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远 那么近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蓝英年  页数:31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帕斯捷尔纳克为什么拒绝诺贝尔文学奖?
利季娅如何被开除出作协?又如何在法庭上捍卫记忆、揭穿谎言?
索尔仁尼琴为什么没有成为苏联解体前的精神引路人?
高尔基是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吗?他呼唤过暴力革命吗?
……
蓝英年的笔下,总有一种令人害怕的真实,从那段并不遥远却迷雾重重的历史中,层层涌现;我们的阅读,总有一种向着真实的热望,透过那些凛冽、荒诞和苦涩的人与事,咀嚼一个思想者的诚实和勇气。

作者简介

蓝英年
1933年生,江苏省吴江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45年进入晋察冀边区,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俄语系,曾在北京俄语学院、山东大学外语系、河北大学外语系执教,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指导研究生,1989-1991年赴苏联讲学两年。1993年离休。
主要译著有:《日瓦戈医生》、《滨河街公寓》(与人合译)、《阿列霞》、《库普林中短篇小说选》、《回忆果戈理》、《亚玛街》、《塞纳河畔》、《邪恶势力》(与人合译)《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与人合译)等。
出版随笔集:《寻墓者说》、《青山遮不住》、《冷月葬诗魂》、《被现实撞碎的生命之舟》《利季娅被开除出作协》《回眸莫斯科》、《历史的喘息》、《苦味酒》、《从苏联到俄罗斯》(与人合著)等。

书籍目录

在罗斯特罗波维奇墓前沉思
时乖命蹇的诗人:帕斯捷尔纳克
归来的隐士:索尔仁尼琴
《新世界》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
中国最知名又最不知名的苏联作家
走近高尔基
与果戈理对话(外一篇)
“灰衣主教”苏斯洛夫
日丹诺夫报告的背后
费佳大叔在《十月》
“拉普”总书记阿维尔巴赫
时代的弄潮儿西蒙诺夫
比罗比詹的噩梦
“向帕夫利克看齐!”
“劳动英雄”斯达汉诺夫
“革命狂人”涅恰耶夫
共产国际的收支
为末代沙皇恢复名誉
苏波战争与《骑兵军》
话剧《彼得大帝》彩排记
去远离莫斯科的……劳改营
记忆是无法铲除的
爱伦堡的回忆与反思
《古拉格群岛》变迁记
荒诞中的现实

章节摘录

“什么导致我们陷入亘古未有的灾难?手无寸铁的人民对扑向他们的机器如何抗拒?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国家保安部门(每时每刻、白天黑夜都在犯法)与维护法律的检察机关(多年有意熟视无睹)化合为一体,最后,又与以捍卫正义为天职的报纸化合为一体。 ——《记忆是无法铲除的》 西蒙诺夫马上猜到斯大林对美国的真实态度:美国想要战争,美国资本家通通是战争贩子。于是他花了三个星期写成剧本《俄罗斯问题》,并在列宁格勒的杂志《星》上发表,他知道斯大林特别注意列宁格勒发行的报刊,必看这份杂志。斯大林看了非常满意,下令莫斯科五家剧院同时上演。 ——《时代的弄潮儿西蒙诺夫》 红军向国外输出革命,帮助他们建立苏维埃政权,但军纪如此败坏,如何完成神圣的使命?巴别尔接着写道:“我们的哥萨克是什么样的人?多面体:爱吵闹,胆大包天,职业风范,革命精神,野兽般残忍。我们是先锋队,但是什么样的先锋队呢?老百姓盼望救星,犹太人盼望自由——结果盼来的是库班哥萨克。”解放者变成掠夺者。 ——《苏波战争与》 大幕拉开后,观众与其说观看话剧不如说观看斯大林。台上台下的目光都对准他,捕捉他脸上每个细微的变化。扮演彼得大帝的演员上台前,布列森涅夫还再三叮嘱他:“尽量少表现彼得大帝的英雄气概,不然要犯宣扬君主制的严重错误。多注意斯大林同志的表情,你从正面看得清楚。” ——《话剧彩排记》

编辑推荐

《那么远 那么近》编辑推荐:第一手资料还原真相,令人害怕的真实,给我们面对未来的勇气,《那么远 那么近》作者蓝英年最新力作,讲述那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往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那么远 那么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0条)

 
 

  •   去年买了一本蓝英年翻译的《捍卫记忆》,是一本敢说真话的书。这回看到《那么远 那么近》就毫不犹豫的买了。同样是还原真相。前者是当事人利季娅的真实记录,后者是苏俄文学专家蓝英年的材料爬梳,我们正在一步一逼近那段历史。越走近越害怕。苏联的历史确实如同一面镜子,处处映照出20世纪以来我们走过的荒唐路。蓝英年先生以丰富扎实的史料与史识为我们呈现了苏共历史之种种怪状:领袖专断、党政集权、文坛争宠、政坛倾轧、反抗者被凌辱被迫害、民众被愚弄被践踏被屠戮……面对“老大哥”的历史,总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曾经对他们是那样的亦步亦趋),看得人脊背发凉。
  •   翻看以前的《读书》杂志,有一个“寻墓者说”专栏,作者蓝英年,那些苏联文坛周边的人与事,让人唏嘘不已。这本《那么远 那么近》似乎是蓝先生的精选集,里面的文章都是有代表性的,让我们对那段历史看得更清楚。如同历史的帷幕,被层层揭开,露出让人害怕的真实。
    顺便说一句,书中还收录了不久前《文史参考》发表的《与果戈里对话》,是穿越时空的对话形式,很有趣。《文史参考》主编绿茶先生原来是新京报书评周刊的编辑,这份刊物他办的很有锋芒。我很喜欢。
  •   这是一本反映前苏联斯大林时期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的书。作者是一位苏联文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作者利用一些新解密的档案材料,还原了斯大林时期极左路线统治下发生的一些非正常的人和事的真相,让人看后感到一种后怕和不可思异的感觉。历史是客观的存在,是任何人也歪曲不了的,也是篡改不了的。为了某种政治利益,有人歪曲、篡改历史,达到一定的目的,他可以得逞一时,但不可能得逞一世,历史是无情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真相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这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阻挡不了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联想到我国从建国起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期间,发生的一些非正常的人和事,比之前苏联斯大林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我们的史学工作者敢于去还原历史的真实,并将其公之于众,我想会比这本中所写的人和事,更令人震撼,更令人震惊。
  •   令人害怕的真实,给我们面对未来的勇气。
  •   还原真相令人害怕的真实
  •   90年代时每期《读书》上蓝英年先生的俄罗斯文学家往事就很喜欢,是每期的期盼之一;后来很久没有看到先生的文章了(是我懒惰);看到这本当然要收了!
  •   还原真相,让人引发感慨。喜欢它的真实。
  •   蓝英年先生的译著读过很多,印象格外地美好而深刻
  •   看蓝英年先生的文章是享受
  •   看完,会对前苏联为什么崩溃更理解,会觉得这个邪恶帝国实在是崩溃得太晚了。
  •   阅读本书心情很复杂!难道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吗?一场革命为何落成今天这样的结果?播下的龙种,收获的是跳蚤?本书可以和《论革命》一起看
  •   很喜欢 对了解前苏联历史很有帮助
  •   真相是使人进步的推动力,只有了解之,才可知道一切的东西都是人为的,历史是那么的捉弄人,让人真是有点哭笑不得!这不是悲观厌世,这是事实!不信,看此书!
  •   了解了一些历史真相
  •   写的很平实,也很真实,是我喜欢的风格
  •   五分,50岁以上的人看着可能更有感触。
  •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真应该看看,真不知道还有哪些没揭密的东西..被忽悠了几十年,可悲可叹.
  •   这些年俄罗斯没落了,大家都忽视了这个身边的大国,其实俄国可供我们参考的非常多。。。
  •   历史的教训
  •   隆重推荐。中苏两国曾经有共同的政治血脉,看他们的过去,可以增加我们对自己前世今生的体认。
  •   不错 很喜欢看 ···
  •   物流快,质量还可以
  •   送朋友的据说不错。。
  •   新经典的书一直都是相当的有质感,在国展的时候看到这本书是立马就喜欢了,买第一本的时候质量有问题退了,又重新买了一本,书还是不错的,喜欢,还有他们家的《百年孤独》也是很喜欢的
  •   质量挺好,还没看
  •   有兴趣,还未看
  •   老朋友很满意
  •   老师推荐的好书值得看
  •   盛世修志,盛年读史,不错的一本书。
  •   此时还没看多少,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
  •   书很好!值得一看
  •   可以!值!!
  •   快读完了,很不错
  •   蓝先生的书本本精彩
  •   很喜欢 推荐一下
  •   蓝先生的书一拿起就放不下了。好看!
  •   如果是事实,不需要还原;事实,总归会见天,无论它如何表现,都该有面对的勇气;未来会怎样,哪有人轻易说得清楚呢?真相,其实一直在那里;至于如何接近它或看清它,凭一本讲故事的书不够。
  •   巴枯宁和涅恰耶夫在日内瓦着手准备俄国革命。巴枯宁写了许多传单,呼吁俄国革命青年暴动,推翻沙皇。传单和其他革命文献,按涅恰耶夫提供的地址秘密送入俄国。巴枯宁并未料到,从国外送入俄国的秘密材料,被警察通通截获,并逮捕了接收材料的所有革命青年。仅彼得堡就逮捕了380名。但涅恰耶夫心里清楚,而他运送秘密材料的目的就是让警察逮捕接收材料的人。涅恰耶夫在俄国的时候就曾讲明这种做法的目的。他说,大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充满革命激情,随时准备暴动。但到了四五年级便把精力花在专业上,丧失了革命热情。毕业后,从为人民奋斗的战士变成拥护沙皇的官吏、医生、教师及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怎么办呢?只得把希望寄托于政府。你们知道我期待的是什么吗?希望政府逮捕更多的人,把大学生从学校开除,流放到西伯利亚去。政府用追捕、残暴、不公正的裁决和其他愚蠢的做法打乱他们正常的生活的轨道。那时他们便能在对卑鄙的政府和对其罪恶漠然处之的社会的仇恨中锻炼自己。”涅恰耶夫想让警察培养未来的革命者,培养他即将建立的秘密组织的成员。
  •   买这本书并不是对苏联文艺历史感兴趣,是看到推荐,很想了解苏联那段时期里政治到底怎样影响文化,怎样影响具体的个人。本书资料翔实,作者的态度也非常中肯,不是激烈的抨击或反对,只是陈列事实让读者自己去反思。是一本读完之后能让人有所收获和思考的书。
  •   原以为会是整个世界历史的再还原,没想到翻了翻都是长串的苏联名字,有些晕,看了一篇小故事,觉得一般
  •   很诗意的书名。以前很少看俄罗斯方面的图书,特别是涉及前苏联的,很新鲜。能了解很多早期的社会现实。对于我们年轻一代还是很有帮助的。
  •   不错,只是内容距离现世代太远
  •   作者是《日瓦戈医生》的译者。帕斯捷尔纳克写的这部著名小说,真实的反映了苏俄知识分子在十月政变后的悲惨遭遇,发表后引起官方的疯狂迫害,作者不久也因此丧命,与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可谓是殊途同归。本书介绍了那个黑暗时代的文坛轶事,但可惜没有序跋,也不知道每篇文章具体的写作时间。
  •   知道蓝英年先生是因为他翻译的《日瓦戈医生》,这本《那么远 那么近》中也有关于帕斯捷尔纳克的长文。蓝英年不仅是翻译家,他的随笔更以史料见长。摆事实,不讲道理。历史的是与非,功与过自见分晓。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历史,也是我们的来时路。虽然那段历史沉重如深渊,只有直面真相,才能获得面对未来的勇气。
  •   以前不知道这些事,现在明白了。
  •   书很好,封面设计也不错。很喜欢封面上的一句话: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就因为一切还是未知数。我们是眯着眼睛向下滑,不知道往哪里去,对那个地方毫无所知。(
  •   作者在俄罗斯教学多年,对俄罗斯人文历史很了解,这本记叙斯大林统治时期的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很详细且精彩,常为之扼腕惋惜或义愤填膺。推荐一下。
  •   很好了。太好了。很喜欢。
  •   俄国大白熊
  •   就题目很吸引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