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号军舰起义的故事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百花文艺  作者:周荣  页数:271  

前言

  朋友,你听说过吗?在1949年3月的一个深夜,国民党海军王牌军舰“重庆”’号巡洋舰突然失踪了。因为重庆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英帝国送给中国国民党主席蒋介石的一份厚礼,当时中国派出一千名年轻的海军官兵去英国留学和接舰,这是蒋介石特意从全国选拔的最优秀的知识青年,其中有不少是国民党高官的子弟。最后他们从英国接收了重庆舰回国。当时蒋介石对归来的全体官兵都给于厚望。按理说,这些从英国归来的海军官兵,都是蒋介石亲自培养起来的,对蒋介石应当以恩相报。可是这些官兵,在回国后仅仅几个月,就将当时这艘大英帝国特意送给蒋介石的、亚洲最大的、最先进的一艘军舰,开去送给了中国共产党。因此当时重庆舰的起义,不仅震惊了全中国,也震惊了全世界。在国内外引起了一片哗然,有的说:这是共产党用钱收买舰上的亡命徒干的:有的说:他们是为了抢劫军舰上的大量黄金的海盗行为;有的说:这是国民党海军内部派系的内讧。因而使当时的蒋介石对重庆舰上的全体官兵恨之入骨,而对中国共产党誓不两立的美、英两国,对这艘最大最先进的军舰落到中国共产党的手上,也深感胆战心惊。  最后英国强行收回了与重庆舰同时回国的姐妹舰“灵甫”号护航舰。并撤消了英国尚未交付中国的四艘潜艇计划。最后,重庆舰在葫芦岛被美国在日本投原子弹的高空轰炸机炸沉。1953年,重庆舰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又被打捞出水,拉到大连造船厂去修理。可是当时重庆舰为什么会起义投奔共产党?最后重庆舰究竟又到哪里去了?当时在舰上起义的全体官兵,如今他们又在哪里?自1949年3月21日重庆舰起义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之后,至今史实仍未公开过,她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还是一个谜。凡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只要你一向他们提起重庆舰起义的事,他们都会点点头,回答说:知道或听说过。可是他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当时的重庆舰起义,是出于舰上全体年轻官兵对祖国的满腔热情和热爱,因为他们都是当时在抗战之后,从全国招考来的最优秀的知识青年,他们都是满怀救国兴邦的壮志豪情,投笔从戎去投考海军出国留学的,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都有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的自豪感。可是当他们回到祖国后,却看到满街都是美国兵,有的美国兵坐在人力车上,用皮鞭在抽打着拉车的车夫寻开心。有的美国兵看到大街上那些穿长袍、长胡须的老人,就走上去,强迫老人们在大街上跪下来,向他们磕头还踢老人的屁股取乐。而在大街上,很多手上拿着酒瓶,画着罗圈步喝醉了的美国兵,他们看到街上那些穿旗袍的妇女,就去掀开她们的裙子来寻欢作乐。一旦遭到反抗,美国兵就会将她们抓去抛到吉普车上,而后就在车上对她们为所欲为。如不顺从,美国兵就会将她们从车上推下来。  因此我们回到中国的第一天,就在上海和美国兵打了起来,当时我们为了方便,很多人都是穿着西装上岸的,结果警察赶来时,美国兵指着我们说:这些在打他们的是日本人。警长吹着警笛,下令逮捕我们。当时我们问警长:“你们是中国人吗?”  警长问我们:“你们是什么人?”  我向警长亮出了重庆舰上中国海军的身份证。等他看完后,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们问:“你们都是报上所登的,刚从英国回来的‘重庆’号舰上的官兵?”  我说:“你看呢?”  结果他立即向警察大喊一声:“你们立即给我撤!”  最后警长向我们无奈地说,他们是奉上级的命令在保护美国兵的人身安全,请各位高抬贵手!而后警长立即带着他的警察走了。  而使这些刚从英国回来的重庆舰官兵更难以忍受的是,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在北平三个美国兵强奸了北大的女学生,政府却判被强暴的女学生有罪。我们看到当时的政府对美国如此的依从,就像一条美国的狗一样,而使我们深感,经过了八年抗战,日本鬼子走了,美国鬼子又来了。最使我们忍无可忍的是,一个国家的海军,是用来对付外国人入侵的,而蒋总统却逼我们去打内战,参加辽西战役,让中国人杀中国人。   于是从辽西战役回到上海后,重庆舰上全体官兵,就对国民党深感绝望,很多士兵就开小差,去另找出路。结果当时的海军司令桂永清受到了蒋介石训斥,于是桂永清反过来又去指责“重庆”号舰长邓兆祥。桂永清当面拍着桌子问邓兆祥:“你还想不想当这个舰长?”结果邓兆祥向桂永清提交了一份辞呈,要求回家养老去。尔后邓兆祥就天天拿着钓鱼竿坐到黄浦江边的柳树下面钓鱼。可是他钓鱼也怪,他每次钓完鱼后,看到塑料桶里的那些小鱼就怜悯地说:“可怜的小鱼,你们就像我舰上的那些士兵一样的绝望和不幸。”于是他就把那些鱼又倒进了黄浦江。   随后在舰上发生了土豆中毒事件,引发士兵的愤怒,却遭到桂永清的辱骂、镇压和流放。这一来使得重庆舰上开小差的人越来越多。桂永清为了严防官兵的逃跑,于是下令重庆舰开到沪淞口外去抛锚,又请了一艘和重庆舰一样大的美国军舰来看守重庆舰。这一来桂永清一举三得:一是严堵了重庆舰上官兵的逃跑之路;二是用重庆舰堵在长江口,来严防在长江内的舰船向外逃跑,去投奔共军,三是保卫上海,防止共军渡江。   于是重庆舰成为一座被桂永清用来关押全体回国官兵的水牢。   当时重庆舰上的全体官兵,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下,先是只有少数几个人私下议论、探讨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于是我们之中就有人提出,“我们不能在这里等死,我们要想办法逃离这水牢”。最终决定开着军舰逃跑,在舰上组织起义,把军舰开到解放区共产党那里去。即使这一行动失败了,那么我们也是为了爱国,我们是无愧于国人的。这想法很快就被舰上的爱国官兵认同了,于是仅仅只有几天,他们就从当初的五个人发展到五个小组,从十多个人发展到几十人,最后是上至舰长下至舰上的每个士兵都一致同意和拥护。只有全舰上的人员团结起来,将军舰开向解放区去投奔共产党,大家才会有出路。而当时在重庆舰上的这些官兵中,有不少人是国民党中高级官员的子弟。例如蒋同福上士,他是蒋介石的侄子;陈立中下士,他是陈诚的儿子等。他们和大家站在一起,积极拥护起义。可以说这次重庆舰的起义是自发的,也是被蒋介石、桂永清逼出来的,并不是在国民党中有人所说的:“这次重庆舰的叛逃是受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指使。”   所以这次重庆舰的起义,是一场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的新觉醒、新兴起的、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革命。这次重庆舰全体官兵的起义,不仅使蒋介石胆战心惊,也震惊了全世界。自古至今,在世界上有以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为主导的力量的革命,却还从未有过像重庆舰上这样,全体不分阶级、不论身份,全以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以全世界和平友好的最高理想为准则,由纯知识分子组成而发动的起义。所以重庆舰的起义成功,给世界上各国的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榜样。   可是重庆舰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幕,至今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谜。因而我自1988年离休后就开始写这本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这一事件自始至终的经过记述下来,奉献给国内外所有关心这一事件的人们,并为研究重庆舰起义这一历史事件的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写一千多名年轻的中国海军官兵,在1944—1948年间,赴英国留学的经历和所见所闻。他们在国外学习了四年,有的曾参加过二次大战,足迹遍及整个西、南欧和西非。书中有大不列颠的恋情、罗曼蒂克的西欧之行、情趣盎然的北欧之行。本书不仅向你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世界的窗户,而更可贵的是,这些炎黄子孙,爱国自尊、勤奋学习、追求理想的拼搏精神。本书彰显了这一代人的浪漫和远大理想。   第二部分是写“重庆”号、“灵甫”号两舰接舰回国的全过程,他们在惜别的离情中,告别了英国。他们情深深,意切切。而总统却独断专行,使得国内战云密布,民不聊生。于是他们毅然起义,投奔了解放区。以后国民党和美国多次出动海军、空军,对“重庆”号进行阻击和轰炸。全舰起义官兵在葫芦岛,和美国飞机、国民党舰艇进行了二十多天艰苦激烈的战斗。最后在1949年3月21日,被美国B-29高空轰炸机炸沉。跟着是“灵甫”号官兵,也在香港义举北上。两舰起义官兵相会于安东海校。   第三部分是1953年“重庆”号在当年苏联的帮助下被打捞上来,拉到大连造船厂修理,但由于当时美、英两国对中国的禁运,而后中苏断绝了关系,结果无法修复,最后又失踪了。   多年来,写这本书我得到了国内外同学、尊师、好友以及各大学、图书馆有关人员的支持与帮助。   在这里,谢谢全世界的朋友,感谢理解我的人们。我祝愿全世界的人们,人人都能互爱、互帮、互学、互相促进,让全人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地球上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作者 周荣   2009年8月20日

内容概要

  “重庆”号军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送给蒋介石的一份厚礼,当时中国派出一千名年轻的海军官兵去英国留学、接舰。“重庆”号回国后,却在1949年3月的一个深夜突然失踪了……它有怎样的结局?《重庆号军舰起义的故事》一书将为我们揭开这个谜团。《重庆号军舰起义的故事》由重庆号军舰起义参与者周荣编著。

作者简介

  周荣,浙江省江山市人,浙江师大毕业,1946年从上海考上了中国海军赴英接舰大队。当年赴英,在英国皇家海军卡登枪炮学校学枪炮修理,1948年随重庆舰回国,于1949年2月。在重庆舰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海军。1952年被派到北京测绘学院航空测量系学习。1955年毕业。在北京海军司令部天津航保部随同苏联专家参加国防建设。   1957年被打成“右派”,直到1985年才得以平反,得到国家离休干部的待遇。调到天津市二轻局聚氨酯塑厂后,为本单位设备进口、安装和英文资料翻译,并被天津市科委评为高级工程师。自1988年离休后,就在家写书,向国内外的留英同学、图书馆和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发放赠送,结果都深受读者的鼓励和好评。   他回顾当年,曾有风和日丽,也有酷暑严冬。俱往矣!一生的心愿就是,要为全体留英海军同学,给后人留下一点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民族的珍贵纪念。

书籍目录

前言/001出国考试/001起程赴英/012英国到了/017第二批赴英海军介绍/023开始在英国学习/029伦敦之行/042牛津/051剑桥/052卡登枪炮学校/058暑假之行/066在悉尼斯的射击场上/074英国北方之行/080我们的出海实习/084脑是主宰手才是真正的本钱/096在友人家过圣诞节/099机加工学习/102春之行/104第一批赴英海军介绍/114全体留英海军海上大演习/131提前回国/138赠舰协定一波三折/151踏上归途起航/153我们的舰长/155驶向新加坡/165别了,新加坡/171香港到了/176从香港到上海/194林青的往事/209起义计划被迫提前/221在吴淞口起义/227葫芦岛的战斗/230在葫芦岛自沉/237最后结局/242离舰后,部分官兵的经历/248附录/262后记/270

章节摘录

  1946年10月的一天,我在上海参加了赴英接舰海军考试,考场设在上海海军司令部的大礼堂里。  早晨,从南京、镇江来的考生,已经有秩序地进入考场了,我们上海考生跟在后面按号入座,我一看偌大的一个礼堂,几乎都被考生坐满了,每个考生都满怀着希望和喜悦。  第一场是理科考试。试卷发下后,考场上一片寂静,只听见钢笔写字的刷刷声。几个监考官在台上坐着,眼前摆着麦克风,随时在监视着考场上的动静。讲台的上方,一只大电钟的秒针在转动。  我先将容易做的试题做完后,就集中精力做那些难以解答的问题。  我静静地在思考着,台上的监考官,不时地在麦克风上发出警告。我回头看看。考场上有很多人在咬钢笔头,也有很多人在擦额头上的汗。有的人已经无可奈何地站起来交卷了。电钟上的秒针一秒一秒地走着,我在试卷上画了又写,写了又画,直到考场上的电铃响了三次,才最后一个交了卷。出了考场,我的几个好友立即围过来问:“考得怎么样?”  我擦擦汗说:“悬!反正每个题我都答了。”  人们都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探讨刚才的考题,但很多人都在抱怨考题太难了。  不一会儿,第二场考试的铃声又响了。  这一场是英语考试。考卷上除了填YES或NO的是非题之外,还要做一段英译中的美国在太平洋的塞班岛战役和一段中译英的螳螂捕蝉的故事。不久就有人交卷了,看着他们露出一副失望神情,无可奈何地把卷交上去,有人还向监考官咂咂舌。我抬头看看电钟,考试的时间才过了半小时。我试着在试卷上先写出那些可能表达的词意,把那些无能为力的句子和词都空起来。电钟的秒针一圈一圈在转动,考场上的人愈来愈少了,这时我心中一急,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的思路亮出了一道光线。真的,为什么不把螳螂、蝉、黄雀这几个不会的英语单词,用中文来写呢。像螳螂就可以用英语写成say in chinese is tanglang或用chinese name is tanglang,我想这种中译法比交白卷好,主考官虽不算对,也不能算错。于是我也就三下两下将这段译文翻译好了,一看离交卷时间还差几分钟,上帝保佑,我立即将卷交上去了。  不久在我前面的那位同我一样在受苦受难的考生也立即站起来交卷了。我看到他对自己的答卷非常满意,嘴里还轻吹着口哨,将试卷交给了主考官。主考官接过了他的试卷一看。大惑不解地说:“你在这试卷上画的是什么?是蜻蜓还是苍蝇?”我看那位考生对主考官的提问毫不理会,只是扬扬手说:“Bye bye,see youafternoon!”(拜拜,下午再见!)  等他一出来,他的几个好友围着问:“考得怎样?”他说:“还可以。考卷上该做的我都做了,”“那么你对螳螂、蝉、黄雀等名词是怎样译的?”  “我用密码。”他风趣地说。  “密码?”他的几个好友莫名其妙地问。  “我用国际密码,就是它无国界,每个人都能看懂的密码。”  我一听,也对这位高才生顿时颇感兴趣起来,他解释说:“真悬,当时我差点向这几个名词投降,后来突然灵机_动,为什么不用图形来表达呢?这在人类社会初期不都是用图形来代表文字吗,于是我立即在句子当中空白的地方画出了螳螂、蝉和黄雀,当然我画得并不十分像,黄雀我也不会画,只画了一只长尾巴的麻雀来代替,并且把螳螂最后一扑抓住了蝉,而后蝉又被那只突如其来的黄雀叼住的这一故事结局,也用画把它表达出来了。最后我感到很满意。我看这篇翻译谁都看得懂。”  经他这么一讲,大家都对他表示欣赏和赞佩。  下午第一场是文科考试。入场后考场上的人比上午少多了,附近只有我和那位高才生,在我周围的座号都空着。等第二场铃响之后,考场上又少了很多人。经过了这一天艰苦的考试,使很多人原来想出国的希望成了泡影。我虽然坚持到最后,可是情况也不乐观,因为我对很多试题是否都答对了,还是不敢肯定,况且参加考试的人又这么多。大家都感到没有把握,于是有的人就买来酒菜,借酒来冲淡心里的失望。  我的好友谢希俊喝得醉醺醺之后,一拿着半瓶酒画着弧圈步摇晃着走过来对我说:“路,来,我请你喝一杯,我是考不上了,祝你成功——”  我把他按在板凳上,最后他呓语着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的酒瓶子啪的一声掉在地上跌得粉碎。我坐卧不安,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总好像心里有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只好去找伙伴们,用打牌来消除心里的焦虑和不安。  到了第三天,考试初选的名单终于公布了,在营房的布告栏前围挤着一大堆人。当我还没有挤进人群时,沉思就从人群里钻了出来,高兴地对我说:“考上了,路,你我都考上了。”  我还有些不信,挤入人群里,到了前面一看真的考上了。很多人看到自己被录取了,就高兴得在那里狂叫欢跳,可是更多的人却失望得一时在那里惆怅起来,有的在埋怨自己,有的在骂娘。  我看了看在录取名榜的最后面,还有一条通知:凡以上公布名单的考生,必须在明天上午到上海海军司令部去面试。于是当我离开人群之后,心情并没有感到有什么愉快和轻松,因为这仅仅是希望的开始。

编辑推荐

  重庆舰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幕,至今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谜。因而周荣自1988年离休后就开始写这本《重庆号军舰起义的故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这一事件自始至终的经过记述下来,奉献给国内外所有关心这一事件的人们,并为研究重庆舰起义这一历史事件的人员提供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重庆号军舰起义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