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堂艺丛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石谷风  页数:300  

前言

  回顾建国初期,安徽治淮工地,发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出土文物,需要即时派人收集保护。省博物馆筹备处,以余粗通文博业务,招聘我为“特约采集员”赴治淮工地工作,收集抢救大批古生物化石,建立了“淮河古象陈列室”向观众讲解安徽古代地理、气候、环境变化的珍贵科学资料,受到观众的好评。从此有了机会到安徽省博物馆工作,迄今50余年。在文博工作中,获得一些经验教训,以为自励。我的治学生涯,是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可以谈几点心得体会。  在建馆初期,首先重视征集文物藏品,作为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我任陈列部副主任,继续从事征集工作。派到号称“文物之海、文献之邦”的徽州地区做征集工作,是很好的机遇。徽州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深入第一线收了许多民间工艺品和第一手资料,从中学到一些文化遗产知识,进一步促使我对民间工艺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一直在执着追求。对民间工艺的征集,抢救了大量的文房四宝、徽派版画、民间三雕、民间容像、剪纸、刺绣、年画等徽派特色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藏品,提供陈列展览、编写刊物、出版图书等各项宣传活动,是本馆的重要工作之一。我曾经办各种展览,其中“安徽文房四宝展”、“安徽古代工艺品展”曾到北京、香港和日本、德国展出,轰动一时,让徽州工艺重放异彩。  我于1953年到徽州,长期从事民间工艺调查征集工作,在实践中见闻日广,深感徽州地方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多彩。由于当时处于时代转折时期,在土改和破除封建迷信运动中,民间大批的契约、文书、宗谱、志书、容像、版画等工艺品,成为无用的迷信品,流散于市面,俯拾即是。多数被销毁,甚为可惜,急需即时抢救。我采用了人弃我取的办法到民居村落、废品站、造纸厂等处收集了大批的民间工艺品,作为省博物馆藏品。经过半个多世纪,如今已成为“凤毛麟角”。经过整理和研究,发表论文160余篇。

内容概要

安徽的文物资源蕴藏丰富,堪称“文物大省”,我有幸从事鉴定文物藏品达数万件,是很难得的机会,进一步对业务深入探索,踏实积累,终身受益不尽,直至今天尚为文博事业效力。时光易逝、岁月如流,转眼就是九十年,曾就业务所及,随笔札记,整理成文,现写成艺林丛稿,就教于专家和读者,请予指正。

作者简介

石谷风
  1919年3月出生于北京,湖北黄梅人。1938年毕业于北平艺专国画系;1940年,成为北平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第一届研究生;现为安徽省博物馆研究员、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兼职专家、安徽省收藏家协会艺术顾问、安徽省徽学学会顾问、安徽大学历史系文博证书班兼职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业绩:经办“安徽文房四宝展览”、“安徽古代工艺品展览”,应邀到北京、香港和日本、德国展出,获展览成绩卓著奖状。l987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两次个人画展,l995年于合肥举办画展。
  主要出版著作有:《安徽风物志》、《徽州容像艺术》、《徽州墨模雕刻艺术》、《徽州木版年画》、《上海木版年画》、《晋魏隋唐残墨》、《石谷风画集》、《古风堂艺谈》等,获安徽省美术理论成果特別荣誉奖。
  2001年安徽省文物局主办“石谷风先生从事文博、艺术工作60年座谈会”暨学术成果作品展览。

书籍目录

自序目录第一章遗址考古 淮河古象化石遗址 和县龙潭洞猿人旧石器遗址 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凤阳钟离故城遗址 毫县汤王衣冠冢 亳县曹氏宗族墓群 当涂青山李白墓 合肥南唐墓 安徽古窑址 黟县灵惠庙方腊碑刻 凤阳明代中都城遗址 枞阳方以智墓 休宁戴震墓第二章  金石书画 《古风堂集陶》跋 《周秦两汉封泥考》序 秦汉瓦当砖文 安徽出土商周铜器 青阳出土的西周晚期铜器 寿县楚器 寿县蔡侯墓铜器 观摩东京“瓦当、砖文诸器拓片展”的印象 丁云鹏之研究 新安画派概述 明清划时代的艺术创造——“金陵画派”概述 新发现的《新安东关济阳江氏宗谱》——有关渐江史料初探 《徽州容像艺术》序 徽派、皖派篆刻艺术 《戴本孝评传》序 黄宾虹先生篆书《大盂鼎》 《古典与现代·黄宾虹论》序第三章  工艺美术 安徽的文房四宝 合肥唐墓出土箕形歙砚 祁门北宋墓发现“文府墨” ……第四章 艺林师友第五章 鉴赏收藏第六章 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一、时代概说  扁舟当晓发,沙岸杳然空。  人语峦烟外,鸡鸣海色中。  短衣曾去国,白首尚飘蓬。  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  上面这首五言诗,是“金陵八家”之一龚贤(二十七岁左右)写的《扁舟》,见《明诗别裁集》。描述的是清兵于1645年攻陷南京,南明政权垮台的前后,社会大动乱中,他坚持正义,投入反清民族斗争活动。诗的颈尾两联言,为了热诚报国,经历了多年战乱之苦。抱负未能如愿,羞愧不及荆轲那样慷慨从容就义。此诗“寓意至深”,表达了龚贤的爱国思想,道出当时文人画家悲惨的身世和他们的时代息息相关,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明代末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纷争和腐败,宦官的黑暗势力,引起了关心国事的东林党和复社的学者们的义愤,聚集在南京进行激烈斗争。农民起义战争迭起。清兵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继而攻破南京,福王被杀,社会变动异常激烈。所以,南京是社会矛盾、阶级斗争最为集中,民族灾难颇为深重的地区。清朝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亦是一次空前的浩劫。云集在南京的一批遗民画家,他们饱尝时代大动乱之苦,坚持民族气节入清不仕,安贫自守,以布衣终老,靠卖画为生。有的则隐居避世,或削发为僧。精研诗、书、画,他们忧心故国和个人遭遇,精神上的创伤,无处发泄,必然要在他们的作品中反映出来。所以,欣赏他们的作品,不可孤立地就画论画,要诗文书画并读,联系他们的生活和时代背景,才能领会到其中的奥妙所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风堂艺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總是欽佩這樣的人, 能有心並留住經手的藝文事, 望能有心又有幸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