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外山滋比古  页数:203  译者:完丹丹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如何进行创造性思考?   延长早餐前的时间    从四面八方获取灵感,再与素材混合    让点子沉睡熟成,静待发酵    等待熟成,就是有意识的利用潜意识    透过知识的编辑,进行二次性创造    多看多听多问,善用偶然力    如何整理思考?    将资讯抽象化,提高知识的品质    利用剪报、笔记、卡片做整理    利用“积读法”,锁定主题集中一次阅读    思考时,有任何想法都先写下来    一旦开始写就不要停下来    记下来的点子,让它沉睡一段时间再回头看    朗读笔记的内容    将笔记内容重新整理在“超笔记本”上    将不必要的资讯遗忘  如何锻链独立思考?    时常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    多赞美自己和他人    从生活的现实中建立思考的基础    探索未知,积极阅读“看不懂”的书

作者简介

外山滋比古 
御茶水女子大学荣誉教授。日本知名英国文学家、语言学家、随笔作家。
1923年出生。东京文理科大学(今筑波大学)英文系毕业,以论文《修辞的後像》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为英国文学,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研究领域横跨语言学、语意学、修辞

书籍目录

Part 1 独立思考,一生受用  你是“滑翔机人”,还是“飞机人”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受教模式  为什么有那么多“夜猫子”Part 2 思考的酝酿过程  头脑中的酿造厂  睡一觉,再想想  思考是有技巧地调酒  知识需要编辑力  创作的催化剂  类比法是解答未知问题的良方  灵感常常来自偶然Part 3 思考如何去芜存菁?  提升信息的层次  收集资讯,要当机立断  收集资料的诀窍  “积读法”创造集中阅读的惊人效果  存放灵感的好地方  灵感转移Part 4 思考的整理和遗忘  大脑里的知识需要整理  有效遗忘的方法  思考的整理,就是有技巧地遗忘  经过舍弃,知识的力量倍增  动笔写也是一种整理  用最少的字归纳自己的想法  自信和赞美能让思考更活跃Part 5 思考的表达与激荡  声音拥有思考力  交流是一种思想刺激  思想也要避免近亲繁殖  行止坐卧间的灵光一闪  从生活中归纳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谚语是思考整理后的精华Part 6 思考的进阶  思考从现实生活开始  学会高层次的阅读  思维的发散与聚合  缺乏思考,人脑不如电脑后记

章节摘录

  Part 1 独立思考,一生受用  你是“滑翔机人”,还是“飞机人”  一旦有了学习的念头,大多数人首先考虑的就是去学校。这里的“大多数人”指的不是学校里的学生,而是那些离开学校的大人们。  比如:当孩子们长到一定年龄,自己能独立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那些家庭主妇们就有了空闲,开始想把课本重新捡起来。于是,她们到母校去,要求当一名旁听生。即便最后没付诸行动,这么想的也大有人在。  其实,这么做和这么想的并不仅限于家庭主妇。不管男女老幼都觉得,要学习知识,去学校最合适。长久以来,大家都认为要想学习首先得有人教,而学校里准备好了现成的人和书本等着你,所以去学校学习是最正统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存在一种可以称之为“学校信仰”的东西,以至于全国的初中生中,多达94%的人都要升入高中。几乎每个人都会说:“要是连高中都不上,那怎么行?”

媒体关注与评论

颠覆你我的常识!本书告诉我们,思考的重点是“不做笔记”、“遗忘”和“舍弃”,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学新鲜人和社会新鲜人请务必一读,了解其中的涵义,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读卖新闻》 如今我们知道,不管脑子里装有多少知识,也赶不上计算机。然而,作者早在20多年前就提醒我们:思考的整理,就是有技巧地遗忘;而遗忘,是为了让想法可以自由化合。 ——《朝日新闻》 该怎么把片段的知识蒸馏成智慧?该怎么从死读书的“滑翔机人”变成有学习能力的“飞机人”?要从什么角度解读泛滥的信息?……这本书真的是我上大学以来看过的最有用的书,难怪东大、京大的学生都爱读。所有的内容都在我的脑海里鲜活地跳跃,简直不能相信它是23年前出版的作品! ——山新(东京的大学生) 这不是一本单纯的知识书,而是一本你会想仔细地玩味、一遍遍地读,直到它深入你意识之中的书。等儿子长大了,我一定要他看这本书。 ——休闲时间(东京人)。 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好读!作者的巧妙比喻,让内容变得很好懂又有意思,参考价值很高。真是一本每个学生都该读的好书。 ——喷射客机(札幌市) 本书教会我如何“享受思考”、“整理自己的想法”。我们所吸收的知识,原来必须经过“酝酿”的程序,就像葡萄必须发酵,才能变成葡萄洒一样。书中还具体介绍了笔记、卡片等的用法,还有“遗忘”的效用等等,真的非常非常棒! ——小万

编辑推荐

一张店员的手写POP,让本书在长销20年後,再度稳坐畅销榜,两年内狂销80万册,《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日经新闻》、TBS电视台等媒体热烈报导,2009唯一的百万畅销实用书!  什麽样的书,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仍不褪色,反而更加耀眼?  什麽样的书,让日本顶尖大学生人手一本,并且深受启发?  你的脑子是杂乱无章的知识仓库,还是生产力丰沛的创作发电厂?  你能有效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记忆吗?你的思考习惯够进化吗?  本书作者运用各种巧妙的比喻和实际方法,告诉你思考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如何养成创意思考的好习惯,使你不管在校园学习或职场竞争上都得心应手,一生受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一口气读完还推荐给家里其他人看了,边看书边对思考,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又做了一遍梳理,感触颇多。
  •   在大学毕业之后,工作几年之后才碰上这样的好书,难免有点遗憾,但是,终归让我遇上了。改变思考方式,生活也变得美好了。
  •   非常不错的书,现在看了还不算太晚
  •   很直观不错
  •   帮你提升思考能力的好书
  •   还没完全看完,如果是学生,看了可以学会抓到学习的重点,其他人看了,懂得如何解决问题,不要老是缠着一个点不放,最终错过了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
  •   好书,很经典,内容生动,值得一看
  •   不知是日本人写书的表达方式问题还是译者的问题,反正里面有些东西表达不是很清晰,觉得只是前小部分关于“滑翔人”与“飞机人”写得还可以,其他的一般般。
  •   文章排版很不错,字体颜色令人感觉很舒服。内容一般。可心选择着看。
  •   确实是本好书,值得细细品味
  •   每个人的做事方式都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一样。思考方式更不一样。 这书就是看别人的表演,自己要学的话,很难。当然也没必要。
  •   虽然说螺丝钉是其艺术性,但是对于这本书,我实在是看不懂。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好的,日本作家太烧饼了。
  •   没什么感觉的书。
  •   不知道在说什么。。。。。。
    买下,看了一点,看不懂,怀疑自己的智商,然后再看,还是看不懂……
    最后,我放弃了,好心疼钱。
    再也不瞎买书了。
  •   作者通过个人经历给读者思考的建议。尤其那个记录思考方法十分值得实行。思考的的确确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让思考在不自觉中运行,得出好的结论。过度妄求快速得出结论的想法真的是不实际的。
  •     作者外山教授带给读者两个全新的概念:滑翔机人和飞机人。所谓滑翔机人,就是没有自己的想法,需要别人的命令才能作出行动,就像需要飞机牵引才能飞行的滑翔机;而飞机人有着自己的想法,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积极行动,可以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  外山认为学校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滑翔机特质,因为学校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服从能力。我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更是标准的滑翔机式教育,有自己想法的学生会被人认为是异类而惹来麻烦。我们培养出来的好学生会乖乖念书,听话,就像是被父母和老师控制的木偶。学校就是滑翔机场。  我们应该做滑翔机人还是飞机人,外山认为我们既应该做滑翔机人又应该做飞机人,因为这样我们既可以学到学校教的知识,又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当然这本书主要不是讨论这个问题,这本书教会我们我们如何高效的思考。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介绍了如何激荡出思维的火花,比如学会遗忘,不要把大脑当成单纯的信息仓库;多和不同领域的人士交流,获得新思路;学会在心中酝酿思路,不要急着得到答案等等。  如果人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那将是一件多么悲剧的事情,所以让我们远离标准答案式的思考模式,学着做一个飞机人,畅游天际。
  •   这本书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本来以为会是一本很厚很大的书,实际上是一本小册子。  阅读的过程中我有两点感受,一点是这本书竟然是20多年前的写的!书中对思考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并且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另一点感受是很多观点虽然似曾相识,但作者的描述简洁,条理性强并且充满了生动的比喻。  下面列举一下书中的主要观点:  学校教育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引进外来文化不仅要取其“鲜花”,也要移植“根基”。  在出现思考瓶颈的时候,运用潜意识来想问题往往会事半功倍。  类比是解答未知问题的良方。  通过声音找到文字思考的盲点。  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人交流来获得灵感。  …………  作者还详细介绍了自己整理思路的方法,教会读者通过沉淀获得智慧。  听说这本书在日本大学生中非常受欢迎,读完我也感觉到,这本书对东方思考总结的很到位。  总之这是一本读起来轻松,读后能学到很多思考方法的书。
  •   书中虽然也有一些能启发人的句子,但总的来说该书不能让我产生太多共鸣。
  •     问:为什么有的人读了很多书,知道很多东西,脑子里却还是稀里糊涂?
      答:只会识字读书,不会思考的整理。
      知识的收集只是第一步,收集后哪些要记住,哪些要遗忘,这才是更重要的。所谓思考的整理,就是有选择的去遗忘,有技巧的去记忆,有意识的去输出。如此,才能将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
      
      问:如何做笔记?
      答:不要一开始就边读边做笔记。
      第一遍泛读时可以简单的把关键字和页数记录下来,作为备忘,第二遍精读时再针对备忘做详细的摘录笔记。
      
      问:“积读法”如何操作?
      答:收集所有资料,一口气读完。“积读法”实际上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介绍的主题阅读。
      操作步骤:
      1、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参考书,找到所有能找到的,堆在桌子上。
      2、一本接一本的读,阅读过程中不要做任何事情,一直到读完为止。中间最多做一点备忘,不要做笔记。
      3、第一本书是最重要也是最花时间的,最好从正统、权威的书籍开始阅读。
      4、后面的书如果出现与第一本重复的,那么这些内容一般是常识或定论,可以跳过;如果出现了跟前面相悖的思路或知识,那自然是众说纷纭有争议的内容,可以多看看。
      5、从效率上来看,第一本书可能需要三天才能读完,而后面十本书可能也只需要三天,越读效率越高!
      
  •      1. 睡一觉容易产生好点子
      
       2. “积读法”——收集所有的资料,一口气读完,不做任何的笔记,全
       凭大脑
      
       3. 记笔记时,可能注意力会被写字这件事吸引,而忽视了内容本身.要
       相信大脑,不要过分的依赖工具
      
       4. 遗忘也是必要的,大脑里面不要装太多没有的东西,占内存。遗忘
       的方法有:1)换环境 2)玩
      
       5. 声音能够让人找到视觉上的盲点
      
       6. 在写作时用最少的话归纳想法
      
       7. 思想要避免近亲繁殖。多和不同行业的人交谈
      
  •     对这本书原本还是抱有挺大的期待的,认为多少能为自己过于繁杂纷乱的思绪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翻开这本书却让人颇为失望。很多内容也与它的主题不符,且空泛。说真的,那些好听的套话、纯鼓动人积极的话我也会说,可是对于实际操作有什么启发作用啊。(我也不需要你有指导作用了,连启发都不太能做到)。
  •     本书的风格一如日本其他的作品风格,细腻但让人觉得有点罗嗦了。且成书较早,很多方式都已电子化了。但是书里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点。
      关于笔记本:
      外大爷有三个笔记本,分别是记事本、笔记本和超笔记本。记事本用于随时记录、摘抄有用的观点、想法,一页纸一个主题,并且表明摘抄的地址、日期;
      笔记本用于整理记事本上的要点,等记事本上的某一个主题积累的够多了就可以收割到笔记本上形成一个主题了。外大爷提醒大家,笔记本要用好一点的,一个开页(左右两页)写一个主题,即便写不下也不要翻页,可以续张纸写,以免找着麻烦;
      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随时翻腾下笔记本,把那些还能激发起你的灵感的主题再整理到超笔记本上。有时候思考经过沉淀发酵,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时候,超笔记本上凝结的才是思考的精华。
      
      外大爷属于极具耐心的人,换做是我,是绝没耐心把笔记倒腾两次的。倒是觉得另一本书 如何做笔记 里面的笔记方法更实用。也是分三个笔记本,一个做随手记事本,最好用便利贴;另一个就是航母笔记本,建立项目或主题,然后将记事本上的记录或者资料等整个过程全部记录在这个项目或主题里。另外一个日程笔记本,专门用于日程的管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