道:“你看,手镯倒不错,就是押发稍微推扳点;倘若你不要哩,再拿去换。”小红正眼儿也不曾一觑,淡淡的答道:“没全哩呀。放在那儿好了。”莲生忙依旧装好,藏在床前妆台抽屉内,复向小红道:“还有几样哩,都不好,没买;过两天我自己去拣。”小红道:“我们这儿是拣剩下来东西,哪有好的呀!”莲生道:“什么人拣剩下来?”小红道:“那么为什么先要拿了去?”莲生着急,将出珠宝店发票,送至小红面前,道:“你看,发票在这儿哩。”小红撒手撩开道:“我不要看。”莲生丧气退下。阿珠适在加茶碗,呵呵笑道:“王老爷在张蕙贞那儿太开心过头了,也应该来受两句话,对不对?”莲生亦只得讪讪的笑而罢。维时天色晚将下来,来安呈上一张请客票,系葛仲英请去吴雪香家酒叙。莲生为小红脸色似乎不喜欢,趁势兴辞赴席。小红不留不送,听凭自去。莲生仍坐轿往东合兴里吴雪香家。主人葛仲英迎见让坐。先到者只有两位,都不认识,通起姓名,方知一位为高亚白,一位为尹痴鸳。莲生虽初次见面,早闻得高尹齐名,并为两江才子,拱手致敬,说声“幸会”。接着外场报说:“壶中天请客说,请先坐。”葛仲英因令摆起台面来。王莲生问请的何人。仲英道:“是华铁眉。”这华铁眉和王莲生也有些世谊,葛仲英专诚请他,因他不喜热闹,仅请三位陪客。等了一会,华铁眉带局孙素兰同来。葛仲英发下三张局票,相请入席。华铁眉问高亚白:“有没碰着意中人?”亚白摇摇头。铁眉道:“不料亚白多情人,竟如此落落寡合!”尹痴鸳道:“亚白的脾气,我蛮明白的。可惜我不做倌人;我做了倌人,一定要亚白生了相思病,死在上海!”高亚白大笑道:“你就不做倌人,我倒也在想你呀!”痴鸳亦自失笑道:“倒给他讨了个便宜!”华铁眉道:“人尽愿为夫子妾,天教多结再生缘',也算是一段佳话!”

后记

陈世骧教授有一次对我说:“中国文学的好处在诗,不在小说。”有人认为陈先生不够重视现代中国文学。其实我们的过去这样悠长杰出,大可不必为了最近几十年来的这点成就斤斤较量。反正他是指传统的诗与小说,大概没有疑义。当然他是对的。就连我这最不多愁善感的人,也常在旧诗里看到一两句切合自己的际遇心情,不过是些世俗的悲欢得失,诗上竟会有,简直就像是为我写的,或是我自己写的——不过写不出——使人千载之下感激震动,像流行歌偶有个喜欢的调子,老在头上心上萦回不已。旧诗的深广可想而知。词的世界就仿佛较小,较窒息。旧小说好的不多,就是几个长篇小说。《水浒传》源自民间传说编成的话本,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近年来才经学者研究出来,是用梁山泊影射南宋抗金的游击队。当时在异族的统治下,说唱者与听众之间有一种默契,现代读者没有的。在现在看来,纯粹作为小说,那还是金圣叹删剩的七十一回本有真实感。因为中国从前没有“不要君主”的观念,反叛也往往号称勤王,清君侧。所以梁山泊也只反抗贪官污吏,虽然打家劫舍,甚至于攻城略地,也还是“忠心报答赵官家”(阮小七歌词)。这可以归之于众好汉不太认真的自骗自,与他们的首领宋江或多或少的伪善——也许仅只是做领袖必须有的政治手腕。当真受招安征方腊,故事就失去了可信性,结局再悲凉也没用了。因此“水浒传” 是历经金、元两朝长期沦陷的时代累积而成的巨著,后部有built-in(与蓝图俱来的)毛病。《金瓶梅》采用《水浒传》的武松杀嫂故事,而延迟报复,把奸夫淫妇移植到一个多妻的家庭里,让他们多活了几年。这本来是个巧招,否则原有的六妻故事照当时的标准不成为故事。不幸作者一旦离开了他最熟悉的材料,再回到《水浒》的架构内,就机械化起来。事实是西门庆一死就差多了,春梅、孟玉楼,就连潘金莲的个性都是与他相互激发行动才有戏剧有生命。所以不少人说过后部远不如前。大陆的《文汇》杂志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号有一篇署名夏闳的《杂谈(金瓶梅词话)》,把重心放在当时的官商勾结上。那是典型的共产主义的观点,就像苏俄赞美狄更斯暴露英国产业革命时代的惨酷。其实尽有比狄更斯写得更惨的,狄更斯的好处不在揭发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但是夏文分析应伯爵生子一节很有独到处。西门庆刚死了儿子,应伯爵倒为了生儿子的花费来借钱,正触着痛疮,只好极力形容丑化小户人家添丁的苦处,才不犯忌。我看过那么些遍都没看出这一层,也可见这部书精彩场面之多与含蓄。书中色情文字并不是不必要,不过不是少了它就站不住。《水浒传》被腰斩,《金瓶梅》是禁书,《红楼梦》没写完,《海上花》没人知道。此外就只有《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是完整普及的。三本书倒有两本是历史神话传说,缺少格雷亨•葛林(Greene)所谓“通常的人生的回声”。似乎实在太贫乏了点。《海上花》写这么一批人,上至官吏,下至店伙西崽,虽然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都可能同桌吃花酒。社交在他们生活里的比重很大。就连陶玉甫、李漱芳这一对情侣,自有他们自己的内心生活,玉甫还是有许多不可避免的应酬。李漱芳这位东方茶花女,他要她搬出去养病,“大拂其意”,她宁可在妓院“住院”,忍受嘈音。大概因为一搬出去另租房子,就成了他的外室,越是他家人不让他娶她为妻,她偏不嫁他做妾;而且退藏于密,就不能再共游宴,不然即使在病中,也还可以让跟局的娘姨大姐钉着他,寸步不离。一旦内外隔绝,再信任他也还是放心不下。陶玉甫、李漱芳那样强烈的感情,一般人是没有的。书中的普通人大概可以用商人陈小云作代表——同是商人,洪善卿另有外快可赚,就不够典型化。第二十五回洪善卿见了陈小云,问起庄荔甫请客有没有他,以及庄荔甫做掮客掮的古玩有没有销掉点。“须臾词穷意竭,相对无聊”。在全国最繁华的大都市里,这两个交游广阔的生意人,生活竟这样空虚枯燥,令人愕然惨然,原来一百年前与现代是不同。他们连麻将都不打,洪善卿是不会,陈小云是不赌。惟一的娱乐是嫖,而都是四五年了的老交情,从来不想换新鲜。这天因为闷得慌,同去应邀吃花酒之前先到小云的相好金巧珍处打茶围。小云故意激恼巧珍,随又说明是为了解闷。——这显然是他们俩维持热度的一种调情方式。后文巧珍也有一次故起波澜,拒绝替他代酒,怪她姐姐金爱珍不解风情,打圆场自告奋勇要替他喝这杯酒。——巧珍因而翻旧账,提起初交时他的一句怄人的话。没有感情她决不会一句玩话几年后还记得,所以这一回回目说她“翻前事抢白更多情”。两人性格相仿,都圆融练达。小云结交上了齐大人,向她夸耀,当晚过了特别欢洽的一夜。丈夫遇见得意的事回家来也是这样。这也就是爱情了。 “婊子无情”这句老话当然有道理,虚情假意是她们的职业的一部分。不过就《海上花》看来,当时至少在上等妓院——包括次等的么二——破身不太早,接客也不太多,如周双珠几乎闲适得近于空闺独守——当然她是老鸨的亲生女儿,多少有点特殊身份,但是就连双宝,第十七回洪善卿也诧异她也有客人住夜。白昼宣淫更被视为异事。(见第二十六回陆秀林引杨家妈语)在这样人道的情形下,女人性心理正常,对稍微中意点的男子是有反应的。如果对方有长性,来往日久也容易发生感情。洪善卿、周双珠还不止四五年,但是王莲生一到江西去上任,洪善卿就“不大来”了。显然是因为善卿追随王莲生,替他跑腿,应酬场中需要有个长三相好,有时候别处不便密谈,也要有个落脚的地方,等于他的副业的办公室。但是他与双珠之间有彻底的了解。他替沈小红转圜,一定有酬劳可拿;与双珠拍档调停双玉的事,敲诈到的一万银元他也有份。双珠世故虽深,宅心仁厚。她似乎厌倦风尘,劝双玉不要太好胜的时候,就说反正不久都要嫁人的,对善卿也说这话。他没接这个碴,但是也坦然,大概知道她不属意于他。他看出她有点妒忌新来的双玉生意好,也劝过她。有一次讲到双玉欺负双宝,他说:“你幸亏不是讨人,不然她也要看不起你了”,明指她生意竟不及一个清倌人。双珠倒也不介意,真是知己了。书中屡次刻画洪善卿的势利浅薄,但是他与双珠的友谊,他对双宝、阿金的同情,都给他深度厚度,把他这人物立体化了。慰双宝的一场小戏很感动人。——双宝搬到楼下去是贬谪,想必因为楼下人杂,没有楼上严紧。罗子富与蒋月琴也四五年了。她有点见老了,他又爱上了黄翠凤。但是他对翠凤的倾慕倒有一大半是佩服她的为人,至少是灵肉并重的。他最初看见她坐马车,不过很注意,有了个印象,也并没打听她是谁,不能算惊艳或是一见倾心。听见她制服鸨母的事才爱上了她。此后一度稍稍冷了下来,因为他诧异她自立门户的预算开支那么大,有点看出来她敲他竹杠。她迁出的前夕,他不预备留宿,而她坚留,好让他看她第二天早上改穿素服,替父母补穿孝,又使他恋慕这孝女起来。恋爱的定义之一,我想是夸张一个异性与其他一切异性的分别。书中这些嫖客的从一而终的倾向,并不是从前的男子更有惰性,更是“习惯的动物”,不想换口味追求刺激,而是有更迫切更基本的需要,与性同样必要——爱情。过去通行早婚,因此性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婚姻不自由,买妾纳婢虽然是自己看中的,不像堂子里是在社交的场合遇见的,而且总要来往一个时期,即使时间很短,也还不是稳能到手,较近通常的恋爱过程。这制度化的卖淫,已经比卖油郎花魁女当时的手续高明得多了——就连花魁女这样的名妓,也是陌生人付了夜渡资就可以住夜。日本歌舞伎中的青楼(剧中也是汉字“青楼”)也是如此。——到了《海上花》的时代,像罗子富叫了黄翠凤十几个局,认识了至少也有半个月了。想必是气她对他冷淡,故意在蒋月琴处摆酒,馋她,希望她对他好点,结果差点弄巧成拙闹翻了。他全面投降之后,又还被浇冷水,饱受挫折,才得遂意。琪官说她和瑶官羡慕倌人,看哪个客人好,就嫁哪个。虽然没这么理想,妓女从良至少比良家妇女有自决权。嫁过去虽然家里有正室,不是恋爱结合的,又不同些。就怕以后再娶一个回去,不过有能力三妻四妾的究竟不多。盲婚的夫妇也有婚后发生爱情的,但是先有性再有爱,缺少紧张悬疑,憧憬与神秘感,就不是恋爱,虽然可能是最珍贵的感情。恋爱只能是早熟的表兄妹,一成年,就只有妓院这脏乱的角落里还许有机会。再就只有“聊斋”中狐鬼的狂想曲了。直到民初也还是这样。北伐后,婚姻自主、废妾、离婚才有法律上的保障。恋爱婚姻流行了,写妓院的小说忽然过了时,一扫而空,该不是偶然的巧合。《海上花》第一个专写妓院,主题其实是禁果的果园,填写了百年前人生的一个重要的空白。书中写情最不可及的,不是陶玉甫、李漱芳的生死恋,而是王莲生、沈小红的故事。王莲生在张蕙贞的新居摆双台请客,被沈小红发现了张蕙贞的存在,两番大闹,闹得他“又羞又恼,又怕又急”。她哭着当场寻死觅活之后,陪他来的两个保驾的朋友先走,留下他安抚她。小红却也抬身送了两步,说道:“倒难为了你们。明天我们也摆个双台谢谢你们好了。”说着倒自己笑了。莲生也忍不住要笑。她在此时此地竟会幽默起来,更奇怪的是他也笑得出。可见他们俩之间自有一种共鸣,别人不懂的。如沈小红所说,他和张蕙贞的交情根本不能比。第五回写王莲生另有了个张蕙贞,回目“垫空档快手结新欢”,“垫空档”一语很费解。沈小红并没有离开上海,一直与蓬生照常来往。除非是因为她跟小柳儿在热恋,对他自然与前不同了。他不会不觉得,虽然不知道原因。那他对张蕙贞自始至终就是反激作用,借她来填满一种无名的空虚怅惘。异性相吸,除了两性之间,也适用于性情相反的人互相吸引。小红大闹时,“蓬头垢面,如鬼怪一般”,莲生也并没倒胃口,后来还旧事重提,要娶她。这纯是感情,并不是暴力刺激情欲。打斗后,小红的女佣阿珠提醒他求欢赎罪,他勉力以赴,也是为了使她相信他还是爱她,要她。他们的事已经到了花钱买罪受的阶段,一方面他倒又十分欣赏小悍妇周双玉,虽然双玉那时候还圭角未露,人生的反讽往往如此。刘半农为书中白描的技巧举例,引这两段,都是与王莲生有关的:莲生等撞过“乱钟”,屈指一数,恰是四下,乃去后面露台上看时,月色中天,静悄悄的,并不见有火光。回到房里,适值一个外场先跑回来报说:“在东棋盘街那儿。”莲生忙踹在桌子旁高椅上,开直了玻璃窗向东南望去,在墙缺里现出一条火光来。(第十一回) 阿珠只装得两口烟,莲生便不吸了,忽然盘膝坐起,意思要吸水烟。巧囡送上水烟筒,莲生接在手中,自吸一口,无端吊下两点眼泪。(第五十四回,原第五十七回) 第一段有旧诗的意境。第二段是沈小红的旧仆阿珠向莲生问起:“小红先生那儿就是个娘在跟局?”又问:“那么大阿金出来了,大姐也不用?”莲生只点点头。下接吸水烟一节。小红为了姘戏子坏了名声,落到这地步。他对她彻底幻灭后,也还余情未了。写他这样令人不齿的懦夫,能提升到这样凄清的境界,在爱情故事上是个重大的突破。我十三四岁第一次看这书,看完了没的看了,才又倒过来看前面的序。看到刘半农引这两段,又再翻看原文,是好!此后二十年,直到出国,每隔几年再看一遍《红楼梦》《金瓶梅》,只有《海上花》就我们家从前那一部亚东本,看了《胡适文存》上的《海上花》序去买来的,别处从来没有。那么些年没看见,也还记得很清楚,尤其是这两段。刘半农大概感性强于理性,竟轻信清华书局版许堇父序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记传闻,以为《海上花》是借债不遂,写了骂赵朴斋的,理由是,(一)此书最初分期出版时,“例言”中说:所载人名事实,均系凭空捏造,并无所指。刘半农认为这是小说家惯技;这样郑重声明,更欲盖弥彰,是“不打自招”;(二)赵朴斋与他母妹都不是什么坏人,在书中还算是善良的,而下场比谁都惨,分明是作者存心跟他们过不去。 “书中人物纯系虚构”,已经成为近代许多小说例有的声明,似不能指为“不打自招”。好人没有好下场,就是作者借此报复泄愤,更是奇谈,仿佛世界上没有悲剧这样东西,永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胡适分析许序与鲁迅的小说史,列举二人所记传闻的矛盾:许:赵朴斋尽买其书而焚之。(显然出单行本时赵尚未死。) 鲁:赵重赂作者,出到第二十八回辍笔。赵死后乃续作全书。许:作者曾救济赵。鲁:赵常救济作者。许:赵妹实曾为娼。鲁:作者诬她为娼。胡适又指出韩子云一八九一年秋到北京应乡试,与畅销作家海上漱石生(孙玉声)同行南归,孙可以证明他当时不是个穷极无赖靠敲诈为生的人。《海上花》已有二十四回稿,出示孙。次年二月,头两回就出版了,到十月出版到第二十八回停版,十四个月后出单行本。写印一部二十五万字的大书要费多少时间?中间哪有因得“重赂”而辍笔的时候? 又引末尾赵二宝被史三公子遗弃,吃尽苦头,被恶客打伤了,昏睡做了个梦,梦见三公子派人来接她,她梦中向她母亲说的一句话,觉得单凭这一句,“这书也就不是一部谤书”:妈,我们到了三公子家里,起先的事,不要去提起。这十九个字,字字是血,是泪,真有古人说的“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风格!这部《海上花列传》也就此结束了。 ——胡适序第二节此书结得现代化,戛然而止。作者踽踽走在时代前面,不免又有点心虚胆怯起来,找补了一篇“跋”,一一交代诸人下场,假托有个访客询问。其实如果有读者感到兴趣,决不会不问李浣芳是否嫁给陶玉甫,惟一的一个疑团。李漱芳死后,她母亲李秀姐要遵从她的遗志,把浣芳给玉甫做妾,玉甫坚拒,要认她做义女,李秀姐又不肯。陶云甫自称有办法解决,还没来得及说出来,被打断了,就此没有下文了。陶云甫惟一关心的是他弟弟,而且也决没有逼着弟弟纳妾之理,不过他也觉得浣芳可爱(见第四十一回——原第四十三回),要防玉甫将来会懊悔,也许建议把浣芳交给云甫自己的太太,等她大一点再说,还是可以由玉甫遣嫁。但是玉甫会坚持名分未定,不能让她进门。僵持拖延下去,时间于李秀姐不利,因为浣芳不宜再在妓院里待下去。一明白了玉甫是真不要她,也就只好让他收做义女了。浣芳虽然天真烂漫,对玉甫不是完全没有洛丽塔心理。纳博柯夫名著小说《洛丽塔》——拍成影片由詹姆斯梅逊主演——写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十二岁的女孩互相引诱成奸。在心理学上,小女孩会不自觉地诱惑自己父亲。浣芳不但不像洛丽塔早熟,而且晚熟到近于低能儿童,所以她初恋的激情更百无禁忌,而仍旧是无邪的。如果嫁了玉甫,两人之间过去的情事就仿佛给追加了一层暖昧的色彩。玉甫也许就为这缘故拒绝,也是向漱芳的亡灵自明心迹,一方面也对自己撇清——他不是铁石人,不会完全无动于衷。作者不愿设法代为撮合,大快人心,但是再写下去又都是反高潮,认义女更大杀风景。及早剪断,不了了之,不失为一个聪明的办法。刘半农惋惜此书没多写点下等妓院,而掉转笔锋写官场清客。我想这是刘先生自己不写小说,不知道写小说有时候只要剪裁得当,予人的印象仿佛对题材非常熟悉;其实韩子云对下级妓院恐怕知道的尽于此矣。从这书上我们也知道低级妓院有性病与被流氓殴打的危险,妓女本身也带流气,碰见殷实点的客人就会敲诈。大概只能偶一观光,不能常去。文艺没什么不应当写哪一个阶级。而且此处结构上也有必要,因为赵二宝跟着史三公子住进一笠园,过了一阵子神仙眷属的日子,才又一跤栽下来,爬得高跌得重。如果光是在他公馆里两人镇日相对,她也还是不能完全进入他的世界,比较单调,容易腻烦。写一笠园,至少让我们看到家妓制度的珍贵的一瞥。《红楼梦》里学戏的女孩子是特殊情形,专为供奉归宁的皇妃的。一般大概像此书的琪官、瑶官的境遇。瑶官虚岁十四,才十三岁,被主人收用已经有些时了。书中喜欢幼女的只有齐韵叟一人——别人只喜欢跟她们闹着玩。尹痴鸳倒是爱林翠芬,但是也宁可用张秀英泄欲。而齐韵叟也并不是因为年老体衰,应付不了成熟的女性——他的新宠是嫁人复出的苏冠香。琪官、瑶官与孙素兰夜谈,瑶官说孙素兰跟华铁眉要好,一定是嫁他了。孙素兰笑她说得容易,取笑她们俩也嫁齐大人。瑶官说她“说说就说到歪里去”,也就是说老人奸淫幼女,不能相提并论。书中韵叟与琪官的场面写得十分蕴藉,只借口没遮拦的瑶官口中点一笔。齐韵叟带着琪官、瑶官在竹林中撞见小赞,似乎在向另一人求告,没看清楚是谁,这人已经跑了。事后盘问她们,琪官示意瑶官不要说,只告诉韵叟“不是我们花园里的人”,想必是说不是齐府的人,不致玷辱门风。这件事从此没有下文了,直到“跋”列举诸人下场,有“小赞小青挟赀远遁”句。原来小赞私会的是苏冠香的大姐小青。相等于“诗婢”的诗僮小赞,竟抛下举业,与情人私奔卷逃。那次约会被撞破,琪官代为隐瞒,想必是怕结怨。苏冠香是小小姨身份,皇亲国戚兼新宠,正如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琪官虽然不矢口道冠香向韵叟诬赖她与孙素兰同性恋,一定也晓得她是冠香的“眼中钉”(见回目)。再揭破丑闻使冠香大失面子,更势不两立了。那神秘人物是小青,书中没有交代,就显不出琪官的机警与她处境的艰难。总是因为书至此已近尾声,下文没有机会插入小赞小青的事,只好在跋内点破,就像第十三回“抬轿子周少和碰和”的事也只在回目中点明,回内只字不提。但是由跋追补一笔,力道不够。当时琪官一味息事宁人,不许瑶官说出来,使人不但气闷而且有点反感。她说与小赞在一起的是外人,倌人带来的大姐除了小青,还有林素芬、林翠芬也带了大姐来,大概是娘姨大姐各一,两人合用。像赵二宝就只带了个娘姨阿虎,替她梳头,那是不可少的。孙素兰只带一个大姐,想必是像卫霞仙处阿巧的两个同事,少数会梳头的大姐。娘姨不大有年轻貌美的。小赞向这人求告,似是向少女求爱或求欢——再不然就是身份较高的人。书中男仆如张寿、匡二都妒忌主人的艳福,从中捣乱,激动得简直有点心理变态。曾经有人感叹中国的女仆长年禁欲,其实男仆也不能有家庭生活。固然可以嫖妓;倒从来没有妄想倌人垂青的,这一点上阶级观念非常严。不过小赞不是普通的佣仆,有学问有前途,而又屡次当众出风头。平时倌人时刻有娘姨跟着,在一笠园中却自由自在,如苏冠香、林翠芬都独自游荡。因此有可能性的女子浩如烟海,无从揣测。比较像是孙素兰的大姐,琪官代瞒是卫护义姊——还是失意的林翠芬移情别恋?这些模糊的疑影削弱了琪官的这一场戏,也是她的最后一场,使这特出的少女整个的画像也为之减色。等到看到跋才知道是小青,这才可能琢磨出琪官有她不得已的苦衷,已经迟了一步。作者的同乡松江颠公写他“与某校书最昵,常日匿居其妆阁中”,但是又说他“家境……寒素”。刘半农说:相传花也怜侬本是巨万家私,完全在堂子里混去了。这句话大约是确实的,因为要在堂子里混,非用钱不可;要混得如此之熟,非有巨万家私不可。也许聪明人不一定要有巨万家私,只要肯挥霍,也就充得过去了。他没活到四十岁,倒已经“家境……寒素”,大概钱不很多,禁不起他花。作者在“例言”里说:“全书笔法自谓从《儒林外史》脱化出来,惟穿插藏闪之法则为从来说部所未有。”其实《红楼梦》已有,不过不这么明显。(参看宋淇著《红楼梦里的病症》等文)有些地方他甚至于故意学《红楼梦》,如琪官、瑶官等小女伶住在梨花院落——《红楼梦》的芳官、藕官等住在梨香院。小赞学诗更是套香菱学诗。《海上花》里一对对的男女中,华铁眉、孙素兰二人惟一的两场戏是吵架与或多或少的言归于好,使人想起贾宝玉、林黛玉的屡次争吵重圆。这两场比高亚白、尹痴鸳二才子的爱情场面都格调高些。华铁眉显然才学不输高亚白、尹痴鸳,但是书中对他不像对高尹的誉扬,是自画像的谦抑的姿势。口角后与孙素兰在一笠园小别重逢,他告诉她送了她一打香槟酒,交给她的大姐带回去了。不论作者是否知道西方人向女子送花道歉的习俗——往往是一打玫瑰花——此处的香槟酒也是表示歉意的。一送就是一箱,——十二瓶一箱 ——手面阔绰。孙素兰问候他的口吻也听得出他身体不好。作者早故,大概身体不会好。当时男女仆人已经都是雇佣性质了,只有婢女到本世纪还有。书中只有华铁眉的“家奴华忠”十分触目。又一次称为“家丁”,此外只有洋广货店主殳三的“小家丁奢子”。明人小说“三言二拍”中都是仆从主姓。婢女称“养娘”,“娘”作年轻女子解,也就是养女。僮仆想必也算养子了。所以《金瓶梅》中仆人称主人主妇为“爹” “娘”,后世又升格为“爷(爷)”“奶奶”。但是《金瓶梅》中仆人无姓,只有一个善颂善祷的名字如“来旺”,像最普通的狗名“来富”。这可能是因为“三言二拍”是江南一带的作品,保留了汉人一向的习俗,《金瓶梅》在北方,较受胡人的影响。辽金元都歧视汉人,当然不要汉人仆役用他们的姓氏。清康熙时河南人李绿园著《歧路灯》小说,书中谭家仆人名叫王中。乾隆年间的《儿女英雄传》里,安家老仆华忠也用自己的姓名。显然清朝开始让仆人用本姓。同是歧视汉人,却比辽金元开明,不给另取宠物似的名字,替他们保存了人的尊严。但是直到晚清,这不成文法似乎还没推广到南方民间。年代介于这两本书之间的《红楼梦》里,男仆有的有名无姓,如来旺(旺儿)、来兴(兴儿),但是绝大多数用自己原来的姓名,如李贵、焦大、林之孝等。来旺与兴儿是贾琏夫妇的仆人,来自早稿《风月宝鉴》,贾瑞与二尤等的故事,里面当然有贾琏、凤姐。此后写《石头记》,先也还用古代官名地名,仆名也仍遵古制;屡经改写,越来越写实,仆人名字也照本朝制度了。因此男仆名字分早期后期两派。惟一的例外是鲍二,虽也是贾琏、凤姐的仆人,而且是二尤故事中的人物,却用本姓。但是这名字是写作后期有一次添写贾母的一句隽语:“我哪记得背着抱着的?”——贾琏、凤姐为鲍二家的事吵闹时——才为了谐音改名鲍二,想必原名来安之类。《海上花》里也是混合制。齐韵叟的总管夏余庆,朱蔼人兄弟的仆人张寿,李实夫叔侄的匡二,都用自己原来的姓名。朱家李家都是官宦人家。知县罗子富的仆人高升不会是真姓高,“高升”“高发”是官场仆人最普通的“艺名”,可能是职业性跟班,流动性大,是熟人荐来的,不是罗家原有的家人,但是仍旧可以归入自己有姓的一类。火灾时王莲生向外国巡警打了两句洋文,才得通过,显然是洋务官员。他对诗词的态度伧俗(第三十三回),想必不是正途出身。他的仆人名叫来安,商人陈小云的仆人叫长福,都是讨吉利的“奴名”,无姓。洋广货店主殳三的“小家丁奢子”,“奢”字是借用字音,原名疑是“舍子”(舍给佛门),“舍”音“奢”,但是吴语音“所”,因此作者没想到是这个字。孩子八字或是身体不好,挂名入寺为僧,消灾祈福,所以乳名叫舍子,不是善颂善祷的奴名,因此应当有姓——姓殳,像华铁眉的家丁华忠姓华一样。华铁眉住在乔老四家里,显然家不在上海。他与赖公子、王莲生都是世交,该是旧家子弟。殳三是广东人,上代是广州大商人,在他手里卖掉许多珍贵的古玩。 “华”“花”二字相通,华铁眉想必就是花也怜侬了。作者的父亲曾任刑部主事,他本人没中举,与殳三同是家道中落,一个住在松江,一个寄籍上海,都相当孤立,在当代主流外。那是个过渡时代,江南华南有些守旧的人家,仆人还是“家生子儿”(《红楼梦》中语),在法律上虽然自由,仍旧终身依附主人,如同美国南北战争后解放了的有些黑奴,所以仍应像明代南方的仆从主姓。官场仆人都照满清制度用本姓,但是外围新进如王莲生——海禁开后才有洋务官员——还是照民间习俗,不过他与陈小云大概原籍都在长江以北,中原的外缘,还是过去北方的遗风,给仆人取名来安,长福——如河南就已经满化了。以至于有三种制度并行的怪现象。华铁眉“不喜热闹”,酒食“征逐狎呢皆所不喜”。这是作者自视的形象,声色场中的一个冷眼人,寡欲而不是无情。也近情理,如果作者体弱多病。写华铁眉特别简略,用曲笔,因为不好意思多说。本来此书已经够简略的了。《金瓶梅》《红楼梦》一脉相传,尽管长江大河滔滔泊泊,而能放能收,含蓄的地方非常含蓄,以至引起后世许多误解与争论。《海上花》承继了这传统而走极端,是否太隐晦了? 没有人嫌李商隐的诗或是英格玛•柏格曼的影片太晦。不过是风气时尚的问题。胡适认为《海上花》出得太早了,当时没人把小说当文学看。我倒觉得它可惜晚了一百年。一七九一年《红楼梦》付印,一百零一年后《海上花》开始分期出版。《红楼梦》没写完还不要紧,被人续补了四十回,又倒过来改前文,使凤姐、袭人、尤三姐都变了质,人物失去多面复杂性。凤姐虽然贪酷,并没有不贞。袭人虽然失节再嫁,“初试云雨情”是被宝玉强迫的,并没有半推半就。尤三姐放荡的过去被删掉了,殉情的女人必须是纯洁的。原著八十回中没有一件大事,除了晴雯之死。抄检大观园后,宝玉就快要搬出园去,但是那也不过是回到第二十三回入园前的生活,就只少了个晴雯。迎春是众姐妹中比较最不聪明可爱的一个,因此她的婚姻与死亡的震撼性不大。大事都在后四十回内。原著可以说没有轮廓,即有也是隐隐的,经过近代的考据才明确起来。一向读者看来,是后四十回予以轮廓,前八十回只提供了细密真切的生活质地。前几年有报刊举行过一次民意测验,对《红楼梦》里印象最深的十件事,除了黛玉葬花与凤姐的两段,其他t项都是续书内的!如果说这种民意测验不大靠得住,光从常见的关于《红楼梦》的文字上——有些大概是中文系大学生的论文,拿去发表的——也看得出一般较感兴趣的不外凤姐的淫行与临终冤鬼索命;妙玉走火入魔;二尤——是改良尤三姐;黛玉归天与“掉包”同时进行,黛玉向紫鹃宣称“我的身子是清白的”,就像连紫鹃都疑心她与宝玉有染。这几折单薄的传奇剧,因为抄本残缺,经高鹗整理添写过,(详见拙著《红楼梦魇》)补缀得也相当草率,像棚户利用大厦的一面墙。当时的读者径视为原著,也是因为实在渴望八十回抄本还有下文。同一愿望也使现代学者乐于接受续书至少部分来自遗稿之说。一般读者是已经失去兴趣了,但是每逢有人指出续书的种种毛病,大家太熟悉内容,早已视而不见,就仿佛这些人无聊到对人家的老妻评头品足,令人不耐。抛开《红楼梦》的好处不谈,它是第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长篇小说,而我们是一个爱情荒的国家。它空前绝后的成功不会完全与这无关。自从十八世纪末印行以来,它在中国的地位大概全世界没有任何小说可比——在中国倒有《三国演义》,不过“三国”也许口传比读者更多,因此对宗教的影响大于文字上的。百廿回“红楼”对小说的影响大到无法估计。等到十九世纪末《海上花》出版的时候,阅读趣味早已形成了。惟一的标准是传奇化的情节,写实的细节。中国文化古老而且有连续性,没中断过,所以渗透得特别深远,连见闻最不广的中国人也都不太天真,独有小说的薪传中断过不止一次。所以这方面我们不是文如其人的。中国人不但谈恋爱“含情脉脉”,就连亲情友情也都有约制。“爸爸,我爱你”,“孩子,我也爱你”只能是译文。惟有在小说里我们呼天抢地,耳提面命诲人不倦。而且像我七八岁的时候看电影,看见一个人物出场就急着问:“是好人坏人?” 上世纪末叶久已是这样了。微妙的平淡无奇的《海上花》自然使人嘴里淡出鸟来。它第二次出现,正当五四运动进入高潮。认真爱好文艺的人拿它跟西方名著一比,南辕北辙,《海上花》把传统发展到极端,比任何古典小说都更不像西方长篇小说——更散漫,更简略,只有个姓名的人物更多。而通俗小说读者看惯了《九尾龟》与后来无数的连载妓院小说,觉得《海上花》挂羊头卖狗肉,也有受骗的感觉。因此高不成低不就。当然,许多人第一先看不不懂吴语对白。当时的新文艺,小说另起炉灶,已经是它历史上的第二次中断了。第一次是发展到《红楼梦》是个高峰,而高峰成了断崖。但是一百年后倒居然又出了个《海上花》。《海上花》两次悄悄的自生自灭之后,有点什么东西死了。虽然不能全怪吴语对白,我还是把它译成国语。这是第三次出版。就怕此书的故事还没完,还缺一回,回目是:张爱玲五详《红楼梦》看官们三弃《海上花》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夏志清: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凡是中国人都应当阅读张爱玲的作品。 陈克华:世界上有华人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 白先勇: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独树一格,不仅是富丽堂皇,更是充满了丰富的意象。 南方朔:许多人是时间愈久,愈被遗忘,张爱玲则是愈来愈被记得。 木心:她称得上“活过”“写过”“爱过”。 侯孝贤:创作者最大的希望,是像张爱玲一样创造出可以留传下来的不朽作品。 蒋勋:张爱玲以诅咒的方式让一个世代随她一起死去.像一个大上海的幽魂,活在许多爱她的人的心中,她是那死去的蝴蝶,仍然一来再来,在每朵花中寻找它自己。仿佛因为她的死,月光都像魂魄了。 贾平凹: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李碧华:“张爱玲”三个字,当中粉红骇绿,影响大半世纪。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再怎么淘,都超越不了。 王安忆:她有足够的情感能力去抵达深刻,可她没有勇敢承受这种能力所获得的结果,这结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这分量的。于是她便觉攫住自己,束缚在一些生活的可爱的细节,拼命去吸吮它的实在之处,以免自己再滑到虚无的边缘。 叶兆言:她的大多数读者恐怕都和我们一样,或是觉得张应该一心一意写小说。天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痴心人在白白地等待她的下一部小说。 王德威:五四以来,以数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赢得读者持续支持的中国作家,除鲁迅外,只有张爱玲。 杨照:她的时代感是敏锐的,敏锐得甚至觉得时代会比个人的生命更短促。 苏童:我读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我喜欢的音乐一样,张爱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乐,也不是交响乐,而是民谣流派,可以不断流传下去的。 李渝:时间过去,运动过去,再看张爱玲,必须认可她的优越性。 余秋雨: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犹存。 李昂:这个女人好像替我及我们许多女人都活过一遍似的。 艾晓明:谁说张爱玲是避世的呢?她难道不是一直藉作品对读者推心置腹吗?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说斯人已逝?在生活中、在作品中、在文学史中,我们注定还会时时遇到她,谈到她——张爱玲。 刘川鄂:女人大都不珍惜自己的才华,以男人的喜好为喜好,以男人的价值为价值,张爱玲是一个难得的例外,她顽强地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处处有她的“此在”。 蔡康永:迷张爱玲的人,大多是贴身的迷、贴心的迷。

名人推荐

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凡是中国人都应当阅读张爱玲的作品。——夏志清世界上有华人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陈克华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独树一格,不仅是富丽堂皇,更是充满了丰富的意象。——白先勇许多人是时间愈久,愈被遗忘,张爱玲则是愈来愈被记得。——南方朔她称得上“活过”“写过”“爱过”。——木心创作者最大的希望,是像张爱玲一样创造出可以留传下来的不朽作品。——侯孝贤张爱玲以诅咒的方式让一个世代随她一起死去.像一个大上海的幽魂,活在许多爱她的人的心中,她是那死去的蝴蝶,仍然一来再来,在每朵花中寻找它自己。仿佛因为她的死,月光都像魂魄了。——蒋勋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贾平凹“张爱玲”三个字,当中粉红骇绿,影响大半世纪。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再怎么淘,都超越不了。——李碧华她有足够的情感能力去抵达深刻,可她没有勇敢承受这种能力所获得的结果,这结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这分量的。于是她便觉攫住自己,束缚在一些生活的可爱的细节,拼命去吸吮它的实在之处,以免自己再滑到虚无的边缘。——王安忆她的大多数读者恐怕都和我们一样,或是觉得张应该一心一意写小说。天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痴心人在白白地等待她的下一部小说。——叶兆言五四以来,以数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赢得读者持续支持的中国作家,除鲁迅外,只有张爱玲。——王德威她的时代感是敏锐的,敏锐得甚至觉得时代会比个人的生命更短促。——杨照我读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我喜欢的音乐一样,张爱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乐,也不是交响乐,而是民谣流派,可以不断流传下去的。——苏童时间过去,运动过去,再看张爱玲,必须认可她的优越性。——李渝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犹存。——余秋雨这个女人好像替我及我们许多女人都活过一遍似的。——李昂谁说张爱玲是避世的呢?她难道不是一直藉作品对读者推心置腹吗?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说斯人已逝?在生活中、在作品中、在文学史中,我们注定还会时时遇到她,谈到她——张爱玲。——艾晓明女人大都不珍惜自己的才华,以男人的喜好为喜好,以男人的价值为价值,张爱玲是一个难得的例外,她顽强地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处处有她的“此在”。——刘川鄂迷张爱玲的人,大多是贴身的迷、贴心的迷。——蔡康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上花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1条)

 
 

  •   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II很好的一本书
  •   全文两册都看完了,对于张爱玲的翻译后的这两本书很是喜欢。大上海那时候的秦楼楚馆生活在线,那些上级倌人,有喜有悲,终究是悲者多~唉
  •   张爱玲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恐怕近些年没人超过
  •   张爱玲全集10,2012年全新修订版
  •   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张爱玲系列书籍我都很喜欢,现在买张爱玲的书我都是首选十月文艺,这是爱玲作品集的最新版,我觉得有必要买来读一读,见识一下经典的作品。
  •   虽然还没看过,但是喜欢张爱玲的作品,一定不会错!
  •   张爱玲的经典作品,一定要购买
  •   收集了张爱玲的全套作品,非常满意,值得细品~
  •   看张爱玲传上的推荐 才决定读这本书的!
  •   还没看,到物流给力,书没破损。我以为是张爱玲写的,,,其实是她译注的。,,是我自己没看清楚。
  •   选修课听老师介绍了张爱玲,决定买她的书看看。。很不错
  •   喜欢张爱玲,她的书我基本上买全了。好看!
  •   张爱玲的书有点难懂
  •   和上面的一样 喜欢这样的书 张爱玲的不用说的 很好
  •   比在新华书店买的便宜多了,还是正版,支持!张爱玲,没让我失望过
  •   一直喜欢张爱玲~
  •   小说给力,书也很给力。
  •   很期待的一部作品,朋友推荐的
  •   皮肉生意又何尝简单?有为钱财的,有为肉欲的,有为爱情的,有为声望地位的。更有泼辣如沈小红,精悍如黄翠凤,无邪如李浣芳的,不一而足。只是看到这些人偶登台,各自折腾,到了收场,总会让人轻叹一声,更觉生之虚无。掩卷再想周围人事物。面上对你笑的人你不敢信,面上找你讨钱的,转个身就开个轿车走了。那喊你做“老师”的,你必须回答“别骂我”——这才算是学到了一点社会规则;那开口痛骂你的,会不会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很难说,或许只是网络暴民,纯属发泄。林林总总,但哪一样不是浮云?   正是:这戏做完,出局尽散。凉世春梦,笑泪足矣!
  •   还没读,但是肯定会喜欢的。
  •   原先在书店只买了第一本。这次在网上一下子全配齐了,真的太方便了,还很优惠!
    很爽,慢慢看。
  •   收到书了 好开心,还没看,纸张。包装。都不错,内容更是好,值得一看
  •   这套书不错,这个系列10本全了,不知道还有吗?
  •   想看看书再做评价
  •   当当网的书很全、质量好、价格也公道。
  •   这个商品不错买过精装,平装也不错。
  •   还不错吧 我自己没怎么看,
  •   不好意思前几天不在家,宝贝收到了。不错。
  •   帮同事买的,很不错哦~
  •   外包装的感觉很复古!!
  •   很棒~物流也很棒~上午下单~下午送到~
  •   看完啦 收尾好局促
  •   帮同学买的。她很喜欢
  •   看完追加评价
  •   不错,速度快,纸张不错,内容没看,反正很喜欢
  •   一直都喜欢张爱玲的啦!
  •   后半侧高潮,很曼妙。
  •   还没有看多少,不妄加评论了,但是感觉很好。喜欢!
  •   这下凑齐了
  •   没有看内容哦,一开始是封面连带几页纸有一点破损,但是很容易就换货解决了哦~!收到宝贝还是觉得很不错的,一直在看这个系列的哦
  •   我买了两本有点后悔,看着不合胃口,呵呵也许是没仔细体会
  •   印刷和排版精致,很好!
  •   也没去问她好不好看,这里给个五星吧。
  •   挺不错的书,内容更不用说。
  •   这本很好,印刷很好,喜欢
  •   灰常满意,纸张排版都很喜欢
  •   喜欢张爱玲的书,确实没有她形容不出来的。。。。。
  •   平淡而近自然,很好。
  •   张爱玲润色过的章回体小说
  •   海上花列传
  •   张爱玲奇女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